围绕着2022年的两会的感想论文12篇
围绕着2022年的两会的感想论文篇1
纵怀历史 横观今朝“树自信”
抗美援朝开战至今七十年了,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场对外战争。新中国刚刚站立起来,是不会屈服倒下的,抗美援朝的胜举成为中国真正开始走向复兴和强大的心理支撑点。缅怀那段历史,有舍身取义、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屹立不倒的中国精神,有忠诚信仰、为和平和正义的事业浴血到底不胜不归的中国力量,这种精神和力量撑起了今日中国蓬勃发展的中国自信。
“万里长城永不倒”的中国精神。是什么决定了一场战争的胜利?是精良的装备和充足的补给?不是。是一种精神,为了信念和理想,为了国家和人民在自然和现实的绝境中杀出一条血路的中国精神。永不倒下,永不屈服,这就是我们中华儿女的精神,是我们年轻干部应该传承的在任何阻力和困难面前、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想尽一切办法、“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精神。最苦的日子在过去,再难的日子也会过去,要有当年先烈们那种跨过鸭绿江就要决战胜利的革命精神。精神长在,我们就会事业长青、国家安宁、家庭幸福。
“千里黄河水滔滔”的中国力量。浪花淘尽英雄,黄河咆哮的是一股汹涌澎湃的力量。江山英雄辈出,一茬又一茬的新时代英雄承袭着不屈不折的精神推动着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和伟大。“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前进的步伐”,所有怀揣梦想的人们正汇聚成强大的中国力量,如滔滔黄河之水。作为一名青年干部,愿做那一朵激情的浪花,为时代的进步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奔涌自己的一份力量。心齐山可移,我们有同样的青春的战友一起并肩战斗,我们有党和国家坚实的信仰和决心,我们还有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期盼,这是破除一切坚难,“为了新中国前进”的中国力量,
“风流人物看今朝”的中国自信。看今天的中国,无比激动。我们已敢于在众多领域与世界各国比较,掷地有声地说,我来自中国,我是中国人。祖国已经是伟大的存在,中国的行动牵动着世界。我们有代代相袭、永不磨灭的文化自信,我们有创造奇迹的制度自信,我们还有坚定不移地从实践中总结的理论自信,一路走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作为年青一代,相信一切为了祖国和人民永远都是对的,中国未来的发展明朗而光明,我们要做的就是今天立在潮头,任“后浪”一层层跨越而过,传递着精神和力量。
纵怀历史,荡涤着我们的精神;横观今朝,我们正承接和创造新的一段历史。所有烙印上中国特色精气神的历史创举与今日创造,都“很中国”。
围绕着2022年的两会的感想论文篇2
尊重历史的“修复”才能赢得尊重_“初心·使命”大家谈
观看《决胜时刻》的网友发现,开国大典片段,修复后的镜头真实还原了当时现场的所有细节,如身临其境。色彩的充盈、情形的冲击,既有画面感又有律动感,给人震撼与感触,不少网友纷纷表示,“就像教科书上的人突然活过来了”。
是的,体悟开国伟人们的魅力风采,穿越时空瀚海星辰,感受党和祖国的强大繁荣,一种身为中国人的骄傲油然升起,还有对先辈们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创建新中国的敬佩与赞扬,感恩新时代的美好幸福等等。这些皆是现代科技“修复”带来的心灵刺激,而此种“修复”是紧紧依托历史基石的维护和着色,是历史真实面的描写和刻画。
列宁说,“忘却历史,意味背叛”。一个人有铿锵难忘的过往,那些日子是激励前行、走向成功的营养能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然有砥砺奋斗、艰难困苦的岁月,那些历史是整个民族和国家的不可磨灭记忆,成为玉汝于成、昂扬锐变的链条动力。有道是,“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历史的密码正在于一脉相承和薪火相传的基因延续,赋予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和一切的情感归属。在历史上失根的“落叶”,必然会枯萎腐烂,任何人都应深爱自己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沿着先人足迹追寻优秀传统、开创美好未来。
然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极少数别有用心之徒、无所不用之人试图抹黑粉碎历史,解构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依归和认同基石。比如有的打着还原的旗帜和口号,将整体系统的历史捣碎成支离片瓦,进行似是而非的解读,实则乃历史虚无主义、泛个人主义;还有的甚至造谣生事,直接诋毁历史、否定历史,损害民族感情、伤害英雄人物;更有的甘为西方流毒意识的“病菌体”,散播一些蓄意为之、经不起推敲的“颠覆三观”论,等等。
粗制滥造一个自以为是、“拾人牙慧”的荒诞怪论,企图摧毁原有的客观的科学的历史体系和价值基石,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殊不知,“事实胜于雄辩”。历史不会因任何人的装扮和粉饰而掩盖容颜,更不为因某些人抹黑和诋毁而黯然失色。那些“还原”、解构、谣言、流毒等,终究会在人民群众的雪眼之下原形毕露、露出尾巴。唯有尊重历史、崇尚历史,建立在实事客观真想基础之上的“修复”和呵护,才能让历史绽放光芒、熠熠生辉,从而成为照亮今人的灯塔与明光。
“历史就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让历史走进现实、点亮生活,穿越时空的旅程,感悟先贤的哲思,启迪后人的智慧,荡涤当下的道途,叩开远景的户牖,澄澈每个人的心灵空间和精神高地,还须相关历史工作者秉持职业操守、砥砺历史信仰,以睿智和品格、情感和价值,“修复”一幕幕“那些年错过的场景”,给予人们鲜活的哲学和前行的标杆,由而让尊重历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遵循。
围绕着2022年的两会的感想论文篇3
摘要:随着我国政府部门对于党校教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在我国政府部门的大力引导下各个地区的基层党校都在积极努力的开展党校教育优化各工作。而在党校教育内容体系当中,党史课程教育属于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该项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有效的提升党员对于党的发展史认知度,使其能够树立起爱党精神以及爱国主义意识。而此次研究主要内容就是党校党史教育的重要性,目的在于有效的凸显出党校党史教育的总要作用,提升该项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基层党校;课程教育;党史;重要性;策略
纵观我国的发展史,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在历史的长河当中出现了多次重大的发展危机,最近的就是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在这两项战争当中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长期的革命工作并且做出了大量的牺牲才能够发展到今天。而作为党校党员有义务也有责任了解我国党史知识,这对于提升党员及干部的爱党意识以及思想政治素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还有助于基层党校人才培养成效的提升,保证我国能够快速完成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以及民族文化复兴梦。我国国家领导人习总书记在党校会议以及四中全会当中都明确提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并在改文件当中重点强调的党校党史教育直接关乎着我国民族伟大复兴梦以及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计划能否实现。为了能够有效的提升党校党史教育质量,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从强化对于党史教育信息宣传力度,组建高素质教师团队,提升教育教學针对性三方面着手进行具体的教育优化工作
一、强化对于党校党史教育信息宣传力度
对于党校党史教育信息的宣传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党校教师对于党史教育的关注度以及对于党史教育重要性的认知度,进而影响到党史教育的成效。因此,党校教育管理者及党校党史教师必须要重视对于党史信息的宣传力度。为此,首先,党校可以与社会媒体部门建立起坚实的合作关系,有效降低党史重要性信息,社会主义核心精神信息,党史教育要点信息进行广泛的宣传,从而统一党史教育标准,提升我国各个地区基层党校党史教育的规范性以及有效性。其次,需要定期的组织党史课程教师开展工作研讨会,在会议当中强调出党史教育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政治素养的重要性,并引导教师分析出教育期间所遇到的问题,然后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商议出具体的问题应对策略以及解决途径,从而保证党史教育课程质量能够得到提升。
二、组建专业的党史课程教师团队
党校党史教学工作必须要有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团队作为支持,如果教师团队对于党史课程教育工作不重视,无法明确其重要性,那么将很难使党史教育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甚至还会严重影响到基层党校整体教育质量。基于这一情况,党校教师及教育管理者都必须要重视党史课程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提升。具体而言,首先,党校教育管理者需要定期的对党史课程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在培训期间要重点培养其对于党史教育重要性的认知度,党史教育要点,党史教育作用,创新教学能力,思想政治素养,社会责任感等,从而保证教师教学能力可以满足党史课程教育工作的需求。其次,党史课程教师自身需要进行自我提升,在日常教学当中要不断的累积相关教学经验,同时还要明确党史教育的核心就在于有效的宣传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革命文化,革命历程,帮助党员坚定党领导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还要关注我国的最新发展动态,了解时事政治信息,不断的强化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
三、提升党校党史教育针对性
为了能够有效的提升基层党校党史教育的针对性,对于党史课程教育方法的优化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只有保证教学方法科学合理且适用,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基层党校党史课程教育成效,进而不断的提升党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使其能够准确的意识到党史知识对与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基于这一情况,首先,需要有效的强化对于党员的实践教学力度,具体而言,就是要引导党员到以红色革命为主主题的教育基地进行现场学习,通过观摩一些革命期间的事物以及照片来直观的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党员的学习成效。其次,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提升,现阶段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各类教育都不再受到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同时各类教学资源也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因此,党校党史教师就需要有效的引入信息化教学技术,具体而言,党校党史教师需要在课上积极努力的引导每一位党员表述出其对于党史知识不了解的地方,然后教师搜集一些相关资料,以链接的方式推送给党员引导其通过自主分析资料来进行学习,当党员仍然为了解其内涵之后,教师再对该名党员进行在线指导。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实际角度出发,在我国政府部门的大力倡导下,我地州级党校都在积极努力当今进行党史教育优化各工作,其最终目的就在于有效的发挥出党史教育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作用以及提升党校党员思想政治水平的作用。可以说党校党史教育的质量,会对党校整体教育成效产生影响。因此,相关的党校党史课程教师需要重点分析基层党校党史教育的重要性,并制定出具体的优化课程教育策略,为祖国的发展培育出大量的党政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琳婷.高校主题团日活动提升党史教育实效性途径研究——基于无锡某高职院校的调研[J].中国校外教育.2018(15)
[2]穆光.党校建设重在落实——中央党校国家机关分校开展评估活动[J].紫光阁.2018(10)
[3]辛声.把握局势抓住根本——访中央党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室主任张蔚萍教授[J].紫光阁.2019(02)
围绕着2022年的两会的感想论文篇4
摘要:随着我国政府部门对于党校教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在我国政府部门的大力引导下各个地区的基层党校都在积极努力的开展党校教育优化各工作。而在党校教育内容体系当中,党史课程教育属于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该项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有效的提升党员对于党的发展史认知度,使其能够树立起爱党精神以及爱国主义意识。而此次研究主要内容就是党校党史教育的重要性,目的在于有效的凸显出党校党史教育的总要作用,提升该项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基层党校;课程教育;党史;重要性;策略
纵观我国的发展史,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在历史的长河当中出现了多次重大的发展危机,最近的就是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在这两项战争当中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长期的革命工作并且做出了大量的牺牲才能够发展到今天。而作为党校党员有义务也有责任了解我国党史知识,这对于提升党员及干部的爱党意识以及思想政治素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还有助于基层党校人才培养成效的提升,保证我国能够快速完成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以及民族文化复兴梦。我国国家领导人习总书记在党校会议以及四中全会当中都明确提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并在改文件当中重点强调的党校党史教育直接关乎着我国民族伟大复兴梦以及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计划能否实现。为了能够有效的提升党校党史教育质量,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从强化对于党史教育信息宣传力度,组建高素质教师团队,提升教育教學针对性三方面着手进行具体的教育优化工作
一、强化对于党校党史教育信息宣传力度
对于党校党史教育信息的宣传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党校教师对于党史教育的关注度以及对于党史教育重要性的认知度,进而影响到党史教育的成效。因此,党校教育管理者及党校党史教师必须要重视对于党史信息的宣传力度。为此,首先,党校可以与社会媒体部门建立起坚实的合作关系,有效降低党史重要性信息,社会主义核心精神信息,党史教育要点信息进行广泛的宣传,从而统一党史教育标准,提升我国各个地区基层党校党史教育的规范性以及有效性。其次,需要定期的组织党史课程教师开展工作研讨会,在会议当中强调出党史教育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政治素养的重要性,并引导教师分析出教育期间所遇到的问题,然后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商议出具体的问题应对策略以及解决途径,从而保证党史教育课程质量能够得到提升。
二、组建专业的党史课程教师团队
党校党史教学工作必须要有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团队作为支持,如果教师团队对于党史课程教育工作不重视,无法明确其重要性,那么将很难使党史教育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甚至还会严重影响到基层党校整体教育质量。基于这一情况,党校教师及教育管理者都必须要重视党史课程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提升。具体而言,首先,党校教育管理者需要定期的对党史课程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在培训期间要重点培养其对于党史教育重要性的认知度,党史教育要点,党史教育作用,创新教学能力,思想政治素养,社会责任感等,从而保证教师教学能力可以满足党史课程教育工作的需求。其次,党史课程教师自身需要进行自我提升,在日常教学当中要不断的累积相关教学经验,同时还要明确党史教育的核心就在于有效的宣传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革命文化,革命历程,帮助党员坚定党领导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还要关注我国的最新发展动态,了解时事政治信息,不断的强化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
三、提升党校党史教育针对性
为了能够有效的提升基层党校党史教育的针对性,对于党史课程教育方法的优化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只有保证教学方法科学合理且适用,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基层党校党史课程教育成效,进而不断的提升党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使其能够准确的意识到党史知识对与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基于这一情况,首先,需要有效的强化对于党员的实践教学力度,具体而言,就是要引导党员到以红色革命为主主题的教育基地进行现场学习,通过观摩一些革命期间的事物以及照片来直观的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党员的学习成效。其次,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提升,现阶段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各类教育都不再受到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同时各类教学资源也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因此,党校党史教师就需要有效的引入信息化教学技术,具体而言,党校党史教师需要在课上积极努力的引导每一位党员表述出其对于党史知识不了解的地方,然后教师搜集一些相关资料,以链接的方式推送给党员引导其通过自主分析资料来进行学习,当党员仍然为了解其内涵之后,教师再对该名党员进行在线指导。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实际角度出发,在我国政府部门的大力倡导下,我地州级党校都在积极努力当今进行党史教育优化各工作,其最终目的就在于有效的发挥出党史教育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作用以及提升党校党员思想政治水平的作用。可以说党校党史教育的质量,会对党校整体教育成效产生影响。因此,相关的党校党史课程教师需要重点分析基层党校党史教育的重要性,并制定出具体的优化课程教育策略,为祖国的发展培育出大量的党政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琳婷.高校主题团日活动提升党史教育实效性途径研究——基于无锡某高职院校的调研[J].中国校外教育.2018(15)
[2]穆光.党校建设重在落实——中央党校国家机关分校开展评估活动[J].紫光阁.2018(10)
[3]辛声.把握局势抓住根本——访中央党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室主任张蔚萍教授[J].紫光阁.2019(02)
围绕着2022年的两会的感想论文篇5
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为贯彻落实好中央决定,各级党委(党组)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条主线,“十四五”开局之年,正在精心谋划,周密安排部署,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起好步、开好局、有成效。
抓党史学习教育要注重与“理论学习”相结合,以上率下示范带动学
各党委(党组)抓党史学习教育要注重与“理论学习”相结合,将党史学习教育内容作为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点内容,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好学习计划,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学习活动规范有序开展,党员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学先一步、示范带动,常学常新、不断领悟,要坚持集体学习研讨为主,以专家报告、参观红色阵地为重要辅助,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学、贯通学、深入学,带着信念学、带着感情学、带着使命学,不断在思想上有新感悟、在政治上有新升华,深入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了解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始终铭记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传承红色基因,恪守人民情怀。要避免“以听代学”“只学不讲”,要通过深入学习,不断增强历史意识,学会历史思维,培养历史眼光,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进一步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抓党史学习教育要注重与“三会一课”相结合,形式多样融会贯通学
习近平总书记把党史学习教育视为必修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各级党组织要突出党史学习教育,将党史学习教育抓在日常,融入“三会一课”,以开展主题党课、主题党日、政治生日、邀请专家讲座、读书会学习交流、组织生活会等形式多样融会贯通学,加强红色教育洗礼,开展“行走党课”,重温党的历史,以深情的瞻仰、深邃的思考,引领党员干部以史为鉴,从党史中汲取精神上的“钙”,将其融入共产党人的血脉,真正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使党员干部心刻誓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奉献。要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线,将党史学习教育内生为党员干部坚定的政治方向和强劲的前行动力,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做到知史爱党,知史明责,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同时,党员领导干部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带头深入到支部开展学习,并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分类指导,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抓党史学习教育要注重与“工作推进”相结合,以学促干内化于行学
抓党史学习教育,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学习,要注重与“工作推进”相结合,以学促干激发新动力,要以学笃行,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工作中,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推动改革、经济社会发展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与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实际效果结合起来。各级党组织要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到改革攻坚创新全过程,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做到内化于心、内化于行,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全过程中,从党史中汲取感恩人民的深切情怀和血浓于水的深厚感情,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定为民情怀,坚定担当本色,牢牢植根人民,把心思和精力聚焦到解决群众问题上,作为服务群众的攻坚之力,切实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锤炼党员干部的政治品质,激发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积极主动为身边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真正实现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培育党员干部“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坚持真理,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咬定目标、勇往直前,一步一个脚印,不折不扣推动“十四五”时期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赶考中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未来仍需风雨兼程。学习党史要从党的成功经验中启迪智慧,不断加强自身党性修养,牢记使命担当,永远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发扬奋斗精神,用忠诚和实干为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
围绕着2022年的两会的感想论文篇6
做传承红色基因的“火炬手”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深入考察调研时强调,党员干部要多学党史、新中国史,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要讲好中国故事,激励人们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奋斗。的确,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这场“接力赛”上,党员干部要做传承红色基因的“火炬手”,握好时代“接力棒”,引领中华儿女发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党员干部要高举“理想信念”的火炬。“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党员干部尤其是青年干部要深刻认识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意义。习总书记强调,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精神,更是一场薪火相传的“接力赛”。因此,在这场“接力赛”上,党员干部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高举火炬,扬起理想的船帆,将坚定理想信念这一红色精神注入血液中,让传承红色基因的火炬燃起信念之火。
党员干部要点亮“使命担当”的火炬。“党员干部的肩膀能负重、敢担当,我们的事业才能一往无前。”我们党已走过98年的峥嵘岁月,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辉煌征程中,印下不少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任重道远,作为时代的接班人,党员干部更要扛起“使命担当”,即使面对再艰险的道路,也要点亮“使命担当”的火炬,做好传承红色基因的“火炬手”,砥砺作为,一路凯歌。
党员干部要燃烧“敢于斗争”的火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党员干部应在斗争中成长,在斗争中发扬红色精神,直面风险挑战。“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艰苦奋斗精神是最宝贵的革命精神,红色基因绘就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党员干部要学会培养和继承“敢于斗争”的红色精神,要在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中磨练斗争精神,以敢于斗争的红色基因燃烧火炬,传好时代接力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奋斗。
围绕着2022年的两会的感想论文篇7
做好历史“看门人” 不做“亵渎者”
近日,故宫“看门人”单霁翔院长退休了,这位在故宫走破了20多双布鞋的院长,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专业的管理模式守护着故宫历史文化,让故宫成为人人竞相打卡的“网红之地”和茶余饭后的“流量新星”,与此同时更是激起了国人对历史文化的求知若渴。但是,尽管“历史文化”貌似人人可说可聊,如若像某知名演员一样发文亵渎,说出“日本人为何没烧故宫?”这种哗众取宠的奇谈怪论,也必然引起舆论抨击,被人嗤之以鼻。所以,历史文化容不得一丝亵渎,而要精心守护、用心传承。
其实,随着精神文明的开放发展,以及在网络文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下,“危险历史观”时常有之,我们虽鼓励历史文化交流,但是不容一丝亵渎,尤其对架空了确定的、宏观的历史事实以及历史评价而抛出的一些细枝末节的伪命题,更是要严厉抨击。当然,我们并不缺单霁翔式的历史文化“看门人”和“守护者”,有无数的文人士子引领着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承着历史文化精神。但是,如果能有更多的“看门人”,无数深藏的历史“月光宝盒”将会以更有创意、更具时代感的方式打开。而我们作为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党员干部,更要争做这样的“看门人”,让历史“说话”,让文化“发声”,“走”入千家万户。
争做历史的“看门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史”消得人憔悴。
在故宫工作的7年,单霁翔让故宫“活”了、“火”了,无论是“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的94年来在上元夜首开夜场、“网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物要躬行”的近距离观察文物潮流,还是匠心打造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和别具一格的文化创意产品,都为故宫带来了新的“流量”,让故宫刚从往日的严肃高冷,变得亲切有萌趣,这背后的转变,离不开单院长这位故宫“看门人”,他用文化的力量、市场的力量、社会的力量,为故宫带来了“柳暗花明”,让历史有了新的打开方式。作为党员干部,要以单霁翔院长为榜样,即使是退休前的最后一班岗,也要不忘初心,站稳站好,并且拥有想干事、干成事的激情和干劲,能够站在历史文化高度思考问题,站在群众角度优化服务,履行好作为党员干部的职责,做好历史“看门人”。
不做历史“亵渎者”,死生契阔,与“史”成悦。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展现着独特的魅力,有过动荡变化,也有团结安定,这别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更是后人的宝贵财富和精神营养,而历史中所沉淀的,正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力量。试想,如果连我们自身都亵渎自己的历史文化,宣扬危险的“历史观”,怎能弘扬我们的文化?获得别国的尊重?又怎能更好地从过去走向未来?如果连公众人物都不能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又何谈让历史文化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假如大多数人都抱着“这只是小事儿”的无所谓,放任历史记忆被恶意涂抹、严肃历史被屡遭调侃,这无异于丢掉了精神根基。“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作为党员干部,更要涵养自己的“历史感”,学会用“历史思维”思考问题,不能做历史文化的“亵渎者”,这样才能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历史文化中沉淀自己。
围绕着2022年的两会的感想论文篇8
组工人的“红色”基因
基因(遗传因子)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凋亡等过程的全部信息。在组工人体内,也有着一种特殊的“基因”,一种红色的“共产主义基因”,正式这种特殊的“基因”,指引着组工人继往开来,不断前行。
忠诚——解锁“红色基因”的密码。“忠诚盛於内,贲於外,形於四海。”怎样才能忠诚?要忠于党、忠于心、忠于民、忠于信仰,让共产主义成为根植为骨髓中不灭的标志。身为组工人,就是要将这种忠诚演化为自身的本能,时刻做到“讲政治、守规矩”,让“红色基因”遍布工作生活的每个角落,让忠诚解锁“红色基因”,继承和发扬“红色基因”优良传统,不负初心方能坚守本心。
无我——壮大“红色基因”的能量。“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什么是“无我”?是不为己一心为民的利人思想,是“天下为公”的崇高理想。也正是这股“无我”的精神力量,使得组工人的“红色基因”不断壮大,成为组工人血液中流淌着的不灭印记,帮助组工人在重任与期望中不断成长,最终挑起“为万世开太平”的重担。
奉献——永葆“红色基因”的活力。奉献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责任。既然被赋予了‘组工人’的名号,就要担起组工人的责任,用奉献精神保证组工人的“红色基因”活力常在;要全身心投入到“红色事业”中来,以一颗赤诚的红心不负组织的培养、人民的期盼,在培养中成长、在期盼中绽放,让“红色基因”永不褪色。
围绕着2022年的两会的感想论文篇9
摘要:党史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要求。近些年来,党史教育不断在加强,也取得了顯著成绩。但由于多种原因,也存在一些问题。加强高校党史教育,既要认识到问题,也要采取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校;党史教育;问题;党史教育实践活动
一、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史教育的现状
(一)高校大学生中共党史教育的主要内容
高校普遍开展了对中国共产党理论发展史、艰苦奋斗史、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党在历史发展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和经验教训等内容的中共党史教育。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基本已经具备了对党史、国史的正确态度,了解了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至今,通过艰苦奋斗、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中国逐渐变成繁荣富强、充满生机的强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二)高校大学生对党史内容掌握情况
从高校大学生的整体掌握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党史知识,具有基本的认知、判断能力。但从内容的完整性来看,又是断断续续、不完整的。即部分学生对党史的了解是片段性的、只了解一些耳熟能详的党史故事、革命人物等,且了解只停留感性认识阶段,在原因、评价、意义等问题方面还有待提升。
(三)高校大学生接受党史教育途径情况
目前,在高校,学生接受党史教育的直接途径是课堂、讲座、培训等方式。党史教育主要课程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虽然每一门课程都涉及到党史的内容,但是因为课程侧重点不一样,所以党史教育不会始终是永恒的主题。党史教育的讲座、培训在高校中的确存在,但覆盖率较低。一般参加此类讲座、培训的学生通常情况下,都是入党积极分子、“青马班”学生、学生会干部等,只占学生总数的小部分,因此,大学生接受党史教育的途径还需要不断拓展、创新。
二、高校大学生党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对党史教育缺乏重视
高校党史教育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而实施的,这就存在对中共党史教育的重视度问题。即党史教育大都放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既没有专门开设中共党史课程,也没有相关选修课程。即使有公共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但总学时只有36或54学时,且授课基本都是以多个行政班级为单位。部分“马工程”课程末考采取开卷考试形式,带给学生的直观感受就是“无所谓,开卷考试容易”,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课堂上学生玩手机、睡觉、讲话、旷到等现像就会增多,无法保证教育效果。部分高校还存在不重视党史教育的宣传氛围的现象,缺少一些诸如“党史风采”“党史文化墙”等宣传展板。由于缺乏经费支持,相关党史教育的网站、实训基地等明显存在滞后性,在实际党史教育中无法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大学生缺乏对党史教育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
现阶段高校的大学生主体基本是“95”后、“00”后,他们出生成长与新世纪,物质生活条件大幅提升,他们对中共党史的具体内容没有代入感,加之身处大数据时代,受历史虚无主义及实用主义价值观念的影响,更让党史的普及和认知受到限制。部分学生沉溺娱乐八卦、时尚、游戏等信息,部分学生甚至会有“历史是过去的东西,现在的中国不会历史重演了”等想法,这部分学生没有积极主动学习党史的态度,这会直接影响党史教育的效果,进而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无法为社会主义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高校党史教育缺少实践活动
目前,党史教育主要的媒介就是课堂。大多数课堂依然采用的传统教育方式即“满堂灌”形式,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实践环节设置。实践环节可以分为“课堂内”与“课堂外”,大多数高校或者老师因考虑到时间、距离、资金、学生安全等问题,往往“课堂外”实践都会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课堂内”实践虽然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受课时、学生能力高低、学校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一学年可实践的次数屈指可数,效果远远达不到“课堂外”实践的效果。
(四)党史专业教师配备不齐全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承担党史教育的教师大多都是历史专业出身,真正中共党史专业的教师非常少。历史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讲清楚历史的过程,党史属于政治学范畴,首先要考虑的是立场、观点、方法问题。因此历史学教师不一定能胜任党史教育。
(五)影视剧、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介对党史教育的影响
近年来,党史类题材的影视作品数不胜数。这类影视作品会影响新时代大学生对党的历史认知出现偏差、迷惑、不全面、甚至误解等问题。长此以往下去,必然会给党和国家及学生个体造成不可逆的损失。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型媒介如微博、微信、QQ、抖音、快手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据调查,大学生网络使用率近100%,其中每周上网10小时以上的学生约占三分之一,这一新型载体的庞大力量,也给推进中共党史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未完全形成之际,对新型媒介中出现的文章、观点、态度、价值导向等问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很容易受到干扰、甚至毒害。不利于意识形态领域教育的发展。
三、对高校党史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思想意识、重视党史教育的重大意义
首先,从思想上重视党史教育的重大意义。真正做到让党史教育“入脑”“入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中共党史相关课程,特别是应该在选修课中加大党史教育的学分比重,引起大学生对党史教育重视。再次,思想政治理论相关课程,特别是党史教育相关课程应加大考试难度,将“开卷考试”调整为“闭卷考试”,改变大学生心理状态,从而刺激大学生学习党史等课程的愿望。
(二)多措并举提高高校大学生学习党史的积极性、自觉性
青年大學生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学习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在党史教育中,可以结合青年大学生的特点,设置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寓教于乐,在活动中潜移默化达到育人的目的。例如,利用快闪唱红歌、短视频录制等方式表达对中国共产党、对伟大祖国的热爱。这类活动既符合学生的兴趣又在无形之中强化了大学生的爱党爱国之情。根据实际情况,举办党史知识问答竞赛、有关党史问题的辩论赛、集体观看优秀红色影片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党史的热情。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史教育实践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课堂教育之外,要组织青少年学生瞻仰革命遗址,参观红色旅游景点、革命博物馆和纪念馆,学习革命英烈的事迹。”首先,充分利用校园资源。依托校园内的“文化墙”“文化长廊”、图书馆资源、红色教育基地等场所,合理设置教学实践环节,从而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其次,充分利用本地的红色资源。可以将课堂设置在红色旅游基地、博物馆、烈士陵园等地方,让学生身体力行的去感受中国共产党光辉且艰辛的历史。再次,应以重大历史纪念日、清明节、国庆节等特殊时间节点为抓手,缅怀、纪念革命先烈,既体现了重视历史的优良传统又提升大学生尊崇、敬畏英雄之情。
(四)建设一支合格的教学队伍
首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特别是党史教育的教师,政治站位要高。坚持将党和人民的立场作为自己的立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正如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的“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3]其次,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水平,扎实的专业功底。对于党史教师来说,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能够讲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特别是要讲清楚“四个选择”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阐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五)积极打造“互联网+党史”模式,提升党史教育效果
首先,要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对青年大学生的毒害。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现如今已成为意识形态领域重要阵地。高校要利用网络多媒体介绍、还原、真实的历史事件,密切关注网络动态,帮助大学生去伪存真。其次,要重视互联网中以手机为代表的现代媒体的影响力。微信、QQ、抖音、微博、慕课、学习强国等APP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可以将党史教育与APP相结合,方便、直观、高效。例如:在微信公众号中,开设中共党史专题,随时随地了解党史;抖音上,可以剪辑制作英雄烈士、先进模范榜样人物等微视频,既在短时间内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又能激起学生探索研究的兴趣。
四、结语
高校党史教育只能加强,不能弱化。党史教育必须要与新时代相结合,采用新思维、新方式促使高校大学生了解党史、学习党史,从而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通过党史教育,更加清晰明确自己肩上的历史责任,切实把个人理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张华林.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中共党史教育的思考和建议[J].德育教育,2018(10).
[3]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N].陕西日报,2019-03-20.
围绕着2022年的两会的感想论文篇10
摘要:一名优秀党员的培养过程离不开党校党史的教育。因此,党史教学是党校培训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营造社会良好风气,帮助广大党员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措施。党史记录着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以来整个发展过程中的全部历史。党史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总结,还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食粮。通过对党校党史教学方法的改善和创新有助于促进党员的高素养发展,对提升党员综合能力和其服务的地方发展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党校党史教学问题对策
党史记载着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情况、党章不断完善的过程、各个不同时期的组织建设和发展状况、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全部史实。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和艰难岁月,值得每位党校学员进行深入的学习探究。及时发现党校党史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台有利的对策有助于党持续培养高素质的优良党员。面对新时代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党校也应该对党史教学的课堂模式进行创新,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以便提高党史教学的课堂效率。
一、党校党史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党史教学有助于坚定广大党员的信念。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党员理想信念的坚定是推动我党伟大事业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研究过我党的发展历程后,我们会看到在我党的领导期间,有出现过某些党员的理想信念发生动摇的情况,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在党员中盛行,这使得很多的党员失去了坚定的工作信念以及奋斗目标,造成了我党的某些党员干部不是在为人民服务,而是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的工作错误[1]。
其次,党史教学有助于党员整体素质的提升。有些党员可能认为党史都是已经过去的事情,没有必要过度的重视学习,学习好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就可以了,这种思想是极其错误的。如果党员都不能了解我党的历史,那么他们就不能深刻把握我黨领导以来中国的发展规律和进程,更谈不上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了。党员只有在对我党的历史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后,才能勇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所以,党校在对党员进行教育培训中,要重视起党史教学对党员培育的积极作用,党史教学势在必行,意义深远。
二、党校党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党史研究不够深入
目前,党校党史教学过程中面临着很多共性的问题。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党校在党史研究上不够深入,党校是党史教学的主要阵地,面对新时代下我党建设的需求,党校在党史教学上也面临着新的形式。例如,如何建立科学的机制选人用人?如何有效地提高我党党员干部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如何推进我党党员队伍结构的优化问题等
等[2]。这些都是当前我党党史理论需要面临深入研究的主要内容。党校只有通过对党史的深入研究,才能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为新时代下我党的建设提供有效的对策。
2.教学方法老套陈旧
新时代下我党党员干部的学历和知识水平都相较于之前来说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因此,我们的党校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新时代的年轻党员干部,他们一般拥有突出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理论知识,他们来到党校进行学习一般都是带着从实践一线的问题,希望能够在党校的学习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思路。这就明确要求了党校在进行党史教学中要对教学方法的有所创新,才有助于党员干部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三、加强党史教学的对策
1.突出党史教学主导地位
党课是构成党校各门学科的核心,因此,党课结构的构建是很有必要的。此外,在党课设置时,应该将党史作为党课中的主导部分,对其地位进行突显。例如,党校在设置学员的培养课程时,将党史教学放在首位,并且对党史教学的实施给予更多的关注来突出其主导地位。党校在安排其他课程学习时,也要将党史教学设置为必修课,让学员深刻感受到党校培训中党史教学的重要性[3]。如果在党校学习中涉及一些专题教育活动,党校也要在党史教学的基础上向学员渗透时政内容,从而增加党史教学的生动性,塑造有趣的党史课堂,激发学员浓厚的学习兴趣。
2.开展更多党史科研工作
如果一味地向学员传授课本上的党史知识,那么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学员缺乏对党史研究的新鲜感,不利于我党优良党风和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所以党校将党史教学与党史科研工作进行紧密结合是很必要的。当然目前各地的党校都在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开展党史科研工作中,那么如何可以更快地推进党史科研工作的进展呢?例如,党校可以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小组,以确保党校的日常教学中可以融入最新的党史科研成果。另外,党校可以在校内增设学员与教师共同参与的专题小组,在党史的科研工作中融入学员的创新性思维,有助于党史科研工作发生突破性的进展。此外,各地党校还可以结合自身所处地方的党史特点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党史调研工作。例如,党校可以在党史教学中融入地方英雄前辈的党史资源,激发学员的共情能力,感受前辈们的精神面貌。这些例子都有助于党校在党史教学课堂中增添趣味性,摆脱过去单一的课堂模式和教学方式。
3.优化课堂配置资源
新时代下的党校党史教学课堂,应该对现有的配置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优化课堂教学的配置资源是提高党史教学效率和改善党史教学课堂模式的基础,有了先进的课堂配置资源才更有利于党校党史教学中向学员全面展示党走过的艰苦岁月和奋斗历程。目前,大部分党校已经引入了更多的信息授课手段。例如,利用多媒体向学员呈现生动有趣的党史资源,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建立QQ群或者是微信群交流党史资源,参与相关的论坛等等这些手段都对以往枯燥讲解的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
改善。
结语
综上所述,党史教学在党校的学习课程中占有很关键的地位,因此,优化加强党史教学是很有必要的。目前很多党校虽然已经意识到了党史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党史教学课程的开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党校去探索更多有效的对策。同时党校在实践这些对策的过程中,需要得到党校师生的密切配合,共同寻找更有利于党史教学的策略,提升党史教学的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瑞峰.党校党史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创新策略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37):226.
[2]古丽孜拉·吐斯甫汉.浅析党校党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区域治理,2018,(46):27,36.
[3]杨丽华.论党史教学在新时代党校教育中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18,(23):30.
围绕着2022年的两会的感想论文篇11
近日,故宫“看门人”单霁翔院长退休了,这位在故宫走破了20多双布鞋的院长,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专业的管理模式守护着故宫历史文化,让故宫成为人人竞相打卡的“网红之地”和茶余饭后的“流量新星”,与此同时更是激起了国人对历史文化的求知若渴。但是,尽管“历史文化”貌似人人可说可聊,如若像某知名演员一样发文亵渎,说出“日本人为何没烧故宫?”这种哗众取宠的奇谈怪论,也必然引起舆论抨击,被人嗤之以鼻。所以,历史文化容不得一丝亵渎,而要精心守护、用心传承。
其实,随着精神文明的开放发展,以及在网络文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下,“危险历史观”时常有之,我们虽鼓励历史文化交流,但是不容一丝亵渎,尤其对架空了确定的、宏观的历史事实以及历史评价而抛出的一些细枝末节的伪命题,更是要严厉抨击。当然,我们并不缺单霁翔式的历史文化“看门人”和“守护者”,有无数的文人士子引领着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承着历史文化精神。但是,如果能有更多的“看门人”,无数深藏的历史“月光宝盒”将会以更有创意、更具时代感的方式打开。而我们作为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党员干部,更要争做这样的“看门人”,让历史“说话”,让文化“发声”,“走”入千家万户。
争做历史的“看门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史”消得人憔悴。
在故宫工作的7年,单霁翔让故宫“活”了、“火”了,无论是“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的94年来在上元夜首开夜场、“网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物要躬行”的近距离观察文物潮流,还是匠心打造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和别具一格的文化创意产品,都为故宫带来了新的“流量”,让故宫刚从往日的严肃高冷,变得亲切有萌趣,这背后的转变,离不开单院长这位故宫“看门人”,他用文化的力量、市场的力量、社会的力量,为故宫带来了“柳暗花明”,让历史有了新的打开方式。作为党员干部,要以单霁翔院长为榜样,即使是退休前的最后一班岗,也要不忘初心,站稳站好,并且拥有想干事、干成事的激情和干劲,能够站在历史文化高度思考问题,站在群众角度优化服务,履行好作为党员干部的职责,做好历史“看门人”。
不做历史“亵渎者”,死生契阔,与“史”成悦。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展现着独特的魅力,有过动荡变化,也有团结安定,这别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更是后人的宝贵财富和精神营养,而历史中所沉淀的,正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力量。试想,如果连我们自身都亵渎自己的历史文化,宣扬危险的“历史观”,怎能弘扬我们的文化?获得别国的尊重?又怎能更好地从过去走向未来?如果连公众人物都不能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又何谈让历史文化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假如大多数人都抱着“这只是小事儿”的无所谓,放任历史记忆被恶意涂抹、严肃历史被屡遭调侃,这无异于丢掉了精神根基。“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作为党员干部,更要涵养自己的“历史感”,学会用“历史思维”思考问题,不能做历史文化的“亵渎者”,这样才能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历史文化中沉淀自己。
围绕着2022年的两会的感想论文篇12
摘要:党史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要求。近些年来,党史教育不断在加强,也取得了顯著成绩。但由于多种原因,也存在一些问题。加强高校党史教育,既要认识到问题,也要采取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校;党史教育;问题;党史教育实践活动
一、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史教育的现状
(一)高校大学生中共党史教育的主要内容
高校普遍开展了对中国共产党理论发展史、艰苦奋斗史、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党在历史发展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和经验教训等内容的中共党史教育。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基本已经具备了对党史、国史的正确态度,了解了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至今,通过艰苦奋斗、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中国逐渐变成繁荣富强、充满生机的强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二)高校大学生对党史内容掌握情况
从高校大学生的整体掌握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党史知识,具有基本的认知、判断能力。但从内容的完整性来看,又是断断续续、不完整的。即部分学生对党史的了解是片段性的、只了解一些耳熟能详的党史故事、革命人物等,且了解只停留感性认识阶段,在原因、评价、意义等问题方面还有待提升。
(三)高校大学生接受党史教育途径情况
目前,在高校,学生接受党史教育的直接途径是课堂、讲座、培训等方式。党史教育主要课程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虽然每一门课程都涉及到党史的内容,但是因为课程侧重点不一样,所以党史教育不会始终是永恒的主题。党史教育的讲座、培训在高校中的确存在,但覆盖率较低。一般参加此类讲座、培训的学生通常情况下,都是入党积极分子、“青马班”学生、学生会干部等,只占学生总数的小部分,因此,大学生接受党史教育的途径还需要不断拓展、创新。
二、高校大学生党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对党史教育缺乏重视
高校党史教育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而实施的,这就存在对中共党史教育的重视度问题。即党史教育大都放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既没有专门开设中共党史课程,也没有相关选修课程。即使有公共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但总学时只有36或54学时,且授课基本都是以多个行政班级为单位。部分“马工程”课程末考采取开卷考试形式,带给学生的直观感受就是“无所谓,开卷考试容易”,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课堂上学生玩手机、睡觉、讲话、旷到等现像就会增多,无法保证教育效果。部分高校还存在不重视党史教育的宣传氛围的现象,缺少一些诸如“党史风采”“党史文化墙”等宣传展板。由于缺乏经费支持,相关党史教育的网站、实训基地等明显存在滞后性,在实际党史教育中无法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大学生缺乏对党史教育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
现阶段高校的大学生主体基本是“95”后、“00”后,他们出生成长与新世纪,物质生活条件大幅提升,他们对中共党史的具体内容没有代入感,加之身处大数据时代,受历史虚无主义及实用主义价值观念的影响,更让党史的普及和认知受到限制。部分学生沉溺娱乐八卦、时尚、游戏等信息,部分学生甚至会有“历史是过去的东西,现在的中国不会历史重演了”等想法,这部分学生没有积极主动学习党史的态度,这会直接影响党史教育的效果,进而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无法为社会主义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高校党史教育缺少实践活动
目前,党史教育主要的媒介就是课堂。大多数课堂依然采用的传统教育方式即“满堂灌”形式,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实践环节设置。实践环节可以分为“课堂内”与“课堂外”,大多数高校或者老师因考虑到时间、距离、资金、学生安全等问题,往往“课堂外”实践都会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课堂内”实践虽然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受课时、学生能力高低、学校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一学年可实践的次数屈指可数,效果远远达不到“课堂外”实践的效果。
(四)党史专业教师配备不齐全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承担党史教育的教师大多都是历史专业出身,真正中共党史专业的教师非常少。历史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讲清楚历史的过程,党史属于政治学范畴,首先要考虑的是立场、观点、方法问题。因此历史学教师不一定能胜任党史教育。
(五)影视剧、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介对党史教育的影响
近年来,党史类题材的影视作品数不胜数。这类影视作品会影响新时代大学生对党的历史认知出现偏差、迷惑、不全面、甚至误解等问题。长此以往下去,必然会给党和国家及学生个体造成不可逆的损失。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型媒介如微博、微信、QQ、抖音、快手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据调查,大学生网络使用率近100%,其中每周上网10小时以上的学生约占三分之一[2]。这一新型载体的庞大力量,也给推进中共党史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未完全形成之际,对新型媒介中出现的文章、观点、态度、价值导向等问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很容易受到干扰、甚至毒害。不利于意识形态领域教育的发展。
三、对高校党史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思想意识、重视党史教育的重大意义
首先,从思想上重视党史教育的重大意义。真正做到让党史教育“入脑”“入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中共党史相关课程,特别是应该在选修课中加大党史教育的学分比重,引起大学生对党史教育重视。再次,思想政治理论相关课程,特别是党史教育相关课程应加大考试难度,将“开卷考试”调整为“闭卷考试”,改变大学生心理状态,从而刺激大学生学习党史等课程的愿望。 (二)多措并举提高高校大学生学习党史的积极性、自觉性
青年大學生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学习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在党史教育中,可以结合青年大学生的特点,设置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寓教于乐,在活动中潜移默化达到育人的目的。例如,利用快闪唱红歌、短视频录制等方式表达对中国共产党、对伟大祖国的热爱。这类活动既符合学生的兴趣又在无形之中强化了大学生的爱党爱国之情。根据实际情况,举办党史知识问答竞赛、有关党史问题的辩论赛、集体观看优秀红色影片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党史的热情。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史教育实践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课堂教育之外,要组织青少年学生瞻仰革命遗址,参观红色旅游景点、革命博物馆和纪念馆,学习革命英烈的事迹。”首先,充分利用校园资源。依托校园内的“文化墙”“文化长廊”、图书馆资源、红色教育基地等场所,合理设置教学实践环节,从而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其次,充分利用本地的红色资源。可以将课堂设置在红色旅游基地、博物馆、烈士陵园等地方,让学生身体力行的去感受中国共产党光辉且艰辛的历史。再次,应以重大历史纪念日、清明节、国庆节等特殊时间节点为抓手,缅怀、纪念革命先烈,既体现了重视历史的优良传统又提升大学生尊崇、敬畏英雄之情。
(四)建设一支合格的教学队伍
首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特别是党史教育的教师,政治站位要高。坚持将党和人民的立场作为自己的立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正如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的“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3]其次,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水平,扎实的专业功底。对于党史教师来说,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能够讲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特别是要讲清楚“四个选择”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阐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五)积极打造“互联网+党史”模式,提升党史教育效果
首先,要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对青年大学生的毒害。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现如今已成为意识形态领域重要阵地。高校要利用网络多媒体介绍、还原、真实的历史事件,密切关注网络动态,帮助大学生去伪存真。其次,要重视互联网中以手机为代表的现代媒体的影响力。微信、QQ、抖音、微博、慕课、学习强国等APP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可以将党史教育与APP相结合,方便、直观、高效。例如:在微信公众号中,开设中共党史专题,随时随地了解党史;抖音上,可以剪辑制作英雄烈士、先进模范榜样人物等微视频,既在短时间内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又能激起学生探索研究的兴趣。
四、结语
高校党史教育只能加强,不能弱化。党史教育必须要与新时代相结合,采用新思维、新方式促使高校大学生了解党史、学习党史,从而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通过党史教育,更加清晰明确自己肩上的历史责任,切实把个人理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张华林.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中共党史教育的思考和建议[J].德育教育,2018(10).
[3]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N].陕西日报,2019-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