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共同富裕内涵把握和理解作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共同富裕的内涵把握和理解作文5篇
第一篇: 共同富裕的内涵把握和理解作文
【 - 阅读答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走向共同富裕》教案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悦纳经济新常态的变化,树立共享发展理念
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理解经济新常态的相关政策
知识目标: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及我国应该怎么做;理解共享发展理念和如何实现共享发展
重点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理解经济新常态的相关政策
难点
悦纳经济新常态的变化,树立共享发展理念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生活观察:1.我与父母乘坐高铁暑假外出旅游,快捷舒适,感受到服务业越来越发达,出行越来越方便。2.我暑假参加环保志愿者活动,看到好几家高污染企业停整改。3.我暑假帮家人在市场看服装摊,生意比往年冷清,而别人家新开的网上服装店却生意火爆。
思考:思考:从三位同学暑假经历中,你发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新的变化?
学生谈感受
从生活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到经济新常态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讲授新课
一、预习教材,出示提纲
1.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2.在经济领域,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应该怎么做?
3.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什么?
4.实现共享发展理念,我们应该怎么做?
5.为实现共同富裕,我国应该怎么做?
二、新授新课
(一)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
1、视频:《改革进行到底》片段——经济困境表现
2.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3、教师小结:新时期,经济面临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挑战,前进路上有问题和困难。
4、知识讲授:改革升级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等体制改革。什么是经济新常态:经济新常态就是在经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稳增长。
5、案例分析:教材P9-10 探究分享 国家电网公司战略调整,并思考:国家电网公司为什么要主动进行战略转移和转变发展方式?
6、师生交流,教师小结:在经济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应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粗放式增长模式,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社会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改革精神。
(二)共享发展成果
1、你说我说:你是如何看待“共享发展”的?
3、教师小结:共享发展理念,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迈进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稳步前进。
4、合作探究:实现共享发展理念,我们应该怎么做?
5、互相交流小结: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做到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方。
三、教师总结:形成知识体系,思维导图阅读
四、拓展延伸:视频播放:《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共享发展成果》
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讨论问题
学生读材料思考:在经济领域,全面深化改革?
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生活,理解什么是共享发展
学生读知识拓展材料
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
读书初步感知本课基本知识点
生活化教学理念
板书
走向共同富裕
一、改革进行时
1、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2、全面深化改革,我国应该怎么做?
二、共享发展成果
1、理解共享发展理念
2、实现共享发展,我国应该怎么做?
第2课时走向共同富裕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充分认识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了解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和意义
能力目标
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增强对财富的认识,正确地使用财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心改革,树立改革精神,追求共同发展,自觉为实现共同富裕添砖加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共享的发展理念。
教学难点: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所作的报告中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的鲜明特征之一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体说来,就是要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想一想:对走向共同富裕,你有哪些认识?
教师总结:走向共同富裕,需要党的统一领导、政策的正确引导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这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改革进行时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1.进入新时期需要适应新变化
活动一:发展变化大家谈
活动:阅读教材第9页“运用你的经验”材料,进行角色扮演,结合自身生活经历谈谈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新变化。
提示: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发表意见。
师生共同总结: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需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障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2.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活动二:绿色时代靠什么
活动:阅读教材第10页“探究与分享”。分组交流思考国家电网公司为什么主动进行战略调整、转变发展方式?
教师讲述: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知识拓展: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40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
3.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活动三:农村发展变化大
活动:阅读教材第10-11页“探究与分享”。由四个同学分别扮演村党支部书记小孟、村民张大娘、村民老李和初中生小莉,进行对话。畅谈农村巨变,同时要看到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提示:农村变化可从经济、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来说;新的机遇可从社会稳定、文化素质等方面回答;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结合身边的例子来谈。
师生共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二)对待改革的态度
自习课本梳理出对待改革的态度:
(1)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2)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3)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
相关链接: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目标导学二:共享发展成果
1.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
活动四:我看“共享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尽量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将蛋糕做大,让全体人民公平地享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实现一定发展水平上的公平正义。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知识分析“让全体人民公平地享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的正确性。
师生总结: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2.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
活动五:实现“共享发展”
活动:结合教材第12页“探究与分享”,谈谈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归纳总结:(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2)为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以及共享发展成果有了新的认识。知道了党和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明白了我们要齐心协力,辛勤劳动,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3板书设计
走向共同富裕改革进行时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进入新时期需要适应新变化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对待改革的态度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不断弘扬改革精神
共享发展成果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
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
4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有一定的难度,不易于理解。上好本课要利用好教材上的材料,同时也要结合学生较为熟悉的、身边的鲜活事例,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利用好小组合作学习,围绕重点问题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利用小组的力量解决问题,提高认识,完成学习任务。
第二篇: 共同富裕的内涵把握和理解作文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要“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又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十二五规划重提共同富裕,是让更多人能够共同参与发展的机会,更公平地共享发展的成果。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以至出现了“发展中的停滞、富裕中的贫困”的不和谐现象。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也已逼近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在社会财富中所占的份额只有4.7%,而同样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所占份额高达50%。五中全会“共同富裕”的政策取向,预计到“十一五”期末基尼系数有望维持在当前的0.45水平。
一、如何理解共同富裕?
我们应该如何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呢?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何为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同时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就是共同富裕。他说:“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
但是共同富裕并不等于平均主义。邓小平把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其他人、其他地区,逐步走上共同富裕作为解放思想、激发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的一大政策提出来了。他说:“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共同富裕,是一个能够影响和推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政策。
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共同富裕是一个从贫穷到温饱、小康再到富裕,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循序渐进的艰难过程。,全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现象,这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状。共同富裕,也不等同于先富。先富是作为后富和共富的条件提出来的,它一开始就被共富的目标所规定,但它毕竟不是目标本身,共同富裕是目的,而先富只是手段。
二、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归结起来,主要包含四个层次:一个总目标———实现共同富裕;
一项大政策———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裕、先发展;
一条主渠道———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人帮助后富的地区和人,先富带后富,最终共同富;
一个大原则———把握适当的力度和时机,解决发展的不平衡和调节贫富悬殊问题。十几年来,中国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的确富裕了起来,先富已经得到落实,但共同富裕尚未落实。我们社会目前所面临的是从“先富起来”到“共同富裕”的历史性超越。
如果说拉开贫富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第一价段,那么现在就应该是进入调节贫富之间差距的第二价段了。
三、如何调节贫富分化的收入差距
对从宏观层面看,我国要调节贫富分化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首先就要加大政策投入,缩小东、中、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达到均衡发展。在我国,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是导致东、中、西部地区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的直接的重要因素,“孔雀东南飞”、“民工潮”等现象正是这种发展差距及收入差距的真实写照。近来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全国可持续均衡发展,达到共同富裕最终目标的重大战略举措,具有极其重大的经济、政治意义。
我国现行的收入分配机制在缓解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很小的,主要的问题是缺乏一个全国统一的收入再分配的机制和与此相关的系统的有效政策。实现共同富裕,就要在制度上、政策上进行创新,调节过大的居民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
一是要在制度上确保公平致富、合法致富。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要不断完善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保护和鼓励公平竞争;
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要通过不断改革,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各种制度上保证每个人参与经济社会活动、获得合理收入的起点和选择机会均等,消除产生收入差距的制度性原因。譬如,逐步取消实施了几十年的城乡分割管理制度,除了可以直接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从而提高效率之外,对于个人而言,其实就是提供一种制度平等。这是保证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前提。当前,制度建设的突出重点是要加强法制建设和法律监督。要大力整顿当前不合理的分配秩序,打击非法致富及不正当致富,坚决取缔非法收入,清理灰色收入(合法不一定合理的收入)。应当说,从我国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规定看,对违法、非法收入的界定是清楚的。但近年来,不正当致富、非法致富的问题日益突出,愈来愈引起人们的不满却得不到有效解决。问题之所以如此甚至更趋严重,也许主要是因为不正当收入往往与其他灰色收入及合法合理收入裹在一起,甚至与权力本身以及各种复杂的关系网联在一起,因而对这种收入从真正判定到实施限制(如公款消费)乃至取缔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当然包括各种管理监督制度的建立健全)可能受到权力、关系的干扰和抵制。另一方面,对收入分配的这种整合不仅需要加大经济、政治、法律制度建设力度,还需要直接进行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即需要很高的治理成本投入。财政投入不足正是实践中的关键之一。此外,也与我们对这种成本的认识不足密切相关。其实,无论是从转型时期我国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还是从维护市场经济社会的有序运行考虑,与价格欺诈、偷税漏税、走私贩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行为对经济社会秩序乃至政治秩序所可能带来的破坏和损失相比,政府适量增加这种成本投入无疑是值得的。换言之,打击各种非法致富行为所付出的社会成本是最低的。
二是要在政策上确保合理致富。政府通过合理的税收、财政、产业政策等对居民收入分配进行调节是抑制收入差距趋于扩大的重要手段。税收政策可以显著影响个人收主状况,因而税负公平对于人们的合理致富极为重要。对居民收入差距直接有调节作用的当然是征收个人收入所得税(长远看,征收遗产税也可明显抑制收入差距继续扩大)。但在目前,个人收入所得税依然是我国税收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主要的问题,一是城市和农村的个人所得税政策是相互分离的,农村甚至还没有建立个人所得税制度;
二是个人的收入透明度太低;
三是税率缺乏差别。例如,农村几乎所有的税费都具有“人头税”的特点。如何建立统一的个人收入所得税制度,如何提高个人收入透明度,逐步实现个人所得税帐目化征管,从而发挥其对居民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值得深入研究。从我国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需要来看,必须强化个人收入累进税制。其它税种也可以影响个人收入分配。例如,农村的各种税费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就很大。基于农民几十年来对国家建设所作的巨大贡献,特别是考虑到当前城乡差别的扩大趋势,我们认为,适当降低农业方面的税负是合理的。对于当前巨大的行业收入差别,可考虑对某些个人收入显著高于其他行业的垄断性行业开征类似于特种税种的垄断税,对某些个人收入高的非垄断性行业暂时提高其原有所得税率,从而达到抑制个人收入差距过大之目的。不能以为这是税赋不公平,会影响经济的公平竞争和效率。相反,垄断本身就阻碍了公平竞争,也缺乏效率,它实际上意味着对其他行业的生产要素投入的不公平,最终必然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征收垄断税可作为对垄断的某种程度的限制,也可视为对行业性收入差距的调节;
而在转型时期,那些非垄断性行业的过高的利润和收入很大程度也往往是由于某些特殊机遇造成的,这种机遇对其他行业来说也是难言公平的。总之,通过调整已有的税收政策或制订出台一些新的税收政策让先富起来的地区、先富起来的个人多交点税,支持落后地区的发展,支持国家的建设,这既符合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也是共同致富的目标要求。财政政策对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制定和实施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标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和实施转移支付等来缓解和改善低收入者的困难。譬如,继续执行并进一步完善国家已有的扶贫政策、地区倾斜政策、产业优惠政策、生活生产救济政策等来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缩小个人收入差距和缓和乃至消除人们因这种差距而产生的社会对立情绪和不公平感。长期以来,国家财政政策明显偏向于城市居民,从共同富裕的要求来看,应该改变为通过转移支付方式重点支持农村地区的发展。财政政策应该在缩小地区差距及城乡差距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显然,健全、合理的财税政策对于建立合理、公平而有效的分配秩序,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至为重要。
三是在社会主义上要帮助共同致富。要建立、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手段,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保障其基本生活。要大力倡导全社会对贫困者的扶持和救助,进一步强化各项扶贫济困政策措施,以最大的努力帮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更有这个责任,要在社会公益事业和扶贫济困上起先富者的作用。
四、具体措施
1、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多数人如农民、城镇下岗职工以及国家公务员等并没有从我国的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取得多少实惠,这部分人的收入增长甚至还赶不上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这是极不合理的。因此,我们必须大幅提高这些人的收入水平。如,除了完全免除农民的各种税费以外,还要给农民尤其是种地农民大量的补贴;
大幅提高城镇职工的最低工资水平和最低生活保障线;
大幅提高国家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水平。
2、完善社会保障
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能较好地解决贫富差距问题,是和他们拥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无关系的。与之相比,我国的社会保障工作才刚刚开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在缩小贫富差距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因为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石。它不但关系到亿万人民群众能否安居乐业、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还关系到亿万个家庭以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能够覆盖全国所有人口(包括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3、健全财税制度
目前我国所得税的纳税主体仍然是工薪阶层,这充分说明我国财税制度的不合理,这也是我国贫富差距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想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功能,我们就必须进一步健全我国的税收制度,如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征收遗产税、赠与税和奢侈消费税等。此外,还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提高贫困人群的生活水平。
4、加强法制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片面地强调效率问题,导致一些人为了致富而不择手段。现实生活中以权谋私、官商勾结、走私贩私、假冒伪劣等违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对此,我们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并依法重拳出击,严厉打击违法乱纪,权钱交易等丑恶现象,进而有效解决贫富差距悬殊问题。此外,我们还要建立相关法律,鼓励先富起来的人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如办教育、办慈善事业或修路等。
5、降低垄断收入
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时间尚短,市场运行机制还不很完善。原有的某些体制性或政策性的原因,使得电力、电信、铁路等行业至今仍然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垄断。并可以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也拉开了这些行业与其他人群的收入差距。为此,我们必须借鉴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在垄断行业中引入竞争机制,降低行业的垄断性收入。对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行业,要加强对其收入分配的监督和管理。
6、继续“两大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享受了优惠的政策,东部地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东部的发达程度已远远超过了中、西部。为了解决日益增大的地区差距,党中央先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伟大战略。实践证明,两大战略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还不太明显。因此,我们应采取进一步的措施,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吸引国外投资者和东部的资金、技术、人才到中西部地区,从而有效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中西部地区的生活水平,最终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贫富差距。
五、从华西村看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美好理想,也是华西人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穷生乱,富生安。贫穷建不成和谐社会、幸福社会,贫富差距过大也建不成和谐社会幸福社会。华西村家家富裕,也不是没有差别,不过是富裕之间的差距不大。
华西人总结出:共同富先要集体富,共同富必致家家富,共同富更要精神富,共同富要先富帮后富。吴仁宝反复讲:“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
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我们先富起来的,有责任、有义务,带领欠发达的村庄,共奔小康。”华西始终坚持“三不忘”: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华西扶贫支出1亿元,培训各地基层干部1万人,带动10万人脱贫。宁夏华西村、黑龙江华西村发展致富以后,己移交给当地。2001年以来,通过“一分五统”(村企分开;
经济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动力在同等条件下统一安排,福利统一发放,村建统一规划)的方式,将周边16个村,“并”入华西共同发展。无论是建房筑路,还是移坟迁墓,老百姓无一句怨言,一通百通。大华西实现了“基本生活包,老残有依靠,三守促勤劳,小康步步高”。已直接或间接使周边村上万人就业。老年人按月领取保养金。已经造好的和正在建造的50多万平方米的新房,3年内再造19.8万平方米的公寓小区,可节省土地200亩。华西为周边村支付修桥筑路、村民福利等八项计7470多万元。“一分五统”是体制、机制的一大创新。周边村村民走上了文明、富裕之路,华西也获得了更多的资源和发展空间。
华西村坚持兼顾公平原则,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调控村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保证了村民们共同富裕的实现。为了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华西人具体做到了:
一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充分的就业条件,这是实现社会公平和必要前提和保证。在华西村,人人有工作,个个有工资,残疾人和退休不愿清闲的老人,都一样机会均等,这是最大的社会公平。
二是集体宏观调控,在收入分配上对干部职工采取不同政策。共同富裕也是有差距的,做到了“既拉开档次,又不脱档”,既要不吃“大锅饭”,又不搞“独吃饭”。达到了承包班子担风险,职工无风险的目的。
三是积极平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华西是合作经济,集体控股,个人参股。村民的收入主要有三个来源:第一个来源是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工资奖金,多劳多得。第二个来源是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实际上就是对华西村民的最低生活保障,除工资、奖金、保养金外,村民每人每年还享受一定数额的福利待遇。第三个来源是股金资本分红,多提积累少分配,少分现金多入股。
六、总结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根本价值取向。毛泽东首倡“共同富裕”,凝聚全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的大同之路;
邓小平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帮助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江泽民强调兼顾效率与公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每一个阶段都必须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胡锦涛突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等重要论述为主要线索,系统地梳理和充分地展现六十年来几代领导人对共同富裕的不懈探索和追求。纵观六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共同富裕已经成为我们党坚定不移的目标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追求。经过几代领导人的实践和探索,共同富裕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共同富裕的道路越来越宽广。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按照已经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共同富裕的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第三篇: 共同富裕的内涵把握和理解作文
我向毛主席发誓,书记找我谈话要我下岗的那天,我绝对没有半点怀疑书记‘不怀好意’,当我离开工厂的大门,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街头,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我坚决相信书记:他为人民某幸福,呼尔嗨哟,他是我的大救星。话再说回来,我还曾经帮助过书记的老婆打架,书记不会不领情吧。
那天书记的老婆在厂里和一个泼妇‘斗殴’,书记的老婆把泼妇的内裤扯破了,泼妇把书记老婆的胸罩扯断了,正当书记老婆的‘满园春色’关不住的时候,我赶紧用身体遮挡和拥抱了书记的老婆,我那曾经瘦弱的背膀不仅充当了书记老婆的人肉盾牌,还起到了‘羞杏遮桃’的作用,为此我替书记的老婆挨了那个女的好几个‘坨坨’。
哥们都怪我扯架的方式有错误,其一、扯架的时候不应该紧抱书记的老婆,应该抱紧那个恶妇,让书记的老婆狠揍泼妇几个‘坨坨’,其二、抱住了书记的老婆,不是在帮书记的老婆打架,而是在帮泼妇欧打书记的老婆,这叫帮了倒忙,出力不讨好。其三、在大庭广众之下搂抱书记的老婆的,尤其当时,书记老婆的‘咪咪’冲破了层层阻碍正在‘汹涌澎湃’,你跑过去拥抱书记的老婆,明摆地想吃‘豆腐’。我说:放屁,书记哪有你们这般‘邪恶’。
我离开工厂的那一天,书记还专门为我唱了一首励志歌,我聆听着书记的歌声,热泪盈眶,书记鼓励我说:看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为来不辜负书记的殷切希望,我在工厂大门口的马路对面开了一家小吃店,老婆责骂我是揣不走的狗,还说我有‘恋记情节’,老婆搞没搞错呀,书记是个男的。
小吃店不大,十几个平方米,关键是离厂近,每天都能看见过去的工友从厂区大门口进进出出,恍惚中感觉自己并没有离开工厂,虽说隔着一条马路,但依然和工友们低头不见抬头见,尤其是每天还能够看见书记那张‘是笑非笑’的脸从我小吃店的门口经过,于是,我依旧能够感受到书记的光辉和灿烂。
我的小吃店倒数第九个门面就是‘矮子’的小吃店,矮子矮一肚子的拐,‘矮子’TMDB不够意思,国家号召公民‘共同富裕’,‘矮子’觉得自己就是公民,可以富裕,我不是公民,不许我‘富裕’,我祖宗八百代都没有人认识‘矮子’,为了响应‘共同富裕’,我和‘矮子’却成了不共戴天的‘商敌’。
‘矮子’说我仇富,端着好好的‘饭碗’不要,跑出来抢他的‘富裕’,我猛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把小吃店开在了‘矮子’的地盘上,等于要把手伸进‘矮子’的荷包里掏人民币,估计我就是‘矮子’的爹,‘矮子’也要踏上一只脚,让我永世不得翻身。
‘矮子’不显山、不露水,不象我清澈透明,‘矮子’恨人恨到骨头里,非要把我的小吃店搞垮,我一根筋,朋友就是朋友,敌人就是敌人,泾渭分明,每当我路过‘矮子’的小吃店时,‘矮子’那蒙牙护嘴的微笑和书记的招牌似微笑一摸一样,搞得我真的不知道我应该拉扯脸上的那一片肌肉才能够正确答谢‘矮子’的微笑,我开始怀疑我的父母应该是姑表开亲,不然我怎么天生弱智。
矮子这狗日的搞人稳、准、狠,拿热干面向我‘开刀’,热干面!热干面!便宜!便宜!便宜得就像坐武汉的公交车,定价一块二,实收一块,硬是把个二角钱的毛利挤的冇得了,那‘矮子’么样赚钱啦?老婆说:你傻不傻啦!矮子在剥削他的老婆和女儿,两个女人只管工作不要报酬,那象你自己吃不饱穿不暖,还要拉上两个村姑做垫背的,小心农民工讨工钱。
TMD,‘矮子’的姑娘按九年制义务教育应该还在县中学读书,‘矮子’为富不仁,然怪别人说:富人有原罪。‘矮子’的一家人仿佛都是特殊材料做成的,整天在小吃店里忙得就象三只没头没脑的苍蝇,一家三口,干在店里,吃在店里,睡在店里,店面也不大,气愤的是小吃店和我一样连个卫生间都没有,上个厕所得跑到老远老远的地方。
那天我内急到工厂上厕所,正好遇见书记从厕所里出来,慌乱中我问了一句国人标准版的问候语:书记!吃了冇。书记很有礼貌的回答:吃了,吃了。门卫看见我上厕所总是满肚子的不高兴,仿佛我是出家的和尚泼出去的水,不该回娘家沾便宜,搞得我上厕所总有一种负罪感,同时也缺少了一泻千里的快感。
我产生了一种恶毒的想法,哪天,等门卫的老婆上厕所,我要从墙的这头尿到墙的那头,让门卫的老婆知道我JJ的厉害,尽管如此,‘矮子’上厕所却不能够享受我这种优厚的厂民待遇,‘矮子’得拐过三条巷子才能找到一个公共厕所,并且还得有偿使用。
我都不知道矮子关门打烊后,‘矮子’和他老婆干这个勾当的时候,他女儿应该睡到哪里,尤其令我困惑不解的是:如果三更半夜‘矮子’的老婆要‘拉稀’会拉到哪里?武汉的公共厕所半夜都是锁门的,还有‘矮子’的姑娘来例假的时候在哪里换卫生巾,尤其是下半夜那换下来的‘你好,我也好’应该丢在哪里?
‘矮子’太厉害了,我竞争不过‘矮子’,我要给两个打工妹发工资,还要为她们租房子,她们肯定是不愿意和我老婆挤在一个床上睡觉的,‘矮子’这个狗日的,不仅一块钱一碗热干面,还外加免费送豆浆,非要把我‘斩尽杀绝’,矮子使用的竞争手段一个便宜三个爱,矮子的小吃店轰轰隆隆,我的小吃店奄奄一息。
那天有一个每天照护‘矮子’生意的食客跑到我的店里来了,原来这个兄弟看上了‘矮子’的姑娘,‘矮子’嫌贫爱富,把这个兄弟揣跑了,这个兄弟告诉我一个秘密,‘矮子’为什么能够这么便宜的卖热干面,因为有个收潲水的每天收潲水的同时都要送给‘矮子’一壶地沟油,哦!原来矮子不仅用人不花钱,用油也不花钱。
我倒闭的那一天,书记刚好从我门口路过,书记露出招牌似的微笑对我说:钱赚饱了,好好休息,好好休息。
第四篇: 共同富裕的内涵把握和理解作文
公开课记录表
科目_思想品德___级别_市级_执教人__张吉刚__班级__301
授课时间:__2010____年__11__月_24_日星期__三__第__十三_周第__三__节教材__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_教材地位及简要内容:
本课是初三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题内容。主要讲述两个问题:我国的分配制度与目的;
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教材承接上一课我国的经济制度而来,从知识上来讲是生产结束后,进行生成成果分配这一环节的内容。本课知识的体系为如何分配、分配目的和如何创造财富,这一逻辑过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
2.健全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过程。4.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二)能力目标
1.从我国多层次生产力水平、人民群众多样化物质文化需求出发,理解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必要性。
2.结合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地理位置等方面的情况,体会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的道理。3.从激发社会活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角度,明确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现实意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现阶段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分配制度,自觉做到“四个尊重”。二、学生分析
1.学生的问题: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为什么现实社会中还存在着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学生心中会产生不理解和困惑,不能够体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学生的需要:学生渴望从课堂上了解自己国家、自己城市在共同富裕和奔小康的道路上的进程,能够获得比文本知识更多的课外内容,老师在讲课前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让学生真正弄清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内涵、从而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二)难点:能结合我国生产力水平、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地理位置等方面的情形,体会共同富裕是一个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过程;
从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这两个方面,体会“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的辩证统一性。
实验仪器或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法指导
基本上按照“读一读——议一议——辩一辩——做一做”这一过程。目的是为了学生在了解知识的同时,培养分析材料的能力。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①请大家大家回忆一下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②说说公有制经济主要表现为哪几种经济成分?③说说非公有制经济主要表现为哪几种经济成分?
小结:这些具体的经济成分,面对市场,遵循同样的规则,平等竞争,犹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组成“合力”,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过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各国中的排序稳步上升,今年第3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又超日本,位居世界第2。
经济学家们往往把国民收入总量比喻成“蛋糕”,GDP就是反映国民收入一个主要统计数据,经济学家又把收入分配比喻成“切蛋糕”,那么这个蛋糕该怎么切呢?
①平均切可不可以?会有什么结果?能不能用史实来说明?(降低人们的生产积极性,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想切多少就切多少可不可以?会有什么结果?为什么?(生产力水平还不够高,劳动产品还没有极大丰富。)
③既然平均切、按需切都不合适,那该怎么切呢?我们从昨天同学们做的作业中去找找答案!
出示调查作业及结果:①从调查结果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人们合法收入的来源是多样化的)。
②从同学们调查的收入来源中我们进一步来思考,人们到底凭什么得到合法收入的?(教师结合PP,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副板书:劳动、资本、管理、技术。)
小结:由此可见,人们的收入是凭自己付出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得到的。(这就是切“国民收入总量”这块蛋糕的方式。
出示: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解读“分配制度”:
①何为“按劳分配”?(以劳动者个人向社会提供劳动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为标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者不劳不得)。
②为什么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这与我国的经济制度有关。出示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的特点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获一部分人民共同所有)决定了其分配时主要是“按劳不按资”。
③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多种分配方式又指哪些方式?(点副板书总结:就是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如:劳动、资本、技术、管理都是生产要素的内容)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的。
④所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我国的分配制度。
过渡:按照这样的分配制度来切蛋糕(收入分配)又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呢?
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此话怎讲?(因为按这样的分配制度,那些付出更多劳动,尤其是掌握复杂劳
动能力的人,掌握一定资本和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的人,就会获得相应较多的收益分配。)
▲由此,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到底是什么?
▲那么要让这些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我们这个社会该怎么做呢?(不管
学生怎么说,都可引导到“四个尊重”。)我国的这项分配制度就充分体现了“四个尊重”。
▲这对我们同学又有什么启示呢?(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努力学习,增长才干;
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敢于创新、勇于实践。)
②出现收入分配的差距。
▲为什么?(个人的差异如劳动技能、智力水平、拥有的资金„„,地区的差异,
如东部地区相对西部地区有较雄厚的资金、人才、技术„„,城市相对农村也是如此。)
▲现在世界各国往往把基尼系数作为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之一。(0.3-0.4属于分配比较合理;
0.4-0.5表明收入差距过大,超过0.5则意味着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副板书)2010年,我国已经达到0.48以上。
▲这样的收入差距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呢?(会让一些人感到心里很不平衡,就像社
会稳定;
也会社会有效需求的增长,妨碍经济持续发展。)适度的收入差距是保持效率的必要条件,但超过合理限度,则不仅损害公平,也破坏效率。
▲而这样的收入差距也与社会主义本质不相符。
解读“共同富裕”:①共同富裕等于„„?为什么?(结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②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那么这个过程又是这样的呢?(联系分配制度带来的第1个后果)点明这就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③说说为实现共同富裕,防止收入差距过大,国家采取的积极举措。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作为“十二五”的核心议题,要依法保护合法收入,要取缔非法收入,要整顿不合理收入,要调节过高收入,要保障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如果说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是政府的责任,那么,分好这个“蛋糕”就是政府的良知。)
小结:这些举措的实施将有利我们实现共同富裕、会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公平、防止两极分化,实现社会公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板书设计:
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收入分配中应注意的问题
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
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共同富裕的内容国家如何做?
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
个人如何做?
课后反思
1.要为知识建立一定的结构体系,厘清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是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规定动作。这样做不但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更具科学,更准确的把握各个知识点,也使我们的执教过程变得更为顺畅。比如,本课内容围绕共同富裕这一主题,分别有三块内容:现有的分配方式(制度)、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三个内容相互之间可以建立这样的关系:现在分配制度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帮助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提示我,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深入研究教材知识点的同时,更需要关注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为它们建立起彼此因果关系。同时老师不但要关注眼前的教学的内容,还应关注与之相关的其它知识点,比如高中的政治课本内容等。
2.思想品德课要注重对学生的价值引导。一节好的思想品德课,不但要让学生知道到理论知识,而且要在学生心中扎下思想的萌芽,行动的指针。本课中,老师可以抓住以下几个价值点:先富者带后富者体现出来的奉献精神;
先富的途径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告诉我们要有诚信守法的意识;
国家为我们创业提供了一切有利条件,作为我们就必须努力工作,实现心中的理想。
3.课堂教学要了解目标达成度。在每节课的结束时,老师要为学生整理所学知识留有时间。比如,可以通知结构式的板书来揭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教学内容的认知,或者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头脑风暴,对所学内容进行质疑与辨析,进而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把握。
组内听课教师(签名
备课组长小结评议:
姜山镇实验中学质量管理中心制
第五篇: 共同富裕的内涵把握和理解作文
我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共同富裕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主题,如何达到共同富裕更是大家奋斗的目的,因此如何更好的认识共同富裕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在邓小平的理论体系中,共同富裕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科学概念。对共同富裕内涵的全面准确理解,是理解和把握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前提和基础。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在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核心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并日益成熟起来的。共同富裕首先意味着要消灭贫穷,因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应该是富而不是穷。其次,共同富裕是有差别的共富,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的“同步富”;
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平均富”只能导致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最后,实行共同富裕不是要搞两极分化,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
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
共同富裕既包括物质生活意义上的共同富裕,也包括精神生活意义上的共同富裕,是以物质的共同富裕为基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那种片面强调发展生产力,以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就是共同富裕的观点,是极端错误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不是共同富裕;
物质生活充裕、精神生活匮乏、社会风气恶化,同样不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还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实现人民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统一;
才能真正地达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范畴。共同富裕不是从来就有的,不是哪个社会制度想实现就能实现的。迄今,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社会制度能够过上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富裕。原始社会的人过着饥一餐饱一顿的生活,没有共同富裕可言;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落后也谈不上共同富裕;
而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其剥削的本质决定了它也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
只有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的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共同富裕。但共同富裕是一个从贫穷到温饱、小康再到富裕,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循序渐进的艰难过程,因而“分三步”走是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战略步骤。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是: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部分先富是加快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各地经济基础不同,自然条件不同,劳动者能力不同,生产发展水平不同,也由于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分配方式,地区之间、社会成员之间一定程度的收入差距是不可避免的,剥削现象在一定范围内的存在具有客观必然性。但这不会促长剥削思想的产生,因为社会主义的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为了更好地实现“三步走”的战略,邓小平同志提出,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构想的先富、后富、共同富裕的非平衡发展和波浪式前进这个大政策,以承认差别为前提,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条件,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在整个经济改革和发展中起了重大作用。对于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他认为,沿海先发展起来,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阶段,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在处理先富、后富和共富关系时,也要从大局看问题,以防止引起社会大动荡。重要的是,要鼓励大家动脑筋想办法发展我们的经济,要有开拓的精神,不要去损害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损害了对社会主义事业不利。实践已经证明,实行这样一个发展战略,是我们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
总之,共同富裕不等于平均富裕,又不同于一部分先富,而是大家富起来,与贫穷彻底告别。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继往开来的不懈努力,加速前进。我们对走向共同富裕充满必胜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