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激励担当作为对照检查
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一系列举措加强作风建设,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有效提振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凝聚起了忠于职守、担当奉献的磅礴力量。总体来看,全县党员干部队伍精神状态积极向上,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的干劲充分激发,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活力竞相迸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临泽新征程上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也有少数干部在担当作为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消磨斗志、涣散士气,损害党和政府形象,贻误党和人民事业,造成不良影响,必须高度重视,坚决防范和纠正。
一、不担当不作为的问题表现
为全面准确掌握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现状、找准找实问题症结,县委组织部采取谈话调研、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全县干部队伍进行了深入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认为干部担当作为总体状况“好”的占XX%、“较好”的占XX%、“一般”的占XX%、“较差”的占XX%;认为干部队伍中不担当不作为只是“个别现象”的占XX%,“有一定数量”的占XX虬以上数据反映出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的主流是好的,但不担当不作为问题在一些单位和少数干部当中不同程度存在,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党性不强不想担当作为。有的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党性锤炼不经常,缺乏干事创业的斗志和激情,特别是“90后”年轻干部把“事业”当做“职业”,存在“躺平”思想。有的干
部随着年龄增大,热情消退、精神懈怠,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不振,一些晋升职级后退出实职岗位的干部,存在“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一些党员干部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政绩观出现偏差,遇事推脱绕,出现客客气气“踢皮球”的现象。
(二)能力不足不会担当作为。一些干部学习不够、专业知识匮乏、专业能力不足,落实“三新一高”战略部署和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知所措,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强,导致工作上无所适从。一些机关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知识储备与实践脱节,基层历练不够,群众工作能力不强,面对急难险重任务缺乏担当作为的底气。一些年龄偏大的干部工作按部就班,习惯于老办法解决新问题,出现“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的现象。
(三)心存顾虑不敢担当作为。追责问责泛化,导致一些干部心存顾虑,主观上想干事,心里面又怕出事,面对改革发展任务,不敢啃“硬骨头”。一些干部担当意识弱化,”等靠”思想严重,缺乏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遇到棘手问题和复杂矛盾习惯于层层请示汇报,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一些干部求稳怕乱、明哲保身,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缺乏担当作为的勇气和攻坚克难的魄力。
(四)关爱不够不愿担当作为。部分单位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制度机制还不健全,有些激励保障措施落实不到位,一定程度挫伤了部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个别干部因工作原因受到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后,党组织跟踪关爱措施跟进不及时,致使干部心态失衡,丧失工作信心。乡镇干部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子女
教育、老人赡养等现实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分散干部精力,导致干部不能安下心来、扎根基层。
二、不担当不作为问题的原因分析
影响干部担当作为的问题既有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缺失的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压力和机制缺陷的外在因素,从问卷调查情况来看,激励机制不完善、容错机制不健全、政治待遇不乐观、心理关怀不经常,分别达到XX%、XX%、XX%、XX%O(一)理想信念出现偏差。个别干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学细悟笃行不够,造成理想信念出现动摇,政治信仰出现偏差,进而造成精神上“缺钙:一些干部宗旨意识树得不牢,放松了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改造,思想上求稳、观念上守旧、心理上求安,党性观念弱化、群众意识淡化,从而滋生不担当不作为的问题。
(二)激励措施难达预期。党政机构改革后,领导职数大幅缩减,干部职务晋升空间压缩受限,加之职级职数有限,一些干部在职务职级无法晋升的情况下,产生消极负面情绪。目前干部身份壁垒尚未完全打破,事业干部与公务员双向交流任职还不够顺畅,公车补贴、年度考核奖金等待遇差距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部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三)考核评价形式单一。重年度考核、轻平时考核,对干部一贯表现分析研判不足,一些“隐绩”难以计算工作量,造成个别干部产生“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错误思想。重实干重担当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没有根植干部心里,有些干部片面认为工作实绩同职务职级晋升、奖优罚劣关系不大,影响了部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四)监督约束泛化变形。在当前动辄追责问责的形势下,一些干部滋生“为官不易”的心态,把守规矩与干事业对立起来,为了规避承担过失责任的风险而不敢担当作为。容错纠错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执纪问责和容错纠错体制不健全,容错纠错界限还不够明确,责任判定和追责范围不具体,导致干部放不开手脚,不敢大胆闯、大胆干。
(五)人文关怀缺失缺位。有些单位将干部正向激励狭义理解为晋升职务职级、评先评优等,忽视了情感上的关怀和精神上的慰藉。有的领导对干部提要求严、下命令多,身心健康关心关爱不够,导致干部对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强。激励保护担当作为的制度措施还不够健全,激励奖励与问责追责不对等,干部的幸福指数与辛苦指数不相匹配。
三、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思考建议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必须加强源头管控,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健全完善科学、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不断提振干部队伍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一)强化政治引领,激发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一是加强思想淬炼。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列入县委党校(县行政学校)主课程,分批次开展科级干部全员轮训。坚持和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巡听旁听制度,分专题开展研讨交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奋进新征程的责任担当。二是深化党性锤炼。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把对党忠诚教育贯穿“三会一课”、主题
党日等组织生活全过程,以支部为单位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党性实践活动,不断激发党员干部奋勇争先、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用足用好红色资源,开发微党课、情景剧等红色精品课程,广泛开展沉浸式、体验式党性教育,教育广大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干事力量。三是注重廉政修炼。坚持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正反两方面典型教育相结合,定期对在职领导干部进行专题警示教育,对新提拔干部进行任前教育和廉政法规考试,对后备干部进行思想道德和廉洁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守住道德底线,鼓励争先创优、敢闯敢试,促进扎实工作、改革创新。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担当作为的本领能力。一是制定精准化培训计划。聚焦重点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精准把握培训需要,科学设置培训专题,精确选派培训对象,合理确定培训方式,采取“干部点单、部门下单、组织订单”模式量身定制培训课程,进一步增强培训针对性,着力提升广大干部落实新部署,推动新发展的能力。二是设置专业化培训内容。实施“干部专业能力提升计划”,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围绕乡村振兴、文旅产业融合、城乡规划等开展赴外培训,着力提升干部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实施“年轻干部素质提升”计划,分批分类开展专题培训,全面提高年轻干部“八大本领”和“七种能力二三是增强实战化培训实效。以提升实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出发点,突出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教学、模拟演练、研讨交流等实战化教学方式,开展“岗位练兵、业务比武”“干部包联企业”等活动,帮助干部弥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
(三)注重实干实绩,倡树担当作为的鲜明导向。一是强化
历练培育干部。围绕全县经济发展重大任务,实施跨层级历练交流、跨行业适岗交流、跨岗位锻炼交流“三大行动”,安排县直单位年轻干部“下派”接地气长见识,选派基层优秀年轻干部“上挂”强本领开眼界。二是坚持标准选用干部。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年纪轻、学历高、经历多、实绩好、潜力大“五个优先”原则,大力选用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等工作中扛重活、打硬仗、实绩突出的干部,让政治素质高、敢于担当任事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三是强化考核激励干部。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建立“年初亮目标、年中亮进度、年底亮成果”考评机制,用好“督考一体化”平台,构建任职考察与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结果互相印证的横向链条和“考用奖管”一体的纵向链条,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旗帜鲜明奖优罚劣,让“考得如何”真实反映“干的如何二
(四)健全管理机制,完善担当作为的制度保障。一是加强日常监管。健全完善干部监督管理制度机制,落实提醒纠偏机制,结合专项考察、民主评议、征求意见等,常态化开展干部“政治体检”,对不珍惜岗位、不愿担当作为、违规违纪的干部,准确界定职责范围,综合运用约谈提醒、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组织处理等措施,依纪依规进行处理。二是慎用追责问责。建立干部问责工作联动机制,坚持从干部干事的初衷、性质、过程、后果等因素全面考量,细化问责刻度,准确定性量纪,做到严肃问责、规范问责、精准问责、审慎问责,确保问责不失"精度”又有“温度二三是科学容错纠错。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对改革创新方面无心之失符合容错条件的免于或从轻处理。对免除责任追究的干部在评先
评优时不受影响,在干部选拔任用和职务职级晋升时不作负面评价。完善澄清保护机制,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
(五)坚持严管厚爱,营造担当作为的良好环境。一是大力整治突出问题。严格落实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建立整治不担当不作为问题长效机制,结合全省“XX”活动,开展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整治,对状态不佳、被动应付、推诿扯皮、工作成效不明显的干部进行调整交流,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成为新常态。二是落实激励保障措施。依据乡镇条件、工作年限分类设档,落实差异化乡镇干部工作补贴。健全干部待遇激励保障制度体系,为乡镇干部购买人身意外险或交通意外险,强化干部人身安全保障。用活用好领导职务、公务员职级和事业单位职员等级资源,拓宽干部职业发展空间,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三是加大关心关爱力度。积极推进乡镇机关“五小”工程建设,不断改善乡镇干部工作生活条件。统筹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适度放宽乡镇干部“走读”限制,力争乡镇干部每周二、四下班后可以回家。落实谈心谈话、体检、休假、慰问等制度,关注干部心理健康,定期开展文体活动。加大基层减负力度,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倡导干部担当作为、竞相干事。
篇二: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激励担当作为对照检查
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委认真落实“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贯通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和“三项机制”,推动容错纠错与严格监督执纪紧密结合,实施容错纠错2起2人,为敢于担当作为的党员干部撑腰鼓劲,有效调动和保护了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明确任务要求,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制定印发《勉县党政干部容错纠错实施细则(试行)》,厘清政策界限,明确合理容错、纠错改正、澄清保护、组织领导等要求。建立
“三项机制”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成员单位工作内容和职责,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及时纠正容错纠错实施中存在不足和问题。
强化宣传引导,营造干事创业氛围
将容错纠错作为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要求各级党组织开展专题学习讨论,健全配套制度措施。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强化正面引导,统筹运用网、电、报、刊媒体资源,大力宣传支持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政策措施,营造了浓厚氛围。
把握政策界限,准确运用容错纠错
严格区分违纪问题性质,切实做到“三个区分开来”。明确对违反法规、触碰底线、失职渎职、谋取私利,或在同一工作和问题上重复出现失误、屡教不改、屡禁不止的,不适用容错免责。防止执纪审查中打“擦边球”现象,发挥容错纠错机制保护改革者、鼓励探索者、宽容失误者、纠正偏差者、警醒违纪者作用。
加强监督检查,及时解决存在问题
县纪委监委将容错纠错机制纳入党风廉政建设监督检查范围,定期对镇办、部门开展监督检查,推动容错纠错机制落到实处。对未按程序实施容错纠错等现象及时纠正,限期整改,防止支持变纵容、保护变庇护等问题发生,维护了纪律规定的严肃性。
“纪委同志找我谈话时,我本以为受到严肃处理,没想到组织对我从轻处理,我对工作中造成的失责失误问题深感愧疚和自责,今后将以此为鉴,严守纪律规矩,以担当实际行动回报组织关爱和群众期盼。”近日,阜宁县古河镇某村主任吴某心存忏悔地感激道。
自《阜宁县党员干部容错纠错适用细则(试行)》出台以来,该县结合县内实际,列出16项容错纠错具体适用情形,设计3个标识等级,保证容错合理、纠错到位,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充分激发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干事创业活力,加速形成敢于担当、敢于负责,主动作为、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改革是对未知的探索,面对新情况,难免出现各种问题,一些突
破性的尝试也需要被理解和宽容,要为敢闯者“开绿灯”、“加把劲”。
该县某镇在康居工程建设中,为了按时兑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在全县动员大会上作出的“让群众春节前入住、温暖过冬”的庄重承诺,没有采用招标期长的进场招标模式,转而采取了邀请招标的模式,为个别群众所不理解。县纪委监委查证后,鉴于该镇出发点是为了节约工期,按时兑现让群众春节前入住新居、温暖过冬的承诺,且邀请招标模式并没有给国家造成损失,因此,没有追究党政纪责任,合理“容错”为敢于创新、敢于改革、敢于作为的干部排除了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放开手脚,奋勇前行。
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重在敢于担当,难在精准认定,要为敢干者“卸包袱”、“兜住底”。
该县一经管站站长未能及时发现某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违规吸纳和投放互助金等行为,引发部分群众不满。县纪委监委对有关线索查证后,发现该合作社故意隐瞒违规经营行为,致使站长未能及时发现资金循环问题,鉴于该站长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已尽最大努力开展工作,在发现问题后及时要求合作社整改并向本单位领导汇报,部分问题得以及时整改到位,虽有失职行为,但情节较轻,与危害后果没有必然联系,为鼓励机关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县纪委根据容错纠错文件精神,对其从轻处理,给予其党内警告处分。
向不为者“亮利剑”、“严问责”。容错纠错,绝不是搞纪律松绑、管理松懈、作风“减压”,更不是对干部失误错误的无原则包容、无底线纵容。“对干部的失误错误,要结合动机态度、客观条件、后果影响以及挽回损失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查清失误错误的性质、程度及原因,对是否可以容错、容到什么程度进行调查核实,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精准容错、及时纠错。”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该县结合《容错纠错适用细则》,划分科学合理的容错纠错界限,既给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划定“安全区”,又为依法办事、规范用权戴上“紧箍咒”。截至目前,已对5名党员干部运用容错纠错,给予尽责免责和降低处分格次,进一步引导全县党员干部和人才心无旁骛、义无反顾撸起袖子加油干,让不进取、不担当、不作为者没市场、受惩戒。
交口县纪委监委因该县温泉乡党员干部李某某对所包村相关工作指导不力、对程序把关不严等问题,拟对李某某进行诫勉谈话。在核查过程中,李某某向纪委监委提出了容错纠错的申请。
李某某所犯错误是先行先试中出现的失误还是明知故犯?是大胆探索试验中的失误还是无视上级规矩?是推动发展中的无意过失还是谋取私利?交口县纪委监委就相关问题展开进一步核查。经过广泛收集
相关证据材料,充分听取有关单位事实证明、基层干部社会评价,鉴于李某某非主观原因工作失误且本人参加工作以来扎根基层、兢兢业业,一贯现实表现突出,对该乡扶贫、卫生、教育等领域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曾获多项省级以上个人表彰荣誉,深得干部群众好评。交口县纪委监委常委会集体研究后,决定在定性量纪幅度之内减轻处分,对李某某进行通报批评,责令书面检查,对个人错误和过失深刻剖析,严肃整改。
“为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在权责不对等情况下积极履行属地管理责任,非主观原因造成工作失误或错误的”可以适用容错情形。据了解,党的十九大以来,交口县纪委监委持续在合理容错,加强干部正向激励方面进行实践探索,严格把握“三个区分开来”基本原则,着眼于教育、挽救、感化,先后对20名党员干部因存在被审查期间主动挽回损失、积极履职尽责情形给予容错,7人被免于党纪政务处分、13人给予从轻处分。在充分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今年制定出台了交口县纪委监委《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实施方案(试行)》,明确了容错实施认定的主体和程序,界定了可适用容错的3类17种情形以及不适用容错的9种情形。在容错认定工作开展过程中,可征求组织、审计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具体分为认定启动、调查核实、认定反馈三个阶段,牢固树立了上级为下级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的鲜明导向。
此次交口县纪委监委针对李某某有关问题线索深入核查,充分听取所在单位解释说明,广泛征求基层党委、村民及其他有关部门意见,最终宽容谅解了其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既维护了监督执纪的严肃性,也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添加了生动注脚。
不仅如此,交口县纪委监委牢固树立“查出问题、严肃问责是成绩,查否问题、还干部清白也是成绩”的理念,既为受到不实反映的干部澄清正名,又加大力度查处无中生有、诬告陷害等不良行为。今年以来,交口县严把容错纠错认定程序关,累计从轻、减轻追究5名党员干部相关责任。严格区分诬告陷害与据实举报,及时曝光诬告陷害典型案件,公开为3名遭遇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和1家单位澄清正名、消除影响,为进一步营造鼓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提供了制度保障。
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容错与纠错并举,交口县纪委监委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给干部迈开步子、甩开膀子干事创业吃下“定心丸”,戴上了“护身符”,定能让全县干部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轻装上阵、奋勇前行。
篇三: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激励担当作为对照检查
基层容错纠错工作调研报告澄清正名
调研报告:基层容错纠错工作调研澄清正名
一、引言
基层容错纠错工作是指在基层单位中开展的一种工作机制,目的是发现和纠正错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正名工作则是澄清事实真相,消除误解和谣言,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公正性。本调研报告旨在对基层容错纠错工作及其澄清正名工作进行研究和总结。
二、背景
基层单位是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重要的社会服务和管理职责。然而,由于工作环境复杂、信息传递不畅等原因,错误和误解时常存在,影响了基层单位的形象和信誉。因此,开展容错纠错工作并澄清真相显得极为重要。
三、目的1.了解当前基层容错纠错机制的形式和运行情况;
2.探讨基层容错纠错工作的实施效果;
3.研究基层澄清正名的工作策略和方法。
四、调研方法
1.问卷调查:通过发放问卷,了解基层员工对容错纠错机制的认知情况;
2.访谈调研:选择数个具有代表性的基层单位,对其容错纠错工作进行深入访谈;
3.资料分析: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文献和数据,了解政府对基层
容错纠错工作的政策指导和支持情况。
五、调研结果
1.基层容错纠错机制形式多样:调研显示,基层容错纠错工作的形式主要包括监督检查、责任追究和培训学习等。其中,责任追究更侧重于对错误行为的查处和处理。但是,目前容错纠错机制过于侧重于责任追究,对于容错和纠错的具体机制和方法尚未形成规范。
2.基层澄清正名工作不完善:调研显示,基层单位在澄清真相和消除误解方面面临着困难和挑战。主要原因有:信息传递不及时、渠道不畅,以及对澄清正名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3.容错纠错工作的实施效果待提升:调研显示,部分基层单位开展了容错纠错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效果仍有待提升。一方面,容错纠错机制的依据和标准尚未明确,导致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公正性。另一方面,对于错误行为的处理和纠正也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更加细致的操作流程和沟通机制。
六、建议
1.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制定容错纠错的标准和流程,明确容错的界限和纠错的方式,提高纠错的公正性和可操作性。
2.加强澄清正名工作:建立更为畅通的信息渠道,及时向公众传递真实信息,消除误解和谣言。增加公众参与的程度,提高澄清正名工作的可信度和公正性。
3.加大对基层的政策支持和培训力度: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支持基层单位开展容错纠错工作,并进行培训,提高基层员工的工作水平和行为纠错的能力。
七、结论
基层容错纠错工作和澄清正名工作是保障基层单位良好形象和信誉的重要举措。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仍需政府和基层单位共同努力来解决。只有加强机制建设,推动容错纠错机制和澄清正名工作的顺利实施,才能进一步提升基层单位的工作效率和形象。八、问题分析
1.基层容错纠错机制形式多样,但尚未形成规范。在调研中发现,基层单位对容错纠错的理解和实施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单位将容错纠错仅理解为责任追究,忽视了容错的重要性,导致容错机制的制定和实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公正性。
2.基层澄清正名工作不完善。信息传递不及时、渠道不畅,是基层单位澄清真相和消除误解的主要困难。通过调研发现,基层单位对于澄清正名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缺乏相应的措施和策略来应对谣言和误解。
3.容错纠错工作的实施效果待提升。部分基层单位开展了容错纠错工作,但总体效果并不理想。原因之一是容错纠错机制的依据和标准尚未明确,导致纠错过程中缺乏规范性和公正性。另外,对于错误行为的处理和纠正也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更加细致的操作流程和沟通机制。
九、建议和对策
1.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建议政府制定容错纠错的标准和流程,明确容错的界限和纠错的方式,以及相关责任的追究和处理机制。同时,加强对基层员工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容错和纠错能力。
2.加强澄清正名工作。政府和基层单位应共同努力,加强澄清正名工作。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及时向公众传递真实信息,消除误解和谣言。增加公众参与的程度,提高澄清正名工作的可信度和公正性。
3.加大对基层的政策支持和培训力度。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支持基层单位开展容错纠错工作,并进行培训,提高基层员工的工作水平和行为纠错的能力。同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形成容错纠错工作的合力。
4.推进科技与容错纠错工作的结合。借助科技手段,如信息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提高容错纠错工作的效率和精确度。通过建设智能化的监测系统和反馈机制,实现容错纠错工作的全程跟踪和实时纠错。
十、展望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基层容错纠错工作和澄清正名工作将更加重要。政府和基层单位应不断完善机制和策略,加强沟通和合作,推动容错纠错工作和澄清正名工作的顺利实施。
同时,注重舆情和市场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预防潜在的问题。加强与公众和媒体的互动和沟通,增强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最后,强调基层单位的责任和使命,加强基层员工的素质和能力培训。只有通过容错纠错和澄清正名的工作,基层单位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提高服务质量,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篇四: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激励担当作为对照检查
市纪委监委对基层容错纠错、澄清正名等正向激
励机制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的工作汇报
近期,为提振干部队伍的干事创业精气神,各地从贯彻落实容错纠错机制、建立澄清正名制度、打击诬告陷害行为等方面入手,不断探索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努力营造支持改革、鼓励担当、宽容失败、容错纠错的良好氛围,成效明显,但调研发现,工作开展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具体如下: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宣传引导力度不够,营造氛围不够浓厚。目前,很多基层地区容错纠错、澄清保护等工作的开展仅限于制定下发相关文件制度,统筹运用网、电、报、刊等媒体资源多形式正面宣传引导力度不够,大部分干部群众对容错纠错工作如何容、如何纠,哪些可以容、哪些可以纠等了解不够,甚至有的地方干部群众对容错纠错工作产生误解,对容错纠错的公信力持怀疑态度。
(二)正向激励机制的运用不够大胆、充分。落实容错纠错等工作是各级党组织担当作为的具体体现,但由于缺乏前例经验可循,有的基层职能部门实施容错纠错时思想上存在顾虑,存在“生怕出现失误和偏差”、“怕增加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心态,运用正向激励机制思路不够开放,工作不够大胆,容错工作成效不明显。
(三)容错纠错具体标准不易把握,“容错”与“纠错”工作之间存在不平衡。目前,虽然各地都建立了容错纠错的制度机制,但对容错免责的范围和边界等规定的比较笼统、客观,具体操作上还不够完善,衡量尺度不好把握。有的地区实施容错纠错等工作政治宣誓的意味强,实践的功能弱,容错与纠错之间的联动机制不完善,侧重于容错的具体化和量化,而纠错的相关内容则着墨过少,有的将“纠错”简化为“终止探索,追究责任”,有的甚至存在“一容了之”、只容不纠的问题,影响了制度的效果发挥。
(四)澄清正名制度不够完善,存在止步于澄清正名等问题。对于不实举报,“澄清正名”只是第一步工作,对严重失实举报甚至是恶意或带有诬告性质的举报人。
一是派出监督工作职能发挥还不够充分。一是日常监察监督力度不够。对纪检监察工作没有明确的思路、方法,监督意识不强、手段不多,没有真正做到纪法贯通、协调推进。二是与派出单位沟通协调不够。派出纪检监察组参与所联系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较少,对“三重一大”的监督存在较大困难。
二是纪检监察工作质效还不够优化。基层纪委对程序性、政策性、业务性的问题把握还不够精准,办理信访件和查办案件大多依赖于区纪委监委的全程指导,被动领件占绝大部分,自主发现问题少。
三是纪检监察工作力量还不够充实。一是“缺能力”。纪检干部的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和新形势下监督执纪能力水平还不能
完全适应新形势下反腐败主业要求。二是“缺方法”。廉政教育和日常监督形式单一,缺乏深度、广度和力度。三是“缺精力”。纪检干部大部分时间被查办信访件所牵制,忙于省、市纪委转办件、区委巡察移交件等问题线索,开展日常监督有心无力。
二、对策与建议
(一)找准“转职能”的定位,明确职责界限,建立健全“监督+再监督〃责任体系
一是强化领导责任,变“单打独斗”为“齐抓共管”。狠抓“主体责任落实”,从区到乡,层层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结合《九届张湾区委村(居)巡察工作规划(20xx-20xx年)》,积极推动区委常规巡察和村(居)巡察全覆盖,对发现的问题绝不姑息,以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士尽责的政治担当,强化管党治党意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
二是明晰职责定位,变“牵头负责”为“专责监督”。彻底厘清职责,解决“主责主业不清”问题,对纪委专职专责情况进行清查,纪检干部尤其纪委书记不再参与纪检监察业务以外的工作,清理各类议事协调机构、领导小组。明确区直部门、乡镇街道纪委的角色定位,专列纪委机构编制,配齐配强纪委班子,切实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专职监督责任。
三是突出政治监督,变“被动执法”为“主动执纪”。引导纪检组、乡镇街道纪委主动作为,抓好日常监督,不能只满足于被动办信办案。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通过从轻到重层层
设防,用纪律管住“大多数”,紧盯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极少数”并施以高压,真正把纪律挺在法律前面,不折不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
(二)用好问责的“杀手铜”,协同高效作战,给“牛鼻子”穿上铁环
一是在纪委监委机关,变“有力问责”为“有效问责”。用好问责戒尺,不能一味罚而不奖、责而不容,挫伤干部积极性,引导铁腕执法变科学问责。完善容错纠错机制,重视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做好回访教育、以案释纪、警示教育等工作,在全区树立精准问责的导向,为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二是在派出纪检组,派驻监督变“有形”为“有神”。整合纪委监委力量,延伸监督触角,在巡视巡察中搜集、发现问题线索,通过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列席党委(党组)会等方式,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派驻单位的监督管理,强化对问题线索的分析研判,对派出单位盯住权、找准事、看紧权,形成常态化监督的高压震慑。
三是在乡镇街道纪委,变“柔性约束”为“制度约束”。推动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乡镇街道纪委的人、财、物由区纪委统一管理,办公经费由区纪委统一调配,着力解决基层纪检监察组织普遍存在的人员不足、专职不专、经费紧张等问题,结合乡镇街道小网格、片区治理机制,充分发挥村(社区)纪检监
察信息员的作用,定期组织纪检干部业务大练兵,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反腐“铁军”。
(三)解决“角色尴尬”问题,创新体制管理,打铁还须自身硬
选优配能,变“因事进人”为“严进严出”。严格纪检干部准入门槛,选出德才兼备、人岗相适的纪检干部。充分运用公务员招考、选调、调任、公开遴选等干部录用政策,今年,区纪委监委已通过省公务员招考5名,目前已进入体检环节。下一步,创新干部选拔方式、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注重补充法律、财会、审计等专业人才,计划再选调5名左右,委机关(巡察办)保留空编制8名。
培优赋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采取跟班提升、跟案学习、交流研讨等方式,对纪检监察干部实施全覆盖的办案轮训,提高办案能力和水平。同时,强化“八小时“以外的时间管理,线上线下齐头并进,对党纪法规、法律政策常学常新、熟练掌握,实现理论学习与业务实践深度融合。
严管提能,变“自我监督”为“群众监督”。加强管理,强化纪委监委监督的协助引导推动功能,促进党内监督与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贯通融,构建科学、严密、有效的监督网,促使党员干部正确对待监督、主动欢迎监督,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篇五: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激励担当作为对照检查
某某市纪委监委对基层容错纠错、澄清正名等正向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的工作汇报汇(一)
尊敬的领导和各位同事:
我们纪委监委此次对基层容错纠错、澄清正名等正向激励机制调研发现存在一些问题,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问题概述
1.基层容错纠错机制不够完善,对于容错纠错出现的错误和不当处理有明显的惩戒倾向,基层干部应对失误感到压力。
2.澄清正名机制建设不到位,对科学合理的举报和揭露屏蔽、报复等行为未能作出有效的反应,造成屏蔽不蠲除、声誉未得到完全恢复的问题。
二、存在的原因
1.基层容错纠错机制方案设计不够科学。由于方案设计不严谨、操作不够具体明确和不能具体落实,迫使基层干部难以正确把握自己的权限与承担的责任。
2.相关部门在澄清正名机制建设中存在主观意见干扰。有些同志施展了权力,形成某些人对相关人员进行洗脑、驱逐等行为,表面上看重要是在学习,但实际上很容易变成阻挠澄清正名机制建设的行为。
三、改进建议
1.建立更加完善的纠错机制建设,明确基础政策规范、明确操作导则、制定绩效评估标准等办法,让基层干部敢于创新,充满服务意识。
2.加强对纠错风险机制的运作及管理,建立起易发事件识别和堵住风险渠道等管理机制,确保基层纠错机制的常态化运行。
3.覆盖范围扩大和授权,对于纠错机制和澄清正名机制的实质问题和面向基层的问题,授权更好地更新搭建。
在此,希望能得到相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和指导。如有其他意见和建议,欢迎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对您的反馈及时进行反馈,以达到共同推进某某市纪委监委工作的目的。
篇六: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激励担当作为对照检查
在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激励担当作为方面个人剖析材料
一、概述
近年来,我国政治生态逐渐优化,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个别领导干部仍存在不作为、懈怠、作风不实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倡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激励担当,对于促进干部作风建设、提升担当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这一议题进行个人剖析,探讨相关材料并提出合理建议。
二、容错纠错、澄清正名的重要性
1.容错纠错的意义
容错纠错是指在干部工作中,对于一些错误行为和决策,领导要以宽大的胸怀去包容和纠正,帮助干部改正错误,防止错误被进一步扩大。容错纠错的意义在于,能够让干部敢于担当、放开手脚去干,不再因为担心一时失误而犹豫不前,从而为干部的作为释放更大的空间。
2.澄清正名的意义
澄清正名是指对于一些遭受诋毁和侮辱的干部,通过相关方式和渠道进行申诉和辩护,还干部以清白。澄清正名的意义在于,能够给干部
树立正确的励志榜样,增强干部的自信心和工作积极性,从而营造一个有利于干部们担当作为的良好环境。
三、激励担当的重要性
1.增强责任心
激励担当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激发干部们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激发了干部们的责任心,才能让他们在工作中更加扎实、认真,减少犹豫和拖拉的现象。
2.增强执行力
激励担当还能够增强干部的执行力和执行纪律。只有通过激励措施,才能够让干部牢记自己的使命任务,增强工作的执行力,做到言出必行、行出必果。
四、人事案例分析
通过对一些人事案例的分析,能够更好地理解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激励担当的重要性,并形成更加清晰的认识。这里,我们选取了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具体分析。
1.某地一位优秀领导干部因失误被迫离职,后来证明是谣言构陷,导致了社会极大的不良影响。
对于这样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澄清正名的重要性。如果当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澄清干部的清白,对于干部本人和整个社会都是一种利好。提倡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有利于减少这类情况的发生。
2.某单位一位干部因为同事的失误被迫承担责任,严重影响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对于这样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容错纠错的重要性。如果领导能够理性对待干部个别行为的错误,并给予适当的容忍和纠正,对于干部本人和整个团队都是一种利好。提倡容错纠错、激励担当,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五、合理建议
考虑到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激励担当的重要性,我们提出以下合理的建议:
1.加强制度建设
应该加强干部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激励担当的相关制度建设,明确
相关规定和程序,为干部们提供合理的保障和渠道。
2.搭建评台
应该搭建相关评台和渠道,供干部们进行申诉、求助和求情,让干部们借助制度力量获得公正和公平。
3.加强宣传辅导
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加强对干部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激励担当的宣传辅导,增强干部们的认知和主动性。
六、总结
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激励担当作为方面是个十分重要的议题,关乎到干部们的工作环境和积极性。只有正确对待这些问题,才能够为干部们提供更好的工作氛围和氛罗学习的机会。我们期待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共同营造一个更加有利于干部作为的良好环境。
篇七: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激励担当作为对照检查
6起诬告典型案例的通报的反思剖析材料
现将6起不实举报澄清正名和诬告陷害行为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1、杨家厂镇新江村村民陈某某捏造事实诬告陷害村党支部书记邓祖军问题
2022年2月,陈某某因个人不合理诉求未得到村里解决,即对该村党支部书记邓祖军等村干部心怀不满,捏造了邓祖军贪污新江村砖瓦厂国家补贴款30万元,及通过花钱贿买当选村党支部书记的事实,并向县“双优办”进行举报反映。经杨家厂镇纪委核查,反映的问题均不属实。2022年4月16日,镇纪委在新江村召开村党支部会议为邓祖军进行公开澄清正名,杨家厂派出所对诬告陷害行为人陈某某当面批评教育。
2、埠河镇双合村村民王某某捏造事实诬告陷害村委会副主任周圣华问题
2020年9月,王某某因个人矛盾而对村委会副主任周圣华心怀不满,即捏造周圣华违规安排村光伏发电站管理人员、违规为他人办理低保、克扣村垃圾清运费、贪污村生产性资金等事实,向县、镇两级纪委进行举报。经埠河镇纪委核查,其反映的问题均不属实。2022年4月25日,镇纪委在双合村召开村党支部会议为周圣华进行公开澄清正名,并将王某某涉嫌诬告陷害线索移送埠河派出所处理。2022年4月26日,埠河派出所对诬
告陷害行为人王某某给予训诫。
3、甘家厂乡红双村村民吴某某捏造事实诬告陷害村党支部书记易法宏问题
2021年4月,吴某某因个人不合理诉求未得到村里解决,即对该村党支部书记易法宏心生怨恨,捏造了易法宏不为本村真正的贫困户争取帮扶政策、贪污村民耕种补贴、村里从未建设却亏空200多万元、截留贪污村民陈某缴纳的计划生育罚款、打伤信访举报人的事实向县纪委进行举报。经甘家厂乡纪委核查,其反映的上述问题均不属实。2021年5月18日,乡纪委在红双村召开村党支部会议为易法宏进行公开澄清正名,并将吴某某涉嫌诬告陷害线索移送甘家厂派出所处理。2021年11月,吴某某以信访名义寻衅滋事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刑事立案侦查。
4、对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房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曾勇受到不实举报的澄清正名
2021年8月,群众实名举报曾勇利用公房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伙同他人在信访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伪造已购房产退房申请手续,导致信访人购买的某小区住房过户到他人名下的问题。经县纪委核查,该问题不属实。信访人对所购某小区房产本人直接参与了该套房产的过户登记办理,不存在伪造相关手续。2022年5月19日,县纪委以书面形式对曾勇予以澄清正名。
5、对南平镇郑东村党支部副书记鞠英双受到不实举报的澄清正名
2022年3月23日,群众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电话举报鞠英双利用严某房屋翻新照片作为其侄子鞠某办理危房改造和精准扶贫户的资料。经南平镇纪委核查,该问题不属实。贫困户鞠某为视力一级残疾,属弱劳动力或半劳动力,于2013年12月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其房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建造。2018年3月,鞠某以其母亲江某名义向南平镇郑东村村民委员会申请危房改造。2019年1月,经南平镇政府及县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验收合格,向鞠某发放危房改造补贴共计31500元。鞠某房屋位于郑东村6组,为1层楼3间平房,建筑面积75平方米;严某房屋位于郑东村5组,于2015年拆房新建,房屋外观较新,与鞠某危房改造申报资料中的图片明显不符。2022年4月18日,镇纪委在郑东村召开村党支部会议对鞠英双予以公开澄清正名。
6、对藕池镇幸福村村委会副主任周爱国受到不实举报的澄清正名
2021年11月,群众实名举报周爱国经手收取李某城乡居民医保费后未及时缴纳,导致李某当年住院期间无法使用医保报销费用的问题。经藕池镇纪委核查,该问题不属实。周爱国在经手收取居民医保费后按时缴纳到税务机关且缴费成功,并无截留或逾期等违纪违规问题。由于李某此前在武汉某大学就读,且长期在武汉参保,医保系统已默认其为武汉城乡居民医保户,从而导致其在荆州住院后无法在公安县报销医疗费用。后经镇
纪委向其解释相关医保政策,并建议他向武汉医保补办转诊手续予以妥善解决。2022年4月11日,藕池镇纪委在幸福村召开村党支部会议对周爱国予以公开澄清正名。
扶正必须祛邪,激浊方能扬清。
既要高悬反腐利剑,坚决惩治违纪违法等行为,也要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改革者撑腰、为创新者容错。对故意诬告陷害的,要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要以贯彻实施《信访工作条例》为契机,坚持严格依规依纪依法、切实保障群众监督权利,坚持“查诬”“澄清”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澄清正名,进一步深化打击诬告陷害专项行动,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敢闯敢干、奋发有为,为加快实现“建设生态区、打造产业城、冲刺二十强”的奋斗目标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篇八: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激励担当作为对照检查
专题德阳:把好尺度温度力度推动干部有畏更有为文岳慧“没想到在我最无助的时候,纪检监察工委会为我澄清正名,让我重新挺直了腰杆。”日前,当接到《失实检举控告澄清函》后,被不实举报的德阳经开区社事局某干部激动地说道。在此之前,德阳经开区纪检监察工委收到匿名举报该名干部收受管理服务对象红包礼金的问题后,随即按程序启动调查核实工作,通过走访、调阅资料、谈话核实后,未发现相关问题。该区纪检监察工委专程前往德阳经开区社事局,为该名干部开展澄清正名,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这是近年来德阳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一个生动缩影。该市将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作为一种理念嵌入监督执纪全过程,从深化容错纠错机制,到失实信访的澄清保护机制,再到主动关爱回访,形成完整的制度链条,以执纪的“尺度”“温度”“力度”激发党员干部干事热度,有效推动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容错纠错把准“尺度”,为实干者撑腰鼓劲“工作的积极性更高、信心更强了”“干部的呼声被听到了,这是系统性的保障”……让德阳干部纷纷叫好的,是今年1月中共德阳市纪委办公室印发的《德阳市纪委监委机关适用容错纠错操作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操作指南》)。《操作指南》一经出台就得到广大干部热烈欢迎、迅速响应。“制定《操作指南》为日常监督、问题线索处置等6个阶段中的容错纠错工作提供指引,旨在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大力营造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良好环境。”该市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负责人介绍,为确保容错纠错工作规范化精准化推进,该份文件综合考虑决策程序、主观意愿、动机态度等因素,精准把握政策、分析研判、作出处置。同时,探索由案件承办部门、联系纪检监察室、案件监督管理室等集体会商制度,对复杂容错事项进行集体研究。事实上,早在2020年,德阳市委容错纠错委员会就审议了一起典型案例。广汉市部分乡镇通过乡镇党委会会议的形式,违规决策允许工作人员使用公务加油卡在从事公务时给私车加油,镇党委书记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考虑出于推进省市重大项目工程的目的,相关责任人在公务加油卡管理中决策失误,但一心74为公、未谋私利,经市委容错纠错委员会审议,对所涉乡镇党委书记容错纠错,免予纪律处分。不断具体化的容错情形,折射出德阳在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中的思考逐步深入。据悉,自2016年起,德阳相继出台了有关容错纠错的细则和实施办法,各县(市、区)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具体化,让制度蕴含的力量充分释放。为进一步助力拼经济搞建设,德阳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打出一套激励担当作为“组合拳”。2022年,德阳市纪委监委出台《纪检监察机关助力拼经济搞建设八条措施》;2023年,旌阳区纪委监委出台《旌阳区“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容错事项事前备案实施办法(试行)》……澄清正名传递“温度”,为担当者敢于担当四月春光好时节,干事创业正当时。一大早,绵竹市富新镇农技站站长尹邦志就赶到文永村的果园内,农户你一言我一语,向他询问果树的种植和管理技术。“得到澄清后,思想上没有了包袱,感觉一下子轻松许多,干劲儿更足了。”尹邦志动情地说,自己会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担当作为、奋力拼搏,为建设家乡贡献力量。原来,尹邦志曾被匿名举报套取上级发放的补助粮种。是诬告还是确有其事?接到举报后,绵竹市纪委监委成立调查组,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经调查,此次发放的补助粮种均由每户村民核实数量及品种后签字盖印确认并已发放到位,与村民户数和农田面积相符,未发现尹邦志从中私自套取补助粮种的违纪问题。随即,该市纪委监委在富新镇召开澄清大会,为尹邦志的不实举报予以公开澄清。“奋斗在一线的干部,工作中难免会得罪人,也容易遭到误解甚至错告诬告。澄清正名释放正向激励效应,为敢于担当者‘解除枷锁’,为干事创业的干部扫清阻碍。”绵竹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对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是德阳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一个生动注脚。该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大胆探索,深入实践,紧盯基层工作的痛点堵点,努力不让干部流汗又流泪。罗江区是德阳较早探索开展澄清正名工作实践的地方之
德阳市旌阳区纪委监委干部在新建成的5G数字化车间了解相关情况。一。该地在信访举报中发现,有的举报因不了解情况而错告,有的举报系不满干部打击报复等。对此,该区纪委监委采取“办件常态分析+重点集中研判”的工作模式,审慎处置检举类问题线索,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检举控告作为重点件,通过“提示+预警+督办”的工作机制,大大提升检举控告的核查效率。同时,进一步规范澄清不实检举控告工作流程,通过当面澄清、会议澄清、书面澄清、通报澄清等方式开展澄清正名,及时为被诬告干部消除不良影响。2023年以来,德阳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先后为18名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关爱回访释放“力度”,激励干部重整出发“经民主测评及综合考核,考核组认为孙某某同志在受处分期间能够充分反省错误,积极工作,在受处分期间没有发现新的违纪违规行为,目前处分期满自动解除,晋升职务、岗位等级等不再受原处分影响。”日前,旌阳区天元街道纪工委组织开展受处分干部期满民主测评,将干部在受处分期间的整改落实、工作作风等情况进行公开晾晒,并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客观公正测评,让受处分人员卸下包袱,提振工作信心。对于那些因犯错误受到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的干部,如何让他们重整出发?旌阳区实施的“回归森林”计划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探索。“组织的关怀帮助我正视错误,我将积极改正,重整出发,为群众办好实事。”旌阳区黄许镇红海村干部黄某激动地说道。原来,黄某之前因工作失职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后,一度意志消沉,无法安心工作。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他所在的党组织负责人和纪检监察组织负责人第一时间同他谈心谈话,共同剖析“病因”,疏导他的思想压力。同时,案件承办部门、案件审理室、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及黄许镇党委集体会诊,对黄某发案原因进行深刻剖析,着力完善预防措施,结合案件个性问题和村(社区)干部廉政风险共性问题做好“后半篇文章”,完善制度建设。这种全链条的关爱模式也同样体现在绵竹市的具体实践中。该市纪委监委深化运用家风立德“四个同步”工作机制,针对受处分干部量身定制教育回访方案,积极引导其树清廉家风、建廉洁家庭,实现从“一处了之”到“关怀备至”。“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各种风险挑战,德阳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坚决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完善容错纠错、澄清正名、关爱回访等保障机制,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真正让干事创业党员干部吃下‘定心丸’,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在德阳蔚然成风。”德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隆斌表示。75
推荐访问: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激励担当作为对照检查 正名 容错 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