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语文综合练习卷6(含答案)(优),供大家参考。
九年级语文综合练习卷 6(含答案)(优)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4 题(12 分)
七擒孟获 建兴三年,诸葛亮率军至南中,所战皆捷。闻有孟获者,为夷汉① 所服,于是令生致之。既得,亮使观营陈,曰:“此军如何?”获对曰:向不知虚实,故败。今蒙使观营陈,若止如此,定能胜!”亮笑,心知获尚不服,纵之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欲释获。获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于是亮进军,南中平。
【注】①夷汉:指南方的少数民族和汉人 1.解释加点的字(4 分)
(1)亮使.观营陈(
)
(2)向.不知虚实(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 分)
于是令生致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首擒孟获后,为了让孟获降服,诸葛亮所做的努力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 分)
4.下列对“南中平”原因分析最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诸葛亮率军在南中“所战皆捷”,战无不胜 B.诸葛亮擒获了孟获,让南中人失去了主心骨 C.诸葛亮运用攻心策略让孟获和南人主动归顺 D.诸葛亮代表着天威,南中人根本不敢去反抗 (二)阅读下文,完成 5—9 题(18 分)
不要空喊读书 ①要读书,就应该拿起书来,一字一句地认真读下去,为什么会有空喊的呢? ②空喊读书的,可能有几种人:第一种人因为自己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坐不住,安不下心,读不下去,但是又觉得读书很有必要,于是就成了空喊。第二种人因为有一些误解,以为拿起书来从头到尾读下去,就会变成读死书,所以还不敢也不肯这么做,于是也变成了空喊。第三种人因为太懒了,不愿意自己花时间去读书,只希望能找到什么秘诀,不必费很多力气,一下子就能吸收很多知识,所以成天叫喊要读书,实际上却没有读。
③对这三种人还要有所区别,采取不同的办法给以帮助。
④最难办的是懒病太深的人。这怎么办呢?惟一的办法是要促使他痛下决心,勤学苦读。虽然不必采取什么“以锥刺股”那样的办法,但是,也要有相当的发愤之心,否则是一事无成的。而只要真的勤学苦读了。那末,有时候才能可能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苏东坡读书过目不忘,然而他在翰林院读《阿旁宫赋》时,反复读到四更天。旁人觉得他过于辛苦,他却不觉倦意。乐在其中。王羲之的书法名扬天下,这与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刻苦练习密不可分。
⑤( ),按照懒人的想法,却很可能不从勤学苦读上着眼。他也许会想到:那么,现在能不能请一位科学家,发明一种神奇的办法,比如对人脑用注射针之类,对人脑进行注射来代替读书呢?到那时候,打一针或者吃一服药,就能吸收多少部书。这么一来,只消一个早上就能培养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和专门人才,岂不妙哉!
⑥当然这只不过是痴人说梦而已。
⑦是不是一字一句从头到尾地读书,又会被批评为读死书呢?绝不会的。我们主要反对读死书主要是指那种目的不正确的而言。并非说:认真读书都是读死书。其实,有许多人根本还没有读什么书,完全说不上什么读死书或者读活书的问题。
⑧有人老爱高谈阔论。什么事也没有做起,先要谈论个不休。有人成天在订计划,开书目,请人讲读书方法,在许多场合都很热心地泛论读书的重要性,如此这般耗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倒不如把耗费的这些宝贵时间,放在老老实实的认真读书上面,也许可以得益不浅。
⑨一句话,读书不要空喊,到处叫嚷毫无用处。你觉得自己最需要什么知识,就赶快到图书馆去找有关的书籍,抓住一天半天的时间,老老实实地从头到尾地一字一句地耐心读下去。日积月累,就能读好多书,掌握好多知识。舍此以外,别无路子可走。
(有删改)
5.下面最适合填入第⑤段括号中的一项是(
)。(2 分)
A、所以
B 、可是
C、总之
D 、于是 6.阅读第②段,作者针对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这三种人提出了“不要空喊读书”。(6 分)
7.第④段中使用王羲之的事例是否恰当?阐明你的理由。(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以下文字放在文章的第___段和第____段之间最合适,理由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
至于那种坐不住的人,只要下定决心坐下来,很快就能养成习惯,这种人的毛病最轻,最好治。
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10-15 题(22 分)
《我是吴宓教授》 ①每天早上七点半,《欧洲文学史》教授吴宓准时来到教室,开始在黑板上书写。很快,讲义写了满满一黑板,详细列出参考书、著作、出版社、出版年代等。学生上前偷看,发现他所写的,竟全凭记忆。
②课堂上的吴教授,常穿一袭灰布长袍,一手拎布包袱,一手拄手杖,戴一顶土棉纱睡帽就走上讲台。打扮虽然古板,讲的却是纯英文诗歌。而且开讲时,笔记或纸片看都不看一眼,所有内容均脱口而出,讲到得意时,还要拿起手杖,随着诗的节律,一轻一重地敲着地面。
③课堂上这番潇洒,是吴宓花了苦功夫才换来的。半夜时分,别人都睡下了,室友经常看见他埋头备课。第二天一早,别人还没醒,他已经在“室外晨曦微露中”反复诵读。
④当他任教东南大学时,清华大学四年级学生梁实秋曾旁听他的课,回校后半是羡 mù 半是嫉妒地抱怨:内容丰富,井井有条,学校未能罗致,“宁非憾事哉”。
⑤他就像是一座钟。他给学生批改作业,字迹工整,写下的外文字母及数字,笔画粗细好像印刷的一样整齐。一次,有个青年教师不小心把上课用的教科书丢了,吴宓要求他上课前必须找到。当晚,宿舍熄灯睡觉,吴先生前来敲门,高声问:“教科书找到没有?”这名不耐烦的教师只好骗他:“找到了,吴先生,请放心吧。”这才过关。
⑥这位老师,给学生们留下的印象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上课像划船的奴隶那样卖劲”。这些学生中,许多人后来大名鼎鼎:钱钟书、曹禺、吕叔湘……
与他们相比,老师吴宓一度不那么出名。
⑦比起教学上的严谨,学生们更爱回忆吴宓课下的关爱。一次,他和学生们一起走在街上,对面开来一辆汽车,他连忙举起手杖,一面挡住车,一面催着女学生们一字排站在人行道上,这才让开道路。
⑧类似的故事口耳相传,让古板的吴教授在后人记忆里鲜活起来。在他曾任教的清华大学学生 BBS 上,一个女学生曾略带艳羡地提到,当年在清华课堂上,看见有女生站着听课,吴先生总是会跑出去替她们找来凳子坐。又有人追忆起吴先生点名,点到“金丽珠”这个名字,情不自禁地说:“这个名字多美。”全班大笑。
⑨这位教授经济并不宽裕,他身上的长衫年岁太久,磨损得布纽扣都要掉了,也舍不得换。但他却很舍得请学生吃饭。每次在小馆子里坐下,他都神情严肃地拿过菜单,用正楷在小纸片上写下要点的菜及价格,一笔一笔算清楚,估量口袋里的钱够用,这才交给跑堂的。
⑩学生李延先最难以忘怀的,是与老师“月下湖畔、吟咏啸傲”的往事。而钱钟书也把老师课堂上的风采学了几分。正如学者江弱水所言,除了老师这个身份,怎么来描画吴宓其实都不到位。从东南大学到西南师院,数也数不清的讲堂上,作为“老师”的吴宓“划过了动荡不已的时代,也划过了他的一生”。
(11)可惜,到这一生要结束的时候,他已经不能当老师了。1976 年,因饱受折磨而身体虚弱的吴宓回到陕西老家① ,听说一些中学因为没有外语老师而不开英语课,便急切地问:“他们为什么不请我啊?我还可以讲课。” (12)没有人记得他的教授身份,除了他自己。据说,弥留之际,他不停地喊着:“我是吴宓教授。” 注释:①彼时正值文革时期,吴宓成为大罪人,受尽苦难。病重有残疾,只得回家养病。
10.根据拼音写汉字(2 分)
羡 mù (
)
11.根据文章内容,第③段加点词语“潇洒”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
12.文章第⑤段“他像一座钟”一句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
13.第⑧段中说“类似的故事口耳相传,让古板的吴教授在后人记忆里鲜活起来”,
将“类似的故事”概括在下列横线上。(6 分)
(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第④⑥⑩段都整段写到学生对吴宓的回忆或评价,是否是多余?请说明理由(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联系全文,以下对第(12)段划线句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3 分)
A.吴宓弥留之际的呼喊表达了他内心对教育事业的渴望之情 B.“据说”表明是传闻,用传闻留下悬念,暗示吴宓人生的多种可能性 C.吴宓弥留之际反复强调“我是吴宓教授”体现了他对于无法从事教学的不甘 D.作者用该句作为全文的结尾,表达了他对于吴宓的同情之心 (四)综合学习 【材料一】9 月 3 日,天安门广场将举行盛大阅兵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此次阅兵亮点颇多。阅兵首次引进北斗定位测量技术。84%武器装备首次亮相。这些武器装备全部为国产新型装备,质量水平、信息化程度都达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是我国武器装备自主创新和信息化建设新成果的集中展示。阅兵首次安排包括中将、少将在内的 50 多名将军亲自带队,以彰显我军高级指挥员当兵打仗、练兵打仗的责任担当和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的良好形象。外军方阵首次参加阅兵 【材料二】①中国是从上世纪 90 年代起努力开发自己的预警机系统,当时美国曾迫使以色列取消向中国出售‘费尔康’预警机的交易。之后,中国从俄罗斯买了一些预警机,同时也千方百计地投入自行开发。
②“空警”—500 预警机可以同时对 470 公里范围内的 60 多架飞机进行跟踪,实现了“预警机之父”王小谟先生提出的“小载机,大预警”的设想。
③如今,我国的预警机研发已经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的 9 个第一。中国也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可以独立制造预警机系统的国家。
④这次阅兵中首次亮相的“空警”—500 预警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目前世界最新型预警机,已经采用了数字阵列技术,这是在世界上首次采用这个技术。
16.依次列举“9.3”阅兵的亮点(4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4%武器装备首次亮相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外军方阵首次参加阅兵 17.材料二是从材料一中抽出的第一段内容。请选择第二则材料的正确语序(
)(3 分)
A.1234
B.4213 C.4321 D.1423 18.下图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纪念活动标识”
。请写出该标识的含义。(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 相处的时光
1.(1)让,叫,令 (2)从前 2.(诸葛亮)就下令活捉他 3.纵之使更战 七纵七擒 4.C 5.B 6.没有读书习惯的人 对读书有误解的人 懒得人 7. 不恰当。本文是针对“读书”展开论证,本段的事例也应该围绕读书,王羲之虽然勤学苦练,但是练书法,而非读书。
8. ⑧⑨文章针对三种人展开议论,从最难办的人写到最好治的,段落间是从主要到次要的关系,所以应该放在第二种人之后。
9. 要一字一句认真读书/读书不要空喊 10.羡慕 11. 笔记或纸片看都不看一眼,所有内容均脱口而出,讲到得意时,还要拿起手杖,随着诗的节律,一轻一重地敲着地面。
12.比喻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吴老师为人认真与严谨,突出他对于教师职业的热爱与尊重 13.为女生找凳子坐 用学生名字开玩笑 不舍得给自己买衣服也要请学生吃饭 14.否。侧面描写。写出了学生对他的尊重,印象深刻,表现了他严谨、认真的职业态度,对于学生的无比关爱 15.D 16.首次引进北斗定位测量技术 首次安排包括中将、少将在内的 50 多名将军亲自带队 17.B 1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