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蓝色浪潮下“两个”美国,且看拜登“百日谈”(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目
录
1
胜选后,拜登面对着什么?
................................................................................................................................................... 1
2
蓝色浪潮下的“两个”美国
................................................................................................................................................... 4
2.1
新冠疫情加剧了美国群体差异
........................................................................................................................................ 4
2.2
拜登上台后可能会缓解这一情况,但需要时间
............................................................................................................ 5
3
拜登政令“百日谈”
............................................................................................................................................................... 6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当地时间
2021
年
1
月
7
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认证,拜登以
306
张选举人票
当选第
46
任美国总统,哈里斯将成为下一任副总统兼参议院议长,当地时间
2021
年
1
月
6日,民主党参议员候选人奥索夫与沃诺克在佐治亚州的胜选,民主党拿下参议院以及众议院的控制权,蓝色浪潮席卷美国。此结果与之前的大选专题国会篇《“分裂”的国会,“统一”可期》如出一辙。在大选专题总选篇《他赢了,美国赢了吗?》我们得出当下的选民结构和政治态势更有利于拜登当选的结论,且拜登的政策将更有利于美国经济的短期复苏。
本篇专题专注拜登上台之后所面临的经济社会形势,以及他在短期内的政策主张, 虽然目前市场上的普遍预期是拜登上台后可能推出的财政刺激方案以及疫苗的广泛接种将有利于
2021
年美国经济的加速复苏,但美国国内政局和社会分裂的情况将成为未来的一大风险。
1 胜选后,拜登面对着什么?
经济方面,美国的复苏喜忧参半,就业市场风险依然严峻。
当地时间
2021
年
1
月
9
日,
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2020
年
12
月美国非农就业人数减少
14
万人,是
2020
年
4
月以来首次出现负值,大大低于前值新增
33.6
万和预期值新增
5.0
万。其中,休闲娱乐
业减少了
49.8
万个工作岗位、政府减少
4.5
万、教育和医疗服务减少
3.1
万就业,但零售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岗位在增加,失业率高居在
6.7% ,劳动参与率持平于
61.5% 。当地时间
1 月
13
日,美联储发布最新经济形势调查报告显示,与
2020
年
12
月相比,更多辖区就业水平出现下滑。疫情对于美国劳动力市场的打击依旧,就业指标显示出美国经济正在走软,持续的餐饮限制可能会导致
1
月份的就业人数进一步下降,但刚推出的财政刺激措施可能在短期效果显现,且
12
月
ISM
制造业
PMI
为
60.7% ,处于高景气区间。根据
IMF
预计, 2020 年美国经济将同比下跌
4.3% , GDP
下降至
20.81
万亿美元,相比
2019
年减少了
6200
亿美元左右。
疫情使得行业复苏不平衡,物价整体上扬需引起重视。
如今美国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新冠疫情累计确诊人数已超
2497
万,死亡病例超过
41.5
万,给美国接下来的经济复苏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美联储的最新经济形势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多数辖区经济实现温和增长,但疫情的不确定性让市场对于经济复苏的乐观情绪有所降温, 12
个地方样本中, 8
个保持了温和增长, 2
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停滞,还有
2
个地区出现了倒退。且行业之间复苏仍不平衡,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封锁措施,部分辖区的零售业下滑,休闲和酒店业需求下降,相比之下制造业、交通运输行业由于高需求使其复苏较稳定。预计要想全面复苏,还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物价方面整体小幅上扬,短期有可能会突破
2% ,美国
CPI
同比增速从
11
月
1.2% 小幅上升至
12
月
1.3% ,美国
12
月核心
CPI
同比增长
1.6% 。建筑和建材,钢铁产品以及运输服务的价格进一步上涨,零售、批发贸易和制造业部门的提价能力也有所提高,同时受低库存和建筑成本上升推动,房价继续攀升。通胀短暂突破
2% ,仍会在美联储所允许的“温和通胀”的范围内,预计美联储短期仍会维持其宽松基调,助力经济复苏。
图 1 :美国失业率仍高于疫情之前的水平 图 2 :新冠疫情打击美国家庭收入 200000
150000
100000
50000
0 20
15
10
5
0
美国:非农就业人数 美国:失业人数:非农私人部门工资劳动者美国:失业率,右轴
数据来源:
Wind 、整理
数据来源:
BEA
彭博、整理
图 3 :美国近期汽车销售数据下滑 图 4 :美国通胀有走高的趋势 4 10
5
0
-5
-10 20
0 3
-20 2
-40 1 -60
-80 0
美国:红皮书商业零售销售:月同比美国:汽车销量:总计:月同比 美国:PCE:当月同比 美国:CPI:当月同比美国:核心CPI:当月同比
数据来源:
Wind 、整理
数据来源:
Wind 、整理
政治方面,蓝色浪潮席卷,多元化团队已见雏形,拜登政策的推行或将更加顺畅。
19世纪初期,分裂政府在美国很少见,但自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已变得越来越普遍,时隔十年后,国会两院和白宫又重新归到民主党麾下,预计将在短期推出更多财政援助计划。因为拜登在奥巴马时期担任副总统,参与过很多政策,比如《平价医保法案》,在组建团队的时候也体现出他的特点。
首先,拜登提名的团队女性占比较高,首次实现了政府要职中男女比例平衡。
如果他提名的所有人选都得到确认,那么他所指定的
24
个内阁一级职位中将有
12
个职位由女性担任,这将打破记录。到目前为止,最多只有
8
名女性同时在这些职位上任职,分别是在克林顿和奥巴马执政期间。更重要的是,在拜登的领导下,副总统、财政部长和国家情报总监这三个备受瞩目的职位将由女性担任。
其次,拜登团队中的“有色”领导更多。
例如哈里斯将成为第一位担任副总统的黑人和南亚裔美国人;劳埃德·奥斯汀将成为美国历史上千人 % % % % 2014-01 2014-04 2014-07 2014-10 2015-01 2015-04 2015-07 2015-10 2016-01 2016-04 2016-07 2016-10 2017-01 2017-04 2017-07 2017-10 2018-01 2018-04 2018-07 2018-10 2019-01 2019-04 2019-07 2019-10 2020-01 2020-04 2020-07 2020-10 2021-01 2015-03 2015-06 2015-09 2015-12 2016-03 2016-06 2016-09 2016-12 2017-03 2017-06 2017-09 2017-12 2018-03 2018-06 2018-09 2018-12 2019-03 2019-06 2019-09 2019-12 2020-03 2020-06 2020-09 2020-12 2016-03 2016-06 2016-09 2016-12 2017-03 2017-06 2017-09 2017-12 2018-03 2018-06 2018-09 2018-12 2019-03 2019-06 2019-09 2019-12 2020-03 2020-06
首位黑人国防部长;泽维尔·贝塞拉和亚历杭德罗·马约卡斯将成为分别领导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和国土安全部的首位拉美裔部长;与此同时,德布·哈兰德将成为首位领导内政部的原住民;经济顾问委员会指定主席塞西莉亚·劳斯、管理和预算办公室指定主任尼拉·坦登和美国贸易代表凯瑟琳·泰也将是首批担任各自职务的有色人种女性。拜登挑选的内阁成员总共包括
6
名黑人、 4
名拉丁裔、 3
名亚裔和
1
名印第安人。
预计短期类似政府预算案、疫情援助计划等可以通过国会简单多数投票来达成,这给了民主党以优势,但像移民问题、气候变化等的议题,还需得到共和党的支持,在当下愈发分裂的政局之下似乎增加了难度。而且,蓝色浪潮席卷并不意味着民主党可以一手遮天,党内也有保守派和自由派之分,目前民主党在众议院和参议院都只有较小优势,预计拜登上台后将会推行较为折中的政策。
图 5 :历年两党执政情况 图 6 :近几届总统内阁情况 数据来源:维基百科、整理
数据来源:
Fivethirtyeight 、整理
外交方面,特朗普上台后,在“美国优先”政策的指引下,启动了疯狂退群模式,迄今为止,美国已经宣布退出了十个国际组织和协议。拜登上台后除应对新冠疫情冲击和复苏国内衰退经济外,如何收拾特朗普政府接连“退群”的残局,重新构筑美国在国际组织及其事务参与中的重要地位尚待时间验证,目前来看,拜登更倾向于与国际社会展开合作。在宣誓就职之前,拜登已向外界透露出了自己将带领美国重新“加群”的意向,包括此前承诺“只要伊朗重新遵守协议”,美国就重回伊核协议,并以此为基础与伊朗协商一项更广泛、更持久的新协议;于
1
月
20
日就职当天签署重回《巴黎协定》的行政命令,与世界各国一起应对全球气候危机等。但事实上,即便不少国际组织都期盼美国回归,认为拜登将带领美国重启国际关系,但正式入群仍需要时间,比如美国
7
月份宣布退出世界卫生组织,想要重新回归,必须要等到退出流程结束,此外,拜登政府将面临会费补缴问题,且重返国际组织也并非意味着美国将回归主导地位,美方的霸权主义必将受到牵制,而作为回归的代价,拜登只能选择妥协并接受。
表 1 :拜登百日政策主张
日期 所退组织或协定 原因 2017 年 1 月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特朗普政府指责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TPP)冲击美国制造业。
2017 年 6 月 巴黎协定 特朗普政府认为遵守《巴黎协定》将会损害美国经济,大量削减就业岗位。
2017 年 10 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因欠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会费(美国已欠会费 5.5
亿美元),认为该组织需要改革,并 存在反对以色列的偏见。
2017 年 12 月 全球移民协议 美方宣称《全球移民协议》和美国政府现行的难民政策以及特朗普的移民原则不符。
2018 年起 世界贸易组织 特朗普政府声称美国受到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不公平对待”,意图退出 WTO。
2018 年 5 月
《关于伊朗核问题的全面协议》 特朗普认为必须采取措施阻止伊朗继续发展其弹道导弹项目和支持恐怖主义,并指示美国
财政部和其他联邦机构重启对伊朗的制裁。
2018 年 6 月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基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对以色列 “存在偏见”以及“无法有效保护人权”等理由。
日期 所退组织或协定 原因
2019 年 2 月
《中导条约》 美方称在过去至少十余年间,俄罗斯多次违反,研发、制造、试射“众多该条约禁止的导
弹”。
2020 年 7 月
世界卫生组织 早在 4
月份,特朗普曾多次威胁要退出世界卫生组织,还将美国国内大流行的新冠肺炎 疫情归咎于世界卫生组织,并于 2020 年 5
月底,特朗普宣布暂停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资金。
2020 年 11 月
《开放天空条约》 美方称俄国采取了违反条约的行为,比如禁止飞机侦察莫斯科和车臣、南奥塞梯和阿布哈
兹地区,并百般阻挠美军对加里宁格勒地区的照相侦察。
数据来源:
BBC 、整理
2 蓝色浪潮下的“两个”美国
1
月
6
日国会大厦暴乱,特朗普也因此成为有史以来首次被弹劾两次的总统,体现出政治极端主义、民众意识分裂之势已愈演愈烈, 11
日拜登在他的家乡特拉华州威尔明顿发表胜利演讲,誓言团结国家,“我保证要成为一个总统,不寻求分裂,而是统一;不看到红色州和蓝色州,只看到美国。”虽然蓝色浪潮席卷美国政坛,国会和白宫“统一”,但美国的“统一”却仍需经历一个阶段,而 当下这种分裂的局势可能成为拜登政令的推行、美国经济复苏乃至世界发展的一大风险。
2.1 新冠疫情加剧了美国群体差异 特朗普政府前期对新冠病毒传播性误判,错失最佳防控时间窗口,中后期反应迟滞,救助措施不到位,截至美东时间
1
月
20
日,全球累计确诊新冠病例超
9650
万例,累计死亡病
例超
205.9
万例,其中,美国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
247.7
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
41万例,且无论从确诊还是新增都未见拐点,据推测按照这个速度,美国新冠肺炎累计死亡病例将于
2
月中旬突破
50
万例。
新冠疫情暴露出美国政治体制存在的缺陷、国家治理体系脆弱性等深层弊病,同时也加剧了美国群体差异。首先,党派之间的分歧更加严重。
虽然特朗普败选,但他和拜登都在其支持者中呼声颇高,特朗普的支持者中
86% 认为他上台后会满足美国民众的需求,这个数值在拜登的支持者中占
89% 。在本次总统大选中,超过
7400
万人
(占选民的
47 %)投票支持特朗普;合法性上,有
65% 的选民认为拜登当选为总统是合法的,其中包括民主党选民中的
93 %和独立党选民中的
63 %,但
31% 的选民则认为拜登胜选不合法,其中共和党选民中的
70 %对结果深表怀疑。这些党派认同的差异源于美国种族、阶级和移民等问题的加深。
图 7 :特朗普的支持选民中有 89% 非常担心拜登当选 图 8 :拜登的支持选民中有 90% 非常担心特朗普当选 数据来源:
PEW Research 、整理
数据来源:
PEW Research 、整理
其次,贫富差距程度加深,这与教育环境、种族等因素相关,新冠疫情也在加深这一趋势。美国中等收入家庭的比例从
1971
年的
61 %下降到
2019
年的
51 %,高收入阶层的成年人比例从
14 %增加到
20 %,低收入阶层中的份额也从
25 %增加到
29 %,而收入最高的
5 %家庭的收入增长最快。虽然失业率从峰值
14.7% 降至目前的
6.7% ,但当前美国收入最低的四分之一人口的失业率居高不下,可能已经超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