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总结百年奋斗历史意义,进一步把握历史脉络、体悟历史成就研讨材料,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总结百年奋斗历史意义,进一步把握历史脉络、体悟历史成就研讨材料5篇
第一篇: 总结百年奋斗历史意义,进一步把握历史脉络、体悟历史成就研讨材料
长征的历史意义
红军长征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一种精神的象征,在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及中国战争史上均具有重要的地位,对现代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伟大的红军长征,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新篇章。红军长征是在第五次围剿后 ,中央红军为了保存有生力量被迫战略转移。长征的历史意义在于保存了红军的有生力量,避开了敌人的围剿,更重要的是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并确立了以毛主席为主的党中央正确思想。红军长征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弘扬伟大革命精神的胜利。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伟大的红军长征,具有更深远意义的是,形成了中国革命成熟的坚强领导核心.红军长征从被动到主动、踏上胜利道路,转折点是遵义会议。
长征使现代中国最有生命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并有了受党领导的、统一而过硬的武装力量。这两个因素的形成,为中国共产党完成历史所交付的崇高使命奠定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力量源泉,使中国共产党逐渐焕发其强大生命力成为必然。长征奠定了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的基本格局,使中国共产党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1921年中共建立以来,特别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领导核心的变化较为频繁,这既是现实斗争造成的客观结果,也是中共尚不成熟的标志。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和中央红军长征前期以湘江战役等为代表的失败教训,使广大指战员对党中央领导人的军事指挥能力产生了质疑。正是在这一质疑之下,原属军事指挥层面和相对务虚的苏维埃领导人层面的毛泽东被纳入党的领导核心层面,打破了一定时期以来由与共产国际有着直接渊源的人员占据党的领导核心的格局。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路线,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为我们党从挫折走向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这是我们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逐步形成,是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经过胜利和失败的长期比较作出的历史性选择.从遵义会议开始,又经过10年努力,到党的七大,我们党总结了历史经验,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制定了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统一和团结,党的领导更加成熟,党的力量成倍壮大,党成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革命的核心力量。
红军完成人类历史纪录上第一次的伟大长征。红军面对着强大而凶残的敌人,险峻艰苦的环境,用了一年多时间,走了两万五千里路,主要靠着革命精神来完成了长征.长征精神,包含的内容很多,但主要有两点:就是强渡大渡河,强攻腊子口,英勇作战,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精神;
就是爬雪山,过草地,吃苦耐劳,在艰苦环境中,意志坚定,有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红军的革命本色在长征途中最显明、最集中、最深刻地表现了出来,成了我党我军最宝贵的财富.红军就是用这种精神完成了长征任务,会师胜利更使这种精神光芒万丈.这种精神,可以养成人们高尚的情操,可以增强部队的战斗力,可以完成一切艰难困苦的任务。这种精神,在我国我军的文明建设和作风建设中将产生深远影响。长征胜利地跨越了12个省、总行程达2.5万里以上,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它预示着中国革命新的局面的开始。长征用铁的事实表明,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具有战胜任何困难的无比坚强的生命力,他们是国内外任何反动势力所不可战胜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第一,它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第二,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这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长征结束后,随着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开始了。第三,长征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尽管经历了长征,红军由原来的30万人减少到3万人,但是,这些保存下来的,经历了千锤百炼的骨干,是党和红军极为宝贵的精华。第四,长征播散了革命的火种。他向沿途的人民群众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才能翻身解放。第五,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红军长征的磨难和考验,锻炼了中国革命力量,党员和红军质量显著提高,为党的队伍和革命力量的壮大、为革命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基本骨干。
第二篇: 总结百年奋斗历史意义,进一步把握历史脉络、体悟历史成就研讨材料
上海大学 2011-2012 学年秋季学期
《与中国书法艺术》
课程考试论文
论文题目:
兰亭论辩的历史意义
学生姓名:
周锦耀 学生学号:
11120584
论文评语:
成 绩:
任课教师:
陈红梅
评阅日期:
兰亭论辩的历史意义
经济管理类 11班
11120584 周锦耀
摘要: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自其诞生以来,就充满了许多传奇色彩,传奇的背景,传奇的身世,是他受到了帝王以及王侯将相的追捧,在其离奇失踪后,人们对其也开始了无尽的猜测,所以,其下落之谜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而20世纪60年代的一场大论辩,却将《兰亭序》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而这次论辩也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本文通过对兰亭论辩的起因,过程的论述,进而去揭示,去了解兰亭论辩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兰亭序》 兰亭论辩 历史意义
一.《兰亭序》概述
根据史料记载,东晋暮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与谢安等四十一人在山阴兰亭修禊,共作诗41首,为《兰亭集》,王羲之为之作序,史称《兰亭序》,序文为“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娱目骋怀,信可乐也。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矣……故列叙时人,录其 附图一:神龙本《兰亭序》
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序文抒发了作者对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文章清新优美,书法遒健飘逸。
被历代书界尊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据说王羲之对此十分满意,曾重写几篇,都达不到这种境界,因此他认为《兰亭序》代表了他书法的最高境界,于是他将其视为宝贝。一直传至第七世孙智永时,因为智永无后,于是智永将其传给了弟子辨才和尚,后被唐太宗李世民诡计骗去,唐太宗命褚遂良,冯承素等临摹数本赐予亲贵近臣,唐太宗死后,《兰亭序》随葬昭陵,之后便无下落了。
二.兰亭论辩的起因
王羲之的《兰亭序》冠绝古今,是书法史上的第一巨作。最早关于这篇巨作的记载,要追溯到刘孝标的《注》,其出版时间在502-521年间,距《兰亭序》的诞生将近158年时间,为此,我们不禁要问,在这个158年间的史料中,为何没有关于这篇书法巨作的记载,这也为《兰亭序》的真伪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现藏于巴黎国家图书馆的“伯二五四四”敦煌文献写本《兰亭序》,序文内容与现流传的《兰亭序》内容基本相同,时间是在唐初。而之后的历史长河 附图二:《王兴之
中,有关《兰亭序》的记载也随 夫妇墓志》
之增多,但各自的记载却略有出入。
而历史上关于《兰亭序》真伪的研究始于宋代,因为五代时只见王羲之的《黄亭》,《乐毅》等,而未见《兰亭》。更有甚者直截了当地指出《兰亭序》为智永所作。到了清代,关于《兰亭序》真伪的话题也愈演愈热,李文田曾在《定武兰亭》的跋语中一口气列了“三疑”,而这三疑也为后来的兰亭论辩奠定了基础。
1958年,南京,镇江等地相继出土了不少墓志,其中《王兴之夫妇墓志》与《谢鲲墓志》尤为引人关注,因为其都出自与《兰亭序》同时代的晋代。而这两块墓志也引
附图三:《谢鲲墓志》 发了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兰亭论辩。
三.兰亭论辩的过称
1965年郭沫若在《文物》杂志上发表了《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的真伪》一文,由此引发了名噪一时的兰亭论辩。文中提到的“王谢”是指王兴之与谢鲲,郭沫若在文中首先指出王兴之与谢鲲与王羲之所处在同一时代,而王兴之与谢鲲的墓志均为隶书体,而王羲之的《兰亭序》为行书,他进而发现晋代写本均为隶书体;
接着他对《兰亭序》的文本也产生了怀疑,文本中所添的“夫人之相与”后的内容,使原本愉悦的一次修禊聚会急转直下,突然表现出王羲之对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这与王羲之豪放的思想性格出入甚大,不得不令人产生疑惑;
文章的最后,郭沫若还大胆的猜测 附图四:郭沫若
道,《兰亭序》文本及墨迹均为王羲之第七世孙智永所作,因为智永作为一个出家人,文本的思想与智永可以说是相符合的,经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郭沫若还发现梁武帝曾在《书评》里评价王羲之的书法字势刚强,而唐代的文人却批评王羲之的字,这与梁武帝的观点格格不入,而这时间也正好与智永的年代相符合,完全可以解释通如下观点:现存王羲之的作品均为智永所托。
郭沫若的《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的真伪》一文立即在中国书法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而且还波及到了中共领导阶层,毛泽东曾大力支持这一论辩,他说:“笔墨官司,有比无好”。
对于郭沫若的观点,不少人也开始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以示自己的观点,有不少人赞同郭沫若,但也有不少人反对,时任江苏省文史馆馆员的高二适就是其中之一,他曾写了一篇《的真伪驳议》,称郭文“不啻在帖学上作了一个大翻身”。高文引证大量文献和法帖资料,针锋相对地提出:“《兰亭序》为王羲之所作是不可更易的铁案”。对于郭沫若的观点,他毫不犹豫地指出:1.梁之前未见《兰亭序》的记载,对此,我们不能直接加以否认《兰亭序》并不存在,如果因此称《兰亭序》是“依托”的,那就是毫无依据;
2.王羲之思想杂糅儒释
附图五:高二适 道三家,也就是说王羲之的思想既可以有儒家“仁”的思想,也有释教“空即色,色即空”的思想,还有道教“无为”的思想,由此可见,王羲之有“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思想有没有值得怀疑的地方了。3.王羲之的《兰亭序》没有郭氏所说的“雄强”的味道,这里可姑且认为是王羲之从艺术欣赏的品味出发,况且王羲之当时醉意已浓,怎有雄强可言。4.文本与墨迹均为智永所托,这个猜测未免太假,而且实在是缺乏有力的史料依据。有想当然的意味。5.晋人未必都为隶书,还有章草,今草。而王羲之也是擅长今草和楷书的。
兰亭论辩中,双方的观点相互对立,且双方相互攻击对方观点,这也使兰亭论辩达到了巅峰。但在之后的数年中,兰亭论辩的主力郭沫若与高二适相继离世,其他重要人员也都离世的情况下,兰亭论辩也在文革的号角声中,慢慢淡出了历史的舞台,落下了帷幕。
四.兰亭论辩的历史意义
一场浩浩荡荡的学术争辩——兰亭论辩,其发生在动荡不堪的文革十年之前。但这一次论辩,却是新中国重要的一次学术论辩,郭沫若也倡导了新中国敢于置疑的一种良好品质。
兰亭论辩虽然在文革中随着几位主力的离世而草草谢幕,但从文化史的角度来看,兰亭论辩揭示“兰亭”研究更深刻的学术意义,从而在中国书法史的研究中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在郭沫若与高二适之后,随着晋代文物出土数的增多,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兰亭序》的真伪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辩论,第二轮的论辩高潮始于1977年,终于1981年,短短四年间的论辩,收于苏州大学出版社的《兰亭论集》中,在这样的大势推动下,“兰亭学”的概念被学者提出,并被扩充到了广泛的研究中去了。
五.小结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身世是传奇的,下落是迷离的,人们对于他的评价,有褒有贬。一次兰亭论辩,我们的主要目的不是看清《兰亭序》的真伪,而是希望从学术的角度出发,去更好地认识《兰亭序》,更好地去了解中国书法史。
1.百度百科:搜索:“兰亭序”。
2.郭沫若《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的真伪》一文,发表于1965年。
3.高二适《的真伪驳议》一文,发表于1965年。
4.《兰亭序》与中国书法艺术 陈红梅 著 P125-P138
第三篇: 总结百年奋斗历史意义,进一步把握历史脉络、体悟历史成就研讨材料
会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老城子尹路96号。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这幢砖木结构,中西合壁的两层楼房,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是当时遵义城里首屈一指的宏伟建筑。毛泽东手书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雕刻在黑亮的巨匾上,高挂大门正中。进入大门,穿过过厅,迎面而来的是一堵垣墙,垣门顶额外为“慰庐”二字,内为“慎笃”二字,都用彩片镶嵌。垣门内是一个青石铺就的天井,天井北侧就是遵义会议会址的主楼。
主楼座北朝南,为中西合璧砖木结构建筑,一楼一底。歇山式屋顶上开一个“老虎窗”,楼层四周的回廊在明间处截止,堂屋保留了我国古代建筑“彻上明造”的结构风格。整幢楼房的檐下柱间有十个卷拱支撑,每根檐柱顶都饰有垩土堆塑的花卉。底层也有走廊,东西两端各有一转角楼梯,外面还加有一道木栅栏,显得门禁森严,大家气派。整幢楼房的门窗均涂饰赭色。楼上为梭窗梭门,楼下为对开窗,镶嵌着彩色玻璃,窗外层加有板扇。整个主楼面阔27.75米,进深16.95米,通高12米,建筑面积为620.18平方米。
1935年1月初,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这里是红军总司令部的驻地,著名的遵义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就在楼上的一间小房内召开。会议室呈长方形,面积27平方米,室内陈设基本上保留了当年开会时的原貌。
1988年8月1日,位于会址南侧的红军总司令部作战首次对外开放。该旧址有房间七间,包括机要科、参谋人员、译电员及首长警卫员的工作室的工作室兼住室。室内陈设保留原貌。
作战局旧址的复原陈列展出,是遵义会议纪念馆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恢复会址历史原貌所作所的一系列努力之一。至此,遵义会议会址整个复原陈列工作便大体完成。
遵义会议是红军危急的时刻召开的,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战争的重大问题的重要会议。会上批判了“左”倾路线,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使中国共产党重新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从而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并为胜利完成长征、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因此被视为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转折点,遵义会议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第四篇: 总结百年奋斗历史意义,进一步把握历史脉络、体悟历史成就研讨材料
更进一步的意思-更进一步的意思及其历史典故介绍
相信大家对“更进一步”这个词语并不陌生吧!这是个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的词语。那你知道它的具体含义吗?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关于“更进一步的意思”的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更进一步原话为俗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意指学问、成绩等达到很高程度后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 。语出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历史典故
宋朝时,长沙有位高僧叫景岑(cén),号招贤大师,人们称他”长沙和尚”,他经常到各地去传道讲经。一天,招贤大师应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讲经。更进一步的意思大师讲得深入浅出,娓娓动听,听的人深受感染。招贤大师讲经完毕后,一名僧人站起来,向他提了几个问题,大师慢慢地作答起来。更进一步的意思
那僧人听到不懂处,又向大师提问,于是两人一问一答,气氛亲切自然。他俩谈论的是有关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内容。为了说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儿,招贤大师当场出示了一份偈帖。所谓偈帖,就是佛教中记载唱词的本子。但见大师指着上面的一段文字念唱到:
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意为”百丈的竹竿并不算高,尚需更进一步,十方世界才算是真正的高峰”。
以上就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更进一步的意思”的全部内容,相信认真看完这篇文章的你已经有所了解了。希望有帮助到你哦!
第五篇: 总结百年奋斗历史意义,进一步把握历史脉络、体悟历史成就研讨材料
前进一步时间:2016-08-2410:23:54|作者:柯真真
曾经,一位斯巴达人对他的母亲抱怨说:“我的剑太短了。”母亲回答说:“孩子,你前进一步,剑不就长了吗?”
是啊,只要前进一步,剑就长了。这是一个值得引人深思的哲理故事,答案是这样的简单,只需前进一步,然而,在生活中能够做到主动前进的又有几人呢?
生活中,往往会有些琐屑小事让你忙不过来,压得你喘不过气来,也许这时你会认为不行了,受不了了,自己解决不了了,有着跟斯巴达人一样的感觉——“剑”不够长了。其实,上天赋予了每个人一把“剑”,而所有的“剑”其实并没有长短之差别,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但为什么有的人使用起这把“剑”来是得心应手,而有的人却会觉得不够长呢?正如有的人在生活中能把日常琐事处理得井井有条,而有的人却弄得杂乱无章,不知从何入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我认为关键是态度。
生活中有太多的人缺乏“前进一步”的积极态度,面对困难总处于被动的状态。例如,有的同学在做数学作业时发现有难题,一时想不出来,便不想继续做下去了,认为自己的“剑”不够长,不能解决那些问题,于是就放着,不去理它,日长月久,所积累的难题也就越来越多,久而久之,更感觉力不从心,越觉得自己的“剑”不够长。反之呢?如果当时这个同学能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难题,有把它解答出来的决心,面对难题,前进一步,那么,即使他一时半会儿思考不出来,但通过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那么问题自然是能够解决的,经过思考、探讨,对知识的掌握久会更加牢固,长期坚持下去,渐渐地就会发现不懂的问题渐渐少了,掌握的知识渐渐多了,两种不同的态度,决定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人生漫漫,这一路上不可能总是平坦辽阔,它总会伴有坎坷、荆棘,朋友们,好好使用你手中的那把“剑”,面对困难、挫折时,千万不要气馁,后退。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鼓起勇气和信心,知难而进,前进一步,你的“剑”将会更长!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