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纪委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纪委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6篇
【篇1】纪委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
意识形态领域
意识形态领域是意识形态方面、范畴、范围内的精神层次的概念,属上层建筑,重点在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代表了某一阶级或社会集团(包括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又反过来指导这一阶级或集团的行动,依据这个定义,它有三个特征:
第一是群体性,即不是个别人的思想观念,而是已被某个群体(阶级或社会集团)所接受的思想观念,代表这个群体的利益并指导其行动;
第二是系统性,即不是支离破碎的想法和观念,而是形成了体系;
第三是历史性,即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
中文名: 意识形态领域
核心内容: 价值观
范 围: 意识形态方面、范畴
属: 上层建筑
目录
11 概念内涵
22 当前问题
33 解决方法
44 精神需求
概念内涵
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是价值观。意识形态有很多不同的领域,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知识论的、伦理的等等。
在社会研究中,政治意识形态是一组用来解释社会应当如何运作的观念与原则,并且提供了某些社会秩序的蓝图。政治意识形态大量关注如何划分权力,以及这些权力应该被运用在哪些目的上。比如说,20世纪中最具有影响力与最被清楚界定的政治意识形态之一就是共产主义,它是以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学说为其基础。其他的例子有:无政府主义、资本主义、社群主义(communitarianism)、企业自由主义(corporateliberalism)、基督民主主义(christian-democracy)、法西斯主义、君主主义、民族主义、纳粹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social- democracy)。「系统意识形态」(systematic ideology)是指将意识型态当作意识形态来进行研究(而非研究个别的意识形态)。(参见条目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型态。)意识形态受欢迎的程度有部份原因是受到道德事业家(moral entrepreneur)的影响,他们常常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动。政治意识形态是指提出某种政治与文化计画作为参考的社会运动、机构、阶级或大团体,他们的整体观念、原则、教条、迷思或符号。它也可以是通常用来界定某个政党及其政策的一整个政治思想结构。通常是某些道德观形塑了意识形态的基础。
当前问题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要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认真研究和解决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若干重要问题,努力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和整个意识形态工作。一、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攻与防”,坚持在主动进攻中坚守阵地面对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浪潮,面对国内一系列复杂深刻的变化,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将更加复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挑战:一是计算机互联网络等电子媒体的广泛运用,使知识信息无国界急速流动,思想文化交流呈现鲜明的跨国界的特点,使国际间的意识形态斗争更趋直接便捷,更显“短兵相接”,目前,我国80%的网上信息是美国提供的,90%以上是英语,我国的信息输出量仅占全球互联网信息量的0.05%。这说明,我国在网上对世界的影响还十分微弱。二是国内“四个多样化”影响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使人们的心态普遍显得烦躁不安,价值观念发生很大变化;
社会组织的多样化,大范围、远距离、长时间的人员流动,使思想政治工作“断层”、“盲区”增多;
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使人们的择业标准发生裂变,一些人的敬业精神开始淡化,甚至因下岗失业而产生怨气,形成怒气,导致泄气。
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必须在主动出击中坚守阵地,在增强马克思主义“攻击”能力的同时增强“防御”能力。“防”是为了“攻”,“攻”是更好地“防”,在意识形态问题上是绝不能搞“国际接轨”的。我们一定要用“时代的要求”来审视意识形态工作,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意识形态工作,用“改革的精神”来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始终坚持和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1、通过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控制力和导向力。党管意识形态,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动摇。要明确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并不是要搞“思想专制”,而是要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和人民的人手里。要明确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并不是否定思想的多样性存在,而是要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要明确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并不是要搞意识形态至上,而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
2、通过推进理论创新,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战斗力。要切实组织实施好“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建设工程”,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到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的方方面面,从各个方面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体系。要加强对重大实际问题的理论研究,推出一批有分量能经世致用的研究成果,科学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干部群众关心的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使我们的理论真正为人民群众所接受、所喜爱,并内化为处世、行世、立世的实际行动。
3、通过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穿透力和影响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宣传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就必然会去占领。在宣传文化阵地建设问题上,一是要“守住”,二是要“占领”。要切实加强各级各类宣传阵地建设,形成以党报党刊为重点,包括新闻出版、社科理论、社会文化等在内的、覆盖城乡各个层面的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网络。要通过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切实加强对各类宣传文化阵地的管理,决不给错误言论提供传播渠道。二、科学引导思想观念的“统与放”,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引导人们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是新形势对宣传思想战线提出的紧迫任务。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是一个内在协调、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体。解放思想是重要前提和坚实基础,统一思想是必然结果和主要归宿。解放思想是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思想是为了在新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宣传思想工作担负着解放思想、统一思想、武装思想的任务,一定要准确把握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的辩证关系,坚持科学的“统”与“放”,正确引导人们思想观念向前发展,做到统而不死,放而不乱,为全面小康建设提供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
解决方法
要破除“紧箍咒”。“紧箍咒”怎么破,我看要“三破”。一是要破除思想观念上的“紧箍咒”,克服过时的理论观点、传统的思想观念这个解放思想的最大阻力。二是要破除规定做法上的“紧箍咒”,进一步改变政策不公与政策歧视等问题。三是要破除体制机制上的“紧箍咒”,进一步解决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国有经济比重过高、战线过长、分布过广、垄断经营,政府职能“越位”、“错位”和“缺位”等问题。把思想解放贯穿于改革的各个环节和发展的全过程。
要把好“方向盘”。转换脑筋但不随心所欲,打破常规但不逾越规矩。思想无禁区但宣传有纪律。解放思想不能搞脱离实际的胡思乱想,不能搞不着边际的异想天开,也不能搞一厢情愿的主观臆断,一句话,就是不能偏离四项基本原则的轨道,不能损害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不能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还要统一思想。思想大统一,就会实现大团结;
有了大团结,就能成就大事业。怎样统一思想?我认为既不能在保守中统一,也不能在迷茫中统一,更不能在错误中统一,而必须在开放中统一,在清醒中统一,在真理中统一。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回答解决好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一方面,要着眼于用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回答有碍于思想统一的重大理论问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引导干部群众正确看待社会主义、正确看待资本主义、正确看待改革开放、正确看待党的建设问题。另一方面,要着眼于对实际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回答有碍于解放思想、统一思想的重大实际问题,正确回答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正确回答执政党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
要找准“坐标系”。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关键是要明确把思想从哪里解放出来,解放到哪里去;
用什么来统一思想,把思想统一到什么地方去。这里,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都有一个以什么作“坐标系”的问题。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坐标系”来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既要把好“向”防止误入歧途,又要把好“度”避免过犹不及。真正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的前提下统一行动。要防止“两边倒”,坚持有“左”反“左”,有右反右,真正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反“左”、反右,防止以“左”反右、以右反“左”。要防止“一阵风”,不能把解放思想庸俗化,不能把统一思想简单化。要防止“走极端”,不能认为创新就是全盘否定,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在意识形态“统”与“放”上走两个极端,必然导致不是统死了,就是放乱了。苏共党亡政息在这方面的教训就很深刻,值得我们深思。三、准确把握先进文化建设的“破与立”,坚持在批判继承中创新发展。先进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前进的号角。当今世界,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一定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制订相应的文化发展战略。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坚持立字当头、破在其中的方针,在批判继承中创新发展,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繁荣。
要弘扬主流文化,必须以社会实践为源头。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弘扬主流文化就是弘扬社会主义的文化,大力倡导和弘扬熔铸着中华民族精神、情感、意志和优秀品格的主旋律文化,自觉地摒弃那些腐朽落后、低级庸俗的文化,牢牢掌握文化发展的主导权。
要创新本土文化。我们建设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本土的区域的中华的文化,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本质。无论世界文化交流如何扩大,我们的文化都只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创新本土文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传承和延续,而是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化和重塑,是从内涵到外延的不断开拓、创造和更新。对于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当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进行认真审慎的分析、过滤、选择。
要借鉴外来文化。先进文化的建设和繁荣离不开对世界文明优秀成果的吸收和借鉴。
中国的先进文化要得到发展,决不能离开世界?吸收和引进外来文化,必须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既要反对夜郎自大的排外主义,又要抵制生吞活剥的全盘西化。“以我为主”,就是在外来文化的引进中,以我们的民族文化为接受主体,以民族文化能否认同为前提,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性。意识形态不能与国际接轨,接轨就必然“出鬼”。“为我所用”就是引进外来文化要辩证取舍、择善而从,取精用宏、融会贯通,批判地吸收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并结合本国国情进行改造、整合和创新。我们的宣传文化工作者,要主动积极地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高瞻远瞩的目光,去了解和吸收各国的先进文化,尽快实现我们的“文化自觉”。
精神需求
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同志应当对马克思的一段话非常熟悉:理论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群众对理论的需求程度,理论只要彻底就能掌握群众,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我理解,这段话有三层意思,其一,理论能不能为群众所接受,要看群众需不需要这种理论;
其二,群众需不需要理论,要看这种理论科学不科学;
其三,只要群众需要并自觉接受理论,理论武装工作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即精神变物质。理论工作是如此,意识形态的其他工作也是如此。我们每做一件事,每开展一项活动,都要注重科学性,都要符合群众的需要,这样才能被群众所理解和接受。重温马克思的教诲,使我们深深地感到,从事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每一位同志必须高度重视、密切关注、认真研究干部群众的精神需求,把满足和提升群众的精神需求摆到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
第一,以群众精神需求为第一信号。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对象是群众。我们的工作要得到干部群众的认可,我看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对群众的精神需求了然于胸,尽量使宣传工作与群众的需求“正相关”,做到“正中下怀”。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释群众之所疑、办群众之所需,这样我们的工作就能在“大众化”的前提下“化大众”,做到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唯有以群众需求为第一信号,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才能赢得群众信赖、拥有群众基础,才能枝繁叶茂、根深果丰。
第二,以挖掘群众精神需求为第一选择。我们经常讲宣传思想工作要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怎样才能主动?我想,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不能研究和开发群众的精神需求。如果我们把这作为第一选择,事先掌握了群众的需求,并根据这种需要来做工作,那么,我们就真正掌握了主动权。正如促进物质生产要启动消费者的物质需要一样,促进精神生产也必须启动消费者的精神需要。当前,人们的精神需求还大有潜力可挖。有关经济学专家预言,中国13亿人口潜在的精神消费能力约在5500亿元以上,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既对宣传工作的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又为宣传工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宣传思想工作者要首先选择抓住挖掘群众精神需求而作为,抓紧研究群众精神需求的走向,把握其内在规律,在承担好历史使命的同时,不断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力争事业产业双丰收。
第三,以满足群众精神需求为第一目标。群众的呼声是群众需求的集中体现,也代表着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否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宣传工作的生命。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精神需求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对于群众的需求,只要是正常的、合理的,都应该尽量地去满足,一时满足不了的,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地加以满足。在满足群众精神需求方面,要努力做到三点:一要坚持“三贴近”。群众是精神产品的消费者,也是文化市场的最终评判者。文化工作者、文化单位创造生产的产品要转变成群众的消费品,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但这个转变是不容易的,用马克思的话说,堪称“惊险的一跃”,因此,精神产品的生产要面向群众,符合群众的需求,否则,就不能进入和占领市场。二要讲究辩证法。既要满足多数人的精神需求,又要关注少数人的精神需求;
既要重视高层需求,又要维护普通需求;
既要满足正面的、积极的需求,又要引导负面的、消极的需求。在满足群众精神需求时,要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杜绝片面性。三要注重个性化。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群众的精神需求往往呈现出个性化、差异性、参与性、多样化等特征。宣传思想工作要尊重和关注个体的差异性,尽可能多层次、多视角地满足不同个体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四,以引导群众精神需求为第一责任。宣传思想工作做的是人的工作,其重要职责就是要以科学的世界观、以革命的人生观、以奉献的价值观引导人。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和信息传播的网络化,使得各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简单,人们进行价值抉择的自主性越来越大,价值抉择的结果也越来越复杂。对干部群众正面的、积极的、合理的精神需求,我们固然要努力满足,但对那些负面的、消极的、不合理的精神需求,也要理直气壮地引导,以正确的价值观去加以矫正,自觉坚持满足需求与引导需求“两手抓”。五、严格区分文化产业的“管与办”,坚持在科学管理中加快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势不可挡的世界潮流。我们没有必要再去纠缠于宣传文化究竟姓“事”还是姓“产”的争论,也无须去论证文化产业要不要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加速发展、如何协调发展、如何可持续发展等深层次的问题,特别是要认真研究和解决文化产业如何发展,发展文化产业事由谁来管、业由谁来办、钱从哪里来等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
1、实现文化产业的调控方式由管办一体向管办分离转变。要按照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打破政府既管文化又办文化的格局,把文化事业和产业区分开来,政府自觉地转换角色,转变职能,重新定位,从竞争性的领域退出来,主要管事业;
同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重塑市场主体,培植一批能在市场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把那些可以进入市场的产业放手交给企业去办,实现管办分离。这对政府是一种解脱,对企业是一种机遇,对文化产业是一种支持。西方在总结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时,认为政府“最大的供给就是不供给”,也就是说政府要放手让权,不要过多地干预企业。我看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当然,政府由直接办文化产业转向间接管文化产业,并不意味着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就无所作为,更不说明政府可以推卸发展文化产业的责任。今后,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的主要职责,一是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强化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手段,促使各类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二是制定法规政策,规范文化企业行为,维护文化市场秩序,保证文化产业的社会主义方向;
三是为文化企业提供必要和及时的服务,不断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特别要保护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
四是通过经济杠杆导向文化产业的布局和结构,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五是通过建立文化产业行业协会,增强行业的自律。只要发挥好了政府和企业“两个积极性”,文化产业必将发展得更健康、更顺利。
2、实现文化产业的经营规模由散兵游勇向做大做强转变。现在我们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着一个全球化的国际环境,全球化的核心是经济全球化,紧随其后的是文化的全球化。不管你自觉不自觉,只要你把自己排斥在全球化和世界之外,那么,世界也会无情地、残酷地把你排斥在外。因此,我们发展文化产业,视野要更加开阔,尽可能地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实现经营规模的做大做强。在当前世界,文化产业领域的控制权、话语权被众多实力雄厚的文化跨国公司所垄断。集团化是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走向,人们把文化产业的世界性竞争性形象地称为“巨人之战”。所谓巨人,实质上就是垄断性集团。为什么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必然导致集团化的趋势?根本原因在于集团经过多次的兼并和重组,综合了资金、技术、人力、经营和品牌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完全可能获取超额垄断利润。适应“入世”和全球化的新形势,我们的文化企业要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要配置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如果还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还是单枪匹马、孤军作战,还是互相拆台、恶性竞争,还是彼此分割、不成气候,恐怕就很难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了。发展文化产业,市县一级考虑到还刚刚起步,可以从实际出发宜大则大,宜小则小;
而省级文化产业就应有远大的胸怀,应具世界的眼光,埋头苦干,背水一战,来一个“第二次创业”,抢占制高点,尽快做大做强。
3、实现文化产业的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文化产业相对于物质生产而言,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生产,对所需资源也有较高的要求。从长远来看,发展文化产业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对文化产业的需求却是无限的,这就决定了文化产业的扩大再生产不能走盲目扩大规模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之路,而要在生产规模不变,要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内涵扩大再生产,实现集约型经营,关键要抓住两条:首先,要依靠科技,加快科技文化创新,以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来推动全省文化产业水平和质量的提升。要大胆地引进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文化产业技术设备和制作方式,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技术装备和科技含量。要善于运用高科技手段,有效地打击各种形式的盗版和侵权行为,切实保护知识产权。其次要调整结构。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往往能引起文化产业质的变化。要按照合理原则、优先原则、竞争原则适时调整文化产业结构,以结构的调整促进文化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4、实现文化产业的经营主体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国内外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表明,文化产业的经营主体只能是企业而不能是政府。美国的硅谷就是政府只给政策,依赖社会资本兴办起来的,其结果是硅谷越办越红火,享誉全球。文化产业的发展一定要社会化、市场化,要多渠道、多体制、多层次地办文化,形成国有、集体、个体、中外合资等多种所有制兴办文化产业的格局。各级政府在鼓励各类经营主体投资文化产业时,要始终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构建引导有效的投资机制,让投资者消除心理压力,感到投资安全可靠,有利可图。要保护各类投资者的利益,建立起民营、外资企业与国有、集体企业公平竞争的平台,形成规范的市场秩序,这样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吸引社会闲置资金来发展我省文化产业,使我们的文化产业领域呈现万紫千红春满园的生动局面。
【篇2】纪委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
关于开展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分析研判
情况报告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街道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分析研判,把意识形态领域分险分析研判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街道、社区作为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防线。街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科学防疫,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将排查、管控、宣传、督导、居家隔离、关怀服务等工作贯穿始终,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在意识形态领域,街道注重宣传引导,切实增强疫情期间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旗帜鲜明同危害疫情防控工作的言行作斗争,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信谣不传谣,牢牢把握好疫情防控期间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落实好意识形态“四个责任”,守好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街道、社区大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在辖区发放、粘贴宣传彩页和宣传读本共计2万余册,利用小喇叭、LED屏幕、环卫车辆提示音乐、健康教育专栏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达到了全覆盖,提高了居民自我防范意识。对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志愿者、热心群众,大力宣传,传播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止目前,各类媒体宣传报道40余篇,其中省级媒体1篇,郑州市14篇,街道、社区制作美篇、抖音小视频近200篇。有力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居民群众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例如,在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之初,因恰逢春节假期,不戴口罩上山锻炼、聚集打球健身、串门走亲戚行为依然存在,通过闭环管理、宣传引导、电视广播等措施,短时间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尤其是闭环管理,在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前提下,对辖区出入口进行了封闭,保留的全部设置监测卡点,共设置130处,对出入人员实施登记检测,减少了人员接触,从源头上杜绝了病毒传播的可能性。对居家隔离观察人员,积极落实“四个一”,一户一专班,一天一次测温、清理一次垃圾、采办一次生活物品,进行一次消毒消杀,隔离不隔爱,关怀随处在,从做工作隔离到主动隔离,隔离人员不埋怨,积极配合,涌现了许多感人故事。例如2月28日上午,***社区一家四口在解除隔离后,主动为社区工作人员送上“关怀备至、尽心尽责”锦旗,表达对社区工人人员的感谢之情。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 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刻认识做好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压实各自疫情防控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在疫情防控中,为解决人员焦虑,居家隔离人员心理惶恐等问题,公安部门专门组织人员通过网络免费进行心理疏导服务,街道免费为隔离人员赠送图书、戏剧碟片等精神文化物资,社区通过微信群主动搭建基层心理服务平台,这些措施有效预防了不稳定因素的产生。
目前,疫情防控已进入最吃劲的关键阶段,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要统筹兼顾,复工复产有序推进,街道、社区的人流量逐步加大,如何做到双管齐下、两手抓是目前一个研究课题。一是要突出政治引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从思想上克服麻痹大意情绪;
二是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三是强化政治意识,营造思想政治工作良好社会氛围;
四是树立风险意识,越是到最关键阶段,越是要高度紧张,疫情防控已持续了1个多月,达到了初步成效,但不能盲目乐观。例如,辖区内有居民在新浪微博反映的有一烧烤摊在社区里面做起了生意一事,就是一个很好例子,在隐蔽地段做烧烤外卖,事虽小,但是很有代表性。辖区门店5000多家,都急于营业,对疫情防控的准备却并不充足,因防疫物资短缺,如何统筹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工作,仍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方向。经济建设不能不抓,但是疫情防控不能不做,这需要从思想上进行引导,严谨盲目乐观、侥幸心理存在,打一场疫情防控的持久战、攻坚战。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各项工作都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持。从做好春节后返程疫情防控,到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
从确保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到处理疫情防控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
从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到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做好这每一项工作,都是在为疫情防控的大局、全局服务。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变化,各项工作也不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要密切跟踪、及时分析、迅速行动,坚定有力、毫不懈怠做好各项工作。过去,面对洪水、地震、非典疫情、国际金融危机等的考验,我们坚持全国一盘棋,形成强大合力,总能履险如夷、化危为机。今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集合人力物力财力,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上下同心、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篇3】纪委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
意识形态领域舆情分析研判报告
【内容摘要】
区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要求下达以来,乌山街道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舆情分析研判,切实加强领导,强化督导,狠抓落实,实现了意识形态领域舆情环境形势总体平稳可控,
一、意识形态领域舆情分析研判责任制落实情况,牢牢把握意识形态、舆情分析工作的正确方向,增强意识形态、舆情研判工作主导权和话语权,抓好网络意识形态、舆情引导工作,
二、意识形态领域舆情分析研判的主要问题,社会思想意识情况,经济社会热点问题,市场趋利性侵蚀情况,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变化情况,遏制敌对势力渗透情况,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是随着互联网发展,自媒体数量不断增加,由于街镇缺少专业技术和专业团队,网络监管难度加大,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及打算,尽管乌山街道在意识形态领域舆情分析研判工作中做了很多工作,但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区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要求下达以来,乌山街道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舆情分析研判,切实加强领导,强化督导,狠抓落实,实现了意识形态领域舆情环境形势总体平稳可控。现将xx年度舆情分析研判情况简要汇报
如下:
一、意识形态领域舆情分析研判责任制落实情况 乌山街道将各级党组织作为主要阵地,党工委书记、村社区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坚持“书记抓”和“抓书记”的原则,明确要求街道党政班子对舆情分析研判工作负主体责任,街道党工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街道党工委委员、宣传委员是直接责任人,协助党工委书记抓好统筹协调指导工作。党政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按照“一岗双责”要求,主抓分管办线联系村(社区)的舆情分析研判工作,对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领域舆情分析研判负领导责任。各村(社区)党总支书记是所属村(社区)的第一责任人,直接抓、亲自抓,切实解决干部群众舆情分析研判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夯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同时,街道定期对全街意识形态领域舆情工作进行研判,通过研判认为,目前乌山街道舆情环境的主流是好的。
牢牢把握意识形态、舆情分析工作的正确方向。xx年,乌山街道党工委先后传达学习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中央、省、市、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文件,4次专题研究开展全街意识形态工作。召开全街村(社区)宣传专干大会4次,机关各办线新闻宣传联络员会议2次,专题学习贯彻上级关于宣传思想的决策部署和重要指示,保证意识形态工作方向和党中央始终保持高度一致,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及舆情引导工作的正确方向。
增强意识形态、舆情研判工作主导权和话语权。先后在各村(社区)建立固定的工作宣传专栏,同时强化了“聚焦新乌山”微信公众号以及乌山机关群、村(社区)干部工作群、扶贫攻坚宣传群等微信群qq群,依托这些平台,大力宣传精准扶贫、蓝天保卫战、移风易俗、廉政法治文化建设等内容。开展廉政文化文艺下乡、安全生产文艺下乡等内容,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立家训家规、传家风家教,倡文明树新风、革除陈规陋习等活动,推进家风建设、文明创建等行动。扩大了宣传面,提高了影响力。
抓好网络意识形态、舆情引导工作。乌山街道加强对机关、各行政村(社区)微信平台、公众号、网页的管理、监管,所、(剩余全文7
1、38%)
【篇4】纪委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
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报告
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道路、政治安全。分公司党委工作要求,现将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情况汇报如下:
一、思想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认真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明确要求领导班子对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站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按照一岗双责要求,主抓各部门的意识形态工作,对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切实解决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二、认真组织学习,不断提高认识
(一)按照上级要求,及时传达指示精神,加强动员部署。积极组织,及时传达相关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分公司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指示精神,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来抓,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守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加强理论学习。引领全体党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思想意识形态内容列入我站学习计划中,通过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深化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
三、下一步计划
在今后工作中我站将从两个方面做好意识形态分析研判工作。
(一)加强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牢牢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向党中央看齐,向习总书记看齐,向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看齐。
(二)加强补短板意识和创新意识。汲取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先进做法,补齐短板,做好创新工作。
我站将在继续高效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同时,加强领导,树立楷模,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舆导向,提高党员的思想高度,更好地履职尽责。
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报告
2019年第一季度,垛团村今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意识形态责任制有关要求,在抓意识形态上加大力度、提升广度、提高深度,进一步凝聚了党心民心,为打好攻坚战、同步奔小康奠定了思想基础。虽然围绕目标制定了分工,但是对工作重布置、轻落实,甚至有布置、不落实。有的责任落实不到位,没有将责任压实到实处。有的在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等理论上安排的时间较少,学得不深入、不全面,在宣传贯彻上打了折扣。现将我村一季度意识形态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季度,垛团村积极发挥宣传思想工作在推进各项工作中的先导和服务作用,着力抓好理论学习、舆论宣传和核心价值观弘扬工作,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并多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系列的重要讲话精神,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带头维护党中央权威,坚持带头学,坚持读原文,坚持学而用,切实指导实践、确保我村各项工作的高效推进。
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行目标管理。及时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由村书记担任工作组长,村主任担任工作副组长,其他村组干部担任成员。领导组在工作中,认真履行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层层落实责任分工。并要求班子成员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作为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确保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的落实。并多次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带头维护党中央权威,坚持带头学,坚持读原文,坚持学而用,切实指导实践、确保我街道各项工作的高效推进。履行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层层落实责任分工。并要求班子成员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作为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确保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的落实。并多次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带头维护党中央权威,坚持带头学,坚持读原文,坚持学而用,切实指导实践、确保我街道各项工作的高效推进。狠抓学习教育,落实工作实效。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街道党组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及时传达学习党中央和上级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指示精神,狠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守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开展党员冬训。根据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并结合实际,街道定制了两大类冬训课程暨一项专题类课程+一项拓展类课程,专题类课程里包含六个学习主题,主要是针对十八届六中全会及各级党代会精神的学习,进一步加深了党员干部们对从严治党的理解,增强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村领导班子成员为大家讲解各级党代会精神,确保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部署上来。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村在意识形态工作领域工作中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意识形态正面舆论引导方式途径不够丰富,影响力、战斗力不够强;对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还需往常态化努力。
三、下一步打算
我村将以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强化意识形态宣传和强化阵地建设的四强化为抓手,促进意识形态工作由虚变实,由宽变严,由软变硬,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推动环卫事业稳定快速发展。
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报告
2019年第一季度,综合协调处按照机关党委的要求,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始终坚持畅想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全处呈现主流意识形态健康向上的总体态势,有利的维护了公司的和谐稳定。现将第二季度意识形态工作开展情况分析研判报告如下:
一、意识形态工作开展情况
(一)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定位
综合协调处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行目标管理。及时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由处长任组长,副处长任副组长,全体干部职工为成员,由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协调。领导组在工作中,认真履行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层层落实责任分工,确保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的落实,并多次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带头维护党中央权威,坚持带头学,坚持读原文,坚持学而用,切实指导实践、确保综合协调处各项工作的高效推进。
(二)狠抓学习教育,落实工作实效。
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学习的重要内容,及时传达学习党中央和上级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指示精神,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守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重点学习了集团、市公司2018年党建和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骆惠宁书记、娄阳生省长在省属国企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推进会行的重要讲话内容。
(三)强化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觉悟
引领全体职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章党规,学习十九大会议精神。通过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深化职工的理想信念教育,提高职工的思想觉悟。
二、存在问题
一季度综合协调处在意识形态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宣传力度不够大;
二是宣传工作的方式方法还需进一步探索;
三是个别职工的学习热情不高涨。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后,我公司将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对研判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强化担当意识和战斗意识,加强正面宣传,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建立建全意识形态工作相关规章制度。为推进我处和谐稳定提供坚实的保障。
【篇5】纪委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
. 桃苑学校师生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报告区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要求下达以来,桃苑学校党支部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强化监督、狠抓落实,扎扎实实的做好了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的每一环节,进一步凝聚了党心民心和社会共识,实现本校教职工意识形态领域平稳可控,为桃苑学校和谐健康的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意识形态环境。
一、 总体趋势
桃苑学校党支部定期对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进行研判,认为本单位意识形态健康稳定。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落实精准到位,党支部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坚强有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思想工作有序而有效的开展;
加强了全体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并实行意识形态错误一票否决;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弘扬工作主旋律,传播生活正能量,以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思想引领全校师生的思想与行动,取得显著效果。
二、 存在问题
当前桃苑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总体稳定,在党支部的有效领导下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良好势头。
但也存在个别教师在思想意识上与主流思想存在偏差,教育教学方面没有及时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对党的思想、理论、方针、政策学习缺乏热情,自由主义思想滋生的情况。极少数教师需要提高革新求变的创新意识;
积极主动的责任担当;
脚踏实地的工作热情;
以校为1 / 3".
. 家的奉献精神。为此,桃苑学校党支部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组积极行动,强化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引导、纠正与净化工作。
三、 解决措施
1、责任划分、切实高效
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桃苑学校党支部成立了桃苑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组,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坚持书记为领导核心,提高党支部领导班子对本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意识,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校长为直接责任人,协助书记抓好统筹协调指导工作。各党支部成员根据工作分工,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主抓分管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直接抓、亲自抓,切实解决我校师生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夯实本校意识形态工作。
2、把好方向、主动出击
党支部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学习党中央的会议精神、决策、指示等,是自己的思想与行动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证本校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正确方向。此外,在校园内建设各种宣传栏、宣传牌,并因地制宜的在师生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推进家国情怀教育、校风校训沿袭、教风学风教建设、家风家训传承等。加快加强本校信息化建设,强化本校工作群、家长群、等公众微信群的教育引导工作,并依托这些平台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这些活动我校真正呈现出一片“讲文明树新风”的新时代气象。
2 / 3".
. 四、 下一步工作思考
尽管桃苑学校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仍旧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相关责任主体的整体素质也思想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些长效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下一步我们将队伍建设与从制度建设两方面同时入手,将我校意识形态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
3 / 3".
【篇6】纪委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
意识形态领域意识形态领域是意识形态方面、范畴、范围内的精神层次的概念,属上层建筑,重点在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代表了某一阶级或社会集团(包括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又反过来指导这一阶级或集团的行动,依据这个定义,它有三个特征:
第一是群体性,即不是个别人的思想观念,而是已被某个群体(阶级或社会集团)所接受的思想观念,代表这个群体的利益并指导其行动;
第二是系统性,即不是支离破碎的想法和观念,而是形成了体系;
第三是历史性,即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
中文名: 意识形态领域 核心内容: 价值观
范 围: 意识形态方面、范畴 属: 上层建筑
目录
1 概念内涵 2 当前问题 3 解决方法 4 精神需求
概念内涵
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是价值观。意识形态有很多不同的领域,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知识论的、伦理的等等。
在社会研究中,政治意识形态是一组用来解释社会应当如何运作的观念与原则,并且提供了某些社会秩序的蓝图。政治意识形态大量关注如何划分权力,以及这些权力应该被运用在哪些目的上。比如说,20世纪中最具有影响力与最被清楚界定的政治意识形态之一就是共产主义,它是以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学说为其基础。其他的例子有:无政府主义、资本主义、社群主义(communitarianism)、企业自由主义(corporateliberalism)、基督民主主义(christian-democracy)、法西斯主义、君主主义、民族主义、纳粹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social- democracy)。「系统意识形态」(systematic ideology)是指将意识型态当作意识形态来进行研究(而非研究个别的意识形态)。(参见条目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型态。)意识形态受欢迎的程度有部份原因是受到道德事业家
(moral entrepreneur)的影响,他们常常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动。政治意识形态是指提出某种政治与文化计画作为参考的社会运动、机构、阶级或大团体,他们的整体观念、原则、教条、迷思或符号。它也可以是通常用来界定某个政党及其政策的一整个政治思想结构。通常是某些道德观形塑了意识形态的基础。
当前问题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要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认真研究和解决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若干重要问题,努力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和整个意识形态工作。一、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攻与防”,坚持在主动进攻中坚守阵地面对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浪潮,面对国内一系列复杂深刻的变化,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将更加复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挑战:一是计算机互联网络等电子媒体的广泛运用,使知识信息无国界急速流动,思想文化交流呈现鲜明的跨国界的特点,使国际间的意识形态斗争更趋直接便捷,更显“短兵相接”,目前,我国80%的网上信息是美国提供的,90%以上是英语,我国的信息输出量仅占全球互联网信息量的0.05%。这说明,我国在网上对世界的影响还十分微弱。二是国内“四个多样化”影响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使人们的心态普遍显得烦躁不安,价值观念发生很大变化;
社会组织的多样化,大范围、远距离、长时间的人员流动,使思想政治工作“断层”、“盲区”增多;
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使人们的择业标准发生裂变,一些人的敬业精神开始淡化,甚至因下岗失业而产生怨气,形成怒气,导致泄气。
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必须在主动出击中坚守阵地,在增强马克思主义“攻击”能力的同时增强“防御”能力。“防”是为了“攻”,“攻”是更好地“防”,在意识形态问题上是绝不能搞“国际接轨”的。我们一定要用“时代的要求”来审视意识形态工作,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意识形态工作,用“改革的精神”来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始终坚持和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1、通过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控制力和导向力。党管意识形态,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动摇。要明确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并不是要搞“思想专制”,而是要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和人民的人手里。要明确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并不是否定思想的多样性存在,而是要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要明确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并不是要搞意识形态至上,而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
2、通过推进理论创新,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战斗力。要切实组织实施好“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建设工程”,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到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的方方面面,从各个方面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体系。要加强对重大实际问题的理论研究,推出一批有分量能经世致用的研究成果,科学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实践提出的、干部群众关心的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使我们的理论真正为人民群众所接受、所喜爱,并内化为处世、行世、立世的实际行动。
3、通过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穿透力和影响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宣传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就必然会去占领。在宣传文化阵地建设问题上,一是要“守住”,二是要“占领”。要切实加强各级各类宣传阵地建设,形成以党报党刊为重点,包括新闻出版、社科理论、社会文化等在内的、覆盖城乡各个层面的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网络。要通过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切实加强对各类宣传文化阵地的管理,决不给错误言论提供传播渠道。二、科学引导思想观念的“统与放”,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引导人们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是新形势对宣传思想战线提出的紧迫任务。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是一个内在协调、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体。解放思想是重要前提和坚实基础,统一思想是必然结果和主要归宿。解放思想是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思想是为了在新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宣传思想工作担负着解放思想、统一思想、武装思想的任务,一定要准确把握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的辩证关系,坚持科学的“统”与“放”,正确引导人们思想观念向前发展,做到统而不死,放而不乱,为全面小康建设提供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
解决方法
要破除“紧箍咒”。“紧箍咒”怎么破,我看要“三破”。一是要破除思想观念上的“紧箍咒”,克服过时的理论观点、传统的思想观念这个解放思想的最大阻力。二是要破除规定做法上的“紧箍咒”,进一步改变政策不公与政策歧视等问题。三是要破除体制机制上的“紧箍咒”,进一步解决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国有经济比重过高、战线过长、分布过广、垄断经营,政府职能“越位”、“错位”和“缺位”等问题。把思想解放贯穿于改革的各个环节和发展的全过程。
要把好“方向盘”。转换脑筋但不随心所欲,打破常规但不逾越规矩。思想无禁区但宣传有纪律。解放思想不能搞脱离实际的胡思乱想,不能搞不着边际的异想天开,也不能搞一厢情愿的主观臆断,一句话,就是不能偏离四项基本原则的轨道,不能损害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不能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还要统一思想。思想大统一,就会实现大团结;
有了大团结,就能成就大事业。怎样统一思想?我认为既不能在保守中统一,也不能在迷茫中统一,更不能在错误中统一,而必须在开放中统一,在清醒中统一,在真理中统一。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回答解决好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一方面,要着眼于用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回答有碍于思想统一的重大理论问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引导干部群众正确看待社会主义、正确看待资本主义、正确看待改革开放、正确看待党的建设问题。另一方面,要着眼于对实际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回答有碍于解放思想、统一思想的重大实际问题,正确回答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正确回答执政党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
要找准“坐标系”。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关键是要明确把思想从哪里解放出来,
解放到哪里去;
用什么来统一思想,把思想统一到什么地方去。这里,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都有一个以什么作“坐标系”的问题。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坐标系”来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既要把好“向”防止误入歧途,又要把好“度”避免过犹不及。真正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的前提下统一行动。要防止“两边倒”,坚持有“左”反“左”,有右反右,真正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反“左”、反右,防止以“左”反右、以右反“左”。要防止“一阵风”,不能把解放思想庸俗化,不能把统一思想简单化。要防止“走极端”,不能认为创新就是全盘否定,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在意识形态“统”与“放”上走两个极端,必然导致不是统死了,就是放乱了。苏共党亡政息在这方面的教训就很深刻,值得我们深思。三、准确把握先进文化建设的“破与立”,坚持在批判继承中创新发展。先进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前进的号角。当今世界,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一定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制订相应的文化发展战略。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坚持立字当头、破在其中的方针,在批判继承中创新发展,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繁荣。
要弘扬主流文化,必须以社会实践为源头。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弘扬主流文化就是弘扬社会主义的文化,大力倡导和弘扬熔铸着中华民族精神、情感、意志和优秀品格的主旋律文化,自觉地摒弃那些腐朽落后、低级庸俗的文化,牢牢掌握文化发展的主导权。
要创新本土文化。我们建设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本土的区域的中华的文化,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本质。无论世界文化交流如何扩大,我们的文化都只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创新本土文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传承和延续,而是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化和重塑,是从内涵到外延的不断开拓、创造和更新。对于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当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进行认真审慎的分析、过滤、选择。
要借鉴外来文化。先进文化的建设和繁荣离不开对世界文明优秀成果的吸收和借鉴。
中国的先进文化要得到发展,决不能离开世界吸收和引进外来文化,必须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既要反对夜郎自大的排外主义,又要抵制生吞活剥的全盘西化。“以我为主”,就是在外来文化的引进中,以我们的民族文化为接受主体,以民族文化能否认同为前提,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性。意识形态不能与国际接轨,接轨就必然“出鬼”。“为我所用”就是引进外来文化要辩证取舍、择善而从,取精用宏、融会贯通,批判地吸收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并结合本国国情进行改造、整合和创新。我们的宣传文化工作者,要主动积极地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高瞻远瞩的目光,去了解和吸收各国的先进文化,尽快实现我们的“文化自觉”。
精神需求
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同志应当对马克思的一段话非常熟悉:理论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群众
对理论的需求程度,理论只要彻底就能掌握群众,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我理解,这段话有三层意思,其一,理论能不能为群众所接受,要看群众需不需要这种理论;
其二,群众需不需要理论,要看这种理论科学不科学;
其三,只要群众需要并自觉接受理论,理论武装工作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即精神变物质。理论工作是如此,意识形态的其他工作也是如此。我们每做一件事,每开展一项活动,都要注重科学性,都要符合群众的需要,这样才能被群众所理解和接受。重温马克思的教诲,使我们深深地感到,从事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每一位同志必须高度重视、密切关注、认真研究干部群众的精神需求,把满足和提升群众的精神需求摆到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
第一,以群众精神需求为第一信号。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对象是群众。我们的工作要得到干部群众的认可,我看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对群众的精神需求了然于胸,尽量使宣传工作与群众的需求“正相关”,做到“正中下怀”。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释群众之所疑、办群众之所需,这样我们的工作就能在“大众化”的前提下“化大众”,做到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唯有以群众需求为第一信号,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才能赢得群众信赖、拥有群众基础,才能枝繁叶茂、根深果丰。
第二,以挖掘群众精神需求为第一选择。我们经常讲宣传思想工作要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怎样才能主动?我想,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不能研究和开发群众的精神需求。如果我们把这作为第一选择,事先掌握了群众的需求,并根据这种需要来做工作,那么,我们就真正掌握了主动权。正如促进物质生产要启动消费者的物质需要一样,促进精神生产也必须启动消费者的精神需要。当前,人们的精神需求还大有潜力可挖。有关经济学专家预言,中国13亿人口潜在的精神消费能力约在5500亿元以上,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既对宣传工作的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又为宣传工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宣传思想工作者要首先选择抓住挖掘群众精神需求而作为,抓紧研究群众精神需求的走向,把握其内在规律,在承担好历史使命的同时,不断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力争事业产业双丰收。
第三,以满足群众精神需求为第一目标。群众的呼声是群众需求的集中体现,也代表着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否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宣传工作的生命。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精神需求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对于群众的需求,只要是正常的、合理的,都应该尽量地去满足,一时满足不了的,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地加以满足。在满足群众精神需求方面,要努力做到三点:一要坚持“三贴近”。群众是精神产品的消费者,也是文化市场的最终评判者。文化工作者、文化单位创造生产的产品要转变成群众的消费品,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但这个转变是不容易的,用马克思的话说,堪称“惊险的一跃”,因此,精神产品的生产要面向群众,符合群众的需求,否则,就不能进入和占领市场。二要讲究辩证法。既要满足多数人的精神需求,又要关注少数人的精神需求;
既要重视高层需求,又要维护普通需求;
既要满足正面的、积极的需求,又要引导负面的、消极的需求。在满足群众精神需求时,要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杜绝片面性。三要注重个性化。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群众的精神需求往往呈现出个性化、差异性、参与性、多样化等特征。宣传思想
工作要尊重和关注个体的差异性,尽可能多层次、多视角地满足不同个体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四,以引导群众精神需求为第一责任。宣传思想工作做的是人的工作,其重要职责就是要以科学的世界观、以革命的人生观、以奉献的价值观引导人。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和信息传播的网络化,使得各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简单,人们进行价值抉择的自主性越来越大,价值抉择的结果也越来越复杂。对干部群众正面的、积极的、合理的精神需求,我们固然要努力满足,但对那些负面的、消极的、不合理的精神需求,也要理直气壮地引导,以正确的价值观去加以矫正,自觉坚持满足需求与引导需求“两手抓”。五、严格区分文化产业的“管与办”,坚持在科学管理中加快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势不可挡的世界潮流。我们没有必要再去纠缠于宣传文化究竟姓“事”还是姓“产”的争论,也无须去论证文化产业要不要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加速发展、如何协调发展、如何可持续发展等深层次的问题,特别是要认真研究和解决文化产业如何发展,发展文化产业事由谁来管、业由谁来办、钱从哪里来等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
1、实现文化产业的调控方式由管办一体向管办分离转变。要按照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打破政府既管文化又办文化的格局,把文化事业和产业区分开来,政府自觉地转换角色,转变职能,重新定位,从竞争性的领域退出来,主要管事业;
同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重塑市场主体,培植一批能在市场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把那些可以进入市场的产业放手交给企业去办,实现管办分离。这对政府是一种解脱,对企业是一种机遇,对文化产业是一种支持。西方在总结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时,认为政府“最大的供给就是不供给”,也就是说政府要放手让权,不要过多地干预企业。我看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当然,政府由直接办文化产业转向间接管文化产业,并不意味着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就无所作为,更不说明政府可以推卸发展文化产业的责任。今后,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的主要职责,一是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强化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手段,促使各类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二是制定法规政策,规范文化企业行为,维护文化市场秩序,保证文化产业的社会主义方向;
三是为文化企业提供必要和及时的服务,不断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特别要保护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
四是通过经济杠杆导向文化产业的布局和结构,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五是通过建立文化产业行业协会,增强行业的自律。只要发挥好了政府和企业“两个积极性”,文化产业必将发展得更健康、更顺利。
2、实现文化产业的经营规模由散兵游勇向做大做强转变。现在我们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着一个全球化的国际环境,全球化的核心是经济全球化,紧随其后的是文化的全球化。不管你自觉不自觉,只要你把自己排斥在全球化和世界之外,那么,世界也会无情地、残酷地把你排斥在外。因此,我们发展文化产业,视野要更加开阔,尽可能地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实现经营规模的做大做强。在当前世界,文化产业领域的控制权、话语权被众多实力雄厚的文化跨国公司所垄断。集团化是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走向,人们把文化产业的世界性竞争性形象地称为“巨人之战”。所谓巨人,实质上就是垄断性集团。为什么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必然导致集团化的趋势?根本原因在于集团经过多次的兼并和重组,综合了资金、技术、人力、经营和品牌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完全可能获取超额垄断利润。适应“入世”和全
球化的新形势,我们的文化企业要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要配置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如果还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还是单枪匹马、孤军作战,还是互相拆台、恶性竞争,还是彼此分割、不成气候,恐怕就很难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了。发展文化产业,市县一级考虑到还刚刚起步,可以从实际出发宜大则大,宜小则小;
而省级文化产业就应有远大的胸怀,应具世界的眼光,埋头苦干,背水一战,来一个“第二次创业”,抢占制高点,尽快做大做强。
3、实现文化产业的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文化产业相对于物质生产而言,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生产,对所需资源也有较高的要求。从长远来看,发展文化产业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对文化产业的需求却是无限的,这就决定了文化产业的扩大再生产不能走盲目扩大规模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之路,而要在生产规模不变,要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内涵扩大再生产,实现集约型经营,关键要抓住两条:首先,要依靠科技,加快科技文化创新,以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来推动全省文化产业水平和质量的提升。要大胆地引进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文化产业技术设备和制作方式,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技术装备和科技含量。要善于运用高科技手段,有效地打击各种形式的盗版和侵权行为,切实保护知识产权。其次要调整结构。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往往能引起文化产业质的变化。要按照合理原则、优先原则、竞争原则适时调整文化产业结构,以结构的调整促进文化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4、实现文化产业的经营主体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国内外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表明,文化产业的经营主体只能是企业而不能是政府。美国的硅谷就是政府只给政策,依赖社会资本兴办起来的,其结果是硅谷越办越红火,享誉全球。文化产业的发展一定要社会化、市场化,要多渠道、多体制、多层次地办文化,形成国有、集体、个体、中外合资等多种所有制兴办文化产业的格局。各级政府在鼓励各类经营主体投资文化产业时,要始终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构建引导有效的投资机制,让投资者消除心理压力,感到投资安全可靠,有利可图。要保护各类投资者的利益,建立起民营、外资企业与国有、集体企业公平竞争的平台,形成规范的市场秩序,这样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吸引社会闲置资金来发展我省文化产业,使我们的文化产业领域呈现万紫千红春满园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