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考前冲刺:高分作文之匠心独具,巧选角度(2022年),供大家参考。
高考语文考前冲刺:高分作文之匠心独具,巧选角度
(技法指导+ + 高分范文+ + 精彩点评)
【技法说明】
“匠心独具,巧选角度”是针对立意而言的。立意,是确定文章主旨的简称。主旨,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材料所表达出来的中心意思,体现着作者的写作意图。在平时,主旨也经常被称作主题、中心思想、中心意思等;在议论文中,主旨一般又被称作中心论点。
古人云:“意者,一身之主。”古人又云,“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其中的“意”指的就是文章的主旨,它们也都说明了主旨在文章中的重要地位:主旨是文章的核心、灵魂,决定材料的取舍、文章的谋篇布局、表达手法的运用以及遣词造句。
优秀的作文的立意,不仅正确、鲜明、突出,而且往往还具有深刻的特点。深刻,指的是主旨的深度,即主旨不能停留在事物表面现象的罗列和分析上,应该揭示事物的某种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
在立意上匠心独具,巧选角度,能够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技法详解】
要使立意匠心独具,巧选角度,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化大为小
也就是说,在一个大的、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
不及其余”,选择一个小的切人口,将一个“大”的作文范围化为一个比较“小”的作文范围,从小处着手来写。
现在出现在高考考场上的,无论是话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命题作文,一般来讲,写作内容都比较宽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想使文章的立意新颖,如果只是笼统地去写,势必内容空泛,文意散漫。可是,如果化大为小,将立意确定在一个比较小的方面,那么就能很好地做到“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从而达到新颖别致的效果。
2. 深入思考
鲁迅先生针对写作说过这样的话:选材要严,开掘要深。如何“开掘”?就是要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培养自身的高尚情操,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对社会、生活、人生进行多方位的思考,透过现象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进而高屋建瓴,探讨具有规律性的思想观点,概括出具有哲理性的认识。
常用的思考方法有:转换角度思考、联系的观点思考、发展的观点思考等。
这件事如果换成我做,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这件事发生的意义在哪,不好又在哪——这就是转换角度思考;送贺卡、送书,送的是不同的礼物,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它说明我们在长大,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友谊的重视——这是运用联系的观点思考;以前是怎样,现在是怎样,以后又会
怎样一这是运用发展的观点思考。
对于一种现象,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这种现象的存在,说明了什么?对于我们的生活而言,好不好?好,在哪?不好,又在哪?如果是好现象,如何能使其更多地发生?如果是不好的现象,又如何能使其减少甚至消灭?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青少年又如何面对才是正确的?……如此一想,对于现象自然就会形成全面而正确的认识,感想也会丰富而正确。
3. 反弹琵琶
对于人们习惯性的认识以及所熟悉的事物,注入新的元素,重新解读,从而给人以新启迪和感受,让人耳目一新,达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
比如说,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运用反弹琵琶的方法,就可以说“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人们常说“班门弄斧,贻笑大方”,运用反弹琵琶的方法,我们就可以说“班门弄斧,值得提倡”;人们常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运用反弹琵琶的方法,我们就可以说“功夫再深,铁杵也未必能磨成针”……如此,达到的效果不言而喻。
4. 夯实思想底蕴
在平日的生活学习中,要做有心人,注意观察生活,从中捕捉写作素材;经常阅读书报,积累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
包括文学作品中和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积累一些哲理名言,背诵大量的经典诗文。立意深刻的文章往往材料运用得当,富有内涵。
示例: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一种禅宗的境界,忘怀事务,遁入空寂,可获得一种宁静的生活之美、闲适之美,但这也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超脱。周国平说过:“超脱,即彻悟人类的根本局限,对暂时和相对的人生遭遇保持心理距离。”(高考佳作《寻找心灵的栖居地》)
在这一段里,作者就引用了诗词名句和名人名言,在对比中具体地论述了何为真正的超脱,在增强说服力的同时,也增加了文章的底蕴,给人以美好的享受。
【范文】
梅
雨
雨,令人心烦的雨。天上下着,地上淌着,地理考卷上还偏偏要问:“什么叫梅雨?” 我无可奈何地写着“梅子黄熟的时候,阴雨连绵……”阴雨连绵!又是雨,唉,真是的!
鬼天气!中午上学时还好好的,这会儿阴得天上连一条小缝都不剩了。轻风吹着细雨,飘着,洒着,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下得人心焦。(为何因下雨而“心焦”,设下伏笔。)
)
老师说:“别向外看了。一会儿家长会给你们送雨具来
的。集中精力,拿出好成绩来,才对得起顶风冒雨的家长。” 别人可以安心了,可我心里清楚:是不会有人给我送伞的。最好都没人送,要淋就淋大家吧。(老师的一番话,让“我”流露心迹,巧妙地照应上文,初步解开“心焦”之谜。)
可送伞的还是来了。第一个是刘虹的奶奶,这老太太也不怕滑倒了摔着。杨豆的爸爸也来了。老师接过雨伞放在杨豆的课桌旁。小杨豆冲着我得意地笑笑。这个坏蛋!
我心里不是滋味,转过脸望着窗外。操场上积满了白花花的水,雨点好像又大了,砸起一个个水泡,溅起的水沫雾蒙蒙的。
我爸爸出差,不在家,妈妈是蚕场工人,场子离家老远,一早上班走,很晚才能回来。妈妈的工作很累,我看得出来。
一股凉气从窗缝挤进来,我不由自主地缩缩脖子,把挽起的袖子也放了下来。楼房顶上的排水管嗡嗡地响着,把房顶上的积水摔在水泥地上噼啪作响。
唉哟,老师来了,赶快写几句吧:这就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我爱吃话梅糖,所以“梅雨”的“梅”字绝不会写错。妈妈老是说,我吃的话梅糖是她用汗珠子换来的,凡事有苦才有甜。她还常说:“活人,活人,没活干还能算大活人吗?”我就佩服妈妈累不嫌累,,苦不叫苦的劲儿。
又来了几个家长,送来了伞、雨衣、水鞋。收到雨具的同学个个都像吃了兴奋剂,劲头儿十足,鸡啄米似的在卷纸
上不停地写着。
我不由得向门外望去,希望我的家人能忽然出现在教室门口。不过我清楚,我的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不会有人来给我送伞的。
下课铃响了,哗啦哗啦的,可真难听。同学们交了卷,各自拿着自己的雨具走出去。我仍坐在那儿,看着我的卷纸发呆。我只答上了什么叫梅雨。唉,梅雨,梅雨,倒霉的雨。(。(看到别的同学家长一个个都送来了伞,“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老想着没人给送伞,
以至无心答题。)
“登利,登利!”我听到了妈妈的喊声。我像是被弹了起来。妈妈就站在教室门口,一手拿着雨伞,一手提着水鞋,气喘吁吁的。
我急忙向门口奔去,差一点儿撞倒了课桌。出门喊了声“妈”,我就愣住了:妈妈头发上的水珠忽闪着,顺着前额、眼角、下巴滴在前衣襟上。雨水又顺着妈妈的裤脚向下流着,脚下已是一汪积水。(,(妈妈的到来,出乎“我”的意料,因此惊喜交加,差点撞倒课桌。)
大滴的泪水掉在水鞋上,我赶忙抹了一把。想起卷纸上只答了个“梅雨”,我觉得对不起妈妈。(面对母亲,愧疚之情油然而生。)
雨,还在不停地下着…… 点击亮点:
这是一篇立意精妙的习作。小作者采用环境渲染和人物衬托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因明知无人送伞而心情烦躁不安的情景。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写法,把我的心理描写得活灵活现。文末妈妈的突然出现,使“我”的烦躁心情得到释放的同时,也使愧疚之心油然而生。这使文章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文章巧选角度,以小见大,借助特定环境下的“梅雨”,以考场为写作点,赞美了母爱的伟大。
【范文】
宽
容
记得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它可以包容人间万物,可以与人为善,可以化干戈为玉帛。我真正明白这些却是缘于一次偶然。
那是星期一的早晨,我匆匆地去洗刷饭盒。要知道,时间就是生命!赢得时间就能提前完成作业,就有更多的时间看看书。教室里还有一大堆作业在等着我赶去与它们“约会”呢。可今天也不知怎么了,水池边的人比平日里不知多了多少倍。难道布置作业都是全校统一的吗?我开始烦躁起来,怒火也一点一点地升了起来,整个人成了一座一触即发的火山。
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那份焦急,我找起了空子,准备往里钻。过五关斩六将,历经千辛万苦,我总算挤到了水池边,心中长吁一口气——马上就可以摆脱这非人的折磨了。顾不上得意,更无暇考虑身后那挤作一团粥的人群,我开始了洗刷。三下五除二,大功告成!转身……只觉身体往左一歪,一脚踏进了池前的污水中,左手也按到了水池里,更可恶的是脸上被溅上了脏兮兮的油水,我成了不折不扣的落汤鸡!怒火冲上头顶,我立马回头寻找那可恶的“肇事者”,是一个初一年级的小男孩。我狠狠地瞪着他,真恨不得把他大骂一顿,可我怕违反纪律,没敢大吼,就那样凶凶地盯着他。也许是我的样子有点吓人吧,那个小男孩竟有些不知所措了,两只手紧紧抱住饭盒,怯怯地瞅着我。见我不作声,他知道大事不妙了,结结巴巴地说:“对……对不起,我……我不……我不是故意的。”说着眼里泛起了点点泪花,亮晶晶的。
突然,我好像从这点亮光里看到了我自己。
那是我刚入中学时,也是在水池旁,碰到了一个高年级的大姐姐。那个大姐姐比我现在还惨,那身漂亮的衣服被池中的污水染成了大花脸。我吓坏了,一时间连句对不起的话也忘了说,只是愣愣地站着,等着挨一顿劈头盖脸的臭骂。可她并没有骂我,而是冲我笑笑,问我有没有磕到。那一刻,我是多么感激那个大姐姐呀,甚至还觉得能生活在这样一个
学校真幸福。
那么现在的我是不是有点儿可恶呢?我不自觉地眨了眨眼,让笑容绽在脸上,虽然有点勉强。“没关系。”我脱口而出,这下轮到小男孩诧异了,嘴巴张得大大的,似乎不相信这是真的。看到他这副模样,我不由得笑了,真心的。“真的没关系,刚才我是吓唬你的,逗你玩呢!”他似乎相信了,也冲我笑了笑,两个小酒窝也跳了出来,真可爱!我不由得又想到了自己家里的弟弟。“来,我帮你洗吧!”我温和地对他说。“不用了。你还是先把脚……”他似乎有点逗,顽皮地看着我那只还泡在水里的脚。“啊!”我立刻抬起了脚。虽有点儿尴尬,但我仍然很开心。回到教室,作业做得出奇地顺利。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几年,但是想起来我就充满感慨: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我们只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厚德载物,雅量容人,宽容处事,人生就会更精彩!
点击亮点:
这篇作文呈现出以下三个亮点:一是立意深刻突出。作者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发生在几年前的一件小事,明白了生活中的一个简单的道理,不容易!可见作者对生活的感悟是相当深刻的。二是语言活泼生动。全文的语言时而幽默、诙谐,时而灵活多变,生动有趣,时而尽情描写,如第三段,
使文章摇曳多姿。三是结构一波三折,富有波澜。倒叙与插叙合理穿插与运用,使文章变化有致,颇有韵味。结尾收束有力,可谓画龙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