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区委班子成员抵制好人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个人对照检查材料、码头文化圈子文化好人主义自查自纠报告(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区委班子成员抵制好人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根据《省委第 X 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反馈,全市集中开展好人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专项整治活动。按照市委统一部署,我区认真对照反馈意见、逐条抓好整改,扎实推进整治活动深入开展。期间,我认真学习了党内政治生活有关制度和上级有关纪律要求,对“好人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危害性有了深刻认识,认真查摆个人存在问题、深刻剖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现将对照检查材料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好人主义方面。平时能够按照区委分工,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对分管部门、分管单位严格要求、确保政令畅通。但是在对待平级和上级时,也存在有问题不说、有想法不说、有任务不争等“老好人”表象,“好人主义”仍然一定程度存在。主要表现在:片面的认为小毛小病是“吹毛求疵",咬耳扯袖、红脸出汗不利于整体团结,宁愿多栽花、不愿多种刺,造成在干部约谈中出现“温吞水、留半句”问题;再如,在民主生活会提出批评意见时,对语言进行包装再包装,让批评失去了锋芒和本来意义。
(二)圈子文化方面。个人在思想上明确知道圈子文化的危害性性。对圈子文化的本质认识到位,知道所谓的“圈子”其实是“围猎”,是拉帮结派和利益勾结。但是,自己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为人处世态度,自己不进圈子,也对别人进圈子视而不见。但是,在平时工作中,自己还是会面临“要么加入圈子,要
么被圈子孤立、抛弃”的两难选择。很多时候,自己出于片面的理解,对分管之外的工作,本能的存在排斥心理,出现了为了不入圈而不融圈的现象,导致在工作生活中,给人以刻板的印象。
(三)码头文化方面。虽然自己不搞小圈子,不拜码头。但是,平时工作中有交集的商人和共事过的同事,有种天然的亲切性,导致在决策部署时,存在一定的人为倾向。比如,在招商引资方面,自己对熟悉的机构和公司,存在一种认为的倾向性。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思想上对政治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平时虽然经常参加政治学习,但学习不够深入,学习时缺乏深入的思考,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自己思想意识的更新节奏放慢。
二是大局意识不强,换位思考还做的不够,站在更高立场上考虑问题有待加强。
三是对好人主义严重性认识需加强。好人与“老好人”界限需划更清,虽一字之差,但意义迥异。“老好人"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看似不想伤害他人,实则怕影响自己的“形象”。实践证明,这无论是对他人还是对自己,抑或对一个单位建设乃至社会风气建设,都是极其不利的。
三、整改措施 一是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真正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理论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其次,站在讲政治、讲正气的高度要求自己。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的冲击。最后,要把为人民服务意识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做好各项
工作。
二是转变思想观念。不以“做人要与人为善”、“对人要宽容”为由奉行好人主义。脚踏实地扎实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中多动脑子想办法,做到既坚持原则又灵活主动,不做“老好人”。发扬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斗争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努力开拓工作新局面。
码头文化圈子文化好人主义自查自纠报告
“好人”指心向善做好事不做坏事的人。“老好人”是指脾气随和,待人厚道,缺乏原则性的人。在党员干部中,“好人”就是能为民办事实的人,“老好人”则本性不坏,但缺乏原则性,遇事不辨是非、不讲原则、时时小心、处处在意、生怕出问题,得罪了人,影响仕途,于是说话、做事,唯求和气、曲意逢迎的人,老好人奉行“是非面前不开口,遇着矛盾绕着走”的哲学,在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下,“造就”了一大批“老好人”,他们不仅庸碌无为,而且容易滋生腐败,因此,在现行体制中不仅要大力遏制“老好人”数量进一步增长,还要想方设法让“老好人”变成“好人”。
一是要深化认识,注重引导。“老好人”的出现说到底是因为少数党员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个人素养不够高造成的。因此,要加强党员干部个人素质修养培养,加强其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强化党性原则,用强大的思想武器消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主义。
二是要落实责任,敢于担当。一方面,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敢于坚持原则,照章办事,要敢于为基层、为发展担责任、冒风险,在利益矛盾的冲突之中,敢于挺身而出。另一方面党员干部应强化责任意识,时刻秉持一颗正义之心,明辨真伪,用慧眼区分工作重的“好人”与“老好人”,对“好人”要多重视、多鼓励;对“老好人”要多引导、多纠正。
三是要强化监督,规范制度。规范好制度,严厉打击敷衍赛则、唯求和气、曲意逢迎的不正之风。碌碌无为是“老好人”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因此,要应将干部为政实绩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切
实做好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工作,及时清除无为的“老好人”,把位置留真正的能者。
码头文化圈子文化好人主义自查自纠报告
我们生活中不乏这样的“好好先生”:对谁都一团和气,不较真,不表态,不分是非,明哲保身。当前,我省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召开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会上,我们要坚决抵制这种顾前怕后的“好人主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不让老实人吃亏。然而,老实人和老好人,看似一对孪生兄弟,实则差之千里。老实人干实事,老好人谋关系。老实人给人感觉似乎是“榆木疙瘩一根筋”,不会花言巧语,不屑投机钻营,靠的是踏实干事来立身做人;老好人看起来讲人情、重感情,实则喜欢吹吹拍拍、曲意逢迎,凭的是四处讨好来“聚人气、结人缘”。
民主生活会是党员干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最好平台。“老好人”思想会让党员干部逐渐丧失指出别人缺点的勇气和接受别人批评的谦逊,让批评与自我批评流于形式,把民主生活会开成“表功会”、“奉承会”、“互夸会”。
有些同志在批评自己时,往往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谈问题避重就轻,不敢亮出心灵深处的东西。在批评别人时,也是顾虑重重,甘当“老好人”,奉行“是非面前不开口,遇到矛盾绕道走”,总怕“小鞋”穿到自己脚上。如此批评,不仅起不到批评的作用,相反倒是鼓励了相互吹捧的庸俗之风。
在党内开展健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无论对于党的整体还是党员个体,都如同阳光和空气一样,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不仅要有接纳批评的勇气,更要有承担建言议政的责任感,消除“好人心态”,把问题摆到台面上来说一说,真正给心灵扫扫“灰”。
码头文化圈子文化好人主义 自查自纠报告
长期以来,人们对“老好人”和老实人这两个概念分得不是很清楚,往往把“老好人”当成老实人,把老实人说成“老好人”。这一含糊,人们对老实人不能真正地喜欢起来,让老实人吃了不少哑巴亏;对“老好人”,也较不起真来,使他们借着老实人的名义,得了不少便宜。导致老实人在一些单位结果不太好,而“老好人”倒是很有市场,甚至很吃香。
社会舆论引导人们“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这是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什么样的人才算老实人呢?那就是诚实守信、忠厚善良、安分守己、知恩图报。具体到品行方面:做人实在、厚道、正派、不事张扬,表里如一;做事认真、踏实、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对党忠诚,热爱人民,敢于坚持原则,清廉守正,不违背自己良心做亏心事,不会为个人私利向组织伸手,更不会去吹吹拍拍,投机钻营。
毛泽东在《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中,对“老好人”是这样描述的:一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另一种是见群众不宣传,不鼓动,不演说,不调查,不询问,不关心其痛痒,漠然置之。还有一种人是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愤恨,不劝告,不制止,不解释,听之任之。在现实中,那种凡事打哈哈,口口声声好好好,就是不办事的人,在他们的心目中没有是非观,没有原则性,该拍板不拍板,该说话不说话,不敢承担责任,从不得罪人,说白了还是自私,主要是怕事,
担心做多错多,干脆不做;怕得罪上级、得罪同级、下级,丢了既得利益。
不难看出,“老好人”不是老实人,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老实人是我们社会的脊梁,是我们需要大力倡导的人生价值取向。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党员干部,都应该做老实人,这是起码的标准,更是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如若不然,“老好人”多了,我们的社会正义、伦理道德、做人原则等都会受到影响,甚至价值观会被扭曲。在我们党内,如果“老好人”多了,党风、事业必定会受到不良影响。时下,全党上下旗帜鲜明地弘扬正气,“不让老实人吃亏”,中央领导同志最近强调不用那些不讲原则、不分是非的“老好人”,并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健全完善有效机制,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都给人以希望和鼓舞。这是党的福音,国家和人民的福音,也是军队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