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改革开放史学习15篇
党的改革开放史学习篇1
善用身边榜样教育党员
《古田会议决议》指出,党内最迫切的问题是教育的问题,各级党组织不单是解决问题和指导实际工作的,还有教育同志的重大任务。教育党员首要吸引党员参与,毕竟“吸引人才能教育人,打动人才能说服人”。用身边人身边事开展教育,就是比较能够吸引人、打动人、说服人的有效方式。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人非生而伟大,而是用点点滴滴的实际行动干出来的,是用矢志不渝、孜孜以求的努力付出铸就的伟大。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闻名于世的伟人,惊天动地的事件,这些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大人物、大事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身边人,专心专一、滴水穿石的身边事,这些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小人物、小事情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我们,无时不刻都在激励我们前进。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榜样并非皆在异地远方,三人行必有我师,追梦路上不乏同行榜样,那个人可能是父母、朋友,也可能是领导、同事,更有可能是与你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却不曾相识的陌生人。我们要深入挖掘辖区内曾经参与革命、建设、改革与时代同步的前辈人物故事,全面梳理他们亲身经历的历史片段,融入当时历史大背景,生动展示出来。我们要善于总结归纳当代当下共同经历的酸甜苦辣,善于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标杆、榜样塑造起来、讲述出来,让鲜活事例、感人精神真正润物细无声,感化万物、激励大众。
“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伟大征程需要榜样的接续和传承,吾辈自当继承榜样精神,汲取榜样力量,“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要学习新冠肺炎疫情中义无反顾挺身而出的钟南山、张伯礼、陈薇等,不断传承伟大抗疫精神,要学习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涌现出的毛相林、张桂梅、黄文秀等,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要学习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乡村致富带头人,学习驻村帮扶、合力攻坚的广大一线党员干部,学习共建共管、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人员,充分激发人民群众干事创业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不断汇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磅礴力量。
党的改革开放史学习篇2
时光如白驹过隙。改革开放40年,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未来,我们心中也充满了无限的信心和期盼。改革开放既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担负着从严治党的重要职责,将改革进行到底既是政治使命,更是责任担当。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组织部门必须坚定不移深化党建组织工作改革,始终紧盯、准确把握、不折不扣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要“破”有魄力、“立”有办法,把党建组织工作改革创新推进得实实在在,一个环节一环节抓,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推,通过扎实的过程推动目标实现,不断提高党建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改革开放40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我们的新时代比任何时候都接近中国梦想,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的伟大成就,足以让我们每个人由衷感到自豪。回忆往事、对比今昔,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我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肩负起自己身上的历史责任,做优秀的新时代国家公务员。
改革开放40年,我们国家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岁月,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国际地位不断提高。40年的改革与开放、探索与创新、繁荣与发展以及一代代儿女的不懈努力,成就了今天伟大的中国!回首过去,40年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数不清的第一次,雕刻出崭新的社会肌理,彰显了大国荣耀与勇气。恢复高考、下海创业、南下打工、留学海外、取消农业税、教育医疗改革,每一次改革都影响和改善着数以亿计普通百姓的生活,甚至是命运,这一切都离不开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民之所望,改革所向,每一轮大发展都会为国家面貌、人民生活带来大的飞跃。展望未来,全国各族人民必将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用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头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赴后继,一往无前。
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证明,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它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作为一名基层年轻党员干部,我一定要做到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坚定不移地踏上前辈为我们趟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立足本职岗位,拼搏创新,敢于担当,苦干实干,砥砺前行,为群众排忧解难,在新时代建功立业。古语有云:“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改革开放40年来翻天覆地的浪潮,开放与创新并举,“共享”与“全覆盖”成为我们改革开放的胜利果实。“实践”这把标尺检验着每一名共产党员,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一个个照进梦想的现实。作为基层一线的一名大学生村官,踏上了工作岗位后,我要做的就是践行自己入党时的宣言:帮助并服务好每一名有需要的群众,就是我的初心与坚持!
党的改革开放史学习篇3
念好“四字诀”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发表了《扎扎实实抓好党员干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文章,文章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这一党史学习教育主线,为各级党组织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提供了整体方略和行动指南。
念好一个“学”字诀,突出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中心内容,奏响理论学习“进行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学习党史提高到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地位,总书记围绕党的历史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历史规律、透彻分析现实问题、深入思考未来发展,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等重要问题。从我们党现阶段发展实际来看,学习党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作为组工干部,我们必须要做学习党史的“排头兵”,在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在坚持用学术讲政治、用党史增信念中体悟初心使命,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中扛起责任担当,切实把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同新时代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丰富实践联系起来,原原本本学、丰富形式学、联系实际学,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念好一个“领”字诀,突出抓好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奏响带学促学“交响曲”。群雁高飞头雁领,一花先放众花随。领导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党史学习态度怎么样、效果好不好,对全党全社会具有风向标作用。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好“领头雁”效应,当好党史学习教育的践行者、示范者,必然能够掀起广大党员干部见贤思齐的高潮,形成上行下效的生动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在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作为“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要发挥好“关键作用”,以“关键少数”引领带动“绝大多数”,要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做出实实在在的表率,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看领导,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领一级干,层层压实,层层推进,形成合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向纵深推进。在党史学习的过程中,领导干部要自觉成为学习教育中的“行家里手”、不做“二传手”,当好“施工队长”、不做“裱糊匠”,既要学在前、更要做在前,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责任摆进去,带头落实党史学习教育的各项工作任务,亲自抓好单位干部学习,切实从领导干部自身素质提升、解决问题成效、群众评价反映等方面评估学习教育效果,推动形成上行下效的生动局面。作为组工干部,我们要在抓好关键少数学习上用“真功夫”,在加强基层干部培训上用“硬功夫”,在增强学习培训效果上用“苦功夫”,通过读原著、思原文、悟原理,将党的百年历史学深学透,以不满足的精神状态,不断触及党史蕴藏的内在肌理和本质规律,进一步筑牢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思想根基。
念好一个“实”字诀,突出抓好解决实际问题这个导向,奏响学践结合“协奏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搞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如何向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突出解决实际问题这个导向是关键。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实践,在于增强工作本领,如若不能运用与实践,党史学习也将失去本意。因此,党员干部要坚持“实”字当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把学党史焕发出的政治热情,转化为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实际行动。要聚焦社会广泛关注关切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聚焦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愁盼”利益问题,将学习的新理论,及时运用到工作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推进发展,做到学用合一、知行合一。作为组工干部,我们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同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同解决全区组织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高度的政治自觉、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切实把党史学习焕发出来的斗志和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拼搏奋进的实际行动,把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转化为推动全区组织工作扎实有力开展的正确思路和有力举措,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体现学习成果。
念好一个“范”字诀,突出典型示范引领这个抓手,奏响示范带头“协奏曲”。时代呼唤奋斗精神,榜样引领崇高事业,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要善用榜样引领力量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把先进典型、身边榜样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进一步补足党员干部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实际行动,转化成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这次党史学习教育,十分注重教育形式多样化和教育载体多元化,着力利用红色资源、红色基地,讲活历史故事、用活红色资源、搞活教育形式,综合运用各类学习平台载体,积极开发形式丰富、品质精良的党课、网课,生动鲜活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学习中切身感受百年艰辛历程、巨大变化、辉煌成就,在感动感悟中传承发扬红色基因。
党的改革开放史学习篇4
讲好党的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党的故事承载着红色历史,铭刻着红色记忆,流淌着红色血液,凝结着红色传统,各级党组织要将传承红色基因贯穿党员教育始终,少一些空泛说教、抽象道理,多一些循循善诱、生动事例,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一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仰、勇敢斗争,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懈奋斗。
知党恩,铭记红色历史,汲取“星火燎原”的信仰之力。“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要坚持历史事实,明确半条棉被、八子参军、古田军号、真理的味道等红色故事内涵,用一个个鲜活的“红色故事”串联起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进程,为广大党员打开一扇感受红色历史、汲取红色力量的窗户,引导党员从中体悟如磐的初心、如山的信仰,做到“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要善于用小故事讲好大道理,选取耳熟能详的革命历史故事及革命英雄事迹感受精神魅力,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讲好身边老党员的革命故事,结合改革开放、疫情防控、防汛救灾、脱贫攻坚等先锋事迹展现红色传承,实现地域红色文化资源与党员教育培训的紧密衔接,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形成强烈的情感认同,永远跟着党的方针路线走下去。要结合新的时代背景,选择新颖叙事视角、采取不同讲述方法,让具有历史感的“红色故事”实现“老树新花”,引导党员干部透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思想、历史影响等去洞悉过往,深刻认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学史知史中爱党爱国。
感党情,重温红色记忆,汲取“不怕牺牲”的奉献之力。红色影像资料、影视作品是对历史的艺术表现和深刻记忆,能够更加直观地引导广大党员尤其是年轻党员重温历史时刻、探寻先辈足迹,从“可听”到“可视”有效激发党员接受红色教育的热情。要用好红色影像资源,从上海到南湖红船点燃的星星之火,到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红色基因谱写的光辉篇章,注重触及灵魂、感人肺腑、慷慨激昂的历史时刻,分主题收集红色影视片、纪录片纳入党员教育课堂教学,突出“短”而“精”制作动漫、微视频等基础素材,一改照本宣科教育方式,立体式引导党员干部了解历史、认识国情、开拓视野、体悟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志向。要注重与理论知识相配合,根据政治历史事件选取合理的影视资料,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将影片背景来龙去脉向党员详细说明,在观影后对重点问题进行分析讲解、消除错误认识,最大限度发挥政治宣传教育效果,让党员干部观有所思、思有所得,加深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理解,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教育、实现思想升华。
跟党走,强化红色体验,汲取“继往开来”的奋进之力。党员教育培训班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力戒灌输式的本本教育,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推行体验式互动教学,不断增强党员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提升境界、涵养气概、激励担当。要坚持“互联网+”,建强用好在线学习的信息数据平台,借助VR虚拟现实技术等现代科技,再现历史事件,还原历史文物,通过网络即时交互使党员干部进入特定场景之中,达到全身心的融入、沉浸和情感交流。要活化教学方式,通过红色文化知识竞赛、红色文艺作品排练、红色故事讲演、红色诗歌朗诵等方式,激发党员干部爱国、爱党、爱家的高尚情操,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中,坚定做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传播者。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革命遗址遗迹,开展现场教学、考察学习、交流研讨等,在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次次洗礼中,让党员干部深刻感受革命先烈的崇高风范、伟大人格和高尚情操,在心中播撒下红色基因的种子,引导他们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党的改革开放史学习篇5
掀起“读史知史”热潮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会议强调在深入学习和不断领悟中,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弄清楚艰苦卓绝是什么、是怎么来的,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做到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历史这本教科书,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用一根“红线”贯穿。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我们党98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90多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现了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任务,是贯穿党近百年历史的一条“红线”。“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探索的必然选择,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充满艰辛的奋斗历程。在记述大生产运动中说到,“毛泽东在自己窑洞下面开垦了一块地,种上了菜;朱德组织一个生产小组,开垦菜地三亩;1943年,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警卫团举行纺线比赛,任弼时夺得第一名,周恩来被评为纺线能手。”用真实的故事、感人的细节来表现历史,增强党史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更应该发挥史志存史、资政、育人作用,让历史“说话”,让70年的光辉历程,这幅气势磅礴又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给新时代人民以民族自信和历史启迪。
捧一颗“红心”向党。“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这是生活在解放前大众的共同心声。在今天,是中华民族接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我们这一代“长在红旗下,倍感今日甜”。 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罗马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谈到,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在媒体汇总发布的习近平总书记4月份的工作安排表中,75项内政外交活动,12封致电致信,平均一天2至3项活动,其时间节点无缝衔接、密集繁重,更是体现总书记夙夜在公、勤勉工作。一个个数据、一字字材料,诉说着一名共产党人“只争朝夕”的精神和他爱民为民的“红心”。“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一生“深藏功与名”的张富清同志,用青春诠释“初心”的驻村干部黄文秀同志,对百姓有求必应的乡村医生贺星龙同志,“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的守岛护卫兵王继才同志,七六〇研究所为保试验平台安然无恙的而壮烈牺牲的黄群、宋月才、姜开斌同志……这些被人民点赞的好干部,无不体现了共产党人允诺践行“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红心”, 时刻不忘共产党人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铮铮誓言,其心拳拳。
读一封“红色”家书。家书,字里行间,承载着思念与关怀的真挚情感。当它被赋予红色,见字如面,字字千钧,句句血泪。卢德铭是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总指挥,东征北伐中屡建奇功,在他的一封行军书中写到,“我不是不怀念家庭,其实我也想念父母及兄嫂侄儿等……在梦中我曾发呓语,呼喊权一(卢德铭的大侄子)、少南(卢德铭的小侄子)。”1927年9月,年仅22岁的卢德铭战斗中不幸中弹,成为上井冈山时牺牲的最高将领。“我赠红珠如赠心,但愿君心似我心”,这是1928年,夏明翰在离开武汉临行前,给妻子写的诗,而后被叛徒出卖,英勇就义。“红枪白马女政委”赵一曼浑身血污,承受着严酷的刑讯和即将到来的死亡,行刑前满怀深情地诵读着写给儿子的遗言,“希望你,宁儿啊!快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儿子啊。”感受着家书作者们对父母、子女、爱人、亲人的醇厚亲情,一代代共产主义战士生命和鲜血诉说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誓言,正如诗人臧克家所写:“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读着革命烈士的家书,仿佛把时光又带到了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诉说着他们在革命战争时代的初心和使命。
走一趟“红色”之行。“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要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除了党史、中国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也要结合红色资源,充分发挥革命遗址、红色旅游景点、革命博物馆和纪念馆,组织瞻仰学习革命英烈事迹,到先烈们走过的路中去,这段路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展现了革命先辈的可歌可泣的高尚品德,是党性教育的鲜活教材。做好“红色”文章和历史文章,实实在在地感受“红色”精神的发祥地,延伸“红色”足迹。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万里长征集结出发地,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内和9位红军后代及革命烈士家属代表亲切见面,他说,“我来这里也是想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全中国人民也要不忘初心,不忘我们的革命宗旨、草命理想,不忘我们的革命前辈、革命先烈,不要忘了我们苏区的父老乡亲们。”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不妨走一趟“红色”之旅,传承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培育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
中华民族的振兴史,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史,体现了党和人民奋斗、创造、积累的伟大成就。知史爱党、知史爱国,铭记历史,铭记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让我们丝毫不敢懈怠、不能懈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
党的改革开放史学习篇6
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正”“能”“量”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之年,在这重要历史时刻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百年峥嵘中汲取力量、从百年征程里吸收经验、从挫折苦难中警惕教训,可谓正当其时,必将推动我们党更好赓续百年辉煌。
“正”本清源学党史。“要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深刻阐明了学习党史要从思想上找准正确方向。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讲好学好党的奋进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用百年党史这部丰富生动的“精神”教科书,筑牢价值基石,激发前行动力。要坚持“两个历史决议”。坚决抵制党史庸俗化、娱乐化和不信正史信野史、“低级红”“高级黑”等错误倾向,强化理论思维、历史思维,坚决把思想统一到1945年4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党史重要论述精神上来,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真正学习党史、学对党史、学准党史、学好党史。要看主流主体。回望百年党史,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党的历史上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苦难,党史人物中也出现了一些叛党叛国的败类,但党史脉络主线是不断发展的、党的主流是为民服务的,我们要充分借鉴历史,汲取经验教训,避免重复挫折、解决好工作中的新问题、新矛盾。
“能”文能武悟党史。百年党史中,有你死我亡的革命斗争、也有艰苦卓绝的国家建设、还有敢为人先的改革发展,中国共产党“能”文能“武”让世界为之惊叹、震撼。学习党史,既要眼到、手到,更要心到、脑到,绝不能浮于表面,重在感悟和汲取党史中的奋进力量、成功经验和传统优势。要感悟思想伟力。深刻领会在中国最危难的时刻,是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挽救了中国,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跨越,要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汲取真理的力量,真正做到学习明理、学史增信。要传承精神伟力。精神,是人之本、党之魂,“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疫精神”……在百年党史中诞生了数不胜数的彰显政党性质、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伟大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巨大政治优势,真正做到学史崇德、传承好精神谱系,是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完成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撑。要铭记人民伟力。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历久弥坚的“百年初心与使命”。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西柏坡纪念馆珍藏着一辆木制独轮小推车,记载了60万解放军在淮海战役用66天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余人的背后,543万支前民工、筹集粮食9.6亿斤的人民伟力,历史充分证明“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学习党史就是要深化对党的宗旨性质的认识,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本色,真正做到学史力行,忠诚践行初心和使命,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量”如江海知党史。习近平强调,“要防止肤浅化和碎片化,学党史讲党史不能停留在讲故事、听故事层面”。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量的积累、方法创新和质的提升,以“量变”促进“质变”,学深悟透、真正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要“四史”相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史,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复兴史,都是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伟大历史,不能完全剥离开来,要统筹兼顾、注重结合,学好“四史”、融会贯通,方能知来路、明方向,不忘初心,与时俱进,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要党史与地方党史相结合。云南地方党史、楚雄地方党史是中共党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我们密切相关,要在注重铭记我们党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伟大历史贡献的同时,突出重点、主分结合,发挥好身边物(党史教育基地)、身边事(党史事件)、身边人(先烈先辈)的作用学好学透地方党史,才能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行稳致远、走深走实。要让老干部在党史学习中“学员”与“教员”相结合。离退休干部是党史的经历者、实践者、见证者,讲党史离退休干部最有发言权,要扎实推进“五老”宣讲项目化运行,办好用好离退休干部党史党性教育基地,用好用活离退休干部红色资源,让“党史经历者”讲党史、“精神传承者”讲精神、“传统践行者”讲传统,党史学习教育更生动、更有效。
党的改革开放史学习篇7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在座的老师、同学:
你们好!
今天能够站在这里讲一堂改革开放史党课,我感到很荣幸。我们知道,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历经千难成就的一番伟业。在此期间我们涉过无数险滩、啃下无数硬骨头,这其中无不闪现着“敢想、敢做、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精神和特殊时代意义。借此授课机会,恳请该领域领导、专家、学者提出宝贵意见,以对我党改革开放史进行再探讨、再研究、再阐释。那么,接下来我将围绕三个方面来讲授我们党领导下的改革开放史。如有不当之处,希望各位多多批评指正。
一、改革开放的业绩与成就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依旧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当时,农村人口占国家总人口的比重高达83%,并且这些人口可以说是属于绝对贫困人口。再加上社会主义经历了艰难的曲折探索阶段,中国当时的社会经济情势不容乐观。正是在这样一种极端困难的状况下,中国领导和人民开始冷静地反思国家的命运及前途。
1978年,一套全新的发展模式应运而生。由此,中国走上了一条不同于以往的探索之路,那便是改革开放之路。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风雨兼程,砥砺前行。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在此前提下,依据国情新变化不断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调整与完善,持续推进改革开放纵深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凭借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第二的身份,改变了世界对我国古老的看法和态度。
——经济质量显著提升。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我国经济以创新、创造、创业联动模式,实现了再升级。在技术创新引擎推动下,已经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并成为全球互联网应用业态的领先国家。创新经济的高速发展,使我国经历了从“触电”“触网”到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基建的巨大变化。
——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在改革开放后的四十年砥砺奋进中,我们党充分调动全国各族人民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既把蛋糕做大又把蛋糕合理分配,以此解决了亿万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可以说,国民生活水平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实现了质的飞跃。
——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如今,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是转变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表明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已改变社会矛盾的层次,基础性社会矛盾得以破解。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此后,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行动计划,统筹谋划、加强组织,优化科技事业发展总体布局,不断打造出具有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产品,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和速度日益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现有科技水平。在材料学、计算机、通信、制造业等方面,已经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通过成功研制航母、无人机、隐形战机等,我国已在世界上成为不可忽视的科技大国。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改革开放助力推动思想文化的开放,中国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得到极大繁荣和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人民精神层面和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充实,社会思想文化包容性与日俱增,国家文化软实力得以极大提升。中国文化在多元多彩的世界文化大舞台上传递出好声音,绽放出华丽色彩。
——民生改革阔步前进。国家进行教育改革,全面普及义务教育。不断加大医疗投入,实施新医疗政策。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施行精准扶贫,彻底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四十年来的民生改革,实现了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助推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人民今天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跻身世界发展圈层。不得不说,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找到的适合社会主义中国发展的道路选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性创造。同时,改革开放也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实践一再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是党和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二、改革开放成功的原因分析
四十年来,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多项经济指标跃居世界第一。总体上来说,中国已从一个农业国转型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大国,也基本完成了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型。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些成绩的取得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扎扎实实的基础之上。下面,我就改革开放的成功,主要讲四点原因。
(一)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独特发展道路,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又同时兼备中国特色。
其一,在社会主义方向的指引下,中国走共同富裕的发展路子。即使政府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强起来,但最终的奋斗目标依旧是实现共同富裕。由此,国家在扶贫工作上下了很大功夫,制定出台相关政策,采取实施很多举措。旨在通过精准脱贫措施,把中国建成一个没有绝对贫困人口的国家。四十年来,扶贫工作取得巨大成绩。新增就业岗位和受教育机会、改善社会保障、缩小城乡差距等,都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利好结果。
其二,中国的发展道路显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土地公有制、国有企业发展、政府管理经济活动等方面,国家一方面以人民为中心,另一方面坚持一定程度的调控力。同样是采用民主政治模式,但不同于外国的是,中国从自身历史、文化、传统出发,并未照抄照搬三权分立,而是打造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三位一体民主政治模式。在经济领域,中国始终坚持宏观调控,却也给与市场经济极大宽松发展空间。因而既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又能够发挥市场独特的魅力。另外,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源远流长,流传下来的治国学说在当前德治与法治的融合治理矩阵中起到了协调平衡的功效,对秩序与规则之间的关系、社会网络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具有相当大的影响。这使得中国制度约束和道德规范呈现出地域特色、国家特征。
(二)市场改革取向的坚持
在经济发展道路上的高速度,取决于中国对市场改革取向的坚持。这是全世界范围内有目共睹的见证和决策。从1978年开始,中国就坚定不移地走上了一条以市场为主导的改革路线。
起初,中国积极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努力搞活商品经济。随之,在意识到市场经济的重要性后,逐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与制度。当然,中国并未彻底将计划体制与制度的东西全盘否定。政府一方面推进市场经济,另一方面也极力促使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新旧两种经济体制和制度共存,进一步发挥融合经济模式的相互补充作用。如此,通过推行渐进式改革,既推进了改革,又得以在动态过程中使计划与市场达到一种比较均衡的状态,从而有力地维护了经济社会稳定秩序。
当前,中国市场取向改革不断进行深化,形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发展格局。随着中国总体的经济自由度逐步提高,国家的经济改革事业同步向好。而且,国人对市场取向改革的方向已经没有异议了。
(三)经济重心工作的发展
改革开放的重要决策就是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从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发展工作上来,实现了国家工作重点的特大转移。这明确了不论是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还是中国的各级政府,都要狠抓经济发展工作。而且,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一重心工作。
面对全国上下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中国积极研判海外投资形势,主动寻找投资机会。通过引入大量外资,中国当地税收大幅度增加,新增就业机会不计其数。尤其是沿海地区城市,当地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相应地也同步提升了消费水平和档次。当中国各地掀起争相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热潮之后,各个区域的经济增长都极为明显,gdp增速很少有在10%以下的。即使在广大城郊地区,基础设施也很快建设起来。随后,中国的制造业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
(四)全球开放化进程的融入
在中国改革开放期间,全球的交融程度与日俱增。我国就此不断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友好交往,积极融入全球开放化的进程之中。
第一融入阶段,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中国积极引进外来投资,加强中国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项目。其中,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条件,中国沿海的广东、福建、上海等地发展最快。伴随着工业开发区的大量建立,许多村庄很快就转变为全球的制造基地。较为显著的例子是,东莞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直到90年代末,中国引入的外商直接投资达到高峰,基本确定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第二融入阶段,对接世界贸易规则与产业链。从2001年加入wto开始,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中国完成了世界贸易圈层的接纳和就位过程。中国通过将自身贸易规则与世贸规则相接洽和融通,赢得了西方发达国家贸易规则的接纳。这对于中国更好地融入全球贸易圈是极为有利的。同时,中国同世界在价值链上实现了对接,成为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让世界贸易越来越离不开中国。在全球贸易圈中,中国制造业的真实价值得到了验证和体现。制造业的增加值超过了美国,gdp总量也同时超过了日本。中国终而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大国。
第三融入阶段,借助“一带一路”战略主动开放。从2013年开始,中国凭借资金、实用技术和专业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与世界其他国家共建“一带一路”战略体系和机制,促进全球在基础设施、贸易投资、金融财经、人文社会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实现相互支持与相互促进的联动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的开放、创新、包容发展,加强文明对话,最终构建起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进程开局良好,效果不错。
三、改革开放的未来思考
世界的发展形势是波谲云诡的。在座的很多人听到课程这个进度的时候,不禁会想“中国的改革开放下一步如何发展?”当然,这个问题我也不止一次地扪心自问过自己。在我看来,中国的改革只能继续深化,开放的大门也绝对不能关闭,而应越开越大。
第一,中国要向国人、世界表明改革开放的坚定意志决心。中国已不再是近代史上唯唯诺诺、受人摆布的“东亚病夫”,已然是巨型世界发展中大国。我们有理由自豪和骄傲,但也更要有相应的底气和行动。中国要进一步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出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不断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主动增加并扩大进口渠道与途径。中国要以实际行动打开全新升级的对外开放格局,用高度的民族自信推动经济全球化并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第二,中国要通过新一轮扩大开放来为全球经济化树立“中国榜样”。面临世界保护主义“逆流”冲击和封锁,全球经济化和自由贸易亟需国际社会共同坚守。对此,中国要采取高效手段和措施,创造更加开放的条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在实施扩大开放重大举措时,要秉持“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的精神尽快落实。须知,扩大开放的举措都由中国自主决定,绝不能受第三方因素影响。那么,中国务必要尽快使开放政策“落地开花”,为世界各国升级开放“打样儿”。
第三,中国要勇于打破国际固守保护主义和精致利己主义的“零和思维”战略桎梏。中国基于自身发展需要,自主作出这样的战略抉择:“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不单单是中国针对自我发展的声音,更是对全球经济化的威胁元素发出的呐喊和警告。针对某些将一国利益凌驾于世界利益之上的竞争对手,乃至敌人或破坏者,中国要敢于发声,呼吁世界他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对话,增进相互了解,实现文明交流互鉴,千方百计地杜绝对抗与损害。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国要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坚持开放融通、互利共赢,造福各国人民。
同志们,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总目标,就是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对我国的改革开放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需要我们国人为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重大课题提供“中国方案”;
需要我们国人把握和平合作,变革创新的时代潮流;
需要我们国人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我们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在新时期新时代,我们要推动对外开放再扩大、深化改革再出发。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影响力日益上升的新兴国家,需要打开国门进入世界。同样,庞大的世界市场也需要中国的加入与经营。我们要向世界宣示新时代中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坚定意志和重大举措。
同志们,新时代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号角已经吹响,与世界交融发展的新画卷已经展开。我们继往开来、与时俱进;
我们改革开放的发展永不止步;
我们需要同世界各国一道努力,共同参与全球治理,共同分享改革开放成果,共同推动世界大家庭发展进步,共同谱写新时期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
这节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党的改革开放史学习篇8
白驹过隙,岁月不居,在时间的尺度上,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发展迅速,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能够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必须全面深化。
回顾40年前开启的改革开放征程,让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从一个相对封闭、贫困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段历程带给我们最强烈的启示是,中国的发展从来都是在攻坚克难中前进,都起始于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突破;每一次解决发展难题,都是依靠党带领全体人民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中国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礼貌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到达小康水平,市场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进取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打破单一公有制经济格局,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利用外资成效显著;科技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提高;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成效显著;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受教育水平和礼貌程度明显提高,社会整体礼貌程度大幅提升;融入了世界主流礼貌,锁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
40年来,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展开,逐步深化。对外开放的大门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循序打开,全方位推进。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进取性,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活跃和兴旺起来,使社会主义制度在除弊创新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党的改革开放史学习篇9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
立志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陈希同志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强调,精心做好庆祝建党100周年有关工作,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广大党员要以庆祝建党为契机,以历史为“坐标”,以理论为“钥匙”,以榜样为“灯塔”,忠实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凝聚起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以历史为“坐标”,校准前行方向。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百年的历史记录着我们党披荆斩棘、奋勇前行的峥嵘岁月,记录着过去的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也向世人展示着信仰之美、崇高之志和使命之重。学习党的历史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如果党员不了解党的历史,对党的认识还有没有那么深刻?对党的热爱还会不会那样深沉?向前走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也不能忘了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党员干部要保持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坚定的历史使命感,认真品读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重温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读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切实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全过程。
以理论为“钥匙”,开启实践大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钥匙。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关键就在于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时刻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事实证明,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实践就没有方向;没有科学理论的武装,蓝图也会成为空想。进入新阶段,开启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提升理论素养,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在真学真信中牢记初心使命,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善于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这把“金钥匙”,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结合具体实际进行系统钻研和理解,通过理论指导解决实践问题,不断增强“开锁”本领、提高“开锁”能力。
以榜样为“灯塔”,照亮奋斗征程。一个政党因榜样而焕发活力,一个国家因英雄而充满希望。细数百年来党内涌现的先进典型,有方志敏、刘胡兰这样“苟利国家生死以”的革命先烈,用热血诠释了对党忠诚;有雷锋、焦裕禄这样“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英雄儿女,用一生书写了无私奉献;有黄文秀、吴国良这样“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扶贫干部,用生命浇筑了脱贫之花。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发展是最好的告慰。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两个一百年”在此交汇,“两个大局”在此交织,“两个五年”在此交接,党员干部当以榜样为“灯塔”,继续发扬和践行共产党人对党之忠诚、对国之至诚、对民之赤诚的优良传统,立足岗位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充分调动起广大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共同的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党的改革开放史学习篇10
40多年前,面对物质匮乏、生活贫困、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的国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批评“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做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抉择。从此,我国改革开放拉开了大幕。
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的形势,通过总结实践、展望未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和伟大革命。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和特产税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谋划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治国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外事体制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生态环境督察体制改革、国家安全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检监察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实推进,各项便民、惠民、利民举措持续实施,改革开放40年多年来,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干出了一片新天地。改革开放,实现了从落后到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历史性跨越,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改革开放40多年来,指导思想的转变、政治环境的转变、经济体制的转变、外交政策的转变、中国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引导着整个潮流的发展,推动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冲破思想观念的桎梏,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小岗“包干到户”、深圳“先行探路”、海南“最大特区”、浦东“开发开放”、雄安“未来之城”……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经济到各领域不断深化的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完全正确的,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的。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我们要实现既定战略目标,就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这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改革开放是激情燃烧的事业,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要有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寄语全区各族干部群众那样,我们广大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要像蒙古马一样 “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我们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要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胸怀全局,增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自觉性,根植于中华文化这片沃土,用心灵的语言描绘内蒙古各族人民团结和谐、建设美好家园的多彩风貌,团结各族广大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并与大家携手一起在中华文化的原野上开拓创新,既要“以不变应万变”,展现战略定力,坚持改革开放一以贯之;又要“以变应变”,努力在变局中开新局,使改革开放有新作为,以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把祖国北部边疆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党的改革开放史学习篇11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展示着共产党人的精神状态和不懈追求。“初心之问”始终在提醒全体党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那里去”。因此,学习党史国史和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找回初心的历史,就是一部生动的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历史。
学习党史国史和改革开放史能读懂初心的思想之源
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初心思想的重要之源,党史国史和改革开放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与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实践关系紧密,也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学会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密不可分。
党的基本理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结晶,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紧扣“初心之问”的探索成果。近代以来,拯救中国的“真理之问”从马克思列宁主义那里坚定了选择。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之问”是毛泽东思想给出的响亮回答,党的“执政之问”是邓小平理论做出的精准判断,共产党人的“党性之问”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出的时代定位,中国的“发展之问”是科学发展观指明的正确方向,实现中国梦的“初心之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给出的坚定结论。从“初心之问”中,看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初心的追求,尽管问题不同,然一脉相承、一以贯之,更是承前启后、与时俱进。理论创新让我们懂得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从新纪元到中国社会的最深刻变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总结中走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对初心的坚守让我们弄懂了党的先进性、阶级性、人民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并在探索科学发展中走上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是对初心的坚守,展现了信仰力量,夯实了“四个自信”,走上了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征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学习党史国史和改革开放史能理清初心的历史表现
初心就是共产党员甘做人民的勤务员和甘当学生的历史表现,党史国史和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走人民选择、大道之行的历史。迈向100年诞辰的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领导人民成立新中国、再到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件大事,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到迎来强起来三次伟大飞跃。但“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紧扣初心的实践自觉和生命追求。列宁强调,“在人民群众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只有我们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我们才能管理。”正是坚守以人民为中心,毛泽东提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邓小平明示改革开放就是为了让中国人摆脱贫穷落后,让大家过上好日子。他还向全党提问,“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谁来组织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谁来组织中国的四个现代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可见,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路,始终是虚心向人民学习,相信人民,服务人民,造福人民,让人民能过上好日子的路。不忘初心,就是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嵌在党的旗帜上,刻在全党心中,就是要牢记“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学习党史国史和改革开放史能把握初心的时代呼唤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一部党史国史和改革开放史承载着共产党能够长期执政的法理,学好党史国史和改革开放史才有共同奋斗的情理。新中国70年,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践行初心和开展“四个伟大”的70年,是坚定最终奋斗目标和落实阶段性纲领,党的信仰、信念、信心经受挑战而愈益坚定的70年。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中国共产党人作为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其奋斗目标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毛泽东指出,“自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蓝图擘画在创新中发展的70年。从毛泽东的“两步走”到邓小平的“三步走”,再到“新三步走”发展战略,中国跨入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新时代。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两个“十五年”的发展目标,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梦、世界梦、人民梦的新时代,面临危险与考验,中国共产党呼出了百年“初心之问”。一路走来,是初心点亮了前进的路。初心的时代要求就是人民的时代需求。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正是初心的时代自觉。“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梦想在哪里,初心就追向哪里;人民追求的幸福在哪里,党就走到哪里。只要初心不忘,就能凝聚磅礴力量,就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始终高举梦想的旗帜,做到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党的改革开放史学习篇12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辛勤的“蜜蜂”
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建党百年的重大时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在全党范围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全体党员同志要像辛勤的“蜜蜂”那样认真学、广泛学、深入学、坚持学党史,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积蓄力量、履职担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应有的力量。
拟定前进目标——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辛勤的“蜜蜂”,要明白学习教育的深远意义,这是学习教育的不竭动力。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以来的历史,在学习中接受教育,在学习中对照反思,在学习中坚定信心,在学习中积蓄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的:“正当其时,十分必要。”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全体党员同志要做提升学习认识的“蜜蜂”,拟定学习计划,备好党史教材,牢记初心使命、坚定信仰信念、推进自我革命,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愚公精神、工匠精神、长征精神、红船精神、航天精神、创新精神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这就是就是党史学习教育的深远意义。
形成飞翔习惯——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辛勤的“蜜蜂”,要成为学习教育的自觉先锋,这是学习教育的根本方法。“以党内学习带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普及党史知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这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方式。学习的好习惯贵在自觉,在党史学习中,全体党员同志要成为学习教育的自觉先锋,要规划学习、自觉学习、勤奋学习,要出实招、求实效、助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奋斗中学习、在服务中学习、在反思中学习、在自律中学习。学习的好习惯贵在坚持,在自觉的学习中,要带头形成学习教育的良好氛围,要像“蜜蜂”采花酿蜜那样做党史学习者、宣传者、推动者和先进者,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学习的好习惯贵在统筹,要克服懒惰心理,要杜绝因工作忙就没有时间和兴趣学习等借口。
投入火热实践——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辛勤的“蜜蜂”,要做好学习教育的实践笃行,这是学习教育的最终目的。辛勤的“蜜蜂”博采百花是为了酿蜜,全体党员同志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做辛勤的“蜜蜂”,将党史学以致用,这是超越自我、提升能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实现创新、推动工作的必要环节。翻开党史,追求光明、坚定信仰、力挽狂澜、联系群众的党和党所领导下的革命战士、人民英雄,以及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在改革开放中涌现出来的艰苦奋斗、奋不顾身、克难攻坚、天下为公、大公无私、言行一致、匡扶正义、扶危济困、敬老爱幼、遵规守纪、廉洁自律、人民至上等优良传统、崇高精神和顽强毅力,共产党人的奋斗、献身、奉献、服务、牺牲、忠诚、团结以及担当、勤俭、吃苦、钻研、拓荒、探险、谦虚精神等,这些都是值得每一名共产党人和党的干部传承和弘扬的。
党的改革开放史学习篇13
大家好!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从那时起,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方案,但先后都失败了。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领导人民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科学教育文化各项事业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后来的富起来强起来奠定了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党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果断地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历史充分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党的历史是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努力奋斗的不竭动力。因此,我们要把握党史中最丰富的内容,不断从党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谢谢大家!
党的改革开放史学习篇14
大家好!
“常思来路多艰辛,今朝砥砺自奋蹄。”1921年,一艘“小小红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烟雨中启航,中国共产党已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百年峥嵘岁月,爱国之心穿越百年丝毫不移、报国之志历经磨砺片刻不停。在波澜壮阔的风雨征程里,一个个革命故事如导航之明灯、似冲锋之号角,时时催促着党员干部奋勇拼搏,用情传承红色基因,书写时代篇章,圆梦追星征程。
看齐革命先烈,勇担光荣使命,让“闪闪的红星”更耀眼。“虽然武器不一样,但任务都一样。”《闪闪的红星》里有那么多催人泪下的经典画面,红军穿越翻腾的火海,只为救出受伤的队友,东子妈举起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英勇牺牲,东子历经千辛万苦,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红军。虽然我们不曾亲身经历过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但仅仅是看到电影里那英勇作战的画面,感受那不畏牺牲的精神,都让人不禁泪目、激动万分。铭记历史,是为了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方能阔步坚定前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史为鉴,常思来时多不易、珍惜当下之光阴,看齐革命先烈,勇敢扛起民族、国家赋予的时代重任,在新长征路积极作为、主动担当,让“闪闪的红星”更耀眼。
抚摸历史脉络,传承红色基因,让“闪闪的红星”更入心。“我已经把自己的全部都交给了党,以后我是党的人了,党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潘冬子的爸爸在长征临行时交给他一个礼物,是一颗鲜艳的红星,这颗红星不仅为潘冬子的成长指引了道路,更是一种传承和延续,红星闪烁着革命的光辉,是烙印于心的理想信仰、是激励于行的战鼓之声。百年奋斗征程中,“闪闪的红星”成为了号召和凝聚人心的信念之光,成为了牵引和领路的行进坐标,让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员前赴后继,主动加入到了党的伟大事业中来。广大党员干部当在历史文化中汲取丰沛养分,厚植情怀、传承薪火,彰显出共产党员的“真本色”、唱出新时代干部的“音”,让“闪闪的红星”更入心。
谢谢大家!
党的改革开放史学习篇15
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是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的重要部署,要准确把握“四史”学习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讲活历史故事、用活红色资源,打牢党员干部的思想根基,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力量,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提供强大思想保证。
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四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学好“四史”,可以让我们更好回望源点,不断增强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的历史担当。
要结合金山实际,切实提高“四史”学习教育的现实效果。尤其要紧扣主线学,把学习“四史”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起来。要融会贯通学,推动党员干部以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思考问题。要联系实际学,把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善作善成的实际效果。
要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做到理论上清醒和政治上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