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不同剂型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比较,优秀专业论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疗 不同剂型二甲双胍治疗 2 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比较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剂型二甲双胍在 2 型糖尿病中的应用,观察对比其临床疗效与经济价值。方法 选取 2 型糖尿病患者 150 例,随机均分为Ⅰ组、Ⅱ组及Ⅲ组,Ⅰ组采用常规二甲双胍口服片、肠溶性二甲双胍口服片、缓释型二甲双胍口服胶囊,观察比较治疗前后及治疗后三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 2h 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 1 c)、成本-效果及毒副作用。结果 治疗后三组患者的 FBG、PBG、HbA 1 c 指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性(P>0.05),而治疗前后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Ⅰ组成本-效果显著低于Ⅱ组与Ⅲ组 ( P <0. 05) ,而Ⅱ组与Ⅲ无差异性(P>0.05);三组药物毒副作用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不同剂型二甲双胍能够改善 2 型糖尿病病症,常规二甲双胍口服片的成本-效果优于其它两种。
关键词
二甲双胍;2 型糖尿病;临床
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的升高,2 型糖尿病在内科中成为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病理变化时胰岛素抵抗下降,且胰岛素分泌不足 [1] 。二甲双胍能够增强胰岛素的作用,提高其抵抗作用,进而达到降血糖的目的。不同剂型的二甲双胍制剂在治疗 2 型糖尿病时,其药效、不良反应、成本存在差异性 [2] 。本研究 3 种类型二甲双胍口服药物治疗 2 型糖尿病的用药方法,从 FBG、PBG、HbA 1 c、临床疗效与成本-效果的角度评价 3 种类型二甲双胍口服药物在治疗 2 型糖尿病的优劣性,为临床安全、有效、经济用药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2 年 6 月-2013 年 12 月收治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150 例,其中男 76 例,女 74例,年龄 38-72 岁,平均(52.12 士 12.58)岁。150 例患者无意识障碍,均知情且签署同意知情书。150 例患者无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与心、肾、脏等重要器管受损,排除妊娠期孕妇。按照随机原则把 150 例患者均分为Ⅰ组、Ⅱ组及Ⅲ组,经2或 t 检验,结果显示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患病情况、病程、FBG、PBG、HbA 1 c 等一般临床资料上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性(P>0.05)。
1.2 方法
对Ⅰ组、Ⅱ组及Ⅲ组实施相同的护理措施,采用不同剂型的二甲双胍治疗。Ⅰ组采用常
规的二甲双胍口服片剂(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23371),起始剂量为 500mg,随餐服用,2 次/日;Ⅱ组采用的是肠溶性的二甲双胍口服片剂(贵州圣济堂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44070),餐后 0.5h 服用,3 次/日,患者开始 250mg/次,根据血糖和尿糖水平适当调整剂量,最多每日不超过 2000mg;Ⅲ组采用缓释型二甲双胍口服片(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31225),晚餐时服用,开始用量为 500mg/次,一日每 1 次,根据血糖浓度可适当调整用量,一日不超过2000mg。
1.3 成本确定 本文主要研究不同剂型二甲双胍治疗 2 型糖尿病的药物成本,根据研究目的只考虑治疗药物的费用,忽略患者的住院费、护理费、检查费用、时间费用等,因为这些因素基本趋同且不是研究的对象。二甲双胍药品成本按患者所用药品的平均费用,二甲双胍药品价格以 2012 年我院零售价计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7.0 进行统计分析,记数数据采用2检验,计量数据采用 ( ) Sx 计量与 t检验,多组间检验采用方差分析,P<0.05 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2 结果 2.1
FBG、PBG、HbA 1 c 指标对比 表 1 三组患者的 FBG、PBG、HbA 1 c 指标对比对比表
治疗前
治疗后
FBG(mmol/L) PBG(mmol/L) HbA 1 c(%) FBG(mmol/L) PBG(mmol/L) HbA 1 c(%) Ⅰ组 10.24 士 2.23 *
14.21 士 5.12 *
9.41 士4.65 *
7.89 士 1.84 *
10.03 士 4.11 *
7.21 士3.13 *
Ⅱ组 10.21 士 2.45 *
14.13 士 5.24 *
9.39 士4.56 *
7.93 士 2.31 *
10.14 士 3.56 *
7.23 士3.21 *
Ⅲ组 10.22 士 2.65 *
14.16 士 5.56 *
9.40 士4.62 *
7.90 士 2.12 *
10.16 士 3.89 *
7.31 士3.45 *
注:在 P<0.05 下“ * ” 为治疗前后的比较。
经 t 检验显示,治疗前三组患者的 FBG、PBG、HbA 1 c 指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性(P>0.05),治疗后也无差异性(P>0.05),而治疗前后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这说明三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无显著的差异性,详见表 1。
2.2 三组成本-效果分析 表 2 三组患者治疗的成本-效果
FBG PBG HbA 1 c 组别 成本(C,元)
血糖下降效果(E,%)
C/E 血糖下降效果(E,%)
C/E HbA 1 c下降效果(E,%)
C/E Ⅰ组 225.36 22.95 9.82 ** *
29.42 7.66 ** *
23.38 9.64 ** *
Ⅱ组 300.25 22.33 13.45 *
28.24 10.63 *
23.00 13.05 *
Ⅲ组 306.56 22.70 13.50 **
28.25 10.85 **
22.23 13.79 **
注:在 P<0.05 下“ * ” 为Ⅰ组与Ⅱ组的比较,“ ** ” 为Ⅰ组与Ⅲ组的比较。
采用多组间检验对治疗的成本-效果检验可得,Ⅰ组成本-效果显著低于Ⅱ组与Ⅲ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5) ,而Ⅱ组与Ⅲ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性(P>0.05)。
2.3 敏感度分析 成本-效果分析中具有许多不确定性和潜在的偏倚因素,我国医疗改革不断深入,药物价格一般会降低 [3] 。本研究在这一基础上,按照药物价格分别下降 5%,进行药敏分析,Ⅰ组成本-效果同样显著低于Ⅱ组与Ⅲ组。
2.4 毒副作用 患者的药物毒副作用主要为恶心 、呕吐、便秘、口腔金属味、乏力、酮症酸中毒等,Ⅰ、Ⅱ、Ⅲ组的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 14%(7/50)、18%(9/50)、12%(6/50)。经2检验显示三组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性(P>0.05)。
3 讨论 二甲双胍药物能有效提高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耐受性,降低 FBG、PBG 的浓度,其作用机制主要有两方面:其一减少肝脏对糖类的产生,降低肠胃对糖类的吸收,其二刺激胰腺,增加胰岛素的分泌 [4] 。本研究显示三种类型的二甲双胍药物不仅能够降低 FBG、PBG的浓度,而且降低了 HbA 1 c 水平,这说明三种类型的二甲双胍药物对 2 型糖尿病病症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二甲双胍药物较其它一些类型降糖药物的毒副作用轻,且一般不会产生低血糖情况,安全性相对较高。本文所研究的三种类型二甲双胍药物毒副作用都不超过18%,这也说明了该类药物的安全性较强。
三种药物对 2 型糖尿病患者症状改善无显著的差异性,常规的二甲双胍口服片剂在治
疗 2 型糖尿病时,其成本-效果更佳;但是三种药物在使用、起效等方面还是具有差异性的,因此在治疗 2 型糖尿病过程中,在考虑成本-效果的同时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剂型进行治疗,以便更佳改善患者病症。
参考文献 [1] 周妙锋. 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肌治疗 2 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3,23(11): 182-183. [2] 余健华,姚惠芬,何文静. 不同剂型二甲双胍治疗 2 型糖尿病的对比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 2008,23(24):4112-4113. [3] 杨廷侠,刘成亮. 二甲双胍不同剂型治疗 2 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华北煤炭医学学院学报,2006,4(8):533-534. [4] 陈珏.不同剂型二甲双胍治疗 2 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2013,7(6):49.
推荐访问:优秀专业论文 剂型 糖尿病 临床 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治疗的最佳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