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党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研讨材料【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研讨材料5篇
【篇1】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研讨材料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提要
一、课程意义: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一个基本国情。《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根据我国这一国情,在我国各所民族院校及民族自治地方内部分大专院校专门开设的一门政治理论必修课程。也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理论课之一。迄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 。
该课程讲授的理论基础直接来源于19世纪中叶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当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欧洲的民族问题、民族运动和亚洲的民族运动过程中阐述了本学科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进入20世纪后,列宁和斯大林在研究俄国、欧洲的民族问题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过程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对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民族问题以及民族政策作了必要的探索。针对中国多民族构成以及民族问题的实际,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就建立了民族问题研究机构,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道路,在此过程中又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内容。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正式确立了《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学科地位。1950年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试行方案》,伴随着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民族院校的建立,“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也应运而生。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根据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教育部、国家民委曾联合下文,要求在各个民族自治地方内的各大专院校都应该开设这门课程。有的学校逐渐地在本科层次设立了该专业方向。20世纪90年代,我国部分民族院校开始招收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生。目前该学科已经形成从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生的学术梯队。为贯彻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2006年国家民委受教育部委托,组织部分专家编写了该学科全国统一使用的专门教材,并于2006年夏天在北京主办了“首届全国民族理论课教师高级培训班”。几十年来,《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的教学以及实践,已经成为我国宣传和灌输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研究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的重要阵地。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各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民族关系的状况、民族问题的正确解决等问题历来都是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立足于世界范围内民族问题的影响和我国多民族构成的国情,对学生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及责任感,提高学生理解和执行党和国家各项民族政策的能力并且具备必要的理论和政策素养。还可以为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决策参考。该学科在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宣传和教育、对于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对于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知识模块
主题:
绪论
知识点:一、中国民族概况
二、中国民族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中国民族理论的若干特点
四、 课程概况和学习要求
主题:
第一讲 民族概论
知识点:一、 怎样理解“ 民族”共同体?
二、 民族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
三、 中国的民族识别
主题:
第二讲 民族问题概述
知识点:一、 民族问题的内涵
二、 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
三、 民族问题的特性
四、 解决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
主题:第三讲 中国各民族与国家统一
知识点:一、 各民族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祖国
二、 弘扬爱国主义传统与维护祖国的统一、安全、荣誉与利益
三、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
主题:
第四讲 各民族一律平等
知识点:一、 民族平等的含义
二、 国家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
三、 维护法律尊严
主题:
第五讲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知识点:一、 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地位
二、 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三、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四、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持和完善
主题:
第六讲 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政策
知识点:一、 民族工作的主题
二、 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
三、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与发展政策
四、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持与改革政策
五、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人才资源开发政策
绪 论
参考书目:
金炳镐 《民族理论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7年
当今世界大约有2000多个民族,分属于近200个国家,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的国家,都面临着处理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现实需要。事实上,当今世界的主要问题大都与民族问题有直接或者间接地联系,有的民族问题甚至成为全球性的热点问题。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确解决民族问题,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对于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我们党形成了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这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求真务实地向前推进。在民族工作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政策,做出了许多重要好的决策,2003年提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2005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一系列民族理论问题,做了系统的新概括、新阐述、大大推动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深化和发展创新。
该课程立足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国情,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教育,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及责任感,提高学生理解和执行党和国家各项民族政策的能力并且具备必要的理论和政策素养。
∙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是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需要;
是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做好民族工作的需要;
对我们进行民族研究工作,也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
思考题:
∙中国民族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是怎样的?
∙中国民族理论有什么特点?
∙学习中国民族理论有什么意义?
第一讲 民族概论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民族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
2、明确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的特点和“两个共同”
主要参考书目:
1、金炳镐 《民族理论通论》(修订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7年
2、《汉民族形成问题讨论》三联书店出版社 1957年
3、马戎《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
4、张声作《宗教与民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年
5、来仪 “也谈我国的“民族”概念及其学术争论”校院网来仪个人主页
一、民族概念:
民族是“民族理论和政策”课程的研究基本对象。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21世纪之初的世界局势变幻莫测,发展极为迅速。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元化,意识形态的形形色色,使今天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民族作为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一种人们共同体类型,与现实世界存在和发生着各种联系。
(一)定义〈由于分析角度的差异存在着学术上的歧义〉(范文谰与苏联学者的不同观点)
民族概念的四个来源:
1、西方学术界对于民族的认识。
民族一词最早出现于公元四百多年前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一书。此后,尤其是十九世纪以来一些新兴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民族学家先后给民族一词以各种理解,诸如有民族是“由血统、语言、历史等因素联系在一起的广泛的人们共同体”,意大利马奇。瑞士德国的布伦奇里。还有的认为它是“生活在同一规律下并为同一立法机关所代表的人们共同体”,有人指出:“民族首先是一个文化的共同体,而不是政治的实体”,如此等等,众说不一。
英语中与民族相近的词汇主要有这样几个:
nation ;
nationality;
ethnicity ;
ethnic group;
Race
2、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概念。介绍中国历史上的“族”类表述。
有学者考证,我国“民族”一词为外来词〔有蔡元培介绍西方民族学时引进和由梁启超从日语中引进之说〕,它是我国近代进行民主革命要求的产物,也是外国民族主义思想传人的产物。
3、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的民族概念。
4、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概念。
斯大林的民族定义,该定义有三层含义:1、民族是一个人们共同体;
2、具有四个特征(共同的语言、地域、经济生活、表现在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
3、稳定性。是当今世界最普遍的一种人们共同体类型。
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阐述了民族的六要素: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6+1模式)。
详细解释这六要素。并且进行个案分析。
民族概念的几种用法:
1、中华民族:2、具体的56个民族 3、民族=国家:4、 56个民族之内的亚民族集团……
民族与氏族、部落、种族、国家、阶级等其它人们共同体的联系和区别。
关于“少数民族”一词的使用:少数民族一词在我国是专指除了汉族以外的55种民族,它是一个约定成俗的相对概念,是相对于汉族人口的数量众多而言的概念,没有任何民族歧视的含义。少数民族称谓在我国已使用了半个多世纪,最早是1924年孙中山先生主持制定的国民党一大“宣言”中使用。我党最初是在1926年《中共中央关于西北军工作给刘伯承的信》中提出的。建国后领导层也使用“兄弟民族”的称谓。这些称谓约定俗成为人们的习惯用语。
国外对“少数民族”一词的理解与使用情况:
国际社会中对于少数民族这个词的使用是不同的。国际人权文书中,一直未能就“少数民族”的法律含义取得共识。前苏联一直沿用少数民族称谓。罗马尼亚对却境内非罗马尼亚族称为“共居民族”,有时也称少数民族。美国、西欧等国使用的“少数民族”一词。
(二)我国的民族识别
1.民族识别的原因
2.民族识别的依据
3.民族识别的实践
恢复与更改民族成分的政策要求。
个案分析:贵州穿青人
二、民族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
(一)民族的形成:
时间是在由原始社会末期过渡到阶级社会初期的过渡阶段。
形成条件:生产力水平逐渐提高、家庭、私有制的出现、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逐渐解体、地缘关系代替血缘关系。
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
(二)民族的发展:
由于各民族形成的条件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各民族的发展在道路、方式和速度上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在中国,各民族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实 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各民族应该从本地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加速实现现代化。
(三)民族的消亡:
讲解民族消亡的时间、条件和原因。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表现形式在此需要区别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的概念。
民族的消亡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我国对这方面的认识曾经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付出了代价。(个案分析我国五、六十年代曾经出现过的人为刮起的“民族融合风”)。
三、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充分繁荣发展时期
原因、基本理论、进行个案分析。
四、中国各民族的基本情况
1、中国的民族。(正视民族共同体存在的客观性以及民族问题存在的客观性)
2、民族人口(各民族人口悬殊大。相对数与绝对数。重视少数民族的权利和利益问题的现实依据)
3、民族的分布: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插花交错。其中,民族自治地方占全国总面积的64%〈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和120多个自治县〉;
我国陆地边境线2 .1万公里其中少数民族地区占1.8万公里,沿边境线分布着我国9个省、自治区的135个县、 旗、市、市辖区,其中,民族自治地方107个;
有30多个民族跨边境居住。(各民族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民族关系的重要性、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
4、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进行个案分析。
思考题:
1、怎样认识民族六要素?
2、民族与宗教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
3、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是什么?
4、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时期?
第二讲 民族问题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对于民族问题的概念、产生的原因、特点有比较系统的了解,帮助学生对于民族问题能够进行理性思考。
∙帮助学生理解搞好民族关系的重要性。
主要参考书目:
1、吴仕民主编《民族问题概论》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年2、葛公尚著《当代政治与民族问题》中央民主思想出版社 1994年3、郝时远著《中国的民族与民族问题》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6年4,张植荣著《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
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各种民族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50年代,毛泽东主席提 出了“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之论断。40多年以后,江总书记在总结中国数千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又指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
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 ”,还提出了“民族宗教无小事”的名言。
一、什么是民族问题:
1、民族问题的概念:民族问题是一个有特定内涵的科学概念。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992年中央对于民族问题的阐述。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于民族问题概念的重申。包括了民族自身的发展,民族与国家、与阶级、与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具体解释这“一个发展三个关系”的内涵。
2、民族问题的表现形式:
民族成员个体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民族群体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以国家与国家关系的形式反映出民族关系。
间接关系:民族自治地方与非自治地方或其他国家机关的矛盾和问题。
民族问题的内容可以包括:政治对立、经济利益冲突、文化碰撞、军事对抗……
3、民族问题产生的原因。
主要有两类:民族自身的原因和社会原因。前者主要表现在民族差异方面。个案分析。后者重要表现在社会制度和政策、社会环境、各种社会关系、社会意识、民族之间政治、经济利益的矛盾和冲突、国内外分裂势力的影响等方面。比如:在分析制度原因方面:马克思主义奠基人曾经精辟地指出私有制是阶级社会中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民族问题的特性:
1、长期性:民族共同体将长期存在,其消亡是在共产主义实现以在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民族交往日益频繁、利益的多元性等因素带来了民族问题方面的许多新情况;
同时一些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关系进行破坏……后,各种民族问题的解决也需要长期的过程,比如民族意识。
2、复杂性:其复杂性源于民族种类的众多,彼此的差异和与其他社会问题的交织。
3、敏感性:因为它与人们的民族感情和民族意识紧密相连。与群体利益紧密相连,与政治问题紧密相连。
4、国际性:由于民族分布的原因,当一国有某个民族而国外也有这个民族的时候,一国的民族问题往往容易引发国家关注,甚至引起国际干预。比如科索沃问题。
5、重要性。
(组织学生进行主题发言,之后进行课堂讨论)
目前许多民族问题出现了三个基本动向:一是“明显的政治化倾向。二是“国际化倾向。”:三是民族问题有明显的暴力倾向:表现在它与恐怖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恐怖主义正在日益成为民族分裂主义势力用来实现其政治目的的手段。在当前特定的时代背景条件下,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在民族问题上制造事端 推行其“西化 ”和“分化”战略,增加了我国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和敏感性。
三、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的特点:
当前,我国的民族问题的内容主要是:一民族地区的经济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总体水平还低,与发达地区 还存在很大差距。二是因民族差距的存在,在经济权益、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方面,还时常发生影响民族关系的矛盾和纠纷。“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 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发展的问题上。”换言之,主要是缩小各民族发展上的差 距,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问题。其特点主要是四个交织:
(一)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的交织
(二)现实问题和历史问题的交织
(三)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交织
(四)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的交织
四、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民族问题的解决
社会主义的性质、制度为各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保证。
各民族共同繁荣: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发展观。在1957年青岛民族工作会议上由周恩来总理提出并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场。其含义:一是指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事业都得到不断发展,特别是经济建设得到发展;
二是各民族自身都得到发展进步,民族素质得到提高;
三是各民族自身固有的优点和特点得到充分展 现。该原则的目的是要全方位的促进各民族的全面进步。各民族不但要有平等的生存权,还要有平等的发展权。我国在1982年宪法中指出: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当然,强调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并不等于同步繁荣,这也是我们理解该原则的重点。因为在事实上,各民族的发展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在我们要承认差距,也要正视差距,更要缩小差距。因此,在步骤上必然要经历不同的过程。具体表现为:
(一)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
(二)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与民族问题
(三)社会主义本质与民族问题
(四)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与民族问题
(五)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民族问题
(六)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指导思想与民族问题
思考题:
1、在当今世界,民族问题是否具有现实性?为什么?
2、与其他社会问题相比,民族问题有什么特点?
3、处理好民族关系在我国有什么重要性?
第三讲 中国各民族与国家统一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增强学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识
主要参考书目:
1、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89年
2、谷苞《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1989年
3、周锡银《少数民族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贡献》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88年
4、郝时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民族关系》《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
一、 各民族共同创建了统一国家
中国的历史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作过贡献”。在以往几千年的民族历史进程中,我国境内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并以中华文化为纽带,紧紧凝聚在一起,共同奠定了伟大祖国的千秋基业。
中国长期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境内56种民族被统称为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家园坐落在亚洲东部,西起帕米尔高原,东到太平洋西岸诸岛 ,北有广漠,东南是海,西南是山的这片广阔的大陆上。其四周有天然屏障,内部有结构完整的体系,形成一个地理单元。也形成了中华民族生存的空间范围。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中华各民族之间在经济上互补,文化上互相交流,政治上互相依赖,甚至血缘上相通。形成了各种不能割舍的天然联系。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56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若干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具特点的多元统一体。
用史料进行比较分析,以形成一个宏观印象。
小结:长期以来,这世界上多少古老的文明衰落了、中断了;
多少庞大的帝国分裂了、消失了。而世界民族之林里,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虽然历经劫难,屡遭挫折,却千百年来延绵不断,仍然以其丰姿巍然屹立。这是为什么?这种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是其中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这就是我国各民族——构成中华民族的各个分子,对于中国的统一和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一)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域
疆域构成中华各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条件。从很早的古代起,各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祖国这片辽阔、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域。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他不但有悠久的历史,还有发达的经济和灿烂的文化,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创造方面对于人类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保持世界上最发达的大国的地位达九百年之久。而中国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同样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三)各民族共同维护了祖国的统一
中国的历史过程说明:祖国的统一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完成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不但创造和发展了自己各具特色的民族特性,而且通过交流、同化、融合、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尽管各民族有消长,有兴旺,有的民族消失了,有的被同化了,有的则形成了,壮大了。但是,各民族共同凝聚而成的中华民族这个整体却延绵持续,保持了我国可是发展的连续性和推陈出新的创造性,这在世界上实为仅有。由56种民族组成的这个整体,曾经受过无数次的严峻考验,包括外来的打击、内部的分裂,但是由于各民族之间的血肉相联、休戚与共的关系,使统一始终成为中国各民族关系的总趋势,每次分裂之后都能够形成新的统一和更加长久的密切联系,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突出的事实。在世界史上,具有如此内聚力的民族唯我中华民族。
(四)各民族共同创建了新中国
个案分析。
(五)各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共同奋斗
今天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各行各业中都有各民族的成员。为中国的腾飞添砖加瓦。
二、维护国家的统一、安全和利益
(一)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
(二)各族人民都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
(三)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三、我国的民族问题是国内事务
(一)民族问题与国家主权
(二)民族问题的国际关注与国际干预
(三)反对一切外部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
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一)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两个方面:既有矛盾、冲突的方面,又有交流、合作、相互依存的方面。后者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中国长期统一就是直接表现。
(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我国各民族具有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我国国家法律的保护、党和政府政策的引导,社会制度的保证、民众的普遍认同都成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条件。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国非常现实的需要。
当前我国民族关系上的“三个离不开理论”。这是由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国情所决定的。反映了目前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基本特点。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为什么说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
3.如何理解我国的民族问题是我国的内部事务?
4.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第四讲 民族平等
教学目的:
1、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理论的主要内容
2、了解和掌握我国民族平等的政策
主要参考书:
1、《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吴仕民主编《中国民族政策读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 1998年
3、周勇《少数人权利的法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
一、民族政策概述
(一)什么是民族政策?
政策研究被作为思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成为目前世界范围内最为引人注目的领域之一,
民族政策属于社会的公共政策范畴。民族政策,顾名思义,是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实施对少数民族 的 管理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在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内部,民族政策历来是党和政府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特定的统治集团的民族观和他们的利益要求。
(二)世界范围内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民族政策。
(三)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体系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该体系的建立是与党和政府在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上的政策目标联系在一起的。一般说来,可以将其分为政策原则和政策措施两大类别。政策原则体现党和国家关于处理民族问题的大政方针和基本思路。政策措施则 是党和国家关于处理民族问题的一些具体的规定,具有较强的可操着性。该体系还可以从宏观、微观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
二、民族平等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一)民族平等的理论渊源
民族平等来源于提一般的平等原则。平等作为一种法律的、政治的和社会关系的概念,作为一种政治口号,是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提出来的。但是作为一种思想观念的出现最早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
奴隶制的等级划分;
平等最初是针对公民的特权而言的,“人是理性的动物”,作为人都应该拥有相同的权利是平等思想的基本出发点。)从人类平等思想的连续性看,它经历了一个将奴隶排除于人之外到承认同一社会等级内部的平等再到由理性所决定的人都应该是平等的这样一个认识上的深化过程;
从平等思想的传播看,它由最初个别思想家的一种思想观念逐渐成为公众舆论,再成为一项司法原则。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成为了资产阶级实现自己的社会变革目的的政治口号,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平等的主张。
∙资产阶级提出民族平等的理由:
∙动员和组织民族运动是其必然的手段、
∙民族平等成为实施动员的政治口号
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的民族平等思想,主张在消灭私有制条件下实现民族的真正平等,并且使民族平等成为一种真实的民族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是各民族不分大小,、强弱、先进或者后进都一律平等。因为各民族都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各民族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有自己应有的位置。
二是民族之间没有优劣、贵贱之分,只有发展上的先进和后进之别,而这些发展上的差距不是天生的。对于发展落后的民族,只要给他们创造发展的条件和提供发展的机遇,他们就一定会获得进步。主张各民族都应该拥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坚决反对任何民族拥有任何特权。
三是主张民族平等应该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不是仅仅在法律上、政治上。
四是主张消灭阶级、消灭私有制。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观与资产阶级民族平等观的根本区别。五是主张胜利了的无产阶级甚至不惜以对待自己的不平等来抵偿现实生活中实际形成的不平等。从而实现真正的平等。
无产阶级要实现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团结各民族人民。而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基本前提,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结果,二者相辅相成。列宁说过:“没有什么比对待民族不公平、不平等更能够阻挠无产阶级团结的发展和巩固了”。斯大林认为“事实上的不平等仍然是一切不满和摩擦的根源”。因此,实现民族平等成为无产阶级极其马克思主义政党民族观中的主要原则。
(三)民族平等的基本含义
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异同,都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三、国家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党的一贯政策。个案分析
四、维护法律的尊严
(一)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及其基本含义
民族平等是以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为前提的。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基本涵义是:第一,在我国,法律对于全体公民都是统一适用的,所有公民依法享有同等的权利并且承担同等的义务。第二,任何权利受到侵犯的公民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不能够歧视任何公民;
第三,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要保证诉讼当事人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不能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在刑事诉讼中要保证诉讼参加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第四,对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必须同样地追究法律责任,依法给予相应的法律制裁。不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成员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都必须同样地尊重法律的规定,都必须懂法、守法。没有拥有特殊权利的公民,也没有拥有特殊权利的民族,
(二)权利和义务的对立统一关系
权利和义务关系上相辅相成的关系,奠定了民族平等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基础。没有只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的民族共同体,也没有只有义务而没有权利的民族共同体。在社会生活中,民族的平等往往要通过民族成员个体的权利和义务表现出来,并且成为调整特定社会关系的法宝。比如: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是指:维护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任何人都不能够以任何方式分裂国家、接受外国势力支配、割让领土、服从外国势力或者要求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
必须坚决反对外来侵略或者危害国家政权统一的行为。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是指:每一个公民都有责任维护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任何人都不能够以任何形式制造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该法律规定是我国实现既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因此,对各民族公民而言,自觉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坚决反对任何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就是责无旁贷的义务。在这个问题上权利与义务实现了完美的统一。
(三)各民族都有维护法律尊严的义务
个案分析。
1、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是维护法律尊严的具体表现,也是任何一个民族公民的义务
2、培育公民良好的法律意识
3、善于用法律手段解决民族关系上出现的问题
思考题:
1、民族平等与一般的平等原则有什么样的联系和区别?
2、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如何保障各个民族的平等权利和合法权益?
3、贯彻和执行党的民族平等政策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第五讲 民族区域自治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为什么我国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主要参考书目:
1、王铁志 沙伯力主编《国际视野中的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出版社 2002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单行本)民族出版社2001年
3、吴仕民主编《中国民族政策读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8年
民族区域自治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民族关系的制度保证,是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政权学说的一部分,涉及国家的结构形式、政权性质等问题。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个不断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保障,必须全面贯彻执行。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定位
1.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解释并且分析以上两个对于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定位的原因和内容。
必须明确几个相关的概念:
政治制度、国家形式、国家结构形式、联邦制度、单一制国家
二、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一)定义: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解析该定义的内容。
(二)原则:
(三)特点:
(四)类型:
三、为什么我国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一)理论依据:
(二)现实依据:
(三)该政策的优越性;
(四)该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五)目前自治地方的数量 、分布、人口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持与完善
必要性、执行内容、法制保障、监督机制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地位?
2.如何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依据和特点?
3.如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六讲 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政策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系统了解我国为什么要制定相关政策;
2、掌握这些方面的政策的具体规定和要求。
主要参考书:
1、吴仕民主编《民族政策读本》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6年
2、郑长德等著《西部民族地区大开发与经济发展》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1年
3、来仪《西部民族地区大开发与共同富裕》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1年
一、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时代主旋律。“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落后就要挨打”。中国的发展始终包含着所有民族共同的繁荣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以胡锦涛为首的中央提出了两个“共同”的理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是目前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共同繁荣发展,就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只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才能具有强大动力。只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团结奋斗才能具有坚实基础。”“共同团结奋斗,就是要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来。
∙相关的方针和政策
1、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个案分析)
2、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
3、大力扶持边境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
4、发达地区”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5、坚持自力更生,努力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二、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政策
(一)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与发展政策
1.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概况
2、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功能
3、民族语言文字平等政策
法理依据:
政策内容:“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二)各民族都有保持和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1、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是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
2、风俗习惯的社会功能。
3、我国对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规定:
法理依据:通过法理分析知道: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实质上是坚持民族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对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侵犯也就意味着对于民族的平等权利、对于少数民族成员个体的民主权利的践踏。因此法律把侵犯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视为犯罪。《刑法》将其纳入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范围而给予惩罚。
政策内容:“各民族都有保持和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风俗习惯的三种分类。凡是有利于民族团结和人民团结的、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的、有利于民众生活和身心健康的风俗习惯就属于好的或者是比较好的。应该提倡、发扬。反之就是不好的。应该改革。至于在一定时期内无法区分好与不好的,则顺其自然。
4、改革风俗习惯的原则规定。
(三)少数民族卫生事业的发展
(四)少数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五)
其他文化发展政策
三、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开发人才资源
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要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是一项战略任务,要大力培养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一)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意义
1.少数民族干部在民族地区革命和建设中有着特殊作用
2.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3.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坚持民族平等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问题
4.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实现和巩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
(二)造就德才兼备的民族干部队伍
1、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
2、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基本要求
(三)人才资源开发
1、人才资源开发的意义:当今世界,人才和人的能力建设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人类有着无限的智慧和创造力,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不竭的动力源。开发人才资源,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已成为关系到当今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的重大问题。
2、培养造就“三支队伍”
少数民族地区的党政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少数民族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建设。
企业干部队伍建设。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两个共同”的内涵和意义?
2.如何理解加快发展与解决民族问题的关系?
3.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有何重大意义?
4.我国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政策是什么?
【篇2】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研讨材料
内容摘要:当时间的指针指向世界经济低迷的时刻,指向中国经济转型的今天,“和谐”与“发展”成为了这个时代最核心的标志。如何“和谐”与“发展”,是每一个当代大学生必须面对也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其中,民族和谐,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
关键词:民族 和谐 发展
当时间的指针指向世界经济低迷的时刻,指向中国经济转型的今天,“和谐”与“发展”成为了这个时代最核心的标志。如何“和谐”与“发展”,是每一个当代大学生必须面对也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其中,民族和谐,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孕育出多民族共同发展的繁荣景象。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族人民在和平、民主、团结、互助的友好氛围中越发的壮大,而今更是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在新世纪正创造着又一个贞观盛世。
我国有56个民族,在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总人口 91.02%,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其他55个民族在总人口中居于相对少数地位,故 称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300多万人;
珞巴族人口最少,仅2000余人。
这么多的民族,各民族语言也是丰富多样。我国共有24种民族文字,80余种民族语言。汉族的文字是全国通用的文字;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语普通话,是我国推广的官方语言。汉语也是国际上的通用语言。少数民族中,回族、满族使用汉语,其他53个民族使用一种或数种民族语言;
其中23 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 。少数民族中很多人兼通汉语。
我国民族的丰富,也促使了宗教信仰的丰富。我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主要宗教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信仰者上亿人。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塔尔、乌孜别克、塔吉克、东乡、撒拉、保安等10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
藏、蒙古、珞巴、门巴、土、裕固等民族信仰藏传佛教;
傣、布朗、德昂等民族信仰小乘佛教;
苗、瑶、彝等民族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 ;
汉族中有些人分别信仰佛教 、道教 、天主教和基督教。此外,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民族多信仰萨满教,还有个别民族信仰东巴教和本教。宗教是很早就有的,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被人们推崇,起到稳定社会的效果。宗教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实行宗教信仰自由也是无法革除宗教之举,也有助于团结信教群众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再有就是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都信教,维护我国民族关系,团结各民族,维护国家安定。
我国虽然民族种类丰富,有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信仰,但追求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的心愿是永恒不变的。全国统一大业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
祖国辽阔疆域和多种经济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
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一直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氛围中和谐发展,共同创造着我国繁荣富强的局面。
因为我国是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民族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特殊性、国际性和重要性;
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民族问题处理不好,将打乱国家的经济、政治秩序,造成国家动荡不安;
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的进与退,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在矛盾、冲突、动荡和不安中进步;
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福与祸,民族问题处理得好,民族团结和睦,就会天下大定、国家大治、社会快速进步,人民安局乐业。认识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维护祖国的统一,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方针,对贯彻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执行改革、开放、搞活的基本国策,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都起着深远的影响。
我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把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列为我国五大关系之一。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国家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在我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国各民族大团结日益巩固。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三个离不开”思想和民族团结观念逐渐扎根千家万户。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日益壮大,结构不断改善,素质不断提高,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被选拔进县级以上各级领导班子,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几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为了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和谐发展,我国施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目前共有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括号内为设立时间及行政中心)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1日,呼和浩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10月1日,乌鲁木齐)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15日,南宁) 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25日,银川)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拉萨)。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为了保证全国各族人民和谐发展,我国坚持以下原则:(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2)各民族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原则。(3)民族区域自治原则。(4)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政策。(5)少数民族人口政策。(6)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政策。(7)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8)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9)保护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政策。(10)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只有民族团结,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只有社会和谐,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三心合一心,黄土变成金”。团结是力量,团结是财富,团结是生产力,团结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础。
只有各兄弟民族手挽手、心连心,团结一致,才能众志成城,在风云突变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举维护国家统一、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珍爱民族团结,保护民族团结,自觉捍卫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捍卫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没有民族的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
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
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就没有各民族的兴旺昌盛。民族和谐,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资料:《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主编:丁龙召,李晶)
《民族学研究》(主编:何星亮,欧光明)
全国各民族人口及分布简表
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简表
【篇3】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研讨材料
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期末考试复习题
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
民族同化民族在自身发展和交往过程中,失去自己民族的特性,接受别的民族特征,变成别的民族的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民族融合的含义:指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最终导致民族特征、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别的完全消失。
民族消亡的含义是指世界各民族经过民族融和,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存在自行消失的现象。
民族平等:是指不同民族在相互联系与交往中,处于同等地位,具有同样的权利;
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的地位、待遇和权力、利益的平等。
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的联合。
民族互助:是指各民族在平等团结的基础上,为了共同的利益和奋斗目标,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关系。
民族和谐:是指各民族间存在着特点的差异和文化的多样性基础上,其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和实现,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协调发展,特点和文化受到尊重,相处和睦,关系融洽。
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在当今世界,民族问题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
民族平等的概念 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民族平等是权利、义务的统一。
民族区域自治 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马克思主义民族概念 1913年,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中:“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中国民族理论的基本特点:实践性;
继承性;
创新性;
科学性。
中国共产党六个基本特征理论的特点:内容丰富、表达通俗、归纳科学。
学习中国民族理论的意义:首先,学习中国民族理论,是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需要。其次,学习中国民族理论,是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做好民族工作的需要。第三,学习中国民族理论,对我们进行民族研究工作,也有其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民族概念表述的历史发展
(一)西方的民族概念 最早——古希腊;
意大利学者马奇的观点
布伦奇里的8特征:共同的地域、血统、肢体形状、语言、文化、宗教、风俗、生计
(二)中国的民族概念 古代:“族类”;
最早:南朝顾欢《夏夷论》;
中国现代意义的“民族”一词的来源:西方——日本——中国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六个基本特征
(一)构成民族的6个基本特征:1.共同历史渊源(A地域渊源(共同地域)、B族体渊源(共同族源));
2.共同生产方式;
3.共同语言;
4.共同文化;
5.共同风俗习惯;
6.共同心理认同(A成员对民族整体、B民族成员之间)。
民族与宗教的区别 1.是不同的社会现象:
民族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属社会历史范畴;
宗教是观念形态,属思想意识范畴。
2.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不同
民族与宗教的联系 有的民族全民族信仰宗教;
宗教在一些民族的形成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宗教对一些民族的特征有重要影响。
民族基本历史类型 1.三大属性:A 自然属性;
B 社会属性;
C 生物属性
2.分类的依据:A 民族属性(3个)、B 民族特征(6个)
3、具体分类:从自然属性分:古代民族;
近代民族;
现代民族
从社会属性分:奴隶制民族;
封建主义民族;
资本主义民族;
社会主义民族
民族识别的必要性
第一,民族识别是党和国家民族平等团结政策,使各少数民族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平等一员的需要。
第二,民族识别是确定我国民族数量和称谓的需要。
第三,民族识别是顺利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
第四,民族识别是增强民族内部的凝聚力,推动中华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
民族识别的依据 1.民族特征;2.民族源流;3.民族意愿;4.就近认同
实践的三个阶段 (一)三阶段:1.第一阶段(1950—1954年)2.第二阶段(1954—1965年)3.第三阶段(1978—1987年)
民族发展规律: 产生——发展——消亡形成时间:在原始社会末期(野蛮时代高级阶段)进入阶级社会时
民族发展规律形成的内在条件:社会生产力发展;
私有制出现;
产品交换发展 外在条件:战争;
军事冲突
民族发展规律形成的 一般规律(原生形态民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从血缘到地缘)
特殊规律(次生形态民族):同源异流;
异源同流
民族发展的基本动因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性因素 (2)阶级斗争——非常重要的因素
(3)民族精神——重要动因 纵向:奴——封——资——社(质变) 横向:在特定历史阶段上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民族特征方面的发展。(量变)
民族发展基本内容1民族经济发展2民族政治发展 3民族文化发展(交流与交融)4民族人口发展(通婚)
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 内因:民族属性——自然、社会、生物;
民族结构——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家庭、人口;
民族素质——科文、思政、心意、身体。
外因:民族关系、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基本模式:常态、异态、跳跃
基本趋势: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民族发展中,一方面是民族趋同的趋势,另一方面是民族性增强的趋势。在社会主义的民族发展中,出现了各民族充分发展繁荣的趋向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性日益增多的趋向。
民族同化民族在自身发展和交往过程中,失去自己民族的特性,接受别的民族特征,变成别的民族的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民族同化 类型:强迫同化:是凭借暴力和民族特权进行的。
自然同化:是指各民族在长期密切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特点:1.民族同化是一个过程。
2.民族同化中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并存。
3.民族自然同化是一种向较高经济和文明程度接近的形式。
4.民族同化首先涉及显露于外的民族特征,因此民族特征的消失标志着民族同化的完成。
5.民族同化是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局部现象。
民族分化与组合 民族分化(同源异流)、民族组合(异源同流)
民族融合的特点:1.民族融合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民族融合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3.民族融合将是一个自然渐进的过程 4.民族融合是民族发展过程与民族接近过程的辨证统一的结果 5.民族融合是一个特定的概念。
民族消亡的条件和一般规律: 阶级消亡——国家消亡——民族消亡
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和的区别:1.发生的时间不同; 2.发生的范围不同
3.发生的结果不同 4.实现的途径不同
民族关系及其表现形式
民族关系是以民族因素为内涵的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上的联系交往状态。表现形式为:
1.民族群体间关系(基本表现形式)
2.民族成员之间产生和表现的关系
3.曲折隐蔽方式出现的关系。如民族与国家政策,区域自治与中央政府
民族关系与一般社会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私有制社会中的民族关系;
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在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度的确立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民族关系。它的基础是人民民主专政和生产资料公有制,性质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
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 一,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 二,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表现
1.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增强;
2.各族人民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增强;
3.各民族间的相互信任增多;
4.各民族互助、合作和学习交流增多;
5.各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识增强。
经济交流,文化交往,人口流动,使各民族全面加强了交往与了解。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和借鉴 ,人口双向流动加快,杂居现象更加普遍,异族间通婚大量增加。各具民族特色的饮食习俗、风味小吃被其他民族所熟悉、认可、接受和享用。双语、多语和互相学习语言的现象增多。经济形成了互补、互惠、互利的“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
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表现,有历史沉淀的结果,有社会主义制度带来的各民族社会主义的一致性,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各民族社会生活方面逐渐增多的共同性,还有各民族利益追求和发展目标上的统一性。
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原因
1.我国长期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存在和发展以及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是各民族共同性因素增多的历史基础;
2.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是各民族共同因素形成和增强的社会原因;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运行,使各民族在各个领域的交往日益频繁,为共同因素的增长提供了机会和动力;
4.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在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牢固精神纽带。
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意义
有利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民族共同因素增多是增进民族团结的有利条件,也是良好的民族关系的反映。有利于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有利于在国际上展示我国民族关系的良好状态。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是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但是,必须看到,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积累过程。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还只是为未来民族的融合、消亡进行量的积累。
民族特点、民族差异长期存在的表现
1.经济生活方式不同;
2.语言不尽相同,文字不同;
3.风俗习惯不同;
4.宗教文化特色不同;
5.心理素质不同。
民族特点、民族差异长期存在的原因
1.是由民族实体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决定的;
2.是由民族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3.与社会现实条件及民族政策有关。
民族发展差距存在的表现
1.民族地区发展差距有不断扩大;
2.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3.民族地区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落后;
4.民族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5.民族地区地方财政困难。
民族发展差距存在的原因 1.历史原因;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3.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
民族问题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
民族自身的发展状况决定着民族之间交往的程度,同时,各民族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等的特点和差别,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在民族交往过程中引起矛盾,所以说,民族自身发展程度对民族间的相互关系有直接的重要的影响。
民族问题包括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
民族关系是民族之间互动的表现形式,是各民族在同一社会形态下各方面的联系。民族关系的出现,必然形成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各自都会动用各自拥有的力量,但由于相互间的作用力大小不同,作用的方法与方式也不相同,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的范围内,民族压迫的内容比阶级压迫的内容广泛和复杂。
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一般都具有全民族的性质。民族问题比阶级问题存在的时间更长。
民族与国家的关系 都是从原始社会的部落发展而来的。民族与国家,不仅相伴而生,而且相依而存。国家对民族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功能。国家以一定的民族作为基础。
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 民族问题的发生是以民族间的间的差别。这种差别,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民族之间的矛盾。
民族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
国家政权和社会制度的阶级性质及与之相联系的民族政策,是民族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之一。民族问题产生的两个根源——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还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相互交织。在民族间交往联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在民族存在的社会里,这两个因素都起作用,是发展繁荣民族的经济、文化事业来逐步实现民族间事实上平等的问题。私有制社会的民族不平等是不同民族敌对阶级之间对抗性的、激烈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非对抗性的、较缓和的矛盾。当然,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民族问题,远比扼要的理论概括复杂得多。
我国的民族和民族问题基本国情
民族问题对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是关系到国家命运和前途的大问题。
1.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
民族团结是人民团结的重要标志。民族问题的存在程度和解决状况,直接影响着民族团结和人民团结的程度和状况。
2.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
社会稳定是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的重要保证。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内容和实质
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
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
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的自由。各种宗教在我国的政治地位是平等的,没有也不允许有居统治地位的宗教。
3.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交织。
4.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的交织。
解决这一时期的民族问题的特点是同步性、艰巨性、多样性。
名族平等的含义是什么?民族平等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之一它首先指各民族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的平等。其实质是指在消灭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基础上消灭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
在发展经济和文化的基础上,逐步消除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律平等。坚决反对任何民族享受任何特权。从一个国家来说,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从世界范围来说,世界所有民族一律平等。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民族无论先进与落后一律平等;
聚居和散居民族一律平等。
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的一切权利上完全平等,并无条件地保护一切少数民族的权利。不仅在政治上完全平等,而且在经济上完全平等,还要在文化上完全平等
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民族平等是权利、义务的统一。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作为权利主体的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异同,都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同等地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汉族和少数民族一律平等,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也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民族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二是作为法律客体的各民族的权利和义务都受到同等对待和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绝不允许任何民族中的违法行为逍遥法外;
任何人不得强制任何民族的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各个民族的公民不得受到法律之外的处罚。三是在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方面对少数民族的权利实行特殊保护,这也是我国民族平等的合理内涵。
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民族团结是我国56个民族的和睦、友好和协调、联合,是各民族劳动人民的团结,是汉族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核心,是以各民族内部团结为前提和基础。
民族区域自治主要内容:
1.建立民族自治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首要问题。
2.设立自治机关: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两个基本问题之一,也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
3.行使自治权: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两个基本问题之一,也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
民族区域自治实质 是要在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内,使有着一定的聚居区的少数民族,有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性事务的权利,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保证各少数民族按照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发展经济文化事业,促进民族发展和繁荣,巩固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国家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帮助、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并动员和组织汉族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有十三条规定了上级国家机关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的义务。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
我也是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在职学生,我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后经济和文化素质低下的现象已经习以为常了,相信还有好多同学没有目睹过这些地区的落后面貌。这里的牧民几乎不让孩子上学,也没有固定的住所,他们随着牛羊的走动而四处游牧,根本谈不上有多高的文化素质和卫生条件,他们的生活条件还很有限,吃的是肉干、糌粑,喝的是青稞酒、酥油茶,好长时间都不会洗脸或者换衣服。
民族问题的特性 共同特性:普遍性;
长期性;
复杂性;
国际性;
重要性;
敏感性。另外,民族问题上的连锁反应性也是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上的不平衡和明显差距,是当前民族矛盾和摩擦的主要原因,而大多数民族矛盾主要集中在经济关系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文化发展关系上,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则在于合理调节民族间经济的发展、利益的分配、文化发展的需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有四个鲜明特点:
1.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的交织。
2.现实问题和历史问题的交织。
3.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交织。
4.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的交织。
解决这一时期的民族问题的特点是同步性、艰巨性、多样性。
社会主义社会民族问题的发展规律有:
1.社会主义社会民族问题的长期性。
2.社会主义社会民族问题发展上的两个历史趋势:第一个趋势是民族的繁荣发展,也就是说进入了各民族充分发展的时期,各民族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下得到健康的发展。第二个趋势是各民族间联系的不断加强和各民族在各个方面的日益接近。
民族平等的含义
民族平等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之一它首先指各民族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的平等。其实质是指在消灭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基础上消灭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
在发展经济和文化的基础上,逐步消除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反对任何民族的任何特权,无条件地保护弱小民族的权利,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民族平等还要求在社会生活一切领域即经济、文化包括语言方面的平等,要求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承认各民族间的文化差搜索异。
江泽民提出的著名论断,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民族问题概念,即: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
另外,民族问题是在民族的活动、交往联系中发生的,表现在民族诸特征及具体形式上的民族间复杂的社会矛盾问题。这就是一般所说的民族问题,可以说是狭义的民族问题概念。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
民族理论:①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理论基础。②研究揭示民族及民族问题这一历史现象的发展规律。③阐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立场、途径和方法。
民族政策: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关系特点相结合而逐步形成的一系列处理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指导原则和行动准则。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③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我国民族的特点是怎样的 ?我国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分布特点。对于我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的制定有深远的影响
当代中国民族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当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结合的国家,它由56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是主体民族,人口众多,而55个少数民族的人口较少。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主要集中在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和松辽平原等地区,但在其他地区也由分布;
少数民族分布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4%。
当代中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从总体上看,现在我国的民族分布,呈现出大分散、小聚居、相互杂居、流动频繁的特点,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犬牙交错,难以分割。
为什么说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第一,祖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第二,祖国的和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第三,祖国灿烂的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第四,各族人民奋勇抵御殖民主义侵略.共同保卫了祖国的边疆。第五,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
一、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华夏和四裔五方格局奠定多民族基础 (二)秦统一六国造就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二、各民族共同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从秦汉至隋唐,各民族共同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宋元明清,各民族进一步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三、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新中国
近代以来,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全国各族人民奋起反抗,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自觉,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倒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了社会主义的人民共和国。
【篇4】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研讨材料
一、多项选择题
1.决定了加速发展(包括帮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必要性的因素主要是( ABCE )
A.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 B.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地位 C.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 D.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丰富 E.民族问题的重要性
2.发展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有( ABC )
A.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B.转变和调整经济增长方式、道路 C.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 D.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经济 E.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3.民族教育( ABCD )。
A.是提高民族素质的有效途径 B.是民族经济起飞的前提条件 C.是少数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D.有利于协调和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E.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
4.我国民族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BCDE )。
A.民族教育与宗教的联系紧密 B.民族教育的基础差,发展不平衡 C.民族教育受民族因素影响制约很大 D.民族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文化、物质条件不足 E.民族教育体制有待改善
5.少数民族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 BCDE )。
A.形成了不同民族的经济结构 B.形成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类型与结构 C.构成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 D.构成了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 E.构成了不同民族的思维模式
6.民族语言文字的主要特点是( ABCE )。
A.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性 B.民族语言文字的稳定性 C.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性 D.民族语言文字的多样性 E.民族语言文字的交融性
7.马克思主义对民族语言文字采取的原则态度是( BDE )。
A.独立 B.平等 C.尊重 D.使用 E.发展
8.党和国家在贯彻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BCDE )。
A.组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调查队,进行民族识别 B.组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调查队,编写出各少数民族语言简志C.帮助一些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了文字 D.实行母语教学和双语教学E.注重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和有关人才的培养
9.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已形成民族语文的协作机构,著名的有(ABCE)
A.朝文三协 B.彝文四协 C.藏文五协 D.回文六协 E.蒙文八协
10.就人为宗教(神学宗教)而言,宗教所具有的基本要素大体包括( ABDE )。
A.宗教的观念或思想 B.宗教的感情或体验 C.宗教的传承和发展 D.宗教的行为和活动 E.宗教的组织和制度
11.我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宗教问题,所具有的基本特点有( ABCDE )。
A.群众性 B.民族性 C.国际性 D.长期性 E.复杂性
12.我国少数民族信仰的世界性的宗教主要有( ABCDE )。
A.东正教 B.佛教 C.天主教 D.伊斯兰教 E.基督教
13.所谓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从根本上说,就是任何宗教都要遵循以下行为准则:( ACDE )。
A.维护法律尊严 B.维护社会稳定 C.维护人民利益 D.维护民族团结 E.维护国家统 一
14. 民族风俗习惯的社会功能与作用包括:( ABCE )
A. 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B. 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阻碍滞后作用 C. 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中性作用 D.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融合作用 E. 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混合作用
15. 在鉴别民族风俗习惯时应遵循的原则是其:( ABCDE )。
A.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 B.是否有利于人民团结 C.是否有利于国家统一 D.是否有利于民族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E.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16. 各民族风俗习惯共同的基本特性包括:( ABCDE )。
A. 民族性 B. 群众性 C. 传承性 D. 变异性 E. 敏感性
17. 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原因包括如下方面:( BCDE )
A. 遗传原因 B. 自然原因 C. 经济原因 D. 历史文化原因 E. 宗教原因
18.当前,迫节需要调整少数民族干部的结构比例,其中主要包括( ABCDE )。
A.数量结构 B.文化知识结构 C.专业结构 D.分布结构 E.年龄结构
19.随着民族地区社会改革的基本完成,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又提出了除培养少数民族的政治干部以外,还必须在少数民族中加速培养( AB )的方针、原则。
A.科学技术干部 B.理论干部 C.军事干部 D.管理干部 E.文化干部
一、填充题
1.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要坚持统筹( 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坚持因地制宜。
2.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要坚持国家帮助和( 少数民族自力更生 )相结合的方针。
3.在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时候,必须坚( 国家利益 )和( 当地民族的实际利益 )相结合的原则。
4.要突出抓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坚持( 开发式 )式扶贫。
5.民族地区应转变过去那种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方式,应采用( 集型 )的、( 素质和效益较高 )的经济增长方式。
6.民族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 标志 )和反映,同时又是民族经济文化将来发展的可能性的预示,也是实际发展的( 前提 )。
7.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指我国( 民族教育专门法 )和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决定、命令等,就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性质、地位、任务、方针、学制、(办学形式)、内容、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诸方面的规定及其制度。
8.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为民族教育发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的法律规定,使民族教育发展得到相应的物质保证。
9.少数民族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方面,包括语言、(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等。
10.民族文化既是民族发展的内容之一,又是民族发展的( 条件 )之一,而且文化发展常常是政治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先导)。
11.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作为民族的主要特点所体现(
语言意识 )和(语言感情),即通过语言来表现民族特征、民族心理和民族感情。
12.民族语言文字的稳定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保持其(基本成分)和(表现形式)的长期稳定。
13.民族语言文字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种规律可分为民族语言文字(形成)规律、(发展变化)规律和(社会主义时期发展繁荣的)规律。
14.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受到了民族本身(发展水平)和(分布状况)以及民族关系状况的影响。
15.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最终结果是(语言的融合)和(文字的统一)。
16.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承认和坚持 )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一贯政策。
17 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在( 物质生活 )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传的风尚、习俗,是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
18. 民族风俗习惯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它又反过来给经济基础以影响;
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常常落后于(
生活条件 )的改变;
它集中反映了组成一个民族
的人们的( 价值观念 )和行为方式。
19. 民族风俗习惯与各民族的社会生活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以巨大的、有形( 无形 )的力量对各民族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20. 民族风俗习惯中的陈规陋习,是民族风俗习惯中的糟粕,它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消极和( 阻碍 )作用,正是移风易俗的必要所在。
21. 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与民族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自
然条件和( 气候 )条件有密切的联系。
民族风俗习惯的( 人为改革 )与自然变异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把自然变异形式绝对化,而必须从这一特征的积极意义出发,科学地加以应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进行改革。
22.佛教、( 伊斯兰教 )和( 基督教 )是世界性的三大宗教,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有重大影响。
23.我国少数民族大都信仰宗教,特别是( 藏传佛教 )、( 南传佛教 )和(伊斯兰教)等宗教在许多少数民族中有广泛和更为深入的信仰。
24.宗教作为一种远离其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有着较强的( 适应性 ),这是决定宗教长期性的内在因素;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宗教有着赖以存在的( 社会根源 )和( 认识根源 ),这是决定宗教长期性的外在条件。
25.宗教的复杂性突出表现在( 信仰 )问题与( 政治 )问题常常联系在一起,而且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常常错综复杂地同时专业好文档 并存。
26.所谓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指宗教的( 唯心主义 )思想体系与( 唯物主义 )思想体系相适应,而是指宗教要适应(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 )
二、单项选择题
1世纪新阶段我国的民族工作主题是( D )
A.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B.平等、团结、互助 C.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D.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 )
A.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B.帮助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 C.带动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D.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3.国家和有关部门在民族地区开发资源,兴办工厂企业,
建设各种项目和基地,都要树立的指导思想是( C )。
A.有利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 B.帮助和扶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C.带动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D.发展民族特色经济和优势经济
4.1979年以来,国家已组织北京支援内蒙古、河北支援贵州、江苏支援广西和新疆,山东支援青海,天津支援甘肃,上海支援云南和宁夏,全国支援西藏。后又确定在坚持全国支援西藏的同时,四川、浙江、上海、天津四省市重点支援西藏。这一行动叫做( D )
A.西部开发 B.手拉手行动 C.阳光工程 D.对口支援
1.我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文化主要是指( B)。
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 C.制度文化 D.民俗文化
2.由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落后,培养不出大量急需人才,因而造成民族地区缺乏大量的( A ),造成教育落后,导致出现经济发展迟缓的状态。
A.科技人员和教员 B.科技人员 C.教员 D.研发人员
3.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民族教育发展的( D )个。
A.基本前提 B.必然要求 C.必然结果 D.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
4.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最终都体现在( A )上。
A.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 B.民族语言的发展 C.民族文学艺术的发展 D.民族文化结构的改善
1.我国只有12个少数民族有沿用至今的传统文字,一共( D )种。
A.12 B.13 C.14 D.15
2.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目前通用汉语的民族是(A )。
A.满、回 B.回、壮 C.满、壮 D.满、蒙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曾先后帮助( A )个没有文字或文字不完备的少数民族创制了拉丁字母的形式的拼音文字。
A.11 B.12 C.13 D.14
1. 民族风俗习惯在传承的过程中,由于受各民族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种种因素的影响而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着某种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一种历史的变异,是( B )
A. 一种突变 B. 在相对稳定中发生的渐变 C . 民族的进化 D. 民族的发展
2. 变异是民族风俗习惯自身发展之必然,( D )是民族风俗习惯矛盾统一的运动特征,在传承基础上的变异和变异过程中的传承,构成了民族风俗习惯发展的总规律。
A. 传承性 B. 演变和发展 C. 变异性 D. 传承性和变异性
3. 从我国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民族风俗习惯的现状来看,民族风俗习惯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因此,改革的途径和方法要具有( C )
A. 原则性 B. 灵活性 C. 原则性和灵活性 D. 前瞻性
二、单项选择题
1.据2005年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 D )。
A.6千多万人 B.7千多万人 C.8千多万人 D.1亿多人
2.我国是一个宗教多元化的国家,对少数民族影响最大的宗教是( C )。
A.佛教和道教 B.佛教和基督教 C.佛教和伊斯兰教 D.佛教和原始宗教
3.最早提出宗教信仰自由口号的是( C )。
A.奴隶主阶级 B.地主阶级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4.新中国成立后,清除了教会中的帝国主义势力,所实行的教会“三自”方针是( B )。
A.自主、自立、自生 B.自治、自养、自传 C.自办、自收、自支 D.自立、自养、自强
5.对佛教经典中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做出了“建设祖国为人民办好事,使人民安乐幸福”的新解释的是( C )。
A.弘一法师 B.延参法师 C.赵朴初居士 D.青莲居士
四、辨析题
1.宗教信仰不属于政治问题。(对)
2.社会主义时期,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已经基本消失,因此宗教会很快消亡。(错,宗教将长期存在下去)
3.党和国家采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因此宗教宣传可以在社会上、一般学校中进行,无神论的宣传也可以在寺庙、教堂等宗教活动的场所进行。(错,任何人或者组织不得加以干涉)
4.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强调的就是一个内容:保障人们信教的自由。(错,不仅这一个内容)
1.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主要靠国家的帮助。 (错,不是主要的,是必要的必须的)
2.当前,为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应由上级国家机关统一制定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方针、措施。 (错,民族地区根据本民族、本地方的特点,制定、调整生产建设方针、政策和计划,避免“一刀切”加快经济建设事业发展)
3.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需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大力发展民族地区乡镇企业。 (错:大力发展个体、私营、外资经济)
1.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任用是体现民族平等团结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民族平等团结的主要标志。 (对)
2.目前少数民族干部中最缺少的是管理干部,最多的是党政干部。
(错,目前少数民族中党政干部最多、管理干部少、科技干部更少的不合理结构。)
3.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干部培养方针已经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
少数民族干部工作不断走向法制化。 (对,抄一遍)
1.民族语言具有稳定性,它将永远存在。 (错,民族语言文字随民族的形成而形成,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最终也将随着民族的消亡而消亡。)
2.社会主义时期是民族语言融合的时期。 (错,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最终结果是语言和文字的统一。)
1. 中国的法律承认和坚持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 (对)
2. 一个民族中,说不上好坏的一般的风俗习惯,对民族社会生活不起明显的促进或阻碍作用,这种情况被称为民族风俗习惯的混合作用。(错,是中性作用)
3. 发展民族经济是改革民族风俗习惯的根本途径。 (对)
4.即使对于某些落后的民族风俗习惯,也不能强迫命令少数民族予以改革。 (对)
1.少数民族文化素质对我国目前在民族地区实行的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意义,是使之在民族地区深化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对)
2.中国民族教育的基础差,发展不平衡。(对,抄一遍)
五、论述题
在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实际工作中,应该注意哪些原则?
第十四章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当前重视和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应采取哪些措施?
第十章 民族经济发展政策
党和国家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方针、政策有哪些?
第十一章民族文化教育发展政策
联系实际谈谈怎样理解民族语言文字的特点?。
第十三章民族风俗习惯政策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现阶段
民族关系呈现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
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时期里,我国各民族平等和谐、团结奋斗、繁荣发展,是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各民族间的交流增多,杂散居现象更为普遍,民族关系更加密切。(2)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增多,差别性越来越小,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3)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国家兴旺发达。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是: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明显存在并存;
民族团结的大趋势与民族主义(包括民族分裂主义)思想有所滋长并存;
民族间互助合作的发展与民族间(经济领域)竞争增强并存;
民族共同发展趋势与民族间发展差距拉大并存;
民族联系交往增多与民族意识增强、民族内聚力增强并存。
我国现阶段提出的民族的基本特征和斯大林所述有哪些相同与
不同?
答案一:斯大林在1913年主张的是民族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等四个特征说。经过长期的思考与实践2005年中国共产党集中国、世界的民族理论
之大成提出了: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与斯大林的民族基本特征论述更加视野宽阔,全面合理。
答案二: 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史上,第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民族定义,是由斯大林 1913年在《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由此可知,斯大林主张的是民族四特征说,即民族具有四个共同特征,即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固然是一个科学的概念,但并不能完全套用于中国的实际。经过长期的索与实践,2005年5月,中国共产党在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的阐述中提出: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的六特征说。与斯大林的四特征理论相比,更强调民族的历史渊源、风俗习惯等,视野更加宽阔,更加合理地确认诸要素的整体性和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它是在总结中国和外国民族理论及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既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的理论,又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民族的认识,还合理借鉴了国外关于民族的论述,可以说是集中国、世界的民族理论之大成。
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分布特点形成的历史原因。
答:①各民族人民之间的长期友好交往,贸易往来;
②历代王朝实行戌边、屯田和开荒等政策而导致各民族人民相互的迁徙与流动。③民族压迫与民族的内、外部斗争,使力量较弱的一方为逃避战祸而迁徙。④各族劳动人民为谋生、追求耕地、寻找牧场而向其他民族地区迁徙流动。⑤朝代更替也造成各民族的分散、交错杂居。
我国各民族的人口构成。
答:①我国各民族人口发展不平衡,少数民族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8.41%。②少数民当中壮族人口最多,是唯一人口上千万的民族。③人口在千万以下,百万以上的民族有17个。④人口在百万以下,十万以上的有15个。⑤人口在十万以下,一万以上的有15个。⑥人口不足一万的民族有7个。⑦人口少的小民族近一半。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
答:①地域辽阔、人口稀少。少数民族居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64%,而人口仅占8.41%,人口密度大大低于118人的全国平均水平。②物产众多、资源丰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域
辽阔,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使这一地区物产众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③多数位于边疆和国防战略要地。我国143个陆地边境县中,民族地区就有112个,还有30多个民族跨境而居。
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答:从全国总体来看,各民族分布的显著特点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从具体情况来讲,有以下两个特点:①汉族主要聚居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流域及珠江流域,还有松辽平原一带的省市,但又遍布全国。②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有自己或大或少的聚居区,在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汉族都与各少数民族交错居住。
学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目的。
答:通过向各民族青年学生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①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民族观、宗教观。②提高他们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自学性。③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
学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意义。
答:①要求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树立科学的民族观。②使人们对党的民族政策及理论依据有系统全面的了解,增强对国情的深刻认识,提高我们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自觉性,增强在民族问题上辨别是非的能力。③使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学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方法。
答:①实事求是看问题的方法;
②辩证地看问题的方法;
③唯物
地看问题的方法;
④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怎样理解民族问题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
答:民族问题对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是关系到国家命运和前途的大问题。 (1)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是人民团结的重要标志。民族问题存在程度和解决状况,直接影响着民族团结和人民团结的程度和状况。(2)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 社会稳定是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的重要保证。我国的社会稳定以稳固的民族大团结为前提、为基础。某一民族或某一地区发生的民族问题,会迅速影响到其他地区,波及影响面广,连锁反应大。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和传播媒介现代化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3)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统一和边防巩固。社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安定的国内环境和有利的国际环境。民族关系状况是国内环境中的重要内容。民族问题影响社会发展是个普遍的社会现象。 (4)民族问题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民族发展是多民族国家社会发展的一部分。不加速少数民族的发展,就会影响和制约整个中国的社会发展,那么国家的现代化社会发展也是不完整的。
怎样理解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答: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政策,将在整个社会主义阶段贯彻执行。它绝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的政策,只要宗教存在,这一政策就有效。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法律含义是,对国家来说,宗教信仰是公民个人的私事,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
有信仰这种宗教(包括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别种宗教的自由;
过去不信教,现在信教,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都是自由,都受到法律保护,任何人和组织都不得加以干涉。 党和国家采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就是要使宗教信 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也就是说,国家承认现存宗教这个客观事实,国家不干涉正当的宗教活动,对国家来说自己是个人的私事,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国家一律不加以干涉,每个公民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自由选择,而且这个选择允许有变化。这是国家赋予公民的民主权利之一。总之,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处理一切宗教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使信教的群众团结起来,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集中到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个共同目标上来。任何背离这个基本点的言论和行动,都是错误的,都应该受到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坚决抵制和反对。
在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实际工作中,应该注意哪些原则?
答:在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实际工作中,应该注意以下原则:(1)坚持群众自愿。党和国家关于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明确指出,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与否和如何改革是本民族自己的事,由本民族群众自己决定。因此,在改革民族风俗习惯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群众自愿的样子,并在衢州自愿的基础是领导要带头,反对任何强迫命令和包办代替。 (2)注意调查研究。由于民族风俗习惯的多样性特点和多重性功能,在民族风俗习惯的广告过程中,
不能只看其表象和形式,浅尝辄止,而应该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历史与现实的全面考察,对其良与陋、益与害,作出正确的判断,使“精华”得以发掘并真正发挥其自身特有的活力和价值;
也使落后的、有害的“糟粕”得到正确的人事并被摈弃。 (3)遵循循序渐进。由于民族风俗习惯的民族性和群众性,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每一步都牵动千家万户。因此,改革必须立足于全局,进行整体规划。另外,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改革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又不能搞“一刀切”。改革应当按照不同地域、不同条件、不同民族风俗习惯现状,有区别地分步 骤、岑层次进行,使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层次的每一项具体措施都与当地的接受和传承能力相适应。(4)尊重客观规律。一定的方式习惯是与一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改革方式习惯的目的是使其适应变革了的和正在变革的经济基础和在其之上的上层建筑。因此,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虽然必须在充分认识和能动把握它自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对于未来方式习惯就行超前预测,以此使近日的民族风俗习惯改革成为连接过去和未来自身发展轨迹的必经阶段,而不致发生相悖或偏离,但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实施却不能超越这一必经阶段。当今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实践,不能是认为的、脱离时代的“超前”改革。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民族问题会呈现出哪些特点和发展趋向?
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民族
问题会呈现以下特点和发展趋向。(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按照价值规律配置资源的,是按照效率进行分配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一定意义上说,民族关系也是各民族之间的一种利益关系,从经济方面来说更是这样。公平合理的利益划分,可使民族关系和睦;
利益划分的不合理,可能导致民族间的矛盾。因此,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不断加以解决。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平等与效率的矛盾将在民族问题上有明显的反映。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平等效率的关系。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原则和社会主义市场经原则,要求统筹兼顾平等与效率,包括民族平等和经济效率。只能兼顾,实现平等前提下的效率,效率基础上的平等。既要有较高的经济效率,又要有较高的民族平等关系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民族的发展,将是在效率较量中提高自身效率的发展,将是在竞争环境中提高自身民族素质的发展,将是在平等的环境中提高自身享受平等权利能力的发展。(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民族问题将大量地发生在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问题上。它们历来是民族问题上的敏感因素,也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的心理承受力、包容力将受到考验,并将得到加强。哪个民族更快地、更好地转轨到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民族就会得到更快和率先发展的机遇。我国各少数民族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向现代文明迈进。
【篇5】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研讨材料
党的民族政策学习资料
一、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是什么?
1、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历史过程,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
2、社会主义阶段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兴旺的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将继续存在。
3、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只有在解决整个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才能逐步解决,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只有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事业中才能逐步解决。
4、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应该一律平等,应该加强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维护国家的统一。
5、大力发展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各民族要互相帮助,实现共同进步和繁荣。
6、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
7、努力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做好民族工作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8、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在一些地方往往交织在一起,在处理民族问题时还要注意全面正确地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
二、民族平等政策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民族平等最初由资产阶级提出,曾在反对封建主义和民族压迫的斗争中起过进步作用。但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便成为欺骗和压迫本民族人民及其他弱小民族的工具。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被赋予了它真实的内容和科学的涵义,成为无产阶级民族观的核心,成为无产阶级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2)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
(3)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利益和平等权利给予特殊照顾。
(4)各民族都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三、民族团结政策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间和各民族内部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结成的平等互助、友好合作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们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我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四、中国政府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l)将民族团结的原则明确地写入《共同纲领》、历次《宪法》等法律之中,使民族团结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也使维护民族团结成为每一个人的法定义务。
(2)努力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的隔阂。1951年,政务院发布《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揭、匾联的指示》,消除不利于民族团结的旧的痕迹。50年代,国家还组织慰问团、访问团,并组织少数民族参观团,增强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3)通过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并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1952年和1956年,进行过两次民族政策的大检查、大教育,1979年又在全国进行了民族政策的再教育,都不断地增强了民族团结。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召开了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并逐步形成了层层召开、定期召开的制度,在此基础上,国务院于1988年4月首次召开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人物和集体,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使民族团结正在成为一种社会舆论,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5)旗帜鲜明地进行反分裂斗争,打击了少数分裂主义分子,团结和教育了各族人民,使各族人民在尖锐复杂的斗争中提高了对分裂活动的识别力和抵制力。
(6)及时地、妥善地处理民族关系中发生的问题,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7)把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事业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基础。党的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整个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民族工作的重点也随之转移,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工作一是经济建设,二是加强团结。并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事业。
五、涉及少数民族地名、称谓要注意哪些问题?
1951年5月16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签发了。
《指示》要求正确称谓少数民族,如发现有歧视、蔑视少数民族的称谓,在经过一定程序后,改用适当称谓;
凡各地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意思的碑竭、匾联,需予撤除或撤换。如有特殊情况者,则可酌情处理。
1986年1月23日,国务院发布的《地名管理条例》指出:地名的命名要“有利于人民团结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尊重当地群众的愿望,与有关各方协商一致”。对于带有民族歧视性质和妨碍民族团结的地名,必须进行更改。
自五十年代初以来,各级政府对此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对发现的问题都做了妥善的处理。如将带有侮辱之意的“归化族”、“西番”、“崩龙”分别改为“俄罗斯”、“普米”、“德昂’等族称替代;
将“卡瓦”改写为佤族等。
六、对于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如何惩处?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国家政策法规,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使少数民族的民主权利受到侵害,也会使民族关系受到损害。对此,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七、如何惩处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的行为?
1997年3月14日由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修订的
推荐访问:民族政策 研讨 民族 党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研讨材料 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研讨材料 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专题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