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30日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创新争先、自立自强”主题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2022-06-11 10:1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5月30日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创新争先、自立自强”主题学习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2022年5月30日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创新争先、自立自强”主题学习心得体会

 

 2 2022 年 年 5 5 月 月 0 30 日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创新争先、自立自强”主题学习心得体会

 以小我微光,聚星河万顷。5 月 30 日迎来了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正如今年的主题“创新争先、自立自强”这般,广大科技工作者们奋勇拼搏在各自工作领域,克服艰难险阻,以劈波斩浪之姿开辟新的成就,奉献于伟大事业。从万千他们的身上,我们能看到 0+∞的精神风貌。

  “0 0 ”是创新的起点,是坚定奔赴突破的“星辰大海”。创新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从青年到暮年经历了 190 多次的失败才发现青蒿素。创新是“板凳坐得十年冷”的专注,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隐姓埋名 30 余年,在荒岛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突破七项核心技术,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的,“我们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完全有能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跨越。”自信的底气来源于我们前赴后继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实现从 0 到 1 的跨越。青年干部应在施展拳脚的大好青春舞台上勇于创新创造,在革故鼎新中不断提升工作思维和方式方法,在探索尝试中锻造提出新举措、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创新型干部。

 “+”是协作的力量,是团结攻克难关的“直冲云霄”。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个人的智慧有限,集体的力量无穷。“人民科学家”叶培建和他的航天团队以“万人一杆枪”的协作之力,从方案的设计、探测器研制到建模等全过程都贡献了团队的集体智慧,互助互补、同心同力从而在嫦娥探月、天问探火等航天工程中交出了一份份精彩的答卷。“大国工匠”朱恒银和他的“特钻工程处”团队,夜以继日开展智能钻探设备及技术的研发,通力合作填补了我国 3000 米深部地质岩心钻探没有完整高效的技术体系空白。事实证明,单枪匹马不能摘得凯旋之冠,一腔孤勇无法到达成功彼岸。青年干部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应在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中学会协作共赢,以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们为榜样,勤沟通、强配合、善团结,在协作中增添为人民服务的担当。

  “∞”是争先的勇气,是奋勇扛旗夺优的“气壮山河”。争先是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是抢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先发优势,是勇挑重担、冲锋在前的一马当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殚精竭虑、梳耙耧犁,解决了一亿人的吃饭问题,争先抢占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国际制高点。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即便因伤寒导致残疾,却仍刻苦钻研学术,在多复变函数论、矩阵几何学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促进了世界数学的发展。青年干部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追求进步,是青年最宝贵的特质,也是党和人民最殷切的

 希望”为激励,立足岗位、争先创优,努力成为业务骨干和时代先锋,在干事创业中历练成长,在服务人民中无私奉献,争当“排头兵”“弄潮儿”。

  2 2022 年 年 5 5 月 月 0 30 日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创新争先、自立自强”主题学习心得体会

 今天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从扎根基层到治病救人、从海事研究到国防建设、从载人深潜到逐梦航天,中国科学家始终在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第一线,以忠诚书写热爱,凭执着诠释梦想。他们是闪耀的群星、国家的栋梁、时代的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当向他们深深致敬,在这场追“星”之旅中汲取奋进力量,刻画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人民的“青春模样”。

  致敬“祖国需要我,我义无反顾”的一腔赤诚,刻画许党报国的“忠诚模样”。抬头看星河浩瀚,那是一个个闪光的名字,用爱国主义的热血书写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铮铮誓言。那是历经波折、排除万难,放弃国外优渥生活,

 只为“学成必归,报效祖国”的“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那是一“潜”三十年,甘心在荒岛深藏功与名,践行“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那是“一粒种子”让万千群众告别饥饿,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只要祖国需要,他们便义无反顾;只要祖国召唤,他们便使命必达。广大党员干部当汲取优秀科学家的爱国力量,扣好忠诚的“第一粒扣子”,立下强国志、履践报国心,在自身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将许党报国的坚定理想信念转化为一心一意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

  致敬“这将是一辈子的事业” 的无限执着,刻画逐梦奔。

 跑的“奋斗模样”。潜心科学研究的漫漫征途从无捷径可走,勇攀科研高峰的伟大跨越绝非一日之功。屠呦呦为提取青蒿素先后经历了 190 次失败,经过三十多年的漫长努力,才研制出“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曾庆存为了“把中国气象事业弄起来”,在 60 多年的科研生涯里以日以继夜、焚膏继晷的劲头攻坚克难、培育桃李,取得了诸多“零的突破”;钟南山 19 年前为抗击“非典”勇挑重担,如今更为抗击“新冠”再次出征,只为人民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承诺,始终站在治病救人第一线······成功的花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广大党员干部当汲取优秀科学家的奋斗力量,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

 犹未悔”的坚持、以“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以“跬步江山即寥廓”的进取,永不懈怠攻坚克难,持之以恒逐梦奔跑。

  致敬“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的不懈追寻,刻画开拓进取的“创新模样”。科研的魅力,在于敢当“拓荒者”、勇闯“无人区”,敢于向一切未知领域发起挑战。叶培建为了实现“看到中国航天员去月球”的“航天梦”,五十余年深耕中国卫星遥感、月球与深空探测及空间科学发展,敢闯敢试、勇于探索,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刘永坦留学归来、矢志报国,率先在国内开展研究并建成了我国首部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探测功能的对海新体制雷达,成功实现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全面自主创新”;钱七虎以“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的勇猛胆魄引领着防护工程科技创新,为中国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广大党员干部当汲取优秀科学家的创新力量,敢于跳出“思维定势”,敢于打破“条条框框”,以青春的活力让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争做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奔涌后浪”。

 2 2022 年 年 5 5 月 月 0 30 日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创新争先、自立自强”主题学习心得体会

 5 月 30 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纵观历史长河,一代代为我国科技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功勋人物,始终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紧相连,保持对祖国一腔忠诚、对事业无限执着、对创新不懈追寻,在民族复兴伟业中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钱学森、袁隆平、林俊德、南仁东……”每一个伟大的名字都如同一颗闪耀的星,闪耀在新时代的苍穹之上。作为新时代年轻干部,要向全国工作者致敬,在追“星”之旅中汲取奋进力量。

  年轻干部要永葆“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 为民情怀。袁隆平院士一辈子躬耕田野,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不断刷新产量纪录,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镌刻在旗帜上,就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作为新时代年轻干部,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思想,深刻领会“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背后的深刻内涵,以“便民、为民、利民为出发点”,“近距离”感受群众心声、“面对面”倾听群众心愿、

 “心连心”体会群众疾苦,切实将为民服务当作自己的“头等大事”;另一方面,要始终怀揣着一颗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时刻践行“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标准,主动贴近群众,在走街串巷中学习、在田间地头里感悟,争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年轻干部要永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工作干劲。林俊德潜心铸造大国重器,扎根新疆罗布泊戈壁大漠 52 年,甘做隐姓埋名人;黄大年舍小家为大家,像陀螺一样不知疲倦地旋转,把最宝贵的生命献给了祖国……他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追求真理、淡泊名利,用实干担当诠释着初心使命。作为新时期年轻干部,一方面,要保持一股敢担当、善作为的干劲,自觉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中做到真干、实干、苦干,把真干作为本分、把实干作为责任、把苦干作为追求,发扬“钉钉子”精神,以实际行动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另一方面,要在真刀真枪、苦干实干中磨炼品质、塑造价值,敢于啃“硬骨头”、不怕接“烫手山芋”,敢于将困难踩在脚下、把责任扛在肩头,敢于迎接更大的挑战,完成更艰巨的任务,办成更多的民生实事。

  年轻干部要永葆“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创新精神。“时代潮流奔涌向前,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大中,

 大学毕业后便投身核能事业,立志发展先进核能技术,报效国家。他曾说“只有将‘开拓创新’与科学求实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事业有成。”面对新征程、新形势、新任务,一方面,年轻干部以奔涌的“后浪”之势助力新时代的发展任务,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要学习和发展基层先进的经验做法,又要勇于突破“传统”,不断推进观念更新和工作创新;另一方面,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各项工作,始终以求知态度去学习最新科技理论成果,用最新科技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并切实与基层工作实际相结合,奋发进取,锐意创新。

推荐访问:争先 自立 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