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感悟,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感悟6篇
第1篇: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感悟
一、单选题(每题 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下列历史题材的影片所再现的史实,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②①③ )①《辛亥革命》 ②《鸦片战争》 ③《开国大典》
∙word/media/image1_1.png②①③
∙word/media/image1_1.png②③①
∙word/media/image1_1.png③②①
∙word/media/image1_1.png①②③
∙2. 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这里”是( 南昌
)
∙word/media/image1_1.png南昌
∙word/media/image1_1.png井冈山
∙word/media/image1_1.png南京
∙word/media/image1_1.png延安
3. 成为毛泽东诗句“三军过后尽开颜”创作背景的史实是 (红军长征 )
∙word/media/image1_1.png百团大战
∙word/media/image1_1.png红军长征
∙word/media/image1_1.png南京解放
∙word/media/image1_1.png井冈山会师
4. 在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被称作颂扬俄国十月革命的第一人是李大钊
∙word/media/image1_1.png周恩来
∙word/media/image1_1.png陈独秀
∙word/media/image1_1.png毛泽东
∙word/media/image1_1.png李大钊
5. 1921年7月2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word/media/image2_1.png上海召开
∙word/media/image1_1.png武汉召开
∙word/media/image1_1.png北京召开
∙word/media/image1_1.png广州召开
6.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word/media/image1_1.png《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word/media/image1_1.png《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word/media/image1_1.png《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word/media/image1_1.png《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发展的决议》
7. 1935年,党领导了“一二·九”学生运动,掀起了要求(停止内战,抗日救亡 )的强大群众斗争。
∙word/media/image1_1.png打倒土豪劣绅
∙word/media/image1_1.png土地革命
∙word/media/image1_1.png打倒国民党
∙word/media/image1_1.png停止内战,抗日救亡
∙8. 徐中约说:“《新青年》和《新潮》以及包括《每周评论》在内的许多其他杂志,对传统主义的堡垒——旧文学、旧道德、旧式人际关系和儒家 ——发动了全面攻击……。”作者认为这些杂志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完全否定
)
∙word/media/image1_1.png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word/media/image1_1.png避免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
∙word/media/image1_1.png完全否定
∙word/media/image1_1.png批判继承
∙9. 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 -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 ,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探索中的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为 ( ④③②① ) ①“民主”“科学”1915 ②三民主义1906 ③变法图强1898 ④“自强”“求富”1860
∙word/media/image1_1.png④③②①
∙word/media/image1_1.png①②③④
∙word/media/image1_1.png①④②③
∙word/media/image1_1.png④②③①
10. 比较系统地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经济建设工作的基本经验教训,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是七千人大会
∙word/media/image1_1.png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word/media/image1_1.png庐山会议
∙word/media/image1_1.png七千人大会
∙word/media/image1_1.png党的八届九中全会
11.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提出于1987年党的十三大
∙word/media/image1_1.png1987年党的十三大
∙word/media/image1_1.png2002年党的十六大
∙word/media/image1_1.png1992年党的十四大
∙word/media/image1_1.png1997年党的十五大
∙12. “巴黎和会上,欧美各国拒绝了中国代表的正当要求,并将战败国德国在中国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回国内,举国震惊。”材料反映的是(五四运动的背景 )
∙word/media/image1_1.png五四运动的背景
∙word/media/image1_1.png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word/media/image1_1.png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响
∙word/media/image1_1.png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13. 1919年10月、11月,李大钊分两期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 唯物史观 经济学说
∙word/media/image3_1.png 社会主义理论
∙word/media/image3_1.png 唯物史观
∙word/media/image3_1.png 殖民地半殖民地学说
∙word/media/image3_1.png 经济学说
14. 1924年7月起,在广州主持过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共产党人有阮啸仙毛泽东彭湃
∙word/media/image3_1.png 刘少奇
∙word/media/image3_1.png 阮啸仙
∙word/media/image3_1.png 毛泽东
∙word/media/image3_1.png 彭湃
15. 党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word/media/image3_1.png 制度自信
∙word/media/image3_1.png 理论自信
∙word/media/image3_1.png 政治自信
∙word/media/image3_1.png 道路自信
16. 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重大历史使命是(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word/media/image3_1.png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word/media/image3_1.png 实现同等富裕
∙word/media/image3_1.png 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word/media/image3_1.png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7. 长征精神是对革命的必胜信念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word/media/image2_1.png正确
∙word/media/image1_1.png错误
18. 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正确
∙word/media/image1_1.png正确
∙word/media/image1_1.png错误
19.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一致同意,通过和平途径建设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正确
∙word/media/image1_1.png正确
∙word/media/image1_1.png错误
20. 党的十一大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错误
∙word/media/image1_1.png正确
∙word/media/image1_1.png错误
第2篇: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感悟
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
20世纪,中国的大门被列强推开,因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封建专治中的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许多爱国志士开始变法救国,但都屡屡失败。直至1917年,十月革命的曙光照亮了世界。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了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于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当中,逐步传播开来。1919年5月4日,北京“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呼声,划破长空,震撼中国大地,中国历史又翻开了新在一页。
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代表的援助相,1921年7月23日毛泽东、董必武等人代表全国五十多名党员在上海秘密召开中国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因有间隙的告密,大会的最后一天转到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但仍圆满成功。大会确立了党的奋斗目标和中心工作。中国共产党从此诞生了,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为中国的革命不懈努力,一年的长征,八年的抗日,三年的内战,涌现出一批批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党的革命英雄。
有一位普通的红军叫做谢益先,过草地时,他分到了四斤干粮。在行军过程中,战士们看到了饿慌了的母子三人,小谢就瞒着队友,把自己的干粮袋给了他们,而他自己每天就吃些野菜、凉水充饥,最终,因体力不支,就这样走了在茫茫草地上,哪怕是一小袋粮食,都是救命的“宝贝”,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毅然把自己的粮食给了那位母亲;
每天,自己在饥饿中煎熬,也不愿连累队友;
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询问那母子三人的情况,在得知“他们很好”的回答后,嘴角才带着微笑,离开了人世。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对战友的深厚情谊,深深地震撼了我们,让我看到了那世世代代都令我们铭记在心中的“长征精神”。
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宁死不屈的刘胡兰,堵住敌人枪口的黄继光······在无数先辈的鲜血染红的革命道路,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带领人们走进新中共。从此中国开始独立民主统一道路,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向世界呐喊,“中国共产党成立了”。
对于一个新成立的国家来说,犯错是必然的,但关键是要知错就改,在错误中总结学习。经过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应结合中国的事情,正确发展社会主义。
随着1978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中共产党的领导下踏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代共产党也培养出一批批的优秀党员。
。李溢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从教15年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投身学生管理工作,为人师表,兢兢业业,默默无闻,辛勤育人,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博大的胸怀。他忠实地履行着一名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人生在于奉献的”的庄严承诺,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屹立在世界之林。
第3篇: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感悟
一、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大会议及重大事件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上海,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中共一大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2)1926年至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共同进行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3)北伐战争中,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战功显赫,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4)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5)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放弃进攻城市,转而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6)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建立了中国革命第一支坚强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7)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长征途中在1935年1月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2、抗日战争时期
(1)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谈判。在中共努力争取下,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3)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进行百团大战。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4)1945年4月,抗日战争即将胜利,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中国军民的伟大抗日精神:中国军队以民族和国家利益为重,坚决捍卫国家主权,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国共合作的重要启示:国共合作则民族振兴,国共分裂则民族衰败;
积极谋求两党合作,共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3、解放战争时期
(1)1945年8月重庆谈判: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中共努力争取和平建国;
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获得了政治上的主动。(2)1947年3月,彭德怀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3)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4)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主力决战,通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5)1949年4月21日,为解放全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感想: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权,必须顺应历史潮流,顺应民心,否则就会衰亡(或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1、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1)1949年9月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
(2)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做了主人,中国进入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3)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基本获得解放。
(4)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取得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5)1950年-1952年底,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完成了民主革命遗留的基本任务,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
2、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1953年-1957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1956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1)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2)1958年,由于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党中央错误的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浮夸风”和“共产风”盛行,严重破坏了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了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
大跃进:片面追求建设的高速度, 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大办公共食堂,平均主义。
失误原因: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国情认识不足,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急躁冒进。经验教训: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
要立足国情,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3)在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铁人”王进喜、“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2、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2)对内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改变了农村单一的产业结构,推动了城镇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从1985年开始,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1935年遵义会议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
(1)都形成了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集体: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2)都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文革以来的左倾错误,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3)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中共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4)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遵义会议为长征的胜利,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国共两次合作与分裂的过程:(1)国共两次合作完成和基本完成了什么任务?反帝反封建(2)两次合作后分别建立了什么战线: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若要进行第三次合作,要解决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两岸关系问题(或祖国统一问题)
(4)国共两次合作与分裂过程有何启示:①国共合作则民族振兴,国共分裂则民族衰败;
②积极谋求两党合作,共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③要从本民族利益出发,维护和平,实现祖国统一,实行“一国两制”等。
二、中国共产党的探索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1)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之后,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井冈山和毛泽东会师,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各地的共产党人也领导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4)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这就从实践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问题。2、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1)中共“八大”正确指出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制定了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2)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又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使探索误入歧途。(3)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转折,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和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终于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路,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
3、中共在领导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过程中的挫折及纠正
(1)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共认识到必须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掌握革命的武装,开始发动武装起义。(2)1927年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3)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在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中共开始走向成熟。(王明“左”倾错误)(4)1958年党中央发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损害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961年春党中央全面调整国民经济。(5)十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完成了对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4、新中国农业政策的四次调整:
(1)1950—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2)1955年的农业合作化(即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土地等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3)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其平均主义和“共产风”严重脱离了农村生产力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4)1978年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种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启示:党和政府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党中央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农村政策;
要立足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专题感悟
1、中国共产党担负了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使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中国共产党能够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调整自己的指导思想,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正确的党。我们要好好学习,拥护党的领导,立志做一名共产党员等。
巩固训练·中国共产党的风雨历程
1、“七一”前夕,某班计划以“风雨九十年”为主题,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竞赛活动。下列是竞赛筹备小组为此编制的部分试题,请运用所学知识,提供准确答案。
【决策篇】(1)分别说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1949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现在)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名称。
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2)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用一句许简述该会的主要意义。
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行动篇】
(3)毛泽东等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最终走出了怎样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
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邓小平等共产党人实行改革开放,从而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党和政府首先从农村开始改革,推行的主要政策是什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最终形成了怎样的经济格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
【成就篇】
(5)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第二次历史性巨变。分别指出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开国大典,三大改造的完成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请列举进入21世纪以来反映我国外交成就的大事。(两例即可)
承办APEC会议;
加入WTO;
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
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等。
(7)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每个中国人的历史责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如何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请说说你的想法。
要勤于学习,为建设祖国打好基础;
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发扬爱国精神;
要甘于奉献,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要善于创造,促进社会进步等
2、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90载艰苦卓绝,90载荣耀辉煌。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
【革命篇】
图一:上海 图二:遵义
(1) 图一和图二是中国共产党两次重要会议的遗址,他们分别指的是什么会议?又有什么重要意义?
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
遵义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建设篇】
材料一: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2)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进行土地改革;
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改革篇】
材料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转折和新的革命起点。它意味着中华民族在经历种种探索与曲折之后开始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转折和革命起点,最主要依据是什么?材料中所说“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又被称作什么?
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启示篇】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90年光辉的历程。90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的成就。
(4)回顾历史,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制定政策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等。
第4篇: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感悟
专题 中国共产党奋斗的风雨历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建党和大革命时期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上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1926年至1927年,中共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3)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主的叶挺独立团屡立战功。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
五四精神
开始时间:1919年5月4日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口号:“废除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结果:北洋政府被迫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
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精神: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
追求进步、民主和科学的伟大精神;
站在时代前列,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精神等。
继承:热爱祖国,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积极投身爱国运动;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追求科学和民主,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作出贡献。
(2)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时间:1921年7月23日 地点:上海。
主要代表: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何叔衡、李达等13人,他们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
意义:这次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
(3)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及其原因。
创建:1924年5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建议下,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军校设在广州附近的黄埔岛上,又被称为黄埔军校。
机构: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为校长。设立党代表,建立政治工作制度。廖仲恺任党代表,后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方针:黄埔军校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这是它同一切旧式军校根本不同的地方。军校学习苏联红军建军经验,
作用: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北伐战争时间和主力: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10万人正式出师北伐。
先头部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
结果:直捣南京、上海。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
胜利原因:①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②正确的战略方针;
③人民群众的支持;
④北伐军的英勇奋战等。
2.土地革命时期
(1)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放弃进攻城市,转而向敌人力量薄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建立了中国革命第一支坚强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4)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工农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5)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
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它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
创建:①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湖南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毛泽东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②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队辗转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胜利会师。两支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6)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经过:①1934年10月,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②1935年1月,红军占领遵义。中央在这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共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③遵义会议以后,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④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⑤1936年10月,红军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精神: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艰苦奋斗、团结互助的精神;
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
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为正义事业献身的精神;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顾全大局,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精神等。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3.抗日战争时期
(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3)1937年9月,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中国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4)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进行百团大战。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5)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启示:国共合作则民族振兴;
国共分裂则民族衰败;
我们要谋求两党合作,促进国家统一。
4.解放战争时期
(1)重庆谈判: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
中共努力争取和平;
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2)1947年3月,彭德怀、贺龙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3)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4)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通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
(5)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作战,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
列表识记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目标与作用
目 标
作 用
挺进大别山
夺取中原地区,转入战略反攻
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反攻的序幕,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
三大战役
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决战
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渡江战役
消灭一切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
解放南京,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覆灭。
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1.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1)1949年9月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
(2)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3)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4)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取得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5)1950年-1952年底,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时间: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54门礼炮齐响28响:54门象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28响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的28个春秋)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2)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的目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西藏和平解放意义:祖国统一大业大陆基本完成;
西藏和平解放,使西藏人民免受战争之苦,有利于人民生活的稳定和经济发展。
(3)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英雄人物: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他用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邱少云(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直至壮烈牺牲)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
(4)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结果: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作用(意义):
①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②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
③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两千多年指从战国时期开始)。
2.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1953年-1956年,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改变我国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1953年-1956年,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一五计划:时间:1953---1957年,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成就:一田(克拉玛依油田)、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三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六路(三公路[川藏、青藏、新藏]、三铁路[集二、宝成、鹰厦])。
(2)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
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1)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1958年,由于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党中央错误的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经济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
(3)在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
(4)1966-1976年,由于毛泽东对阶级斗争的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的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到巨大损失。
(4)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指导思想: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评价总路线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面貌,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失误的表现
1958年大跃进:
标志:盲目求快,片面追求高速度;
掀起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特点: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大办公共食堂
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产生的严重失误。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的结果(1)违背客观经济规律(2)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左倾错误泛滥(3)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4)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的原因: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急于求成。
经验教训:经济建设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
立足国情,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5)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铁人”王进喜 奋不顾身投身中国石油事业
“两弹元勋”邓稼先 ,为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 带领兰考人民与自然灾害进行了顽强斗争。
好战士雷锋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了解“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
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开除出党并被迫害至死,这是“文革”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影响: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被严重摧残。拉大了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社会思想与社会风气遭到严重破坏。
教训: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必须对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阶级矛盾作科学的分析;
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必须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2.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从此,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2)对内改革:从1978年开始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从1985年开始,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3)对外开放: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逐步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4)中共“十二大”,,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中共“十三大”,正确分析国情,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级的基本路线。
(6)1992邓小平发表南方视察讲话,强调党的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发展才是硬道理。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7)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党的指导地位,还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1978年12月,北京。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从此我国走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民创造了“包产到户” 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意义:①明确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②空前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③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崛起,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对外开放:以深圳等经济特区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1980年,我国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创办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影响①可以增强同国外的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与合作,②引进人才、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③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④也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
改革开放格局: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省 (1988年,最大的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集中于福建、广东、海南三省)
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上海浦东新区。
14个沿海开放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福州、广州、杭州、宁波、 温州、湛江、北海)
(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补充:1、中共所开辟的两条正确道路
(1)毛泽东,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起点标志: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邓小平,建设道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两条道路的共同点(启示):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道路。
2、新中国农业政策的四次调整。
(1)1950年到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发展开辟了道路。
(2)1955年的农业合作化,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1978年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了土地公有制,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补充:(5)其它涉及农村、农业或土地问题的知识点。
战国商鞅变法,关于土地问题规定(课本七上)。
明末徐光启《农政全书》(中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近代西方科学知识)。
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自足”。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课本九上),日本明治维新关于土地问题规定(课本九上)。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在农业上的弊端(课本九下P10弊端③):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6)农村政策、制度的调整应遵循原则(启示):
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④调动农民积极性。
专题感悟:
1、中国共产党担负了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使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新中国。
2、中国共产党能够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调整自己的指导思想,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正确的党。我们要好好学习,拥护党的领导,立志做一名共产党员。
第5篇: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感悟
党建知识参考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举行。
2、党的中共二大上诞生了我们党历史上的第一部党章。
3、最先在中国提出“中国共产党”这个名称的是蔡和森。
4、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5、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6、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延伸和深化。
7、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8、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
9、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改革发展新阶段求真务实的根本任务。
10、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战略。
11、共产党的党性是工人阶级的阶级性的最高表现。
12、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3、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4、入党誓词如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15、对严重违犯党的纪律、本身又不能纠正的党组织,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在查明核实后,应根据情节严重的程度,作出进行改组或予以解散的决定,并报再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审查批准,正式宣布执行。
16. 我国社会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7、十七大报告明确党的建设的新总体布局,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18、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理念。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全面发展,二是协调发展,三是可持续发展。
19、实现科学发展观要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20、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奋斗目标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把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高度。作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里,这让人们看到了民族复兴征程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显著标志。
21、2008年12月18日,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实践充分证明,3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1978年12月18日,也就是30年前的今天,我们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22、中共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写进了一些我们党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比如,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中第一次写进党章的是科学发展观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中第一次出现的和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其中第一次第一次突出在社会主义建设体系的是社会建设。
23.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 具有(C),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立志改革开放,献身现代化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艰苦创业,做出实绩。
(A)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
(C)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
24. 党的各级委员会要坚决支持共青团根据广大青年的特点和需要,生动活泼地、富于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充分发挥团的(A)和联系广大青年的桥梁作用。
(A)突击队作用;
(B)生力军作用;
(C)先锋队作用。
25、为了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中共十七大报告首次在党的重要文件中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 A) ,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A.达成和平协议 B.实行两种制度 C.实现三通往来
26、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 ( A )
A、一边一国 B、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 C、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27、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创新不是 (C)
A、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B、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C、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保证
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C)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A、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29、 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要努力做到“五个好”,即 ( A )。
A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
B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方法好、工作成果好、群众反映好
C体制机制好、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
30、争做优秀共产党员,要努力做到“五带头”,即( C )。
A 带头学习提高、带头深化认识、带头服务群众、带头弘扬正气、带头开拓创新
B 带头学习理论、带头深化认识、带头争创佳绩、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
C 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
31、中共中央在( B )会议上,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A 遵义 B 瓦窑堡 C 洛川
42、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C )。
A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 中共发表《抗日救国告同胞书》
C 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44、从( C )起,我国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A 1949年 B 1952年 C 1953年
32、实现“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C )。
A 坚持一个国家,两个政府 B 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C 坚持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3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B )。
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4、坚持 (A) 、 (),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A、拥军优属、拥政爱民B、互相依存、共驻共建 C、共同发展、互相促进
35、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C) 、 () 、 () 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A、求稳定,谋发展,促和谐 B求和平,谋发展,促稳定 C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
36、加强党的建设要围绕着( A )。
A 党的基本路线 B 经济建设 C 反腐倡廉
37、确定我国体制改革目标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 B )的关系。
A 改革和开放 B 计划和市场 C 发展和稳定
55、中国改革的第一个突破口是( A )。
A 农村改革 B 城市改革 C 国有企业改革
3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 A )。
A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 坚持与时俱进 C 保持党的先进性
39. 加强国家立法和法律实施工作,实现国家各项工作(C)。
(A)法制化(B)民主化(C)法治化(D)制度化
40.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民族(D)精神。
(A)自爱、自尊和自强(B)自爱、自信和自尊
(C)自尊、自爱和自强(D)自尊、自信和自强
41、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是党员政治身份的证明,介绍信有效期一般不超过(B)。
A、一个月;
B、三个月;
C、半年;
42、在党的80多年历史间,党章已历经(C)次修改。
A、3;
B、7;
C、14;
4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C)
A.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
B.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
C.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44、要走( B),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这是提高农民收入和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
A.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B.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C.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45、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其目的是( B )。
A.到问题最突出、条件最艰苦、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地方去了解实情
B.通过调查研究,从中发现和把握规律性的东西,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解决好本地区本部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6、改革开放处在攻坚阶段,就是要( B )。
A.按照发展是硬指标、改革是软任务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B.以更大的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C.放慢改革开放步伐,防止出现大的失误
4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 C )。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坚持与时俱进 C 保持党的先进性
48、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B )的能力。
A 改革 B 发展 C 开放
49、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B )。
A党中央 B党的基层组织 C党的地方委员会
50、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A )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A 经济建设 B 政治建设 C 文化建设
51、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C )和谐相处的社会。
A 人与环境 B 人与资源 C 人与自然
52、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 B ),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A 遵循客观规律 B 尊重农民意愿 C 依靠农民群众
74、发展( C ),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A 环保经济 B 绿色经济 C 循环经济
53、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 B )会议的委员时提出“八个为荣、八个为耻”。
A 十届三次 B 十届四次 C 十届五次
54、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 C )。
A 发展生产力 B 提高综合国力 C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55、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A )的公民。
A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B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C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56、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B )。
A 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体制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体制
57、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 C ) ,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规律B、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规律
C、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D、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规律
81、中国共产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 B )的先锋战士。
A、社会主义觉悟B共产主义觉悟C共产主义理想D社会主义理想
58、申请入党的人,要填写入党志愿书,要有( B )正式党员作介绍人,要经过支部大会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才能成为正式党员。
A、一名 B、两名 C、三名 D、四名
59、预备党员的 ( C )同正式党员一样。
A、权利 B、权利和义务 C、义务 D、被选举权
84、预备党员必须面向(B )进行入党宣誓。
A党支部所有成员;
B、党旗;
C、党徽;
D、支部书记
60、党章指出,党的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A )。
A、 互相监督;
B、互相批评;
C、互相促进;
D、互相提醒
86、(A)是党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党具有旺盛创造力的关键所在。
A 理论联系实际;
B、求真务实;
C、解放思想;
D、实事求是
61、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只有在( C )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A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社会主义社会的文明 C社会主义社会
62、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他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所设的党组外,都由( A)产生。
A 选举 B. 上级任命 C. 群众推荐
63、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A )的基本经济制度。
A 共同发展B. 为补充C. 并存
64、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C )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A 剥削;
B、权贵;
C、官僚;
D、垄断
65、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要抓紧时机,加快发展,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 A)发展战略。
A 可持续;
B、跨越式;
C、前瞻性;
D、推进式
66、发展党员,必须经过党的支部,坚持(B )的原则。
A 集中吸收;
B、个别吸收;
C、广泛吸收;
D、统一吸收
97、党的各级委员会在必要时召集代表会议,讨论和决定需要及时解决的重大问题,代表会议代表的名额和产生办法,由(B )决定。
A 上级党组织;
B、召集代表会议的委员会;
C、召集代表会议的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67、党要实现共产主义必须在社会主义社会(B)才能实现。
A 充分民主和人人平等;
B、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
C、充分民主和高度发达;
D、充分发展和人人平等。
68、党员必须坚持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吃苦在前,享受在后,(A ),多做贡献。
A 克己奉公;
B、廉洁自律;
C、艰苦奋斗;
D、艰苦创业
69、党章规定: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实行( B )。
A 常任制 B、任期制 C、委任制 D、聘任制
104、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应该把(B)作为衡量政绩的根本指标。
A 把维护人民利益、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
B能否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 GDP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
70、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 A )在北京召开。
A.10月15日-18日 B 10月13日—16日 C10月14日—17日
7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的重大意义是 (D )
A 是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开始
B.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
C.奠定了后来国共合作的基础
D.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道路
72、“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写于遵义会议后,对毛泽东这一词句的理解,最贴近其历史寓意的是( B )
A.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取得了胜利
B.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遵义会议前的中国革命彻底失败,必须从头再来
D.革命道路漫长而艰巨,前途不容乐观
73、“星火计划”是我国政府为促进(A)发展而制定的
A、农村地区 B、老少边穷地区 C、西部地区
116、1983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学者杨立宇时,阐述了解决台湾问题的(C)
A、九条方针 B、八项主张 C、六点构想
74、在新时期,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是(B)
A、和平统一 B、不结盟 C、全方位外交
75、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C-- 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A:主要问题B:基本矛盾C:主要矛盾
76、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重要的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的---B--。
A:科学文化水平B:思想道德素质C:知识创新能力
77、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A---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A:社会主义法律规范B:中国的法律规范C:现行的法律规范
78.党组织对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应当本着(A)精神,按照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B、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C、团结-批评-团结;
D、实事求是
79.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的对间是( B) 。
A. 1950年10月8日 B. 1950年10月19日 C.1950年10月25日
80.2008年是共和国总理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在纪念座谈会上,胡锦涛指出:“他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独具一格的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在国际社会为党和国家赢得很高声誉。”下列各项不属于周恩来外交思想或外交实践的是 A
A.提出“一边倒”外交方针 B.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1955年出席万隆会议
81.标志着我国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已基本解决的事件是 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私营工商业的改造结束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D.中共“八大”召开
82、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 C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A、和谐发展 B、生态平衡 C、全面协调可持续
83、中国共产党党员标准主要是由( A )决定的。
A、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B、党在各个时期的方针政策
C、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84.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 B ),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A 神舟四号 B 神舟五号 C神舟六号
85、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C)。
A、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促进发展的科学思路
B、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正确的方针政策
C、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使科学发展观真正为全体党员所掌握,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并真正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
86、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A)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A、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B、解放思想 C、改革开放
142、在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作了题为( C )的报告。
A、《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B、《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D、《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87、坚持( B )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A、直接“三通”B、“一国两制”C、一个中国 D、反对分裂
88、一二•九运动首先发生在(A )。
A 北平 B 上海 C 南京
89、党员要切实开展(D ),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A自我反省;
B、民主生活会;
C、自我教育;
D、批评与自我批评
90、党员必须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 ( B ) ,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
A 国家的法律B、国家法律法规C、法律法规D、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91、1月7日,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8.6万公里,跃居世界第_______位。目前我国已经建设客运专线2319公里,这标志着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已位居世界_______。2009年是我国铁路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投产最多的一年。全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6000亿元,比上一年增加2650亿元,增长79%,超过“九五”和“十五”铁路建设投资总和。(D)
A 二第二 B.一第一 C.一第二 D.二第一
92、1965年,中央人民政府正式设立西藏自治区。这一举措的重大意义有C
① 开创了我国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先例
② ②实现了藏族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③ ③促进了藏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④ ④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93、温家宝总理2010年2月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____________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
A.城市 B.农村 C.私人 D.公立
94、2009年9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主要议程是研究( B )。
A.如何有效地应对金融危机问题
B.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
C.党的作风建设问题
D.如何有效地预防腐败问题
95.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关键就是(C )
A.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B.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C.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
96.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党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最好教材的三部著作包括(B )
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
B.《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
C.《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
97.党的执政能力主要包括(A )
A.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B.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构建社会主义157.和谐社会的能力;
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98.当前,解放思想的重点是( A)
A.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
B.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突出问题
C.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把握群众脉搏
99.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应该把(B )作为衡量政绩的根本指标
A.把维护人民利益、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
B.能否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00、党章规定,( C )是唯一而正确的入党动机。
A、增加择业竞争砝码,找到一份比较理想的工作
B、具有政治资本,使自己早日成才
C、献身共产主义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61、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在( C )
A 10月16日—18日 B 10月17日—19日 C 10月20日—22日
101、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______。( C )
A、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B、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02、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______。( C )
A、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03、党组织决定重要问题,要______。( B )
A、召开会议 B、进行表决 C、请示上级
104、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B)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A.4个月 B.6个月 C.8个月 D.12个月
172、(A)是中国颂扬俄国十月革命的第一人。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10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 。( B )
A、 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B、 坚持以人为本
C、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D、 实现可持续发展
106、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必须执行_____________的原则。( A )
A、少数服从多数 B、民主集中制 C、下级服从上级
107、发展观是从( A)对发展问题的诠释
A.哲学角度 B.经济角度 C.文化角度 D.社会角度
108、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 A)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保护环境为中心
C.以调整结构为重点 D.以节约资源为重点
109、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 C )是基础。
A、经济 B、法律 C、教育 D、稳定
189、在中国各政党中,各民主党派是( A ) 。
A.参政党 B.执政党 C.在野党
110、社会主义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 C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
111、 ( B )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A.1999年10月1日 B.1997年7月1日 C.1999年12月20日
112、党内( A )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A.民主 B.法制 C.监督
113、我国的根本国家制度即国体是( B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 C.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114、中国共产党维护和发展国内各民族的平等、团结、( A )关系,坚持实行和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全面进步。
A、 互助 B、互利 C、协助
115、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要重视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 C )中发展党员。
A、 工人 B、农民 C、青年
第6篇: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感悟
专题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一、选择题
1、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因为(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
C、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2、1926年,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决定进行北伐的政府是( )
A、南京临时政府 B、北洋军阀政府 C、广东国民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3、第一次国内革命给共产党留下的最深刻的教训是( )
A、必须建立一个广泛的统一战线共同战斗
B、必须反对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C、必须坚持革命的领导权,开展武装斗争
D、必须坚决反对国民党右派的进攻
4、历史上国共两党之间曾经有过两次合作。下列史实,发生在国共两党合作期间的是( )
①黄埔军校 ②北伐战争 ③抗日战争 ④解放战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下列不属于中国“七大”内容是( )
A、讨论抗战胜利和解决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B、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C、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D、发出了“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口号
6、下列运动,对我国生产力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运动
7、陈毅在某战役结束后,深情地说:“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车出来的”,这场战役是指(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8、“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说明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者的主要原因( )
A、美国在外交上孤立中国 B、美国阻止我国解放台湾
C、美国入侵朝鲜,威胁了中国安全 D、向世界表明中国的强大
9、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起步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一五”计划期间
C、十年“文革”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0、1960年,党和政府为克服经济的严重困难采取的措施是( )
A、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在全党进行一次全面整风运动 D、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11、下列各项是“文革”教训的有( )
①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必须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②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③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④要维护领袖的绝对权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粉碎“四人帮”后,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其主要原因是( )
A、“两个凡是”仍占主导地位 B、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没有完全恢复领导职务
C、“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未得到平反 D、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13、下列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准确的理解是( )
A、不同于苏联、东欧模式的社会主义
B、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
C、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
D、不接受马克思主义条条框框的束缚
1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的先后顺序是( )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 ③农业合作化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③①④②
15、20世纪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这两大理论成果是( )
A、毛泽东思想、邓小平主义 B、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C、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6、邓小平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恢复国家主权、推进祖国统一方面,他的贡献是( )
A、率领人马解放军挺进大别山
B、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推动香港、澳门回归
C、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现代化建设指明方向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7、学完现代史,小华同学得出这样的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下列叙述能够体现这一认识的有( )
①在万隆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取得圆满成功②1971年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我国在解决国际事务的重大问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开始进入小康水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8、体现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行政机构是( )
A、特别行政区 B、直辖市 C、省 D、自治区
19、强大的国防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主要担负我国核反击任务的军种是( )
A、海军陆战队 B、空降兵部队 C、武警部队 D、导弹部队
20、某校九年级⑵班的同学以“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下列关于党的历史上一些重要会议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②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③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 ④中共十三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
材料二: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请回答:
⑴党的“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决议上体现的一条主线是什么?
⑵这两次会议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各有什么指导作用?
⑶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什么思想路线?
2、今年是改革开放31周年,请同学们一起来探究古今中外的改革。
⑴秦始皇统一六国主要得益于什么改革?
⑵我国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
⑶“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句话反映了当时我国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
⑷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南巡讲话”
想一想,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苏俄的新经济政策都强调采取什么经济手段?
⑸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没有成功,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⑹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三、问答题
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地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转变,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不仅出现过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还出现了全局性的、长期性的社会动乱。20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
⑴“一化三改”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其中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⑵20世纪50年代,我国出现过哪两次急躁冒进的错误,这些错误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⑶“全局性的、长期性的社会动乱”是指哪一事件?这一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⑷你认为20多年来的艰辛探索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哪些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写出其中两条。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