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讲党课【完整版】

时间:2022-08-20 14:2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委书记讲党课【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党委书记讲党课【完整版】

 

 党 课 材 料

 绥德县国家党委书记

 2011 年 6 月 21 日

 按照县委组织部关于举办第二批农村党员轮训的要求, 根据我乡 党员培训教育计划, 由我给大家讲一次党课。

 今天我结合自身工作体会和思想认识,就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巩固战斗堡垒作用; 加强农村党员的教育与管理; 加强党性修养, 提高自身素质和努力建立学习型党组织四个方面与大家共同进行学习, 不足之处请各位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今天我讲的:

 这四个方面既相对独立, 又有其共同之处。

 四个方面辩证统一, 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要想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巩固战斗堡垒作用首先要加强党员的教育与管理; 要想加强党员的教育与管理, 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就必须加强党性修养, 提高党员素质, 进而使整个队伍的素质显著提高; 要想加强党性修养, 提高自身素质, 那建立学习型党组织是其必要的渠道, 是长效机制。

 首先我讲一下如何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组织者、 推动者和实践者。

 党支部战斗力的状况关系着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 关系着党在农村能否较好体现先进性, 关系着

 农村改革、 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各项任务的实现。

 当前, 我乡 各村党支部整体情况是比较好的, 在党员群众中威信高, 战斗力强, 在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中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但个别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不明显, 党组织软弱涣散的情况也是有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传统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模式, 不适应农村发展的要求。

 面对新形势, 农村党支部没有在如何组织农民、 引导农民、 团结农民、 教育农民等方面进行认真研究, 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农村经济方面束手无策。

 有的村党支部工作缺乏创造性,

 “等、 靠、 要” 思想尤其严重, 上级不给钱, 不指示, 他就无所事事。

 有的虽也认识到传统方法存在着弊端,但又苦于没有摸索到新的路子。“老办法不灵, 新办法不会”, 结果费力不讨好, 使党支部处于软弱、 松散和瘫痪状态。

 整体素质较低, 不适应农村发展的要求。

 对新事物、 新知识、 新观念的接受能力很差, 一些村两委干部平时不注意学习, 信息量少, 视野很窄, 观念陈旧, 常常满足于凭老经验办事, 缺乏分析各种新问题, 解决各种新问题的能力, 从而给许多工作带来被动, 使党支部的建设落后于形势的发展。

 政治思想工作弱化, 使党支部的整体战斗力削弱。

 党支部的状况不仅决定于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还决定于全体党员作用的发挥。

 一些党支部不仅没有加强政治思想工作, 反而因种种原因使政治思想工作趋于弱化, 使党员理想信念淡化, 宗旨意识、 党性观念不强。

 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 党在群众中的形象, 使党组织在群众中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减弱。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进行解决。

 一、 加强协作, 带头维护班子团结。“团结出战斗力”、“众人拾柴火焰高”。

 维护班子团结统一是首要任务。

 一个班子不团结, 就谈不上战斗力。

 我们的每一个党员干部必须谨记这一点。

 目 前个别村存在着不团结的现象, 我们要高度重视。

 矛盾的诱发始于内部, 堡垒的突破也源于内部。

 如果两委干部内部存在不和谐因素, 工作久推不动便相互责怪; 个人利益未能满足便存有积怨; 言语不和便相互攻击。

 内部的不团结造成外部的不稳定, 这种现象必须坚决予以改进和制止。

 二、 以身作则, 发挥党支部的领头雁作用。

 村党支部要当好农村致富的开路者, 要求农民做的, 自己率先做到, 争当探路者, 要求农民不做的, 自己首先不做, 当好执法者; 带领群众共同创业, 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让农民首先得到实惠, 积极化解农村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 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

 三、 务求实效, 发挥党支部的实干模范作用。

 作为村党支部, 处在基层工作的第一线, 其作风如何, 直接关系党的路线、 方针、 政策的落实, 关系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在发展农村经济中, 势必要求我们广大干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自觉提高政策水平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善于用说服、 引导和服务农民的方法, 推动农村工作; 对农民群众要有深厚的感情,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做到爱民、 为民、 富民、 安民, 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村党支部要身先士卒, 发扬实干精神, 成为农村发展经济的带头人, 只有这样, 村党支部的根基才会牢固, 才会产生强大的影响力, 才能更好地领导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

 四、 关注民生, 发挥村党支部的亲和为民作用。

 村党支部要以主动的工作热情, 关注群众的实际需要, 主动谋划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等,解决影响党群、 干群关系的问题, 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农民心目中的亲和力,

 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才能有强有力的群众基础。

 五、 增强素质, 努力成为农民群众致富的领路人。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已进入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向阶段性、 结构性相对过剩转变为特征的新阶段。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尽快适应这个新变化, 大力提高党支部一班人的素质, 掌握市场经济知识和农业科技知识, 学会依法行事, 认真改进作风。

 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坚决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 特别是支农惠农政策, 同时积极带领农民群众深化农村改革, 调整好农业结构, 逐步改变农产品单一的局面, 争取形成名特优品种, 逐步实现科学生产、 科技致富的良好局面。

 六、“管理民主”、 发挥普通党员和群众的主体作用。

 一要着力加强制度体系的建设, 规范党支部权力的动作, 处理好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 提高支部民主管理。

 二要建立财务审计、 理事理财、 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制度。

 以上是我对如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浅见,下面我讲一下加强农村党员的教育与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日益深化, 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中出现了 许多新情况、 新问题, 为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提出了 新的目 标和要求。

 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与管理重视不够。

 具体表现在:

 一是工作办法老套, 缺乏创新。

 二是基层支部对党员没有严格的管理措施, 要求不明确, 对党员的有关情况不了 解, 在很大程度上失去管理与监督。

 三是少数基层组织干部不想干、 不愿干, 精神不振, 整天就是应付事务, 没有心思做基层组织工作。

 四是既精通业务, 又熟悉政治工作的复合型干部少。

 五是党员不能正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对后进党员基本没有触动,严重影响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

 针对以上问题, 我认为应该不断强化党员教育内容, 转变党员教育方式,积极探索党性实践活动的新载体, 真正使党员在政治上坚强起来, 思想上纯洁起来, 行动上先进起来。

 一是抓认识, 增强抓好党员教育管理的紧迫感。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证明, 党员教育管理好的地方, 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大, 群众的热情高、干劲足, 党的领导体现得就充分。

 二是抓制度, 建立健全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责任制。

 一要落实党组织“一把手” 抓党员教育的责任意识。

 把能否做好党员教育工作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是否有水平、 有能力的重要标准。

 二要建立“明确分工, 各司其职” 抓党员教育工作的机制。

 三要规范党员的组织生活制度。

 要定期召集党员进行学习; 或是传达党的方针政策; 或是对支部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或是通过电教光盘和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种、 养殖实用技术等等。

 担心对工作造成影响。

 这是很不应该的, 也是没有必要的, 要勇于面对问题, 善于解决问题,问题终究是问题, 你不能回避, 要用工作实绩, 赢得党员的信任和支持。

 三是抓培训, 全面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素质。

 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方式进行培训, 举办各类培训班, 提高农村党员的政治、 科技、 文化素质, 使农村党员干部努力做到科技兴农先学一步, 产业结构调整先走一步, 发展二、 三产业先干一步。

 组织发动党员干部为农民群众搭台子, 出点子, 努力走出一条党员先富帮后富, 齐帮困难户的路子。

 四是抓管理, 探索新时期党员管理的新方法。

 党员模范作用的发挥, 除了 党员自身因素外, 关键是基层组织能否提高管理水平, 合理引导党员发挥作用, 应充分考虑目 前农村党员从业形式、 生活水平、 思想状况上的差异,

 对不同层面、 不同领域的党员分类、 分层次提要求。

 努力发展新党员, 为党组织增添活力。

 目前, 我乡 有部分党支部连续几年没有发展新党员了 , 这是党建工作不允许的, 会后必须反思一下, 着手进行解决, 同时也要坚决避免一哄而上, 突击发展的情况。

 五是抓载体, 为农村党员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要多开展一些结合和服务于农村经济的主题活动, 这次开展农村党员培训和“创先争优” 活动, 就是这样一个载体。

 不要把这些活动看成是虚的, 走过场。

 开展好这些活动既可以加强、 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为党建工作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又可以对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产生有力的促进作用。

 通过深化这些主题活动, 使农村党员干部强化对党的根本宗旨的理解, 明确对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认识, 增强搞好农村各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形成“敬业、爱岗、 奉献” 的良好风尚, 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建功立业。

 我再讲一下加强党性修养, 提高自身素质。

 我们常说“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那我们一个支部、 一名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呢? 更是如此。

 人民群众都是从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来评价党的形象、 党的工作的。

 讲党性首先表现为讲政治。

 坚持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观点, 严守政治纪律, 服从组织领导。

 要在大事大非面前旗帜鲜明, 带头做到勤政廉洁, 不贪不占。

 我们不论干任何事情, 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 始终把群众关心的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

 讲党性要严守政治纪律,决不能“有令不行, 有禁不止”, 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讲真话办实事, 言行一致, 表里如一。

 讲党性还要胸怀大局。

 胸怀大局是领导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实施正确指挥的重要保证。

 古人云:

 “不谋全局者, 不足以谋一域”。

 今天, 参加会议的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和全体党员干部是全乡 的各项

 工作的主力军, 全乡 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你们, 关键在于你们, 所以就讲党性我谈一下“做人、 做事、 处世” 的道理。

 这可能是老生常谈, 但越是简单,道理越是深刻, 越是有必要进行一下深入的研究。

 写一个“人” 很容易, 只有一撇一捺, 但真正做好一个“人”, 却很难。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 光明磊落, 做官一定要一身正气、 两袖清风。

 做人要公道正派。

 堂堂正正, 才是立身之本、 处世之基。

 人正不怕影斜,脚正不怕鞋歪。

 品行端正, 做人才有底气, 做事才会硬气, 心底无私天地宽,表里如一襟怀广。

 襟怀坦荡, 光明磊落, 就会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敬。

 做人要谦虚谨慎。

 智在于治大, 慎在于畏小, 一次深思熟虑, 胜过百次草率行动。

 谨慎是“不糊涂” 的基础。

 低调做人, 虚心做事, 慎而思之, 勤而行之。

 处顺境飘飘然, 洋洋得意, 遭挫折就怨天尤人, 牢骚满腹, 必定难成大气。

 做人要实实在在。

 踏踏实实做人, 实实在在办事。

 多一些努力, 便多一些成功的机会, 天道酬勤, 不要光耍嘴皮子, 不要好逸恶劳。

 勤字当头, 苍天不负有心人, 尽心尽力、 尽职尽责, 才能成就大事业。

 做人要宽容大度。“律己当严, 待人当恕”。

 对他人的宽容是对自己人性的一种升华, 冰释前嫌可以换来理解、 换来和睦、 换来友谊, 甚至能将敌人变为朋友, 而耿耿于怀只会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学会让步, 让步是一种胸怀和修养。

 你做出了 让步, 并不代表你就是失败者, 相反, 你却从让步中赢得了 相互的和谐、 关系的密切、 感情的融洽, 这比争一时之气、 逞一时之能是更大的胜利。

 做人要有责任感。

 要爱岗敬业, 干一行、 爱一行, 安心本职工作, 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 把自己的工作岗位当作施展才华、 干事创业、 服务群众、

 奉献社会的平台。

 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把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干, 勤勤恳恳, 任劳任怨, 专心致志, 精益求精, 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 多比贡献、 少比享乐, 多比工作绩效、 少比生活待遇, 多比为民服务, 少比个人得失, 在献身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做人要求真务实。“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

 要干实事, 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 不达目的不罢休” 的精神, 聚精会神谋发展, 一门心思干工作,扑下身子抓落实, 真正做到说干就干、 干就干好、 干出样子; 要求实效, 坚持把解决问题、 推动工作、 促进发展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把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 把功夫花在推动工作上, 把本领用在促进发展上。

 为了 全面提高我乡 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 为推动发展创造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 我最后讲一下努力建立学习型党组织。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 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 目的在于通过组织化、经常化的学习活动, 使每个党员干部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营造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党组织精神风貌, 让每个党员干部都能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 保持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全面持久的...

推荐访问:党委书记讲党课 党课 党委书记 完整版