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门孔读后感我欣赏余秋雨先生的作品,语言朴实无华,又饱含着深深的哲理,让人深思,让人感动!几天前,我细读了《门孔》,使我感触颇深。文章是余秋雨先生为著名导演谢晋逝世八周年而作。“门孔”在文章中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门孔读后感共8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第1篇:门孔读后感
我欣赏余秋雨先生的作品,语言朴实无华,又饱含着深深的哲理,让人深思,让人感动!几天前,我细读了《门孔》,使我感触颇深。文章是余秋雨先生为著名导演谢晋逝世八周年而作。
“门孔”在文章中有两个含义,一是谢晋导演的智障儿子阿三,每天站在门前从门孔注视回家。二是谢晋导演的“门孔”也是全国观众的门孔,大家在那里看到很多精彩绝伦的好片子。可以说我们这代人就是看着谢晋导演制作的电影,电视剧走过来的,我们得到了太多的教益和启迪。
文章以阿三不知道什么是死亡来开头,然后引出谢晋导演的儿女,四个孩子,脑子正常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谢衍,两个弟弟也就是阿三阿四都严重智障,而姐姐的情况也不好。整天看门孔的阿三又早早地夭折了。更可悲的是,他的大儿子谢衍,家里唯一的正常人,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典雅君子,一辈子没,五十九岁就得了不治之症,竟先他而去。他是谢晋导演寄预无限希望的唯一继承人。读到这,我感到心在颤抖,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人世间最痛苦的绝别,无法忍受的心痛。老天啊!这是何等的不公,这样的灾难怎么会降临到一个家。一个要有一个智障孩子,那都是一家人的阴影,这哪里是一个呀!
谢晋导演“在中国创造了一个独立而庞大的艺术世界”,但是,每天傍晚,他那高大而疲惫的身影一步步走回家门,那是一个常人无法想象的天地,“让人落泪,不是出于同情,而是一种伟大”。
谢晋导演把错乱的精神漩涡,筑成了人道主义的圣殿。家里来了海内外的客人,他会介绍两个儿子的特殊情况,智障儿子的每一个动作和笑容,他都是满眼的欣赏。还常带阿四出门,坐在车上,总是不时地问阿四累不累,要不要睡一会儿。真像慈母对襁褓中的婴儿,“那神情,能把雪山消融。”
大儿子离去之后,他几天都很少说话,眼睛直直地看着前方,唯一的精神之柱没了,无论多么伟大的人,这样的精神打击也难以承受啊!
两个多月之后,家乡的母校打来电话,有个纪念活动要让他出席,“每逢危难总会想念家乡,今天故乡故宅又有召唤,”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活动是他到的第二天举行,心力憔悴的他,似乎一切都放松了,到旅馆倒头便睡,这是真正的家呀。今天只剩他一个人回来,他是朝左侧睡的,再也没有醒来,这天是2008年10月18日,离他85岁还有一个月零三天。
文章的结尾又写到阿四,他只知道每晚爸爸回来接包,拿拖鞋。怎么拖鞋和包都在,爸爸没回来?来了很多人,很多白花把拖鞋盖住了,他把拖鞋拿起来放在门边,这个世界只有他一个人,还有一双拖鞋。
谢晋导演的情与痛,在余秋雨先生的笔下跃然纸上。让我们真正领略到谢晋导演的胸襟、柔情和慈爱是如何的既同于常人又超越了常人。
第2篇:《门孔》读后感
我欣赏余秋雨先生的作品,语言朴实无华,又饱含着深深的哲理,让人深思,让人感动! 几天前,我细读了《门孔》,使我感触颇深。是余秋雨先生为著名导演谢晋逝世八周年而作。 "门孔"在中有两个含义,一是谢晋导演的弱智儿子阿三,每天站在门前从门孔注视爸爸回家。二是谢晋导演的"门孔"也是全国观众的门孔,大家在那里看到很多精彩绝伦的好片子。可以说我们这代人就是看着谢晋导演制作的电影,电视剧走过的,我们得到了太多的教益和启迪。 以阿三不知道什么是死亡开头,然后引出谢晋导演的儿女,四个孩子,脑子正常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谢衍,两个弟弟也就是阿三阿四都严重弱智,而姐姐的情况也不好。整天看门孔的阿三又早早地夭折了。更可悲的是,他的大儿子谢衍,家里唯一的正常人,从国外留学回的典雅君子,一辈子没结婚,五十九岁就得了不治之症,竟先他而去。他是谢晋导演寄预无限希望的唯一继承人。读到这,我感到心在颤抖,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人世间最痛苦的绝别,无法忍受的心痛。老天啊!这是何等的不公,这样的灾难怎么会降临到一个家。一个家庭要有一个弱智孩子,那都是一家人的阴影,这哪里是一个呀! 谢晋导演"在中国创造了一个独立而庞大的艺术世界",但是,每天傍晚,他那高大而疲惫的身影一步步走回家门,那是一个常人无法想象的天地,"让人落泪,不是出于同情,而是一种伟大" 谢晋导演把错乱的精神漩涡,筑成了人道主义的圣殿。家里了海内外的客人,他会介绍两个儿子的特殊情况,弱智儿子的每一个动作和笑容,他都是满眼的欣赏。还常带阿四出门,坐在车上,总是不时地问阿四累不累,要不要睡一会儿。真像慈母对襁褓中的婴儿,"那神情,能把雪消融。" 大儿子离去之后,他几天都很少说话,眼睛直直地看着前方,唯一的精神之柱没了,无论多么伟大的人,这样的精神打击也难以承受啊! 两个多月之后,家乡的母校打电话,有个纪念活动要让他出席,"每逢危难总会想念家乡,今天故乡故宅又有召唤,"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活动是他到的第二天举行,心力憔悴的他,似乎一切都放松了,到旅馆倒头便睡,这是真正的家呀。今天只剩他一个人回,他是朝左侧睡的,再也没有醒,这天是2008年10月18日,离他8岁生日还有一个月零三天。 的结尾又写到阿四,他只知道每晚爸爸回接包,拿拖鞋。怎么拖鞋和包都在,爸爸没回?了很多人,很多白花把拖鞋盖住了,他把拖鞋拿起放在门边,这个世界只有他一个人,还有一双拖鞋。 谢晋导演的情与痛,在余秋雨先生的笔下跃然纸上。让我们真正领略到谢晋导演的胸襟、柔情和慈爱是如何的既同于常人又超越了常人。 作者简介 王志勤,一九四九年生人,教师退休,县作家协会会员,获2018年黑龙江省《生活报》主办的"书香社会,阅读人生"主题征大赛活动优秀奖。 《门孔》读后感800字 文/王志勤 我欣赏余秋雨先生的作品,语言朴实无华,又饱含着深深的哲理,让人深思,让人感动! 几天前,我细读了《门孔》,使我感触颇深。文章是余秋雨先生为著名导演谢晋逝世八周年而作。 "门孔"在文章中有两个含义,一是谢晋导演的弱智儿子阿三,每天站在门前从门孔注视爸爸回家。二是谢晋导演的"门孔"也是全国观众的门孔,大家在那里看到很多精彩绝伦的好片子。可以说我们这代人就是看着谢晋导演制作的电影,电视剧走过来的,我们得到了太多的教益和启迪。 文章以阿三不知道什么是死亡来开头,然后引出谢晋导演的儿女,四个孩子,脑子正常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谢衍,两个弟弟也就是阿三阿四都严重弱智,而姐姐的情况也不好。整天看门孔的阿三又早早地夭折了。更可悲的是,他的大儿子谢衍,家里唯一的正常人,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典雅君子,一辈子没结婚,五十九岁就得了不治之症,竟先他而去。他是谢晋导演寄预无限希望的唯一继承人。读到这,我感到心在颤抖,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人世间最痛苦的绝别,无法忍受的心痛。老天啊!这是何等的不公,这样的灾难怎么会降临到一个家。一个家庭要有一个弱智孩子,那都是一家人的阴影,这哪里是一个呀! 谢晋导演"在中国创造了一个独立而庞大的艺术世界",但是,每天傍晚,他那高大而疲惫的身影一步步走回家门,那是一个常人无法想象的天地,"让人落泪,不是出于同情,而是一种伟大".谢晋导演把错乱的精神漩涡,筑成了人道主义的圣殿。家里来了海内外的客人,他会介绍两个儿子的特殊情况,弱智儿子的每一个动作和笑容,他都是满眼的欣赏。还常带阿四出门,坐在车上,总是不时地问阿四累不累,要不要睡一会儿。真像慈母对襁褓中的婴儿,"那神情,能把雪山消融。" 大儿子离去之后,他几天都很少说话,眼睛直直地看着前方,唯一的精神之柱没了,无论多么伟大的人,这样的精神打击也难以承受啊! 两个多月之后,家乡的母校打来电话,有个纪念活动要让他出席,"每逢危难总会想念家乡,今天故乡故宅又有召唤,"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活动是他到的第二天举行,心力憔悴的他,似乎一切都放松了,到旅馆倒头便睡,这是真正的家呀。今天只剩他一个人回来,他是朝左侧睡的,再也没有醒来,这天是2008年10月18日,离他85岁生日还有一个月零三天。 文章的结尾又写到阿四,他只知道每晚爸爸回来接包,拿拖鞋。怎么拖鞋和包都在,爸爸没回来?来了很多人,很多白花把拖鞋盖住了,他把拖鞋拿起来放在门边,这个世界只有他一个人,还有一双拖鞋。 谢晋导演的情与痛,在余秋雨先生的笔下跃然纸上。让我们真正领略到谢晋导演的胸襟、柔情和慈爱是如何的既同于常人又超越了常人。 作者简介 王志勤,一九四九年生人,教师退休,县作家协会会员,获2018年黑龙江省《生活报》主办的"书香社会,阅读人生"主题征文大赛活动优秀奖。 读《门孔》有感:守望_读后感_模板 守望 ——读《门孔》有感 文/王伟 时间从不止步,因此人们也总是脚步匆匆。无数的门打开再闭合,闭合再打开,门轴吱吱嘎嘎,像上了发条的机器。前阵子听到《从前慢》的时候,我才仿佛忽然睡醒一般,开始细思曾经走过的日子。而读完《门孔》后,这种思考就愈加让我无法平息,总想说点什么,又不知从何说起。 我家向来没有门孔,但我却又深有体会。每次我要远行,爸妈总要送我,一直送到他们望不见的远方。我觉得他们目光的尽头就是门孔,他们凝望着,期待我从那里归来。就像阿三,只要谢晋出门,他就离不开门了,分分秒秒等待谢晋的归来;就像阿四,每天递包、递鞋、接包、接鞋,等着谢晋进门。这是一种孩子般的童真,更是一种家庭、亲情的守望。以前这种感觉还不强烈,更多的时候在瞻望、远行,直到自己也有了儿子,自己也成为了那个守望的人。 门孔外的谢晋是导演,更是门孔内孩子们的光芒;门孔内的孩子是家,更是门孔外谢晋的牵挂。他们相互守望,相互成为对方前行的支撑。阿三走了,谢晋说,别给阿四解释死亡;谢衍走了,谢晋说,别给阿四解释死亡;谢晋也走了,阿四还是不知道死亡是什么。守望的人只剩下了阿四,他还是一如既往地把拖鞋摆好,等待爸爸的归来。 儒家讲齐家方能治国。谢晋在守护好家庭的情况下,成为了封闭时代电影这个门孔后的阿三。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门孔,守望着自己拍摄电影的初心,最终成熟为电影艺术的先导。他将自己的守望发挥到了极致,所以必将是不朽的。 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是守望者,守着各自的门孔眺望未来。这份守望,或许是亲情,或许是爱情,或许是友情,也或许是莫名的情谊,但它们毫无疑问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成为活着的意义。 只是有时我们会忘记,会因为眼前的繁重而不肯眺望远方,于是失了方向,茫然无措甚至低迷沮丧。这时,我又想起了谢晋的那句话:别给阿四解释死亡。一本好书的感染力就在于此,它能给迷茫的人指点迷津。 《门孔》的结尾十分发人深思。谢晋仙逝后,家里堆满了白花,阿四突然发现爸爸的拖鞋被遮住了。他弯下腰去,拿出爸爸的拖鞋,小心放在门边。我们的守望也会被遮住,而我们是否能做那个阿四,谁也不得而知。 时间还是马不停蹄地飞奔,我们却应该偶尔慢下来,去透过我们的门孔,思考门内与门外都是什么。明确了内心的坚守,看清了逐浪的方向,才可以随心所欲而不留遗憾。 那时,任世界充满白花,我们眼里只有那双鞋。 作者简介 王伟,笔名纳兰天奇,山东临沂人,现居山东聊城冠县。诗歌爱好者,作品散见于《明月楼诗歌集》《望月诗刊》《黄河文艺》等。凤凰诗社入驻诗人、《暗月文学》编辑、《黄河文艺》特邀作者,曾获子云杯诗歌大赛优秀诗人奖等。 读《小英雄雨来》有感 王中泽 今年寒假,我读了《小英雄雨来》这本书,当我看完了这本书时,心中不禁为雨来的勇气而赞叹。想着雨来跟我一般大小,却是一位能与日军抗衡的小游击队员了。 雨来是一个机灵鬼,从小爱游泳,聪明活泼,逗人喜爱。雨来上夜校的时候,暗黑的屋子里点上几盏油灯,几个孩子围坐着。雨来小心翼翼地打开用红布包裹着的课本,放在腿上,跟着老师的手指念着“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他那认真的态度,实在让我敬佩。由此我想到我的学习: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有着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老师们的淳淳教导,然而有时却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我们不爱惜自己的教科书,常常是一本书还没有读完,就已经抓破了书皮,弄脏了书页。看着雨来学习的情况,我感到深深的羞愧。 还有雨来被鬼子恶打的时候。扁鼻子军官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雨来的脸立时变得青一块,紫一块。鼻子被打出血来,顺着腮边流下来,一滴一滴的血滴在课本上。然而雨来只是用手背一抹,倔强地抽动一下嘴角,仍旧咬着牙,严守秘密。这场面实在让我心悸!难以想象,假如换做是我,我能承受这样的折磨吗?就连生病打针我都怕得要命,摔着、碰着流点血我就吓得哭叫,现在与小英雄雨来一比真是感到害羞。小英雄雨来就是我的榜样,我也要做一个勇敢的强者,面对敌人,勇敢地说不。 再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多幸福,有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有老师耐心的教导,我们生活在一个爱的港湾里,不用害怕有什么风雨来袭击。同雨来相比,我们显得是多么渺小! 小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好品质激励了我。小小年纪,智勇双全。同学们,我们一定要学习他面对困难和挫折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高尚品质,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能成为一个“小英雄雨来!”《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200字 周韵怡: 这本书是美国著名的作家马克吐温写的。它讲述了汤姆和哈克贝利的一些历险小故事。汤姆很调皮,但他很勇敢,还救了被冤枉的波特。因为凶巴巴的印第安乔杀了位医生,又把带血的刀放到被墓碑打昏的波特手里,让人们认为是波特杀的,那是汤姆和哈克贝利躲在那里看到了这一幕,所以汤姆在法庭上勇敢地告诉大家事情的真相。汤姆的勇敢诚实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后来他离家出走和哈克贝利一起去当海盗,镇里的人们认为他俩已经死了,就为他俩送葬,而且大家都非常伤心。没有想到的是海盗也来为自己送葬。汤姆的鬼把戏可真多呀! 我非常喜欢故事里的主人翁汤姆索亚,他很调皮,还爱耍鬼把戏,但他很勇敢,汤姆的这些历险经过非常有趣,把这本书添加的非常丰富多彩。我喜欢这本书。 刘垠狄: 前两周,班级组织我们看了一本有趣的书,名叫《汤姆索亚历险记》,它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马克吐温先生。《汤姆索亚历险记》讲述的是鬼灵精怪的小男孩汤姆和他的小伙伴哈利乔埃、贝利等得冒险经历。他们是一群对世界充满好奇并勇于探索的孩子,聪明加勇敢让他们在危险时化险为夷,并以他的孩童的“特立独行”带给人们惊喜和反思,惊喜于孩子们巨大的潜在能力,反思“文明”的“野蛮”。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王明畅: 我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故事主人公汤姆是个天真活泼又顽皮的小男孩。他和野孩子夏克干出了许多令人捧腹的妙事,像汤姆被罚粉刷围墙,他对小朋友说:“刷围墙很有趣。”所以大家都刷墙,可是汤姆却玩去了。后来被姨妈发现了,说了他一顿,然后他和夏克逃去荒岛后,大人们给汤姆举行葬礼,而他们躲在教堂钟楼上偷着乐。后来汤姆帮助法官破了案,找到了宝藏。现在汤姆受到大家的表扬,成为了一名又有爱心又善良的小男孩。 读了这本书,我喜欢汤姆,因为他是个知错就改、有爱心,并且有正义感、非常勇敢的小男孩。 赵宇阳: 《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我很爱看。这本书里,我仿佛被小主人公汤姆索亚带到了他的世界来。在他的世界里,我和他共享童年的快乐。 他喜欢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玩耍。 他又一次把印第安乔告上了法庭。又有一次,他和他的两个小伙伴们一起,去当了海盗。还有一次,他带着贝基,两个人死里逃生。 读完这本书,我从小主人公汤姆索亚身上学到了勇敢、聪明和动脑。希望大家也向他学习。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一) 杜丽华 《象与骑象人》把人的“心”比做一头放任的大象,把“智”比做骑象人。大象和骑象人的协调,感性和理性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对万事万物的认知与感受,影响我们去体验和判断,要使大象与骑象人协调必须对大象进行良好的训练,并日积月累,不断重复,方可凑效。训练大象骑象人必须参与其中,这样骑象人才能驾象前行,终达幸福彼岸。 读《象与骑象人》一书和以前读的书不同,我读起来有些吃力,尽管我一字一句的读,总觉得读时清楚读后又讲不出来。我仔细地读了两遍还有读不懂的地方。但是读后还是感想挺多的。这里我写三个方面: 一、本章第一部分,讲了人的心理是如何运作的,我懂得了人的心理是若干部分组成,它们会相互冲突。身体的每个部分都有它自己的情绪和主张;左右大脑各司其职,左脑专司语言处理及分析,右脑比较善处理立体图形;人的理性其实非常依赖复杂的情感,因为只有充满情感的大脑运作顺畅时,理性才得以运转;控制化系统的功能就像一名顾问,它就像骑在大象上的骑象人,可以帮助大象做出更好的选择;骑象人和大象只有配合良好才能创造杰出的人类,但是两者的合作关系总是状况百出。所以导致出了影响幸福的三个障碍,即:无能的意志力,心理干扰,冠冕堂皇的理由。 懂得了人对于自己经历的一切事情都会有喜欢和不喜欢的反应,即使在下意识的情况下也是一样的。 懂得了人都有负面情绪的偏好,对坏事的反应要比对好事的反应更快更强烈更持久。 懂得了人的个人特质基因有一定贡献,脑波的不对称的现象跟人积极及消极情绪有关联。 读后感受到自己过去对一些人所做的一些事不理解,和自己的想法差的太大,还有一些人动不动就发脾气有时想不通会生气、愤怒、情绪不好,我也会对自己的亲人发脾气。现在明白不要再想不通不要再生气愤怒。因为人各有异,人人都有坏脾气。也感受到也不必对自己的一些坏情绪以及改掉自己的坏脾气这么难而内疚了。因为,自我是分裂的而非一体的,都有消极情绪和不同情感。想改掉并非易事。我要用“冥想”的方法去改掉原有的需要放弃的不好的情绪。只要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慢慢改一定能改掉的。 二、本书第二部分讲了我们如何相处。用了两章分别讲了互惠和自以为是。读后懂得了人跟人之间彼此互惠是一种深埋在我们心中的本能,也是群体生活的基本往来之道。人有一种无心自发的互惠本能反应。 懂得了人脑中有对互惠应用的“策略”:(一)以牙还牙,就是别人怎么对待我们,我们就怎么对待对方。而“以牙还牙”里还有报复与感恩的道德情绪。“知恩图报”及“有仇必报”这两种心理可以说是一体的两面,二者缺一不可。一个知恩图报但不会报仇的人最容易会变成被人利用的牺牲品,而一个有仇必报但却不知道感恩的人,则很快就会遭到所有人的排挤。 (二)语言造势。在别人背后说长道短是人得以建立群居社会的关键因素,人类只所以会进化出语言是人要靠语言说长道短。读后更验证老人们说的一句话: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不被人说。 懂得了人的“自以为是”,人性本自私或只要知道自己不会发现,人有时就是会骗人。人一讲道理就头头是道,但可悲的是人自己总是误用道德,最惨的是误用道德后还浑然不知。我们对别人的评价其实相当精确,而自我的评价却常常扭曲失真,因为我们往往透过玫瑰色的眼镜去观察自己。 懂得了人都有天真自我的态度,即“天真实在论”,我们每个人看到的,感觉到的世界是最真是的世界,我们相信自己看到的事实,每个人也都看到,所以别人应该跟我一样的想法。人还有“强做判断”的内心毛病,每个人都看到对方眼中的刺,而看不到自己眼中的梁木。读后深深的知道了这都是人的本能反应,由于自我的“强做判断”而会使自己愤怒、苦恼以及会发生冲突。要改变自己的自动化反应,用冥想的方法。让自己静下来,学会从哲学的角度面对自己的人生。 以前无论在单位还是在家里发生大的愤怒和苦恼时,我常常会将此记录下来。冷静的找出自己不对的做法,去合情合理地思考,再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看事情,这样就化解了我的愤怒和苦恼。但我不知道其道理。读后才懂得只要我们找出自己眼中的梁木,就不再会那么受自身偏见所困,不再会那么容易与人争论与人冲突。只要我们懂得人都有这样本能的反应,都有自私偏见的天性,都带有玫瑰色的眼睛观察自己。就不要去计较别人挑剔自己眼中的刺,对于任何人做出的任何不顺心事都不要太在意。但是我也懂得了这个道理。改变很不容易。我们要冷静,要坚持用冥想的方法让自己学会从哲学的角度面对自己的人生。 三、学习了一、二部分后,我了解了接受了大象的力量,我就理解懂得了如何驾象的一些道理: (一)不求事如己愿,但求凡事顺其自然。 (二)我们的生命需要别人才完整。 (三)人生最重要的道理不是用“教”就学得会的。智慧不是别人给的,一定考自己去发现。 (四)人只要活的快乐就一定有明智、高贵、公正的人生,同理,人只要活的明智、高贵、公正就一定有快乐的人生。 总之,读这本书收获感受很多很多,我懂得了象和骑象人就是我们本身,我们心理健康取决于两者的协调合作、互取所长。结论很简单:幸福之道在中庸。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二) 李倩倩 前几年遇到了一些事,于是我就开始思考“人为什么活着,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为什么每个人都有烦恼?”等等问题,经常晚上睡不着觉,感到了巨大的困惑和压力。后来在大学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阅读一些思辨类的书籍,这才找到了一些“治疗”的方法。《象与骑象人》就是其中的一本。当然,本书也对我困惑的另外一些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如“是什么力量在控制自己的行为?为什么人总是会陷入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为什么越压抑一个想法,这个想法越会纠缠着你不放?”等等。 我们接受了很多年的教育,基本上都是“成功学”的那一套,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只要吃得苦中苦,就一定可以成为人上人。可事实上,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大部分时候并不是因果关系,而更多的是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回报可能与付出有关,但绝不是付出多少就能回报多少。因此,我们总是痛苦的,“悲观的”。因此,塞利格曼的“积极心理学”火了。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我们会产生震撼、绝望、恐惧,如何不让我们的心理结构混乱、崩溃甚至瓦解,恢复我们的积极情绪、快乐感觉、巅峰体验。我们可以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来调整自己,远离悲伤,重获快乐。 《象与骑象人》里作者用一个骑在大象上的人来比喻“自我”。我们的潜意识时刻都会对外部世界作出各种直觉判断,而意识也就是骑象人则为直觉判断编造出各种合理的解释。作为骑象人其实很难控制大象的,大象反而常常是主导者。我们说大象是一种自动程序,是一种本能,大象使用的语言最主要的字眼就是:喜欢,不喜欢。我们对人生的想法都是在无意识中快速形成的,没有什么道理,就是喜欢不喜欢。但我们往往把简单的事情想复杂了,因而产生了很多烦恼。而大象不然,它就是简单的,是快乐的。 快乐是可以及时反映的,喜欢就快乐,不喜欢就不快乐。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每达成一小步快乐就会出现一次,换句话说,快乐在于过程。而我们人类更喜欢结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很多学生并不快乐,他们对于学习似乎只是应付,究其原因跟我们的教育理念有关,或者说是价值观上的一种偏见。 改变才能适应。在慢慢成长过程中,我承认我在不断改变,比如价值观。在教学中我也发现,大部分学生的价值观跟我以前是一样的,如果我问大家“你们是一个感性的人还是一个理性的人”,大家的回答一般都是理性,因为他怕回答”感性”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与责备。在比如“大家如何理解‘闲云野鹤’”,大家的态度一般是都是鄙视。而殊不知有时却是“闲云野鹤天地宽”。没错,在我们传统教育中,这样的“三观”是主流的,或者说是唯一的。但是社会是多元的,价值观也应当是多元的。 理性与情感必须协同合作,人才会表现出聪慧的行为,但是情绪(大象)仍负责绝大部分的工作。一直到大脑出现新的大脑皮层,骑象人才重新活跃起来,大象也因此变得更加聪明。有时候,我们会以为自己在跟自己的潜意识、本我或动物本能对抗,但其实这都是我们整个心理的一部分。意识是难控制潜意识的,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只能让意识顺应潜意识。即理性服从于感性,我们的感受才会舒适。 通过本书的阅读,我明白了一些道理,本能和意志、行为与心理、左脑与右脑、感性与理性撕扯着我们,使我们每天都深陷大大小小的漩涡,被各种冲突的欲望和想法折磨着。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变通。虽不能“兴之所至,步之所及”,但也要尝试“兴之所至,心之所安”吧。教学自然在这其中,如果一味的按部就班,那么想要上出一堂学生喜欢、教师认同、效果良好的课是很难的,只有结合实际进行创新,让我们的潜意识和意识来共同发挥作用,这样才是新课改的要求。 陶行知曾说过,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老师在上课时,如若照本宣科,效果自然是枯燥乏味,学生当然不愿意听。唯一的解决途径也是提高我们的创造性,扩散我们的思维。他也强调解放学生的头脑,试问如果老师自己不能先解放思想,创造改革,学生如何先行。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只有改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创造意识,实施创新教育。彻底的解放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创造能力。让我们的学生走上创造之路,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不会是一句空话。“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当往往理论与实践总会出现一些脱离,如何让理论更好地来指导实践,这就需要我们来动脑筋了。如果让自己和学生都能做一只简单、快乐的“大象”。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三) 邢金 《象与骑象人》这本书中所提论点,与我一直秉持的观点有着许多共通之处,可以说这本书是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一本。今天借此机会,我也把我的论点,与大家分享一下。 我认为,一个人是否感到幸福跟一个人的原始性格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原始性格即为本心,不可逆转,“心”之所向便是幸福所在。性格行为体现则是实现“心”之意向的唯一途径。 我们称之为智。“心”与“智”之间的关系犹如国王与丞相。 国王无善恶之分,只有好恶之别。喜欢便是喜欢,不喜欢便是不喜欢,谁也无法左右。丞相的决策,都只是为了满足国王的需要而存在。 国王有着极为强大的吸收力,需求也会不断的提升,丞相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够继续满足国王,如此,人便能持续的感到幸福。 国王一般不直接发号施令,然而当丞相无法满足他的需要时,它便会跳过丞相这一关而直接行动,如此国王便可以获得短暂的幸福感。丞相的作用力越来越小,国王便越来越沉沦,不幸便会随之接踵而来。 因此,人是否能够拥有持久的幸福感,全在于“智”是否能够满足“心”,而非控制“心”。若只是一味控制,是行不通的。控制得住,则心不甘,控制不住,则心无度。故而,我们所下的功夫,与其说是控制“心”,不如说是培养“智”。 所以,人只要能够认清“心”,肯定“心”,接纳“心”,并用恰当的方式满足“心”,便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这一切便是“智”的力量。 《谢家门孔》 《谢家门孔》不是按顺序读完的,是我在拿到书不久乱翻的时候看到的,对于作者同大导演谢晋的熟悉是我比较意外的。 谢晋育有三子一女,其中两个儿子患有智障。谢晋对自己的两个个智障儿子不离不弃,不怨天不尤人,文中对他的两个片段描写让人肃颜:一是家里来了客人,不管是明星还是大导演,谢晋都会郑重介绍、邀请自己的智障儿子出现;二是乘车到工作地点途中,一路对随行的儿子关怀呵护。我们是做老师的,我们是最能体谅家长辛苦的人。养育一个孩子已非常不易,更何况是两个智障的孩子,其中的艰辛难以言表。谢晋让人敬佩的就是他的这一份纯粹的父爱和坚持。 对友人,谢晋不势利、不怠慢,从中秋节给一个入狱的官员带去慰问这件事可以看出他对人、对事的态度。对审查、评论者,尽管在乎、生气,但欢迎真正懂艺术的人审查他的作品,做到了君子的“坦荡荡”。对拍电影,他是“为而无所求”,单纯、执著,倾力追求更高的艺术。 《谢家门孔》 《谢家门孔》不是按顺序读完的,是我在拿到书不久乱翻的时候看到的,对于作者同大导演谢晋的熟悉是我比较意外的。 谢晋育有三子一女,其中两个儿子患有智障。谢晋对自己的两个个智障儿子不离不弃,不怨天不尤人,文中对他的两个片段描写让人肃颜:一是家里来了客人,不管是明星还是大导演,谢晋都会郑重介绍、邀请自己的智障儿子出现;二是乘车到工作地点途中,一路对随行的儿子关怀呵护。我们是做老师的,我们是最能体谅家长辛苦的人。养育一个孩子已非常不易,更何况是两个智障的孩子,其中的艰辛难以言表。谢晋让人敬佩的就是他的这一份纯粹的父爱和坚持。 对友人,谢晋不势利、不怠慢,从中秋节给一个入狱的官员带去慰问这件事可以看出他对人、对事的态度。对审查、评论者,尽管在乎、生气,但欢迎真正懂艺术的人审查他的作品,做到了君子的“坦荡荡”。对拍电影,他是“为而无所求”,单纯、执著,倾力追求更高的艺术。 作者在文章的最后描画了一个令人心酸的细节:阿四透过门孔往门外看来往吊唁的人,在白花的世界里为父亲摆好鞋,等候父亲的归来。对于以前不了解谢晋的我们也透过了《谢家门孔》看到了谢晋堪称君子的灵魂。 读《门孔》有感 文中阿三做的努力,在我们眼里多么可笑和徒劳,但是我们是否又窥见了,在那个狭小猫眼之后的那双眼睛中藏匿着多么闪耀多么令人感动的人性光辉,也为父亲的归来,一次又一次地在吃饭睡觉之外,目不转睛一心一意扒在门孔上等候爸爸的归来,他做不到控制爸爸让他早点回家,但他却可以在第一时间看见心中企盼已久的父亲高大的身躯。 古人云“爱人为仁”,谢晋对自己几个儿子不离不弃,也没有怨天尤人,家中若是有客人,不管是明星还是大导演,谢晋都会郑重介绍自己的智障儿子出席,一路随行时,不时地关怀儿子。光是养个儿子就已十分不易,更何况是几个智障的孩子,其中的艰辛难以言表,而谢晋这一份纯粹且浓烈的父爱令人敬佩。 门孔,谢家的门孔,渴望的不仅是阿三的爸爸,也更是一个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发光体。它的温暖,是以同谢晋的眼神一样,消融冰山。 论孔门之学 书院在当代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决不仅仅是诵读经典、演习古代礼仪这么简单。现代学校教育推行的是为人之学,功利之学,受制于工具理性和实用主义的绝对支配。在民间创办书院,恢复书院讲学传统,其根本宗旨在于接续古人的学统,彻底实现由为人之学向为己之学的过渡,进而有效发挥国学安顿身心乃至化民成俗的作用。程子曰:“学不传,千载无真儒”。“学”既是入道门径,也是一以贯之的成德功夫,书院教师如何自修自学,如何开展讲学并引导学生自觉求学,需要在实践中摸索总结经验,更需要回溯到宋明理学乃至先秦儒家经典中去寻找答案。 一、“学” 为孔门第一义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学” 为孔门第一义,“学”字几乎贯穿《论语》二十篇始终,孔子反复说“学”,就是要把“学”义讲明。“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其实,孔子论“学”即是论“性”。孔门之“学”,既不执于“有”,也不沦于“空”,而是执“有”“无”两端而用其“中”。“学”义不明,或“务外遗内,博而寡要”,此为逐物,或“非外而是内”,此为著空。“学”正是思孟学派心性论的源头,可以从“学”字入手领悟儒家中庸之道的内涵。 孔子为学问之道区分出几个层次: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生而知之”,即性而知之,不是生下来就全知全能,不需要学习就通晓宇宙人生的一切道理,而是“学”达到感而遂通、内外一如的纯熟境界。但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其实,“生知”与“学知”本来就 1 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孔子不说“生知”,而说“学知”,因为“生知”易凌空蹈虚,把修心养性落在“学”字上,学问才真切笃实。 孔子曰“下学而上达”“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学而不思则罔”,似乎“学”只是成德功夫的一个环节。但孔子单独说一个“学”,或“好学”时,学而无所学,“学”的内涵就不同了,“学”乃一以贯之彻上彻下功夫。再如,“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先事后得,非崇德与”?“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以上诸章节孔子虽没有直接论及“学”,但从义理上体悟,均是论“学”箴言。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论语·雍也》) “好学”不仅仅是对于学习的一种态度,而是学问功夫和人生境界。只有孔子与颜子才能达到“好学”的境界,《论语》中其他几处也出现“好学”一词,但涵义有所不同。“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好学”处于“生而知之”与“学而知之”之间。孔子好学,学而不厌;颜子好学,欲罢不能。“好学”则能学而无所学,颜子屡空,孔子“空空如也”。 以“不迁怒,不贰过”来界定“好学”的内涵,这是孔子论“学”义理最精微的一句,所谓颜子“具体而微”,正从“不迁怒,不贰过”体现出来。要从“不迁怒,不贰过”中读出《大学》格物功夫来。然而后人的注解均不得要旨,唯有阳明先生一语点破:“颜子不迁怒,不贰过,亦是有未发之中始能”。《传习录》77条记录阳明先生与弟子的一段对话,对于理解《论语》此章有帮助。 问:“‘颜子没而圣学亡’,此语不能无疑”。先生曰:“见圣道之全者惟颜子,观喟然一叹可见。其谓‘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是见破后如此说。博文约礼,如何是善诱人,学者须思之。道之全体,圣人亦难以语人,须是学者自修自悟。颜子‘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即文王望道未见意。望道未见,乃是真见。颜子没,而圣学之正脉遂不尽传矣”。 2 阳明先生在《别湛甘泉序》中说“颜子没而圣人之学亡”,不是凿空杜撰,正与孔子对鲁哀公说“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相印证。孔子在鲁哀公面前称赞颜子好学,其实是说给门下众弟子听的。“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道其不行矣夫”,孔子不能以道济天下之民,只能寄希望于弟子把大中至正之道传承下去。“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孔子心忧道学失传,这是对弟子们的鞭策。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许多弟子亲炙夫子多年,为什么颜子逝世后,竟然没有一个人达到“好学”,可见“好学”之难能可贵。 二、孔子对子贡的数次点拨 对于“学”字的内涵以及如何“学”,唯有颜子体会得真切笃实。子贡在孔门弟子中出类拔萃,孔子在晚年寄予厚望而加以谆谆教诲,但子贡对于“学”自始至终也没弄明白。 阳明在《象山文集序》中说: “孔孟之学,惟务求仁,盖精一之传也。当时之弊,固已有外求之者,故子贡致疑于多学而识,而以博施济众为仁,夫子告之以一贯,而教以能近取譬,盖使之求诸其心也”。 孔子之时,佛、老空虚寂灭之说还没有盛行,学者之弊病在于追求博学多识,舍本而逐末,放溺其心而不知求。子贡问:“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贡心外求“仁”,仅从“博施”“济众”之“大”的角度来领会“仁”的内涵。孔子“教以能近取譬,盖使之求诸其心也”,虽说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但仁民爱物的事业是从涵养此心而逐渐扩展出去的,孔子所谓“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孟子则曰“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孔子对曾子说“吾道一以贯之”,对子贡说“予一以贯之”,正是要端本澄源,纠正务外而遗内的倾向。 3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 子贡曾被孔子表扬“告诸往而知来者”,故这次在孔子面前称自己能“闻一知二”。但以“闻一知二”与“闻一知十”来区别自己与颜子之为学,对于“学”的理解还局限在博学多识上,没有领会孔子问话的意思。对于此章,阳明先生认为:“子贡多学而识,在闻见上用功,颜子在心地上用功,故圣人问以启之。而子贡所对,又只在知见上,故圣人叹惜之,非许之也”。 孔子对子贡并没有放弃,而是寻找机会对子贡进行再次点拨,并且这一次是孔子现身说法。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卫灵公》) “多学而识之”与“一以贯之”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多学而识之”只是量上的积累,是支离无本之学。既然说“一以贯之”,贯则有所贯,有“多”才能以“一”贯之(一串铜钱,绳子为“一”,铜钱有多枚)。但“多”被“一”所统率,此“学”乃本末终始一贯,是集大成者,“多”不再是数量,而是“大”,《系辞》所谓“富有之谓大业”。 孟子曰:“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守约而施博”,即是孔子所谓“吾道一以贯之”。 《论语》各篇章的编排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但如能领会各章义理,也可理清各章之间的内在联系。“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太宰显然是把“圣”等价于博学多能。子贡答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又”字说明子贡已把“圣”与“多能”区分开,可以断定此章记载太宰与子贡的对话,虽在《论语》中的编排在前,但在时间上发生在孔子与子贡关于“一以贯之”的对话之后。 孔子之所以为圣人在于德行,而不在于见闻之知。但“道”在“器”中,德性之知同时也不离开见闻之知。孔子告诉颜子“克己复礼为仁”,为仁之目在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阳明先生曰:“主宰一正,则 4 发窍于目,自无非礼之视;发窍于耳,自无非礼之听„„”故把“非礼勿视”仅仅理解为不合乎礼仪的就不去看,还只是求仁的初级功夫。其实视听言动也是“仁”之全体大用的展现,“主宰一正,则发窍于目,自无非礼之视”,《中庸》所谓“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此为达道之“用”。“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知“味”其实是知“道”。不仅耳闻目睹可以体现“仁”之流行发用,人之四体也是弘道的中介。孟子曰:“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可见,子贡增加一个“又”字,相对太宰来说认识是更到位的。但也正因为加此“又”字,子贡把“圣”与“多能”区分开的同时,也把“下学”与“上达”割裂开,仍然没有领会孔子所谓“一以贯之”的内涵。只有天命所赋之“一”与后天积学之“多”,而没有“贯”,“一”则落空,“多”则支离。正如阳明先生在《大学问》中说:“夫木之干,谓之本,木之梢,谓之末。惟其一物也,是以谓之本末。若曰两物,则既为两物矣,又何可以言本末乎?” “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子贡不能理解“一”与“多”、“下学”与“上达”之间的辩证关系。“固天纵之将圣”,意味着圣人是天生的,不是通过后天积学而至。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 这段对话应该发生在颜子逝世后。孔子曾对颜子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又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孔子将颜子引为知己,希望颜子多提些问题,而对子贡说“莫我知也夫”。这其实也是对子贡进行开示,尤其是点出“下学而上达”,似乎是针对子贡割裂“圣”与“多能”而因病用药。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 5 “作者谓之圣,述者谓之明”,孔子之言为“作”,所言为“经”。子贡不能明白孔子之言,不能“述”,不能肩负传道弘道之重任,故孔子对子贡说“予欲无言”。孔子晚年与子贡最亲近,孔子逝世后,唯有子贡守丧六年,可见师生感情笃厚。子贡敬仰孔子,对于时人批评孔子,子贡总是予以坚决回击。但可惜的是,子贡始终没有领会“学” 字的内涵,辜负了孔子一片谆谆教诲之苦心。 三、子游与子夏之争 《论语·子张》篇记录孔子逝世之后孔门众弟子的言论,“学”义难明,弟子们对于如何教、如何学,已经产生了分歧。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 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子游认为“学”有本末之分,老师教授弟子应该引导他们专注根本,先立乎其大,故批评子夏的教学方式“抑末也,本之则无”。而子夏认为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育弟子应该循循善诱,“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因而以“事有终始”来回应子游对其舍本逐末的指责。 “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子夏这句话非常深刻,不论子夏教授弟子的方式方法是否存在问题,但子夏对孔子的思想是有深刻领会的。如果仅从事情上去解读“卒”(终)、“始”,做事情有始有终,只要稍有毅力均可达到,难道这就是圣人的境界?这样理解显然是肤浅的。“终”“始”是心性修养功夫,孟子曰:“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中庸》曰:“诚者,物之终始”。 “诚者,物之终始”,“诚”即“不贰”,“诚”是物之“终”,也是物之“始”,故有“终”“始”之别,又“终”“始”不贰,正如《系辞》曰“一阴 6 一阳之谓道”,又曰“阴阳不测之谓神”。有“终”“始”之别,才能有生成变化;“终”“始”不贰,才能生生不息,所谓“至诚无息”。对于子夏所言“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也应这么理解。 一般认为《大学》作者是曾子,曾子与子游、子夏均是孔子晚年所收弟子。曾子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有对子游、子夏之言进行权衡折衷的意思。孔子反复强调“学”,但到底应如何“学”,有哪些环节,在为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本与末、终与始,这正是曾子作《大学》所要阐明的。 对于“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朱子注解曰:“明德为本,新(亲)民为末;知止为始,能得为终。本始所先,末终所后,此结上文两节之意”。曾子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本是对子游、子夏之教学主张进行折衷,而朱子说“本始所先,末终所后”,对本末、终始的理解过于简单化且是错误的。 不能静态地看待“本”“末”之间的关系,如“明明德”与“亲民”,在“亲民”的过程中包涵着内外人我之间的转化,“本”转化“末”,“末”在不断归于“本”。“本”既作为发端处,是“始”,也更是行为的归宿,为“终”,孟子所谓“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唯有如此,“本”才是“一以贯之”。 通常说“万事开头难”,“一日之计在于晨”,这个“始”,对于事物的发展来说是“本”。如《礼记·经解》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此之谓也”。而《诗经》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个“终”也是“本”。孟子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从“始位”说“道”,“道”须臾不离,易知易行。“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这是从“终位”说“道”,道难知难行。 既然“终”“始”均是“本”,那么,什么是“末”?还没有被“一以贯之”之“一”所统率的“多”,即是“末”。“末”在“本”的统摄范围之外,如君子初立志为学,明明德为“本”,亲民为“末”。“多”被“一”所贯穿,“末”就转化为“本”,就是“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再如“文王视民如伤”,这是文王尽性功夫,亲民对文王来说不再为“末”,而是“本”。 7 《大学》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中庸》曰“诚者物之终始”,《易经》以及其他诸经也反复说“终始”而不说“始终”,这是值得注意的地方。说“始终”,就是一个外化的过程;说“终始”,则是内在的,本末、终始一以贯之。 鹅湖之会上朱子与陆象山之间发生“道问学”与“尊德性”之争,可以看做子游与子夏之争的继续。“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陆象山批评朱子之学支离,正如子游批评子夏之门人小子“抑末也,本之则无”。 象山认为学问之道在于发明本心,“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而读书穷理是次要的,为“末”,不是成圣成贤的必由途径。一般认为,朱子“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陆象山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如果这样理解朱陆之争,则二人之学不可能会通归一,并且割裂了“本”与“末”、“先”与“后”,没有领会本末终始之间的辩证关系。 “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功夫修养确实有先后次第,但不是先学支末细节,而后返本守约,不是先“道问学”,而后“尊德性”。须知,博学多识不一定能成就德性,往往是“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一定要认识到“本”是贯穿于先后始终的,君子之学在起点上也要“先立乎其大”。有学生就荀子性恶说问朱子:“或言性,谓荀卿亦是教人践履”。朱子答曰:“须是有是物而后可践履,今于头段处既错,又如何践履”? “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大学》点出“格物”,直承孔子之“学”。“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不穷理不足以尽其性,这体现出儒家心性修养功夫的笃实,不会凌空蹈虚。 但须注意,《大学》虽在文字表述上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好像是先格物致知,而后诚意正心,其实不然。正如阳明先生所言:“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即(格物)工夫始有下落”,才能避免格物致知“茫茫荡荡,都无着落处”。阳明以致良知来解《大学》致知,也是此意。阳明也强调在人情事变上做功夫,“天下未有不履其事而能造其理者”,但事物不在心外,心外无理、心外无事,故格物功夫由心体发出,又返回心体,本末终始一贯。 8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学问之道在于求其放心,向心性上“反”,陆象山所谓“发明本心”。但“万物皆备于我”,反求诸己,格物工夫即包涵在其中,一致自然百虑。 阳明先生主张在在人情事变上做功夫,这是格物工夫,但“物”不在心外,意之所在必有其物,故格物致知本身即是诚意正心工夫。“格物”虽是八条目之始,但《大学》传文没有解释“格物致知”的文字,因为格物不过是“诚意的工夫”。 总之,向自性上“反”,与涵养心体并不断向外扩充,只是修养功夫的一体两面,叙述的角度不同。修养功夫纯熟后,打通内外物我,以至于“出入无时,莫知其乡”。 9 《门孔》读后感() 孔繁森读后感 《孔融让梨》读后感 孔融让梨读后感 孔融让梨读后感第3篇:《门孔》读后感800字
第4篇:读门孔有感:守望_读后感_
第5篇:谢家门孔读后感想
第6篇:《谢家门孔》读后感想
第7篇:读门孔有感
第8篇:论孔门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