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西藏精神演讲稿12篇
老西藏精神演讲稿篇1
细读“老西藏精神”,简短的5个汉字,就能让你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它们蕴含的“红色力量”。
今天,“老西藏精神”从高原跋山涉水,来到“小雪花”们身边,给孩子们带来一场精神洗礼。
讲堂上,长期驻守西藏边防的解放军叔叔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感人的英雄事迹,为“小雪花”们讲述了边防军人投身边防事业,敢于牺牲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也正是他们矢志不渝的一腔热血,永不言退的铮铮铁骨,才筑起了伟大祖国固若金汤的边防钢铁长城。
当听到解放军叔叔诉说道:“战士们因为很少吃到蔬菜,手脚脱皮、指甲脱落、嘴唇开裂是家常便饭,有的战士病倒了,有的战士因为执行任务而牺牲了,但从来也没有人退缩过,更没有过逃兵!”孩子们个个露出钦佩的眼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在军人叔叔的领读下,小雪花们用整齐而宏亮的声音表达着自己对“老西藏精神”的崇敬之情,都打算把今天收获到的“红色力量”转化为勤奋学习的强大动力。
老西藏精神演讲稿篇2
老西藏精神,是指“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是十八军战士把个人情怀融入西藏,为祖国统一和西藏的发展无私奉献、殚精竭力的可贵精神品质。新时代,党员干部需以“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精神,增强能力、锤炼作风,绘好老西藏精神的五线篇章。
绘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甘苦线。为了祖国的统一、人民的解放,十八军不畏艰险,穿越荆棘丛生的丛林峡谷,翻越高峻奇寒的雪山,以草根、野菜、地鼠充饥,负重进藏,一路行军,在杂草丛生的河滩开垦良田,在雪域高原生产大批粮食和蔬菜,终在西藏站稳脚跟。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的精神,敢于到祖国边疆、条件艰苦的地方苦其心智、劳其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
绘好“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韧线。为夺取战争胜利,实现解放西藏的目标,十八军战士舍生忘死、舍我其谁,在高寒缺氧的雪山草地和深山老林连续作战、反复清剿,为保卫西南边区的安全和解放藏族人民前赴后继,把热血洒在边疆热土上,把忠魂镌刻在不朽的丰碑上。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绘好“十四五”规划新篇章,更需要党员干部继续发扬“特别能战斗”的精神,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魄力真抓实干,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大胆开拓,以善作善成的决心勇于实践,迎难而上。
绘好“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豁达线。面对高寒缺氧、条件艰苦、物质匮乏的生死考验时,十八军战士以祖国为重,义无反顾地爬雪山、涉激流、忍饥荒,毫无怨言地扎根边疆,建设西藏,以顽强的精神和勇气,在雪域高原挥洒青春,出色地完成党中央交予的重任。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扬“特别能忍耐”的精神,守得住清贫、耐得住艰苦、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用始终不渝、矢志奋斗的豁达书写建设西藏的新篇章。
绘好“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的团结线。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坚定不移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积极构建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进藏前,党中央就嘱托十八军要妥善处理民族问题,十八军战士牢记嘱托,学习藏语,融入藏民,在政治上尊重爱护,在工作上团结互助,在生活上关心帮助,为宣传党的政策筑牢根基。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扬“特别能团结”的精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多到群众身边听民意、解难题,团结和依靠群众,在重大项目、重点工作中团结一心、守望相助。
绘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担当线。十八军历时4年多,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用血肉之躯铺就川藏、青藏两条公路,促使“天堑变通途”。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扬“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站在全局的高度,把个人的小我融入到国家的大我,
心无旁骛,俯下身沉下心为藏区谋发展,为人民谋幸福,在艰难困苦中打磨,当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要像两离桑梓、汗撒雪域的援藏干部孔繁森一样,在甘于清贫、甘于奉献的建藏、援藏旅程中,把援藏情怀融入血脉,为西藏的发展和藏区人民脱贫致富竭尽全力,以满腔热血建设西藏的新明天。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新时代,党员干部更需绘好老西藏精神的五线篇章,在艰难困苦中坚守,在奋勇前行中筑牢精神高地,挺直精神脊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前行。
老西藏精神演讲稿篇3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谈及中国精神。作为党员干部,不仅要在本领上过硬,也要在精神上过关。面对质疑,拿得出“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的信心;面对困难,豁得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决心;面对挑战,沉得出“乱云飞渡仍从容,风雨无阻更向前”的耐心。这份精神修炼秘籍,请党员干部查收。
秘籍一:从延安精神中汲取理想信念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延安精神承载着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指引着无数进步青年冒着生命危险奔赴延安,在贫瘠落后的黄土地上抛头颅、洒热血。反观当下,一些党员干部在精神上失去信仰、行动上走向滑坡,沉迷于权钱、美色,屈膝于求神拜佛、算命风水。在国内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环境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节点,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必须将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一堂必修课,经常抓、持续抓。不断以延安精神为指引,锻造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坚定信念、培养在各种诱惑面前的鲜明态度。
秘籍二:从老西藏精神中淬炼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老西藏精神”诞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藏和平解放初期,它是一代又一代“西藏人”扎根雪域高原、矢志奋斗的图景写照,是指引西藏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落后走向进步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在面临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环境波谲云诡的双重压力下,党员干部需要自觉践行和传承“老西藏精神”,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品格镌刻在心中,落实到行动上,主动到一线岗位“啃硬骨头”、到艰苦地区“涉险滩”,在同困难角力的过程中淬炼意志、增长才干,让“老西藏精神”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秘籍三:从抗疫精神中定位走向复兴的精神坐标。“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阐述抗疫精神的时代价值。疫情发生8个月以来,数百万医务人员逆行出征,战斗在救死扶伤的抗疫一线;400万社区工作者夜以继日,战斗在疫情防控的“第一关口”;3900多万党员干部临危受命,战斗在稳定人心的“大后方”。中华民族历经无数灾难仍然能够不断发展壮大,从来不是因为有从天而降的英雄,而是在大灾大难面前有千千万万挺身而出的凡人,他们以团结为笔,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现阶段,疫情阻击战还没有结束,民族复兴的脚步还未停止,作为党员干部,应当以“我是党员,我先上”的精神为夺取疫情胜利注入力量,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赓续奋斗。
老西藏精神演讲稿篇4
2021年,我们迎来了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70年风雨兼程,其中“老西藏精神”让我感受颇多,“老西藏精神”的核心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在西藏,有“三条路”见证着“老西藏精神”的起源传承发展。
1954年的进藏公路,铺平了西藏的开拓路。史书中记载着,十八军进藏时困难重重,要修着公路进藏,之前的西藏这片净土与内地是没有公路的。十八军顶着严寒气候,冒着地质灾害风险,吃着雪水煮饭,克服了一个个难关,牺牲了三千余官兵,终于修成了了康藏公路,也铺平了西藏的开拓路。在1954年的康藏公路建成后,一批批党的先辈们走着这条路来到了西藏,他们不怕条件艰苦,不惧环境恶劣,扎根雪域,为西藏的民主改革、社会主义建设奉献了整个青春。西藏百万农奴得到解放,人民分到了土地与牛羊,西藏的发展跨上了新台阶。这是“老西藏精神”的起源,颂扬了西藏开拓路建设的宏大史诗。
2006年的青藏铁路,联通了西藏的建设路。韩红的一首《天路》唱出了青藏铁路通车后藏族人民的心声,人民欢喜之心随着歌声肆意飘扬。一代代铁路人克服了缺氧、冻土、运输带来的困难,不畏艰险,一步步将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青藏铁路修到了藏家儿女的家乡。青藏铁路的通车,西藏与内地的联系更加紧密,联通了西藏的建设路,越来越多的内地人来到了西藏,来旅游、来就业。党员先锋们在西藏把“老西藏精神”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紧跟时代潮流、牢抓发展机遇,毅然决然得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历程中。西藏经济开始腾飞,人民生活越来越好。这是“老西藏精神”的传承,奏响了西藏建设路的嘹亮号子。
2021年的拉林铁路,架起了西藏的发展路。国铁集团官宣“复兴号”动车组将于7月1日之前开进拉萨,适应拉林铁路运营需要。拉林铁路是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建造的“新天路”,建造存在的困难五花八门。铁路工人用巧妙的方案设计,统筹发展与施工难度的关系,在付出辛苦与汗水后,将拉林铁路建成了交通的快速通道,也是发展的快速通道,架起了西藏的发展路。吃苦奉献是
“老西藏精神”,创新发展也是“老西藏精神”,它在西藏发展的道路上被不断充实,赋予新的含义,永不会过时。这是“老西藏精神”的发展,描绘了西藏发展路的壮阔蓝图。
作为西藏基层公务员,我们要把“老西藏精神”贯彻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既要继承又要发扬,让“老西藏精神”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成为我们修身正己的指路明灯。
老西藏精神演讲稿篇5
十八军进军西藏,可以说是一个奇迹,那是生命的奇迹,也是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胜利。老西藏们用生命在完成进军西藏的使命,用不屈不挠的意志,克服千难万险,硬是把红旗插在世界屋脊!
那是一次艰难的行程,那是可以永远激励这个时代和国人的伟大精神。“背着公路”进西藏,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硬是在不适合生命生存的地方修出天路,一条条天路,那是生命和鲜血的代价啊,那是幸福的道路,引领着那里的同胞走向光明的未来。
我曾经有幸拜访过洗衣歌的编导李俊琛前辈,前辈告诉我:她随18军进藏的时候,才15岁,而整个文工团都很年轻。15岁,最美好的年华,都留在了走向西藏的路上。部队经常面临翻雪山,趟冰河,高寒缺氧等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冬天睡雪山,睡冰河,下雪了,砸倒了帐篷,就只能睡在雪窝里。
早上起床,鞋都是冻到冰上的,必须要想办法刨出来。夏天虽然有美景,有野果可以充饥,但是蚊子多的难以想象,还要面对泥石流,塌方,阴雨各种自然灾害,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遭遇蝗虫无情的袭扰。长期吃不饱,穿不暖,因为高寒缺氧,水都烧不开,常年吃生饭。
十八军进军西藏,经过4000米以上的雪山14座,5000米以上的雪山2座。川藏线两千多公里,牺牲了官兵3000多人,藏汉民工1000多人,平均1公里牺牲2人。在四年多的时间里完成土石方2930多平方公里,终于在1954年修通闻名遐迩的全长2255公里的川藏公路和全长2100公里的青藏公路。
十八军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一点一点把川藏公路铺到了拉萨,可怕的不是爬雪山,还有雪地宿营。在雪山上宿营,经常是第二天起床一看,白茫茫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吹了起床号,大家才从雪堆里爬出来,清点人数时,经常是少人,找到战士夜里睡觉的地方,才发现已经冻死在雪下面。有些战士扛着炮,拿着枪,托着这些武器的手都冻坏了。下山后都要截肢。
聆听着前辈的诉说,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人们一直都在说:“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而老西藏精神,是只有真正能扎根在西藏的人,才明白其中饱含的意义。那绝不是苦,绝不是累可以形容的。
而仅仅是一座怒江大桥,真正的是用生命和鲜血筑成的。由于要在荒无人烟的悬崖峭壁上修建,所以这艰巨的任务,普通的建桥施工队无法完成,因此由当时在这里的解放军负责建桥任务。士兵从山底上放下几十米长的绳索,在石崖上挂起密密麻麻绳索搭成的软梯,在石崖的半腰上悬挂打炮眼。悬崖峭壁打眼放炮,石块塌方危险极大,每响一炮,几乎都有人受伤,施工条件异常艰难危险,伤亡很大,这座桥是战士的血肉凝固成的大桥。
其中有一位战士在施工时不小心掉进了修建的桥墩里,大家想尽一切办法都没将其救出,只得含泪继续修筑,怒江大桥完成后,某排全排战士都牺牲了,只剩下排长一人,排长悲痛万分,纵身跳进在怒江,追随战士们去了。
如今怒江大桥依然在流淌,而它的前世今生带着烈士的悲壮一起传说,它的滔滔江水负重着那么多生命的血和魂,在岁月的流转中形成了傲视天地的威严。生命,青春,壮志,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信仰,而所有为信仰献身的勇士都将永垂不朽!精神的力量是可以战胜一切的,是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形成战斗热情的。
李俊琛前辈告诉我,当她走到拉萨的时候已经19岁,到了拉萨,就感觉到了天边,眼前的一切都那么陌生。西藏是不缺少故事的地方,十八军党委提出:全军同志要吃大苦,耐大劳,像当年红军一样战胜任何困难,为了西藏人民的解放,我们爬也爬到西藏去,要用死在西藏,埋在西藏的气概完成党交给的解放西藏的任务。
但是前辈说:她们最开始到拉萨,因为反动派的宣传,最初藏族同胞对解放军是恐惧的,为了与藏族同胞沟通,文工团抽空演出,敲锣打鼓招引群众,可是大家都不敢来看,最初只有几个小孩偷偷来看,孩子们一来,妈妈们就来了,慢慢的村里人都来了。
文工团唱藏族歌,跳藏族舞,宣传党的政策,宣传修路的意义,还帮忙解决藏族同胞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生活中的困难。渐渐的藏族群众打消了恐惧,她们说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部队,很快,藏族群众和解放军成为了一家人。
我问前辈:“您吃了那么多苦,那您后悔走到西藏吗”?前辈坚定的告诉我:“终生无悔!如果在让我选择一次,我还是会选择去西藏,我的一切都是西藏带给我的。我的成功离不开所有帮助过我的人,离不开那段时光的磨练。成功了也是十八军的成功,也是党在西藏政策的成功,也是藏族人民的成功”。
这就是老西藏的情怀,见证过十八军走向西藏的艰难,经历过伤痛和岁月的摧残,亲历过那片土地所有的大事件,发展,改革,变迁,以及深重的历史,一代代老西藏们用生命,用青春,用热血缔造老西藏精神,并让老西藏精神闪闪发光。
张国华司令员曾说:"毛主席让我们守西藏,要走你们走,我死也死在这里!"如此坚如磐石的立场,塑造了十八军无所畏惧的军魂,赢得了属于十八军的历史使命。用自己的热情感染着藏族同胞,用英勇无畏,吃苦耐劳,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排除各种困难,战胜着各种敌人。西藏的土地上,老西藏精神不朽!
而新时代的西藏军人,有血性,有担当!发扬老西藏精神,戎边卫国建新功的优良传统,长期坚守西藏期间,表现出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出生入死的奉献早已在雪域高原形成了共鸣。无论是牺牲在巡逻路上的最高级别年仅49岁的将军首长张贵荣,还是倒在巡逻路上年仅19岁的普通士兵,都在用生命诠释着老西藏精神,传承着老西藏精神!
那么多扎根西藏的人,以老西藏精神为鞭策,把个人得失,进退,家庭乃至生死置之度外。而把民族团结,建设西藏,保卫西藏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许多老西藏们更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正如谭冠三将军一进西藏就满怀豪情的说:“男儿壮志当报国,藏汉团结重如山,高原有幸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老西藏精神演讲稿篇6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弘扬老西藏精神党课演讲稿汇编6篇。
老西藏精神演讲稿篇7
我深深地向往着西藏,因为在我眼里西藏就像天堂一样美好,是一块美好的净地,那里有着蔚蓝的天空,神圣的布达拉宫,虔诚的朝圣者,随处都是风景,我企盼着将自己的脚步踏上西藏。在听了马文清副检察长“热血铸青春永不悔,雪域高原铸检魂”的讲座后,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
西藏工作的检察干警就像绽放在雪域的格桑花,顽强不屈,面对着艰苦的生存环境及种种挑战,永不言弃。他们为检察事业放弃了大城市的繁华安定,他们为检察事业放弃了家庭的责任与温馨,他们将自己的一生留在了那贫瘠的土地上。他们愧对父母、愧对妻儿、他们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检察事业,他们无愧的是人民。他们不仅仅做着检察官的工作,他们在那个特殊的环境里,自给自足,帮助藏民生产生活,为维护民族团结与统一挥洒了自己的青春热血。我们处于如此优渥的环境中,有什么理由安于稳定的混日子。
“老西藏精神”已经超越了地域和年代的局限,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核心内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科学精辟的诠释了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融合发展了我党的光荣传统,充分体现了核心价值观。检察干部们发扬艰苦奋斗、淡泊名利、求真务实的好作风,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埋头苦干,以实际行动使“老西藏精神”愈益焕发出璀璨的光芒。
检察机关恢复重建30年来的辉煌,见证了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法治建设的巨大进步,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检察人的理想、追求和不懈奋斗,也铸就了检察官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法律,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甘于奉献,开拓创新的检察精神和职业操守。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历史责任,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的法治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人民检察事业也正在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青年要有“开风气之先”的优良传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x意识。理想信念是灯塔,是指引我们奋勇前进、永不停步的精神动力,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努力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
作为一名司法法警,也应该发展“老西藏精神”,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信仰,清楚自己的身份,明白自己的职务,坚定信仰追求,树立负责的人生观、奉献价值观和敬畏的权力观,不比工作条件,不比物质待遇吗,而比工作效率、比执法水平、比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努力实现个人成长和检察工作的双赢。
白驹此去无多路,岁月无痕快著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历经风雨,薪火相传,日益充满生机与活力。承载光荣信仰与历史x的青年干警,一定会接过历史的火炬,大力弘扬检察优良传统,传承好检察职业,为公平、公正、清正、廉洁的检察事业奋斗终生,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老西藏精神演讲稿篇8
为人民服务思想,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以实际行动树立好部门的良好形象。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为您推荐赓续红色力量弘扬老西藏精神演讲稿经典范文四篇。
老西藏精神演讲稿篇9
细读“老西藏精神”,简短的5个汉字,就能让你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它们蕴含的“红色力量”。
今天,“老西藏精神”从高原跋山涉水,来到“小雪花”们身边,给孩子们带来一场精神洗礼。
讲堂上,长期驻守西藏边防的解放军叔叔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感人的英雄事迹,为“小雪花”们讲述了边防军人投身边防事业,敢于牺牲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也正是他们矢志不渝的一腔热血,永不言退的铮铮铁骨,才筑起了伟大祖国固若金汤的边防钢铁长城。
当听到解放军叔叔诉说道:“战士们因为很少吃到蔬菜,手脚脱皮、指甲脱落、嘴唇开裂是家常便饭,有的战士病倒了,有的战士因为执行任务而牺牲了,但从来也没有人退缩过,更没有过逃兵!”孩子们个个露出钦佩的眼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在军人叔叔的领读下,小雪花们用整齐而宏亮的声音表达着自己对“老西藏精神”的崇敬之情,都打算把今天收获到的“红色力量”转化为勤奋学习的强大动力。
老西藏精神的内涵
“老西藏精神”在岁月的变迁中得到不断继承和发展。18军进藏、筑路和生产任务的胜利完成,孕育了“老西藏精神”,驻藏部队在平叛斗争、民主改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展了“老西藏精神”,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思想阵地的激烈交锋,升华了“老西藏精神”。“老西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优良传统与西藏革命建设特殊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驻藏部队几代官兵同西藏各族人民一道前仆后继、百折不挠、英勇奋斗凝结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
老西藏精神演讲稿篇10
老西藏精神,是指“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是十八军战士把个人情怀融入西藏,为祖国统一和西藏的发展无私奉献、殚精竭力的可贵精神品质。新时代,党员干部需以“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精神,增强能力、锤炼作风,绘好老西藏精神的五线篇章。
绘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甘苦线。为了祖国的统一、人民的解放,十八军不畏艰险,穿越荆棘丛生的丛林峡谷,翻越高峻奇寒的雪山,以草根、野菜、地鼠充饥,负重进藏,一路行军,在杂草丛生的河滩开垦良田,在雪域高原生产大批粮食和蔬菜,终在西藏站稳脚跟。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的精神,敢于到祖国边疆、条件艰苦的地方苦其心智、劳其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
绘好“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韧线。为夺取战争胜利,实现解放西藏的目标,十八军战士舍生忘死、舍我其谁,在高寒缺氧的雪山草地和深山老林连续作战、反复清剿,为保卫西南边区的安全和解放藏族人民前赴后继,把热血洒在边疆热土上,把忠魂镌刻在不朽的丰碑上。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绘好“十四五”规划新篇章,更需要党员干部继续发扬“特别能战斗”的精神,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魄力真抓实干,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大胆开拓,以善作善成的决心勇于实践,迎难而上。
绘好“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豁达线。面对高寒缺氧、条件艰苦、物质匮乏的生死考验时,十八军战士以祖国为重,义无反顾地爬雪山、涉激流、忍饥荒,毫无怨言地扎根边疆,建设西藏,以顽强的精神和勇气,在雪域高原挥洒青春,出色地完成党中央交予的重任。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扬“特别能忍耐”的精神,守得住清贫、耐得住艰苦、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用始终不渝、矢志奋斗的豁达书写建设西藏的新篇章。
绘好“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的团结线。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坚定不移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积极构建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进藏前,党中央就嘱托十八军要妥善处理民族问题,十八军战士牢记嘱托,学习藏语,融入藏民,在政治上尊重爱护,在工作上团结互助,在生活上关心帮助,为宣传党的政策筑牢根基。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扬“特别能团结”的精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多到群众身边听民意、解难题,团结和依靠群众,在重大项目、重点工作中团结一心、守望相助。
绘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担当线。十八军历时4年多,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用血肉之躯铺就川藏、青藏两条公路,促使“天堑变通途”。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扬“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站在全局的高度,把个人的小我融入到国家的大我,
心无旁骛,俯下身沉下心为藏区谋发展,为人民谋幸福,在艰难困苦中打磨,当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要像两离桑梓、汗撒雪域的援藏干部孔繁森一样,在甘于清贫、甘于奉献的建藏、援藏旅程中,把援藏情怀融入血脉,为西藏的发展和藏区人民脱贫致富竭尽全力,以满腔热血建设西藏的新明天。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新时代,党员干部更需绘好老西藏精神的五线篇章,在艰难困苦中坚守,在奋勇前行中筑牢精神高地,挺直精神脊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前行。
老西藏精神演讲稿篇11
“老西藏精神”在岁月的变迁中得到不断继承和发展。18军进藏、筑路和生产任务的胜利完成,孕育了“老西藏精神”,驻藏部队在平叛斗争、民主改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展了“老西藏精神”,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思想阵地的激烈交锋,升华了“老西藏精神”。“老西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优良传统与西藏革命建设特殊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驻藏部队几代官兵同西藏各族人民一道前仆后继、百折不挠、英勇奋斗凝结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勉励广大干部发扬“老西藏精神”。时光无言,精神有声,“老西藏精神”如雪莲般傲然挺立,似江水般翻腾不息,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在雪域高原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广大党员干部要善弹“五弦琴”,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中汲取奋进新时代的力量,做好“老西藏精神”的新时代传人。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弹好“艰苦奋斗琴”,诠释“特别能吃苦”的坚毅。吃苦,是每一名西藏干部的基本功。当年十八军挺进高原,克服高寒缺氧的气候,不怕艰苦落后的条件,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用力量之源开辟入藏通途,用理想之光照亮前进之路,用信仰之力创造美好生活,他们用生命和热血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不只是他们,还有许许多多的共产党员,跟随他们的脚步,扎根雪域高原,为新西藏的建设添砖加瓦。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把他们“特别能吃苦”的艰苦奋斗精神融入血脉,勇于在边疆挥洒热血,敢于在高原践履使命,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光彩。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弹好“爱国主义琴”,撑起“特别能忍耐”的勇气。爱国情怀,是每个中国人内心最深邃、最持久的情感,也是激励中华儿女不懈奋斗的力量源泉。1950年初,十八军不畏艰险,进入西藏。他们明知西藏恶劣的生存环境,明知西藏艰苦的生活条件,明知西藏落后的生产状况,仍甘愿舍弃所拥有的、放弃所享受的,奔赴“世界屋脊”,扎根边疆、建设祖国,忠于职守、毫无怨言,他们用勇气和青春诉说爱国主义的情怀。新时代党员干部,
要将这种“特别能忍耐”的爱国主义情怀深深植根于内心,走进西藏、奉献高原,行远自迩、踔厉奋发,用饱蘸热血的墨笔,书写新时代西藏建设的新篇章。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弹好“英雄主义琴”,激扬“特别能战斗”的荣光。茫茫高原,世界屋脊,令人神往,又让人畏惧。高海拔、低气温、缺氧,每一样,都让人望而却步。而他们,英勇的十八军将士,无畏艰险,不惧战斗。进藏之初,他们便用英勇顽强的战斗粉碎了分裂势力的图谋。而后的几十年间,他们不断用“不怕苦、不怕死”的“特别能战斗精神”捍卫祖国的神圣领土,他们用最真实的行动表述了革命英雄主义的荣光。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将他们“特别能战斗”的英雄主义精神内化于心、外践于行,高擎英雄主义旗帜,迎难而上、挺身而出,以英雄主义精神激扬人心、凝聚力量。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弹好“民族团结琴”,涵养“特别能团结”的情怀。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早在十八军进藏之初,党中央便意识到民族团结对于西藏的重要意义,郑重交代进藏部队以团结为要,妥善处理民族问题。十八军牢记嘱托、不负众望,用心用情用力与西藏各族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赢得了西藏各族人民的信任,用实际行动彰显了“特别能团结”的情怀。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民族团结是西藏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原则不动摇,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开放的胸怀、包容的心态,相依共济、相扶守望。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弹好“无私奉献琴”,展现“特别能奉献”的担当。无论是几十年前的十八军,还是后来的一批批援藏干部,亦或是扎根雪域高原的各族干部,都在用他们的血和汗担起建设西藏的艰巨使命。修建川藏公路,建设青藏铁路,他们用勇气与困苦搏击,用壮志与严寒比拼,用坚韧
与自然抗争,成就了一个又一个传奇。孔繁森、祁爱群、慕育军……一位又一位英雄在雪域高原谱写可歌可泣的人生篇章。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涵养“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担当,摒弃“在西藏,躺着就是奉献”的思想,不惑于选择,不惧怕挑战,以守护国土的赤胆忠心,以建设家园的满腔热情,托起新时代西藏建设的美好明天。
老西藏精神演讲稿篇12
十八军进军西藏,可以说是一个奇迹,那是生命的奇迹,也是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胜利。老西藏们用生命在完成进军西藏的使命,用不屈不挠的意志,克服千难万险,硬是把红旗插在世界屋脊!
那是一次艰难的行程,那是可以永远激励这个时代和国人的伟大精神。“背着公路”进西藏,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硬是在不适合生命生存的地方修出天路,一条条天路,那是生命和鲜血的代价啊,那是幸福的道路,引领着那里的同胞走向光明的未来。
我曾经有幸拜访过洗衣歌的编导李俊琛前辈,前辈告诉我:她随18军进藏的时候,才15岁,而整个文工团都很年轻。15岁,最美好的年华,都留在了走向西藏的路上。部队经常面临翻雪山,趟冰河,高寒缺氧等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冬天睡雪山,睡冰河,下雪了,砸倒了帐篷,就只能睡在雪窝里。
早上起床,鞋都是冻到冰上的,必须要想办法刨出来。夏天虽然有美景,有野果可以充饥,但是蚊子多的难以想象,还要面对泥石流,塌方,阴雨各种自然灾害,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遭遇蝗虫无情的袭扰。长期吃不饱,穿不暖,因为高寒缺氧,水都烧不开,常年吃生饭。
十八军进军西藏,经过4000米以上的雪山14座,5000米以上的雪山2座。川藏线两千多公里,牺牲了官兵3000多人,藏汉民工1000多人,平均1公里牺牲2人。在四年多的时间里完成土石方2930多平方公里,终于在1954年修通闻名遐迩的全长2255公里的川藏公路和全长2100公里的青藏公路。
十八军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一点一点把川藏公路铺到了拉萨,可怕的不是爬雪山,还有雪地宿营。在雪山上宿营,经常是第二天起床一看,白茫茫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吹了起床号,大家才从雪堆里爬出来,清点人数时,经常是少人,找到战士夜里睡觉的地方,才发现已经冻死在雪下面。有些战士扛着炮,拿着枪,托着这些武器的手都冻坏了。下山后都要截肢。
聆听着前辈的诉说,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人们一直都在说:“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而老西藏精神,是只有真正能扎根在西藏的人,才明白其中饱含的意义。那绝不是苦,绝不是累可以形容的。
而仅仅是一座怒江大桥,真正的是用生命和鲜血筑成的。由于要在荒无人烟的悬崖峭壁上修建,所以这艰巨的任务,普通的建桥施工队无法完成,因此由当时在这里的解放军负责建桥任务。士兵从山底上放下几十米长的绳索,在石崖上挂起密密麻麻绳索搭成的软梯,在石崖的半腰上悬挂打炮眼。悬崖峭壁打眼放炮,石块塌方危险极大,每响一炮,几乎都有人受伤,施工条件异常艰难危险,伤亡很大,这座桥是战士的血肉凝固成的大桥。
其中有一位战士在施工时不小心掉进了修建的桥墩里,大家想尽一切办法都没将其救出,只得含泪继续修筑,怒江大桥完成后,某排全排战士都牺牲了,只剩下排长一人,排长悲痛万分,纵身跳进在怒江,追随战士们去了。
如今怒江大桥依然在流淌,而它的前世今生带着烈士的悲壮一起传说,它的滔滔江水负重着那么多生命的血和魂,在岁月的流转中形成了傲视天地的威严。生命,青春,壮志,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信仰,而所有为信仰献身的勇士都将永垂不朽!精神的力量是可以战胜一切的,是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形成战斗热情的。
李俊琛前辈告诉我,当她走到拉萨的时候已经19岁,到了拉萨,就感觉到了天边,眼前的一切都那么陌生。西藏是不缺少故事的地方,十八军党委提出:全军同志要吃大苦,耐大劳,像当年红军一样战胜任何困难,为了西藏人民的解放,我们爬也爬到西藏去,要用死在西藏,埋在西藏的气概完成党交给的解放西藏的任务。
但是前辈说:她们最开始到拉萨,因为反动派的宣传,最初藏族同胞对解放军是恐惧的,为了与藏族同胞沟通,文工团抽空演出,敲锣打鼓招引群众,可是大家都不敢来看,最初只有几个小孩偷偷来看,孩子们一来,妈妈们就来了,慢慢的村里人都来了。
文工团唱藏族歌,跳藏族舞,宣传党的政策,宣传修路的意义,还帮忙解决藏族同胞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生活中的困难。渐渐的藏族群众打消了恐惧,她们说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部队,很快,藏族群众和解放军成为了一家人。
我问前辈:“您吃了那么多苦,那您后悔走到西藏吗”?前辈坚定的告诉我:“终生无悔!如果在让我选择一次,我还是会选择去西藏,我的一切都是西藏带给我的。我的成功离不开所有帮助过我的人,离不开那段时光的磨练。成功了也是十八军的成功,也是党在西藏政策的成功,也是藏族人民的成功”。
这就是老西藏的情怀,见证过十八军走向西藏的艰难,经历过伤痛和岁月的摧残,亲历过那片土地所有的大事件,发展,改革,变迁,以及深重的历史,一代代老西藏们用生命,用青春,用热血缔造老西藏精神,并让老西藏精神闪闪发光。
张国华司令员曾说:"毛主席让我们守西藏,要走你们走,我死也死在这里!"如此坚如磐石的立场,塑造了十八军无所畏惧的军魂,赢得了属于十八军的历史使命。用自己的热情感染着藏族同胞,用英勇无畏,吃苦耐劳,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排除各种困难,战胜着各种敌人。西藏的土地上,老西藏精神不朽!
而新时代的西藏军人,有血性,有担当!发扬老西藏精神,戎边卫国建新功的优良传统,长期坚守西藏期间,表现出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出生入死的奉献早已在雪域高原形成了共鸣。无论是牺牲在巡逻路上的最高级别年仅49岁的将军首长张贵荣,还是倒在巡逻路上年仅19岁的普通士兵,都在用生命诠释着老西藏精神,传承着老西藏精神!
那么多扎根西藏的人,以老西藏精神为鞭策,把个人得失,进退,家庭乃至生死置之度外。而把民族团结,建设西藏,保卫西藏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许多老西藏们更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正如谭冠三将军一进西藏就满怀豪情的说:“男儿壮志当报国,藏汉团结重如山,高原有幸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推荐访问:西藏 演讲稿 精神 老西藏精神的演讲稿 西藏的演讲稿 老西藏精神发言材料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演讲稿 第七次西藏工作会议精神演讲题目 老西藏精神课件 谈谈老西藏精神故事给你的感受 藏族演讲稿 西藏旅游演讲稿 老西藏精神演讲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